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介绍一种使用相控阵天线的超高频射频识别(UHF RFID)阅读器发射机的设计方案,并设计了适用于此发射机的信号源.该信号源采用STM32F407作为主控芯片,根据波束形成算法,应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能够产生满足阅读器要求的信号.实际测试结果显示:此信号源的每路输出在1 GHz频率范围内的杂散抑制为-50dBc,频偏100kHz处的相位噪声为-100.6 dBc/Hz,能够输出调制深度为90%的ASK调制信号.输出滤波器100MHz带宽内的衰减小于-3 dB,在300 MHz以上频率范围内的衰减大于-40 dB.该信号源能够完全适用于相控阵天线UHF RFID阅读器,对于提高UHF RFID阅读器的读写距离及RFID技术的广泛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RFID是物联网系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C8051F340单片机和射频阅读专用芯片AS3992的超高频RFID阅读器,给出了阅读器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系统方案,详细提出了碰撞算法和标签扫描流程,对阅读器进行测试,并给出了具体测试数据和结果。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符合超高频RFID阅读器要求,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校的设备管理现状,结合RFID电子标签的优势,提出了基于RFID技术的高校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使用RFID标签、RFID阅读器、定位仪、手持终端等设备进行信息采集;使用RFID中间件进行信息过滤、分组、聚合和计算,采用UML和RUP设计信息管理软件进行信息管理,从而实现了RFID环境下的高校设备管理.实...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RFID系统中阅读器的标签读取效率,提出了一种列表式读取方式.通过将阅读器内既定标签群体唯一识别号(UID)事先存储于阅读器地址列表中,按照一定规则对地址列表逐个锁定式搜索,完成标签识别.针对阅读器寻呼次数、传输时延以及系统效率等三个重要性能指标,对本算法进行仿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列表式读取方式较传统的二进制搜索算法性能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的多阅读器防碰撞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中多阅读器环境下的信息传输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该文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多阅读器防碰撞的自适应分布式功率控制算法.该算法通过自适应的调整阅读器的发射功率来减小阅读器间的干扰,以使全部阅读器达到最佳的阅读范围.仿真实验中采用给定最小距离的多阅读器随机分布网络拓扑结构.仿真结果表明,RFID自适应分布式算法能有效地解决多阅读器信息碰撞,提高阅读器的读写距离.  相似文献   

6.
为使阅读器在有限功率输出的情况下识别距离远和覆盖区域广,提出了一种新的天线设计方案,即采用相控阵天线实现阅读器空间区域的波束扫描,天线单元辐射贴片与地平面开槽,阵元尺寸减小51%左右,进而减小了天线阵列总尺寸.实际测量结果与仿真分析吻合,该相控阵天线可以工作在902~928 MHz,最大增益为16.05 d Bi,主波束扫描范围达到±50%,可以有效地扩大阅读器的识别区域.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电动自行车避撞系统的模型,将RFID阅读器安装在电动自行车上,相应地将RFID标签放置在老人或孩子的身份卡上。借助标签与阅读器的通信来实现避撞系统的应答,并通过阅读器来对单片机进行控制,进而实现电动自行车避撞系统的总体方案。从计算机仿真的角度验证了系统的可实现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射频识别(RFID)三方认证协议存在的安全需求和资源开销难以折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PUF的高安全性轻量级RFID三方认证协议(PHL-RTAP)。PHL-RTAP协议利用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UF)实现对标签身份的安全认证,保护标签免受物理克隆攻击,同时降低了标签开销,满足资源受限的RFID系统的需求;采用二次剩余算法实现对阅读器身份的安全认证,保护阅读器的数据隐私;引入随机数抵抗重放攻击,同时保证了阅读器与标签的匿名性和不可追踪性。PHL-RTAP协议实现了服务器、阅读器和标签之间完整的三方认证,可以依据需求扩展RFID系统中阅读器和标签规模,使其适用于大规模标签的RFID系统。安全分析表明:PHL-RTAP协议能够有效抵抗追踪、重放、物理克隆和去同步化等多种恶意攻击,使用BAN逻辑分析法和AVISPA工具证明了协议的安全性。与近期协议的对比分析显示:PHL-RTAP协议弥补了同类RFID协议的安全缺陷,并且计算开销、通信开销和标签存储开销等资源开销都较低,在保证高安全性的同时实现了轻量级,适用于资源受限的RFID三方认证场景。  相似文献   

9.
从培养工程师的能力目标出发,设计了一套RFID实验平台。阐述了系统的两大部分,即阅读器和电子标签的工作原理,详细介绍了阅读器中振荡器、功放、天线、检波、解码等电路,电子标签中供电、负载调制等电路,并且给出了实验电路的调试方法。运行结果表明,系统原理清晰,工作可靠,成本低,对于工程师熟悉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RFID技术,构建了基于RFID技术的自动化立体仓库管理系统的基本结构,对其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典型RFID阅读器的研究,对基于中间件技术的数据采集子系统进行设计,实现RFID硬件与调度系统软件的正常通信,对基于RDID技术的仓储管理系统的设计有指导意义.通过RFID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自动化立体仓库的运作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了人为的差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