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确立了第二代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RSDS-Ⅱ)的工艺技术路线,并提出工业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转的技术措施,即采用催化裂化稳定汽油作为原料、在加热炉前设置低温脱二烯烃反应器、设置原料过滤器等。工业应用结果表明,RSDS-Ⅱ技术可用于生产硫含量满足国Ⅲ或国Ⅳ排放标准的优质汽油,且产品辛烷值损失小,同时装置可以长周期稳定运行,完全可以满足炼油厂汽油质量升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高硫原油加工量的日趋增加以及对汽油中硫、氮、烯烃、芳烃及添加剂加入量越来越严格的限制,必然推动油品质量升级及炼油厂加工方案的调整。从原油含硫分布及脱硫工艺两个方面分析了国内清洁汽油生产面临的挑战,强调降低催化裂化(FCC)汽油中的硫含量是清洁汽油生产的关键,对比了可满足未来超低硫规范要求的3条清洁汽油后处理脱硫技术路线,即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非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和非加氢脱硫技术,剖析了FCC原料加氢处理脱硫及FCC加工过程脱硫的技术特点,介绍了未来清洁汽油生产可能的组合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3.
介绍针对催化裂化(FCC)汽油清洁化开发的深度加氢脱硫和烯烃定向转化相耦合的FCC汽油加氢改质GARDES技术的工艺配置、催化剂的设计理念、工业试验情况及满足国IV排放标准兼顾满足国V排放标准的清洁汽油的中试评价情况。工业试验标定结果表明:所得产品可作为满足国IV排放标准的清洁汽油调合组分,在烯烃体积分数降低16百分点的情况下,辛烷值损失为1.0个单位。对于不同硫含量FCC汽油的中试评价结果表明:在目标产品为满足国IV排放标准要求的清洁汽油调合组分时,脱硫率为69%~89%、辛烷值损失为0.3~0.5个单位;在目标产品为满足国V排放标准要求的清洁汽油调合组分时,脱硫率为88%~96%、辛烷值损失为0.7~0.9个单位。  相似文献   

4.
采用烃重组技术处理催化裂化(FCC)汽油(已经过加氢脱硫处理),既可获得质量满足国Ⅲ、国Ⅳ标准且研究法辛烷值比加氢前提高2个单位的汽油,同时联产可作为优质乙烯裂解原料使用的烷烃.蒸汽裂解评价结果表明,以烃重组C≥6石脑油为原料,三烯收率大于48%,m(丙烯)/m(乙烯)约为0.5.烃重组技术不仅可显著提高炼化一体化程度,还可为炼油厂优化FCC、重整等生产装置,增产高附加值产品增加机会,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国内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典型炼油厂的汽油主要由轻直馏汽油、焦化轻汽油、烷基化油、重整生成油、FCC汽油和MTBE(趋于减少)组成。汽油总组成中,含硫最高的物流是催化裂化(FCC)汽油,占汽油总组成硫含量的98%,为此,降低FCC装置汽油的硫含量是降低汽油总组成含硫量的关键之一。另外,焦化轻汽油降硫费用最高,因其高含硫和含烯烃,导致加氢处理时高氢耗和辛烷值损失大。大多将其送往焦化石脑油加氢处理装置,产品分馏成C5物流和催化重整进料物流。另一利用方案是将c。用作FCC进料。  相似文献   

6.
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DSO)技术开发及工业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DSO)技术的特点及在玉门炼油厂320kt/a加氢装置上工业试验的情况。标定结果表明,处理玉门高烯烃含量FCC汽油(烯烃体积分数57.5%)时,原料平均硫含量从320.3μg/g降到59.3μg/g,脱硫率为81.5%,RON平均损失0.7个单位,配合炼油厂其它汽油调合组分可直接调合硫含量小于50μg/g的满足国Ⅳ标准的清洁汽油。  相似文献   

7.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在RSDS-Ⅱ技术基础上开发的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调控技术(RSAT)在中国石化青岛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工业应用,标定结果表明:采用RSAT技术可以生产满足国Ⅳ排放标准的汽油(硫质量分数小于50μg/g)和国Ⅴ排放标准的汽油(硫质量分数小于10μg/g),且辛烷值损失小;在生产满足国Ⅴ排放标准的汽油时,采用RSAT技术比采用RSDS-Ⅱ技术得到的产品RON损失降低0.4个单位,表明RSAT技术具有更高的选择性。装置生产运行数据表明,在催化裂化汽油原料硫质量分数变化较大的情况下(391~1 580μg/g),产品质量基本保持稳定,且装置可以长周期稳定运转,能够满足炼油厂汽油质量升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家柴油质量升级进度,2017年柴油质量要达到国Ⅴ的标准要求,某公司从柴油生产现状出发,根据柴油产品质量升级面临的问题,结合市场需求,以国Ⅳ、国Ⅴ柴油标准为目标,对产品结构进行了优化。制定柴油质量升级技术方案,对现有PSA(变压吸附法)装置进行扩能改造和利用半再生重整装置对催化中汽油预加氢,增加连续重整装置原料,提高氢气产量,新建一套100×104t/a柴油加氢装置,提高直馏柴油和催化柴油加氢能力,同时,解决了系统优化和公用工程配套问题。柴油质量升级规划方案实施后可以达到生产国Ⅴ柴油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美国典型炼油厂的汽油主要由轻直馏汽油、焦化轻汽油、烷基化油、重整生成油、FCC汽油和MTBE(趋于减少)组成。其中,FCC汽油约占总量的1/3,但其占汽油总组成硫含量的80%~95%,降低FCC汽油硫含量是重中之重。另外,焦化轻汽油降硫费用最高,因其硫和烯烃含量高,导致加氢处理时氢耗高和辛烷值损失大,大多将其送往焦化石脑油加氢处理装置,产品分馏成C5物流和催化重整进料物流。另一利用方案是将C5用作FCC进料。  相似文献   

10.
某石化公司将闲置的加氢裂化装置改造为催化裂化(FCC)原料加氢预处理装置。装置投运后,通过优化上下游关联装置操作条件,对国Ⅴ汽油生产、降低柴汽比、实现减压深拔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FCC原料加氢预处理后,因精制蜡油残炭低,FCC装置再生床层温度下降36℃,再生剂碳的质量分数最高上升至0.12%,对操作及产品分布没有产生明显影响。FCC装置维持500℃的反应温度,剂油比由4.85提高至5.61,汽油、液态烃收率增加5.95百分点。FCC原料加氢预处理后,常减压装置按照减压深拔模式运行,减压炉出口温度提至430℃,总拔出率增加1.5百分点。通过优化汽油加氢装置工艺操作条件,生产满足国Ⅴ质量标准汽油时,FCC汽油加氢后辛烷值RON损失较蜡油加氢前总体减少了3.3单位。蜡油加氢处理装置掺炼直馏柴油,并随精制蜡油进催化裂化,可有效降低柴汽比。  相似文献   

11.
清洁燃料升级中炼油厂氢气资源的合理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高桥分公司炼油事业部,在汽柴油质量由满足国Ⅱ排放标准升级到满足国Ⅳ排放标准的清洁燃料升级进程中,采取的技术改造和氢气资源优化利用措施:将原油加工路线由“延迟焦化+催化裂化”过渡到“延迟焦化+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增加催化裂化原料预加氢装置和催化裂化汽油吸附脱硫S-Zorb装置,以及回收富氢气体中氢的膜分离装置,并对氢气资源的利用进行优化。重整氢气的综合利用,制氢装置原料的气体化,富氢气体的综合利用等措施的实施使氢气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制氢装置制氢成本大为降低。  相似文献   

12.
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惠州炼化分公司采用全馏分催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工艺技术(CDOS-FRCN)新建了一套500 kt/a催化汽油加氢脱硫装置,能将催化汽油中硫的质量分数从336 μg/g降至11 μg/g,辛烷值损失1.4单位.装置投产前,主要生产满足国Ⅲ标准的汽油产品(硫质量分数不大于150 μg/g);装置投产后,目前主要生产满足国Ⅳ标准的汽油产品(硫质量分数不大于50 μg/g).通过调整装置的反应深度,能够全部生产符合国V标准的汽油产品(硫质量分数不大于10μg/g),成功实现了汽油的质量升级,为社会提供清洁汽油产品.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甲基叔丁基醚(MTBE)原料来源及生产过程,阐述了MTBE作为高辛烷值清洁汽油调合组分中硫含量高对生产合格国Ⅴ汽油的影响。分析出传统Merox抽提法和纤维膜碱洗法脱硫精制工艺中存在的不足使得原料混合C4中硫含量偏高以及MTBE生产中对硫化物的富集致使MTBE产品硫含量偏高。同时综述了延迟焦化装置与重油催化裂化装置技术升级和改造方案。采用原料脱硫和产品深度脱硫联合一体化技术降低MTBE中硫含量后,延迟焦化和重油催化装置固碱量累计可节约465 t/a,磺化钛氰钴消耗可节省350 kg/a,可节约生产成本约78万元/a。同时MTBE装置进料中硫质量分数由130μg/g降至50μg/g,采用萃取精馏后产品MTBE硫质量分数由50μg/g降至10μg/g以下,满足生产国Ⅴ汽油技术指标及产品升级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常规催化裂化+汽油加氢+醚化的汽油加工生产路线,通过对工艺流程、原料性质以及产品性质等工业应用数据的分析,重点结合了硫含量、烯烃、辛烷值、氧含量和蒸汽压等指标阐述该加工路线的特点,分析表明:在催化裂化汽油占汽油池比例低于65%的前提下,该加工流程能够生产符合国Ⅵ标准的汽油。催化裂化稳定汽油经过汽油精制、重汽油加氢及轻汽油醚化处理后,汽油总硫质量分数9.8μg/g,烯烃体积分数27.5%,氧体积分数2.02%,辛烷值(RON)93.0,产品汽油辛烷值损失小于0.5单位,饱和蒸汽压57.9 k Pa,每年可将近60 kt甲醇反应变成汽油醚产品,与其他组分汽油调合后完全能够满足最新国Ⅵ汽油标准,且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加氢技术是炼油企业生产清洁燃料的主要技术。从油品质量标准的发展趋势入手,综合分析了全球炼油加氢装置生产能力变化及扩能改造情况,重点论述了美国和西欧国家炼油加氢装置的应用场合,同时对未来发展趋势作了简要分析。指出加氢装置是未来炼油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装置,国内加氢处理生产能力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对于未来加氢处理技术的发展,开发出能够提高常规和非常规运输燃料质量和供应安全的方法,同时又能消除能耗增长和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将极为重要。加氢裂化技术的应用将不断增多并更加灵活。高压加氢裂化技术仍为新建装置的首选;缓和/中压加氢裂化技术可更多地用于现有装置的改造项目,如生产超低硫柴油或用于FCC原料的加氢预处理等。  相似文献   

16.
劣质原油加工企业增产汽油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某单套系列千万吨级炼油厂为降低柴汽比、增产汽油,在加工高硫劣质原油条件下,通过优化生产方案、增产催化裂化原料、拓宽连续重整原料、优化全厂工艺流程、精细化操作、优化汽油调合方案、实行产品质量卡边控制等多项措施,每月增产汽油约25 kt。汽油与柴油净价差按499 RMB$/t计,全年累计增效1.5×108RMB$。实践结果表明,劣质原油加工企业增产汽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同时为满足市场汽油需求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OCT-M FCC 汽油深度加氢脱硫技术的研究及工业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比较研究了MIP汽油与常规FCC汽油的特点,考察了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FRIPP)开发的OCT-M催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由MIP汽油与FCC汽油生产硫含量≯50µg/g汽油的情况下的辛烷值损失。工业应用结果表明,OCT-M技术将MIP汽油硫含量由417~442µg/g降低到24~53µg/g,RON损失0.7~1.8个单位。因此,OCT-M技术可为我国炼厂生产硫含量≯50µg/g的清洁汽油提供经济、灵活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8.
1 PrefaceInordertoreducetheemissionofharmfulexhaustedgasandtinyparticlesfromvehicles,morestringentregulationfortransportationfueliscomingintoeffectinmanycountriesandareas(seeTable 1and 2 ) .ItcanbeseenfromtheTablesthatlessandlesssulfurandolefincontentsing…  相似文献   

19.
含硫含酸原油加工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国内含硫/含酸原油加工技术进展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扩大了劣质原油加工能力,2000—2010年,不仅劣质原油加工能力得到很大提升,炼油企业工艺装置结构也加快了调整。(2)电脱盐技术水平显著提高。(3)装置设备、管线材质大幅提高。合理选材在加工含硫/高硫或含酸/高酸原油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修订了《高硫原油加工装置设备和管道设计选材导则》(SH/T 3906—2010)和《高酸原油加工装置设备和管道设计选材导则》(SH/T 3129—2010)。这些选材导则和推荐用材意见对指导与规范国内炼油企业加工含硫/高硫、含酸/高酸原油设备、管线选材用材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4)开发和推广了一批脱硫和脱酸新技术。例如,山东三维石化工程公司开发的SSR硫黄回收技术;镇海石化工程公司在引进荷兰Comprimo公司70 kt/a硫黄回收技术的基础上,创新开发的ZHSR硫黄回收技术;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原油全馏分催化裂化脱酸技术等。在工艺方面开发了一批重油加工、蜡油加氢处理、加氢裂化、柴油深度脱硫以及汽油选择性加氢生产符合欧Ⅳ、欧Ⅴ排放标准的清洁汽油和柴油技术。结合国内外技术现状和经验,介绍了加工高硫和高酸劣质原油的基本体会,指出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配备足够的硫回收和制硫能力。(2)重油加工是考虑的重点。(3)需要配备足够的加氢能力。(4)提高工艺设备的防腐能力。(5)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20.
催化裂化汽油脱硫工艺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脱硫技术已经成为各炼油企业提高汽油产品质量的关键技术,汽油中的硫化合物主要来自FCC汽油。文中阐述了FCC汽油中硫的类型和含量分布以及催化裂化脱硫机理及其转化规律,综述了国内外已开发和正在开发的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技术的工艺特点及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