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制川乌煎煮时间和给药剂量与抗炎镇痛功效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宏  余成浩  彭成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5):1025-1027
目的研究制川乌煎煮时间、给药剂量与抗炎镇痛功效的相关性,确定药物发挥功效的最佳煎煮时间和给药剂量。方法根据川乌祛风除湿止痛的功效,选择热板痛证模型、扭体痛证模型、急性炎证模型、亚急性炎症模型等,运用均匀设计和回归分析方法,确定药物不同功效的最佳煎煮时间和最佳给药剂量。结果制川乌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显著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延长小鼠扭体潜伏期;明显延长热板刺激小鼠舔足潜伏期,提高热板小鼠痛阈值。制川乌发挥抗炎功效的最佳煎煮时间为6 h,最佳给药剂量为2.4 g/kg;镇痛功效的最佳煎煮时间为6 h,最佳给药剂量为2.4 g/kg。结论制川乌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和中枢镇痛作用;煎煮时间、给药剂量与抗炎镇痛功效显著相关。发挥抗炎镇痛功效的最佳煎煮时间和剂量为6 h,2.4 g/kg。  相似文献   

2.
草乌叶煎煮时间、给药剂量与解热功效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宏  余成浩  彭成 《陕西中医》2007,28(2):225-226
目的:研究草乌叶煎煮时间、给药剂量与解热功效的相关性,确定药物发挥功效的最佳煎煮时间和给药剂量。方法:根据草乌叶清热解毒的功效,选择大鼠2,4-二硝基苯酚发热模型,运用均匀设计和回归分析与药理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确定草乌叶发挥解热作用的最佳煎煮时间和给药剂量。结果:草乌叶能显著降低2,4-二硝基苯酚所致发热大鼠的体温,草乌叶发挥解热功效的最佳时间为6h,给药剂量为0.96g/kg。结论:草乌叶具有显著的解热降温作用,解热作用与煎煮时间、给药剂量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白附片煎煮时间、给药剂量与温肾补脾功效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白附片煎煮时间、给药剂量与温肾补脾功效的相关性,确定药物发挥温肾阳和脾阳功效的最佳煎煮时间和给药剂量.方法:根据附子补火助阳的功效,选择肾阳虚模型、阳虚便秘模型等,运用均匀设计和回归分析方法,确定药物不同功效的最佳煎煮时间和给药剂量.结果:白附片能明显改善肾阳虚小鼠一般状态,显著延长低温游泳衰竭时间和爬杆时间;显著缩短阳虚便秘小鼠排便潜伏期,增加排便颗粒数,能明显促进胃肠蠕动,提高胃肠推进率.白附片发挥温肾阳作用的最佳煎煮时间为6h,最佳给药剂量为12g/kg;温阳通便药物的最佳煎煮时间为6h,最佳给药剂量为12g/kg.结论:白附片具有显著的温补脾肾阳气作用,煎煮时间、给药剂量与温阳功效显著相关.发挥温肾补脾功效的最佳煎煮时间和给药剂量为6h12g/kg.  相似文献   

4.
基于信息熵法提取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取名老中医药专家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常用药对.方法:运用广义信息熵法分析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的名老中医药专家的100例冠心病心绞痛的319则中医处方(方剂),分析方剂中每两味中药之间的关联系数,定量描述它们之间的关联度,进而提取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常用药对.结果:名老中医药专家有自己的用药特色(经典药对).结论:广义信息熵关联度法是分析提取中医方刺中药对的较适宜方法,同时也为中医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草乌煎煮时间、给药剂量与抗炎镇痛功效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宏  余成浩  彭成 《中药材》2006,29(12):1318-1322
目的:研究草乌煎煮时间、给药剂量与抗炎镇痛功效的相关性,确定药物发挥功效的最佳煎煮时间和给药剂量。方法:根据草乌祛风除湿止痛的功效,选择热板痛证模型、扭体痛证模型、急性炎证模型、亚急性炎症模型等,运用均匀设计和回归分析方法,确定药物不同功效的最佳煎煮时间和最佳给药剂量。结果:草乌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显著对抗鸡蛋清所致大鼠足跖肿胀;抑制巴豆油所致大鼠炎性肉芽肿的增生,减少炎性渗出液。显著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延长小鼠扭体潜伏期;明显延长热板刺激小鼠添足潜伏期,提高热板小鼠痛阀值。草乌发挥抗炎功效的最佳煎煮时间为6 h,最佳给药剂量为2.4 g/kg;镇痛功效的最佳煎煮时间为6 h,最佳给药剂量为2.4 g/kg。结论:草乌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和中枢镇痛作用;煎煮时间、给药剂量与抗炎镇痛功效显著相关。发挥抗炎镇痛功效的最佳煎煮时间和剂量为6 h和2.4 g/kg。  相似文献   

6.
目的挖掘现代中医名家诊治冠心病心绞痛的用药规律。方法从《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冠心病专辑:当代名医临证精华》收集冠心病心绞痛典型病例156例,处方160个,采用Access2003建立药物数据库,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提炼用药规律。结果药物归类规律是:活血化瘀药、补气药、理气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解表药使用频率较高。活血化瘀类药最为常用的是丹参,补气药最常用的是甘草,理气药最常用为薤白,化痰药最常用为瓜蒌,解表药最常用为桂枝。结论中医百年名家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继承传统对"胸痹"的治疗经验,薤白、瓜蒌仍为常用药物。治则以通为主,重用活血化瘀、理气、化痰、散通药物,但也兼顾正虚,以气虚为主。丹参作为现代研究成果广泛运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运用线性混合模型和广义估计方程探讨了通脉养心丸在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气阴两虚证患者临床效果研究中的作用,对比研究不同模型假设下效应估计值及其变异程度的差异,探讨以上方法在临床领域重复测量数据中的适用性。[方法]通过多中心、精细化临床研究,共纳入7家临床单位83例受试者,因未完成访视脱失4例,最终纳入受试者79例,其中冠心病气阴两虚证患者39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通脉养心丸治疗,健康人40例不予干预。比较不同时点不同组别及组内前后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健康调查简表(SF-36量表)的评分情况,冠心病患者检测第0、4、8、12周水平,健康人检测第0周水平。[结果]本研究中气阴两虚组在线性混合模型中SCL-90量表的总分分别与SF-36量表的总分、时间和性别相关(P0.05),在广义估计方程中SCL-90量表的总分分别和SF-36量表的总分、性别和舒张压相关(P0.05)。[结论]通脉养心丸显示出其疗效,SCL-90、SF-36量表为防治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气阴两虚证提供依据。但是在该研究数据中,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资料能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附子煎煮时间、给药剂量与温阳功效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宏  彭成  余成浩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20):2118-2123
目的:研究附子煎煮时间、给药剂量与温阳功效的相关性,确定药物发挥温阳功效的最佳煎煮时间和给药剂量。方法:根据附子助阳补火的功效,选择阳虚便秘模型、肾阳虚模型等,运用均运设计和回归分析方法,确定药物不同功效的最佳煎煮时间和最佳给药剂量。结果:附子能明显改善肾阳虚动物一般状态,升高体温,恢复体温昼夜节律性,显著延长肾阳虚动物低温游泳力竭时间;显著缩短阳虚便秘小鼠排便潜伏期,增加排便颗粒数,能明显促进胃肠蠕动,提高胃肠推进率。附子发挥温肾阳作用的最佳煎煮时间为6 h,最佳给药剂量为12 g·kg-1;温阳通便的最佳煎煮时间为6 h,最佳给药剂量为12 g·kg-1。结论:附子具有显著的温阳作用,煎煮时间、给药剂量与温阳功效显著相关。发挥温阳功效的最佳煎煮时间和给药剂量分别为6 h和12 g·kg-1。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药物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老年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以45例老年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为25例给予中西药物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20例心绞痛患者单纯给予中西药物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在给予中西医药物联合运动疗法后在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的时间和心电图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中西医药物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老年心绞痛比单纯给药治疗疗效好,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医活血化瘀法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7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例数相等的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医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消心痛、倍他乐克等西医药物治疗,疗程为14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心肌缺血状况。结果:应用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的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应用西医药物治疗的对照组,且心电图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活血化瘀法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针刺对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复旦大学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文献时间均从2000年1月至2011年6月,由2名评价者进行资料提取,根据随机分配方法,分配方案隐藏,对研究对象、治疗方案和研究对象结果测量者采用盲法,结果数据的完整性,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其他偏倚来源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检验异质性,并根据异质性结果选择相应的效应模型。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2篇评为B级,4篇评为C级。针药组在心绞痛症状缓解率和缺血心电图改善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单纯中药治疗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T、cGRP水平比较,针药组改善和调控上述指标的作用亦明显优于单纯中药治疗(P<0.01)。经Z检验,针药组和中药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菱形位于垂直线的右侧。结论针药联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中药治疗组。提示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以中医综合疗法为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收集有关单纯性肥胖的中医临床治疗研究,将其处方和用药拆解为各个独立事物体,并寻找各个事物的出现频次、事物间的联系和规律。筛选出最佳关联规则,指导今后的临床试验研究。方法(1)对维普、万方、知网和中国生物医药数据库建库至2015年12月收录的有关"中医药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试验进行文献检索;(2)整理文献,将文献中出现的处方和用药描述进行整理;(3)采用Excel和Spss Moldeler数据挖掘软件,通过Apriori计算方法,求得各关联规则的支持度和置信度并排序。结果共收集文献总数1070篇,最后纳入文献共83篇,收集处方109首,药物156味。药对分析组最佳关联规则为茯苓→陈皮(S=27.52%C=90.00%)。药组分析组最佳关联规则是茯苓→陈皮、白术(S=18.35%C=100.00%)。组方分析组最佳关联规则是陈皮→半夏、白术、茯苓(S=14.68%C=87.50%)。症状与药物之间最佳关联规则是形体肥胖→陈皮、白术、茯苓(S=23.53%C=91.67%)。结论结合药物与药物、症状与药物的关联规律,认为以利水渗湿药、消食药、泻下药治疗单纯性肥胖病脾虚痰阻证居多。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选炒制胆黄连的炮制工艺参数。方法:以总生物碱、浸出物含量的归一值OD为因变量,运用Box-Behnken试验考察炒药温度、炒药时间、闷润时间对胆黄连炮制工艺的影响,运用Design Expert 8.0.6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建立OD值与各自变量的多元二次回归方程的数学模型,通过响应面法确定工艺参数。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胆黄连的最佳炮制工艺是炒药温度为94℃,炒药时间为19min,闷润时间为1 h。此模型下胆黄连中总生物碱含量为131.494 mg·g-1,浸出物含量为5.243%。回归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3%,该回归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的胆黄连炮制工艺可用于胆黄连饮片制备。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构建中药相对药量数学模型,消除药物常用量范围和药量单位不同的影响,使各药物的药量具有可比性,为中医临床组方配伍尤其是药量把握提供依据。方法以桂枝汤为例,计算方中各药的相对药量,检验模型性能。运用所建模型计算《伤寒论》29首方中各药的相对药量,并分析各药物在方中的量效关系。结果所建模型较以往模型能更好地体现中医临床用药的实际情况。模型测试结果表明,29首方中有17首在确定方剂"君""臣""佐""使"方面与《方剂学》中的方解一致。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模型符合中药临床用药实际情况,可从药量角度解决分析药物在方剂中地位时参考基准不一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评价紫杉醇作为辅助化疗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MEDLIND、Pub Med和CNKI等电子数据库,检索时间截止2015年3月。纳入含紫杉醇治疗乳腺癌的完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同质研究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Meta分析结果表明,紫杉醇作为辅助化疗药物,联合常规化疗方案时可提高患者无病生存率,总体OR=1.31,95%CI为1.18-1.46,本次研究尚无法确定紫杉醇与多西紫杉醇疗效比较,也无法确定最佳给药方式。结论紫杉醇作为辅助化疗药物治疗乳腺癌,其临床疗效与常规化疗方案相比,差异显著,能显著提高患者无病生存率。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的研究很少,存在偏倚的高度可能,影响了结果论证强度,在以后的进一步研究中期待质量更好的数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参芪通络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参芪通络汤治疗;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分析两组患者总体疗效及心绞痛、硝酸甘油用量、中医证候治疗前后的改善情况等。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9%,对照组为7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绞痛、硝酸甘油用量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电针内关、针药并用、口服复方丹参滴丸疗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探讨针药并用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6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针刺组(20例),药物组(20例)、针药组(20例),进行临床疗效的对比观察,同时观察3组治疗前后的VCG[QRS/T(F、H、RS)]、HRV(HF、LF/HF)值的变化.结果 (1)在心电图疗效、心绞痛疗效方面比较,针药组优于针刺组和药物组.针刺组疗效均优于药物组;(2)在降低T(H)、T(RS)值及升高HF,改善LF/HF等方面针药组疗效优于针刺组和药物组,针刺组与药物组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 电针内关穴,口服复方丹参滴丸,针药结合3种不同方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均能改善心电图缺血改变,减少心绞痛发作,降低LF/HF,升高HF;但针药组作用明显优于针刺组和药物组,提示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以针药结合治疗方法为最佳.  相似文献   

18.
董筠 《江苏中医药》2017,49(6):62-65
目的:分析和总结周仲瑛教授治疗胃癌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周教授治疗胃癌术后转移医案174份,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处方用药逐项录入仓公诊籍国医脉案数据记录挖掘系统,通过数据挖掘运算模型挖掘,确定处方中各药物的使用频次,常用药物组合,探寻对药、角药,病机关联,结合临床及中医理论,总结凝练周教授辨治胃癌的临证用药经验。结果:共纳入174份医案,共计260味药物,常用药物有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仙鹤草、法半夏、白花蛇舌草等。关联规则分析发现炙刺猬皮、煅瓦楞子是治疗胃癌特有的对药,炙刺猬皮、煅瓦楞子、石打穿是角药。结论:数据挖掘有助于发现周教授治疗胃癌的用药规律,为临证用药提供参考,以进一步提高胃癌的中医临床疗效,进行周老学术思想传承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结证型的中医用药规律,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方法:在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分别以"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结""胸痹心绞痛痰瘀互结"为主题词,"中医治疗""中医药治疗"作为副主题词,搜索2006~2016年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文献165篇,经过筛选共选出符合条件的文献50篇,将这50篇文献中所涉及的单味中药输入Excel 2003建立用药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法以及聚类分析对用药规律进行一般统计学分析,研究分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结证型的用药规律。结果:50篇文献中共涉及复方50首,药物105味,用药频次为559次,其中单味中药用药频次最多的为半夏,其次为瓜蒌、薤白、川芎、茯苓、三七、陈皮;按照中药类别进行统计分析,用药味数排在前4类的分别是活血药、补虚药、理气药和化痰药。结论:活血药、补虚药、理气药和化痰药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结证型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结证型的药物进行统计分析能发现组方规律,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法。试验组静滴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对照组静滴香丹注射液,2周为1个疗程。结果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组心绞痛、心电图及中医证候疗效均明显优于香丹注射液(P<0.05或P<0.01)。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对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及其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心绞痛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及中医证候积分改善均优于香丹注射液组(P<0.05)。257例受试者接受运动试验心电图的检测,结果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组的运动当量、诱发心绞痛时间、ST段开始下降的时间、ST段最大下降幅度总和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疗效确切,同时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