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Ⅳ期胃癌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Ⅳ期胃癌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990~2000年间527例Ⅳ期胃癌患者的手术及病理资料,其中92例行根治性手术,204例行姑息性切除术,231例行胃肠吻合术或开腹探查术。比较各种手术方式术后1、3、5a生存率。结果施行根治性手术后1、3、5a生存率分别为58.4%、20.8%和9.7%,姑息性切除术为45.8%、11.2%和4.6%,而未切除者为11.0%、3.1%和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无远处转移的病例中,根治性手术后1、3、5a生存率分别为68.1%、37.5%和18.6%,较姑息手术者的57.5%、10.0%和3.8%明显提高(P<0.05);在有远处转移的患者中,姑息性切除术后1、3、5a生存率分别为48.7%、17.3%和3.8%,较未切除者的8.5%、0和0明显提高(P<0.05)。结论无远处转移的Ⅳ期胃癌患者行根治性手术可提高手术疗效;对有远处转移的Ⅳ期胃癌,姑息性切除可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胃癌的外科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分期胃癌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分析对比134例经开腹行胃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134例经开腹行胃癌切除术中,102例是根治性切除术(76.1%),24例行姑息性切除术(17.9%)。随访5~10年,5年以上生存率36.5%,行根治性切除术后1年生存率88.0%,5年生存率40.0%,姑息性切除1年生存率30.0%,5年生存率5.0%。结论:根据病期分期的早、中、晚,癌变组织的病理类型、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的数量,是否有远处转移等的不同,来综合选择最佳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3.
150例胃癌手术治疗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150例胃癌手术治疗颈后因素的分析,探讨合理的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式.方法对1987-1997年间收治的150例胃癌行根治性切除术100例,姑息性切除术43例;采用AJCC胃癌TNM分期,分析其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全组术后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44.7%、40%、27%;根治性切除组和姑息性切除组分别为60.0%、56.0%、42.9%及9.3%、7.0%、0.0%,两组术后3、5、10年生存率对比差异极显著,P值均<0.0001;根治性切除组中切缘癌残留占2%,D≤N占64%.结论胃癌根治性切除术是影响本组胃癌手术治疗颈后的关键因素,胃癌姑息切除、切缘癌残留及D≤N等可能为影响胃癌手术治疗预后的负面因素.  相似文献   

4.
[背景 ]探讨残胃癌的病理特征及手术治疗效果 .[病例报告 ]回顾性地分析 1980年 2月~2 0 0 0年 5月间收治的 17例残胃癌临床资料 ,其中临床病理分期为Ⅱ期 2例 ,Ⅲ期 7例 ,Ⅳ期 8例 ;10例施行根治性手术 ,4例施行姑息性手术 ,3例因肿瘤广泛转移而未行手术 .根治性手术后 3年和 5年生存率分别为 70 % ( 7/ 10 )和 4 0 % ( 4 / 10 ) .[讨论 ]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提高残胃癌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胃癌手术治疗经验,分析影响其生存率的因素.方法:回顾总结分析1991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院手术治疗胃癌38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82例胃癌中,Ⅰ期19例(5.7%),Ⅱ期118例(35.5%),Ⅲ期155例(46.7%),Ⅳ期40例(12%).其中有322例获得手术切除,切除率84.3%;根治性切除192例,占50.2%,姑息性切除130例,占34%,未能切除者60例,占15.7%.发生并发症36例,发生率9.4%.随访率86.9%.本组手术后1个月内死亡8例,手术病死率2.1%,其中切除组死亡2例,切除病死率0.6%,未切除组死亡6例,病死率10%.全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5.9%、52.4%、39.2%.根治性切除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5%、63%、53.1%,姑息性切除组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3.1%、38.5%、20%.结论:胃癌的组织学类型、病期与影响病期的因素以及术式是影响其生存率的主要因素,早期、根治性切除、辅助性化疗能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收治197例晚期(Ⅳ期)胃癌患者,142例施行手术,手术率72.1%,肿瘤切除者80例占56.3%。根治性切除手术23例(17.8%),姑息性切除手术51例(39.2%)。经过随访,总中位生存期为9.7个月,根治性切除和姑息性切除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18.2%,6.9%,生存最长者分别为50个月和37个月。由此认为对Ⅳ期胃癌病人不应轻易放弃手术机会。  相似文献   

7.
李静 《重庆医学》2004,33(8):1253-1254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诊断要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12月~200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例残胃癌病例资料.结果本组病例中,Ⅲ期6例,Ⅳ期4例,其中5例施行根治性手术,1例施行姑息性手术,4例因肿瘤广泛转移而末行手术.根治性手术后1、3和5年生存率较未手术者高.结论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是正确诊断的关键,根治性手术是治疗残胃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易伟光  付晏  张莉  赵静   《中国医学工程》2011,(7):108-108,113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癌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5月-2011年4月收治的28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病例中行根治性手术19例,5例行根治性残胃全切加左上腹联合脏器切除,3例因腹腔广泛转移仅行肿块活检术,4例行输出袢短路吻合术及空肠造瘘,6例行姑息切除。本组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33.5%、25.4%、8.9%。结论手术治疗仍然是目前残胃癌惟一有可能达到根治的治疗方法。胃镜及胃黏膜活检是确诊残胃癌的主要手段,定期对胃大部切除术患者行胃镜复查是残胃癌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根治性手术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残胃癌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2月~2004年5月收治的30例残胃癌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28例手术治疗,根治性切除15例,姑息性切除6例,单纯探查7例,未手术和单纯探查者均于3~6个月内死亡;姑息性切除者分别存活9~13个月;根治性切除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7%、46.7%、26.7%。结论:残胃癌早期症状不典型,争取早期诊断,行根治性手术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肝外胆管癌的外科治疗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外胆管癌(EHCC)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对远期生存率的影响,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995-01/2003-12收治的128例EHCC的临床特点、诊断、手术方式和随访结果进行回顾分析.选择对EHCC切除术后预后可能产生影响的临床因素,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的预后分析.结果:107例施行了外科手术,21例非手术治疗.其中,根治性切除47例,姑息性切除12例,内或外引流术45例,探查性手术3例.EHCC整体生存率1,3,5a生存率分别为52.8%,27.2%,11.9%.其中根治性切除1,3,5a生存率分别为72.4%,44.7%,22.7%;姑息性切除1,3,5a生存率分别为54.5%,27.3%,9.1%,无5a存活者.引流组1,3,5a生存率分别为32.1%,17.2%,8.6%,无4a存活者.根治性切除组、姑息性切除组、内或外引流组及非手术组生存率相比较,差异显著(log-ranktest,P〈0.001).肿瘤的组织学类型、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肝脏浸润、胰腺浸润、切缘癌残留、手术切除方式7个因素对预后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根治性切除是提高EHCC远期生存率及改善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远期疗效的关键.淋巴结转移、切缘癌残留是EHCC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总结 2 5例经外科治疗的中晚期胆囊癌 ,分析中晚期胆囊癌的手术疗效。结果行根治性切除者 1、3年生存率分别为 6 6 .6 %、2 5 % ;行姑息性手术者 1、3年生存率为 2 5 %、0 % ;探查活检术患者多在 1年内死亡。因此对中晚期胆囊癌 ,仍应争取行根治性切除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癌穿孔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式,以提高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23例胃癌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该组行穿孔修补术者5例,姑息性切除术5例,根治性切除术13例。穿孔修补术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25%,0,0;姑息性切除术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0%,25%,0;根治性切除术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4%,23%,8%。结论对胃癌急性穿孔的患者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胃癌患者手术治疗70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胃癌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2008手术治疗胃癌患者704例临床资料.结果:入院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多数为临床Ⅲ~Ⅳ期,并存重要器官并发症484例(68.8%),根治性切除手术544例(77.3%),姑息性切除96例(13.6%),复合手术128例(18.2%),主要消化道重建方式是Roux-en-Y,术后出现并发症344例(48.9%).根治性手术切除5a生存率为44.1%,姑息性切除为3.4%,复合手术切除为0%.结论:治疗晚期胃癌的关键是根治性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胃部恶性肿瘤的手术方式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外科手术方法治疗120例胃部恶性肿瘤患者。结果胃癌患者中,进行扩大根治性切除手术组86例(71.7%),常规根治性切除手术组20例(16.2%),姑息性切除手术组l4例(12.1%)。扩大根治性切除手术组、常规根治性切除手术组和姑息性切除手术组的3年复发率分别为5.8%、15.0%和78.6%,生存率71.0%、45.0%和21.4%;5年复发率分别为13.9%、35.0%和100.0%,生存率分别为43.0%、15.0%和0.0%;结论对于胃部恶性肿瘤的治疗,扩大根治性切除手术的治疗效果有明显优于常规根治性切除手术组和姑息性切除手术组。同时,手术后应注意加强护理等工作。  相似文献   

15.
姑息性全胃切除术治疗Ⅳ期胃癌的临床价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姑息性全胃切除术治疗Ⅳ期胃癌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0月~2008年10月36例行姑息性全胃切除术的Ⅳ期胃癌病例,与同期非手术切除的49例进行比较,并对术式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姑息性全胃切除组0.5、1、2年生存率为80%、54.28%、22.85%;非手术切除组0.5、1、2年生存率为52.08%、14.58%、4.16%(P〈0.01)。两组各手术死亡1例。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4.28%、12.50%(P〉0.05)。结论采用姑息性全胃切除术治疗Ⅳ期胃癌具有改善顸后及提高生活质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和总结胃癌手术治疗经验,观察并发症及生存率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2月我院手术治疗胃癌10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00例胃癌中,Ⅰ期5例(5.0%),Ⅱ期38例(38.0%),Ⅲ期49例(49.0%),Ⅳ期8例(8.0%).其中有87例获得手术切除,切除率87.0%;姑息性切除30例,占30.0%,根治性切除57例,占57.0%,未能切除者13例,占13.0%.随访率87.0%.全组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6.0%、53.0%、40.0%.9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9.0%.本组手术后1个月内死亡3例,手术病死率3.0%,其中切除组死亡1例,切除病死率1.1%,未切除组死亡2例,病死率15.3%.结论 早期、及时采取合理术式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不同外科治疗方法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该院1993年1月-2004年12月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65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65例患者中,男38例。女27例。男女之比1.4:1。手术切除26例,切除率为40.0%(26/65)。其中根治性切除18例,姑息切除8例。内或外引流术34例,探查性手术5例。根治性切除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7.0%、46.2%、15.4%;姑息性切除者1、2年生存率分别为43.0%、14.3%;非切除引流者1年生存率为11.0%;探查性手术者生存期均小于3个月。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平均生存时间较姑息性切除术组和非切除引流术组明显延长(P值分别为0.011、0.000)。结论根治性切除术是提高肝门部胆管癌存活率的关健;对不能根治者行姑息性切除或引流术可延长生存时间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肝外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外胆管癌(EHCC)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对1995-01/ 2003-12收治的128例EHC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方式和随访结果进行回顾分析. 选择对EHCC切除术后预后可能产生影响的临床因素,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的预后分析. 结果:在128例EHCC中,59例施行了外科切除, 69例施行了内或外引流术和非手术治疗. 在切除组59例中,根治性切除47例,姑息性切除12例. 其中,根治性切除1,3,5 a生存率分别为72%,45%和23%;姑息性切除1和3 a生存率分别为54%和9%,无5 a存活者. 根治性切除组和姑息性切除组生存率相比较,差异显著(log-rank test,P<0.05). 肿瘤的组织学类型、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胰腺浸润、切缘癌残留、手术切除方式对预后有重要影响(P<0.05). 结论: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有明显的相关性,根治性切除可提高EHCC的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不同TNM分期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对83例开腹手术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病变部位、Borrmann分型、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3例,根治性切除术65例(78.3%),姑息性切除术16例(19.3%),胃空肠吻合2例(2.4%).随访5~7年.行根治性切除术后1年生存率为91.2%,5年生存率为39.6%;姑息性切除术1年生存率为28.6%,5年生存率为4.2%.结论:对进展期期胃癌应综合病变部位、病理类型、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及脏器有无转移等因素,进行个体化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42例残胃癌的诊断和治疗经过,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4年06月—2012年06月42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非手术治疗,4例行剖腹探查术(2例胃空肠吻合,1例空肠造瘘,1例仅探查,均置入中人氟安颗粒),8例行姑息性残胃切除术,26例行残胃全切除+D2淋巴结清扫术。根治切除率68.4%(26/38)。术后30例患者随访时间超过3年。4例剖腹探查术后患者生存时间均不超过8个月,5例姑息性手术患者1、3年生存率60%(3/5)、0,21例根治性手术患者1、3年生存率100%、71.4%(15/21)。结论胃部分切除手术后10年内定期胃镜检查是残胃癌早期诊断的关键。根治性手术是治疗残胃癌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