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共同影响着传统民居形态的形成,其中,自然环境是传统民居形态多样化形成的物质因素,主要包括地理气候、地形、水的因素等;社会文化环境是导致传统民居形态差异的功能导向因素,主要包括民族、传统性因素、宗法制度因素、宗教文化思想因素、技艺因素、防御性因素等。自然环境诸因素和社会环境诸因素二者互动、动态融合,共同造成了传统民居形态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碳纳米管的生产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纳米科技及碳纳米管特征、特性和生产的概述纳米科学和技术是指在纳米尺度上研究物质(包括原子和分子)的特性和相互作用 ,以及利用这些特性的多学科和科学和技术。它使人类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手段和能力延伸到原子和分子。纳米科技的最终目标是直接以原子和分子及物质在纳米尺度表现出来的新颖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这可能改变几乎所有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方式 ,实现生产方式的飞跃 ,甚至进而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纳米技术是指通过操纵原子、分子级的结构而实现控制材料功能的一项综合技术 ,包…  相似文献   

3.
 一、纳米科技及碳纳米管特征、特性和生产的概述纳米科学和技术是指在纳米尺度上研究物质(包括原子和分子)的特性和相互作用 ,以及利用这些特性的多学科和科学和技术。它使人类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手段和能力延伸到原子和分子。纳米科技的最终目标是直接以原子和分子及物质在纳米尺度表现出来的新颖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这可能改变几乎所有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方式 ,实现生产方式的飞跃 ,甚至进而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纳米技术是指通过操纵原子、分子级的结构而实现控制材料功能的一项综合技术 ,包括纳米材料制备和纳米材料加工两部分。  相似文献   

4.
章哈是一种流传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及普洱市江城、孟连、景谷等地傣族村寨,与傣族毗邻而居的布朗族村寨中的傣族传统的曲艺说唱形式。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当代傣族章哈的演出形式、音乐特点等方面在保持传统仪式的同时又有了新的变化,演出形式保持了演出前的仪式、演出的形式和演出过程中观众的应和等传统方式,而表演涉及的题材则更具有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梳理中国传统民间玩具的造物理念,借助基于自然元素应用的仿生设计理论,重点从形态仿生设计入手,探寻民间形态仿生玩具设计中仿生对象的选择形式,由此得出将玩具的造型形式与文化寓意的结合,达到全新的造型表现形式,从而创造新的意境,为当代玩具设计摆脱形态上乏味和空洞的局面。使中国玩具设计体系在我国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中找到契合点,实现"古为今用"的目标,形成中国特色的设计风格。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审美情趣的提高,仅仅以功能形式出现的书籍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要。现代书籍设计将包含着更为广泛的内容与形式,设计观念应始终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在数字化多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新材料、新技术、新观念以及人们新的生活方式,都给未来书籍形态设计提出新的思考,带来新的设计空间。  相似文献   

7.
不同形态能量对物质分布具有不同的作用方向。对孤立系变化过程,体系物质分布与能量形态聚集总量守恒、发散总量守恒。当聚集形态能量对物质分布发生聚集作用时,物质分布将趋向聚集;当发散形态能量对物质分布发生作用时,物质分布将趋于发散。对这两类变化过程,都有量热产生diS>0,这表明量热滴变dS不能作为体系物质分布特征变化(方向)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8.
现代经济带来了"理财时代",五花八门的理财工具书多而庞杂,许多关于理财的课程亦走下专业领域的舞台,深入上班族、家庭主妇、学生的生活学习当中.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勤俭储蓄的传统单一理财方式已无法满足一般人需求.配合人生规划,理财的功能已不限于保障安全无虑的生活,而是追求更高的物质和精神满足.如何有效地理财,合理利用每一分钱?如何及时地把握每一个投资机会?是理财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和物质生活的发展,人们在寻求解决居住环境的生理、生活所需物质功能的同时,还期望创造出满足人们心理意向、文化行为和人格行为所需精神功能要求的居住环境。针对当前社区中居住文化消失的现象,力求从文化的作用点出发,寻找一条脉络,将居住模式发展的自然、正常的轨道找回,应用于社区居住环境设计中,为社区居住环境设计寻找新的思路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刘芳  薛勇 《科技咨询导报》2008,(12):138-138
传统民居是中国传统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的载体,一直被人们关注着。太行地域文化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地方特色,民居建筑作为当地民俗生活的物质载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到环境的影响必然也形成了独特的地方建筑文化特色。而太行地域周边环境的研究必然为我们揭示地方建筑特色产生的渊源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黄绮璘 《科技信息》2011,(12):I0275-I0276
衣食住行中的"食"是构成人类日常生活最重要的元素,与"食"相关的餐具设计既根源于历史悠久的传统饮食文化同时也受现代生活方式影响,在重视个人情感和体验感受的今天,以人为本被作为餐具设计的首要原则,而东西方文化交流也促使设计师设计出跨文化领域的餐具,快餐文化是生活工作节奏加快的结果,从而产生了简易户外餐具的需求,而在提倡环保节能减碳的当今社会里,可持续性发展的餐具是设计师们要不断探索的议题。  相似文献   

12.
聚落是由社会空间、功能空间与意识空间构成三位一体,重层结构的统一形态。聚落在历史中不断发展与更新而形成文脉,聚落形态因持续的演变而体现着发展,并与当代发生关联。聚落形态表现为三维空间,带有时间因素。文章通过对传统聚落形态的内涵、发展、演化、发展策略的分析,希望对传统聚落的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刀耕火种作为一种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在国内外被诸多民族作为普遍的土地利用方式.但是随着人口规模的逐渐增长,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生产生活,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传统的刀耕火种方式发生了变化,产生了变迁.这些变化看似只是简单的形式变化,实则符合一定的生态学原理,这是当地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的智慧结晶.  相似文献   

14.
产品设计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好的设计并非只有漂亮地外观,还要蕴涵科技、人文、市场及环境等多种因素,而这些因素也要通过产品的形态去体现.科技的进步和消费者的爱好,都成为作用于产品设计的"外力",使产品呈现出了日益丰富的形态变化.  相似文献   

15.
王华梅 《科技信息》2011,(22):I0199-I0199
商业活动是城市的重要功能之一,城市商业区是一个城市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城市商业区在更新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商业区环境恶化、交通拥挤、建筑形体单调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建设高质量的商业空间环境成为城市规划与设计的一个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陈蓉 《科技信息》2007,(12):191
健美操作为我校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深受广大女生的喜爱,经过两年的实验测试对其腰围、臀围、体重、胸围等项目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1)健美操锻炼对女生形体健美起到了积极作用。(2)不同的运动量,每周参加健美操锻炼的次数与女生身体形态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在本次调查中发现,移居藏族比定居藏族体力低下、身体活动量少、肺活量小、血压值低,为了更进一步探索生活形态对人的体质与健康的影响,我们对移民地区与定居地区的生活内容和生活习惯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饮食习惯、收入、电器产品、交通工具的使用和身体形态、生理机能之间的某些项目具有意差.由于定居J区的各项身体指标与生理指标均高于移居D区,尤其是血压值有很大的统计学差异,我们考察这与定居生活方式不无关联,因此可以推测,D区移民后生活方式的改变也许对他们的体质变化具有潜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信息时代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将发生许多改变.信息时代的公共建筑必须适应新的城市公共生活方式,从而具备新的建筑形态特征.本文从新的生活方式进行了综合分析着手,初步提出信息时代的公共建筑可能的空间形态变化,同时对新型公共建筑的发展趋势作出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19.
民族文化因素是土地利用变化不可忽视的驱动力之一,目前尚缺乏深入研究.本文以宁夏同心县为例,分析了文化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重点从回族的自然观、生育文化、饮食习俗、生产方式和居住方式五个方面,探讨了回族民族文化对土地利用变化影响,这些因素在人文因子中具有基础作用.研究认为回族的自然观、婚育观念、生活习俗、生产方式和居住方式等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土地利用变化.回族文化具有伊斯兰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双重特点,回族文化作为一种因子影响土地利用变化,但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还包含着传统文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景观与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形成和发展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本文运用问卷调查、关键人物访谈等方法,以住房、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传统文化为着眼点探究了世居于大小兴安岭深山密林中的鄂伦春族文化景观变迁,并以传统医药为案例分析了文化景观变迁对当地传统知识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1)鄂伦春族住房由传统的"撮罗子"变为砖瓦结构的平房或楼房;生产方式由狩猎采集变为以农业为主、多种经营的现状;生活方式由以狩猎为主的传统社会生活方式变为资源、信息迅速交换的现代社会生活方式;文化形式由单一性的原始文化变为多元性的现代文化;(2)鄂伦春族文化景观变迁对传统知识有巨大影响,人们对传统医药的认知度、使用频次逐渐降低,导致其面临消亡的严重威胁.分析表明:鄂伦春族住房和生产方式的转变与20世纪中期以来的定居、转产、禁猎等以政府为主导的重大事件和相关资助性政策密不可分;生活方式的转变主要由各民族杂居互助学习、科学发展改变人们意识形态等因素驱动;传统文化因其他民族文化影响和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等原因面临继承和发扬的问题.文化景观与传统知识密切关系使得传统知识会随着文化景观的变迁而产生变化,加强对传统知识的整理、挖掘、保护与应用研究,能够为文化景观的保护与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