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立敏  夏宇兴 《中国激光》1990,17(10):602-606
用441.56nm CW He-Cd+激光获得了39K2分子C1Ⅱu→X1∑g+跃迁的碰撞诱导(CI)光谱。光谱分析表明:来自C1Ⅱu(u′=0,J′=53)的碰撞诱导跃迁是P(△J=±2)、R(△J=±2)、Q(△J=±1)。碰撞诱导谱的波数计算值和实验值之间有令人满意的符合。研究了碰撞诱导(CI)伴线和激光诱导荧光(LIF)光谱主线的强度比ρ与缓冲气体压强、样品池温度的关系,给出了物理解释。  相似文献   

2.
用632.8nm CW激光获得了Li_2分子A~1∑_u~+(v′=15,J′=2)→X~1∑_g~+(v″=1~13,J″=1,3)R、P支双线LIF光谱。同时用光谱分析及碰撞动力学研究识别出另一支单线序列光谱来自b~3Ⅱ_u(v_b=21,N_b=1)→X~1∑_g~+(v″=3~6,J″=1)CIF发射。  相似文献   

3.
本文获得并测量了Ar~+激光488nm线诱导Na_2分子产生B~1Π_u→X~1∑_k~+跃迁荧光谱,详细分析其激光诱导荧光(LIF)的跃迁机制。计算分析表明它们是分属于不同Q、P、R支系列的较高转动能级的B~1Π_u→X~1∑_g~+电  相似文献   

4.
采用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对InCl分子B3П1→X1∑+荧光光谱进行了分析和归属,并对 B3П1(v′=0)→X1∑+(v″=0)的时间分辨谱进行了观测.首次得到InCl分子B3П1态(v′= 0)无碰撞辐射寿命т0≈353ns,无辐射弛豫速率常数kQ≈1.985×10-10cm3molec-1s-1及 电子跃迁矩|Re|2=0.40D2.  相似文献   

5.
用激光诱导BaCl分子热助振动荧光光谱测量燃烧温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江波  王仕康 《中国激光》1992,19(11):825-831
本文提出了利用分子体系的激光诱导热助振动荧光光谱(LITVy)实现燃烧温度测量新技术。建立了分子激发态振动能级粒子碰撞能量弛豫模型,研究了BaCl分子的LITVF光谱特性,通过517nm波长选择激发C~2Π_(1/2)(υ′=1)←→X~2Σ(υ″=0)跃迁,对液化石油气/空气预混层流火焰温度进行了实验测量。结果表明,对BaCl分子,该方法的测量精度可达σ_T=30K。  相似文献   

6.
采用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对InCl分子B3П1→X1∑+荧光光谱进行了分析和归属,并对 B3П1(v′=0)→X1∑+(v″=0)的时间分辨谱进行了观测.首次得到InCl分子B3П1态(v′= 0)无碰撞辐射寿命т0≈353 ns,无辐射弛豫速率常数kQ≈1.985×10-10cm3molec-1s-1及 电子跃迁矩|Re|2=0.40D2.  相似文献   

7.
目前用傅立叶变换光谱测定方法标定出K_2分子A~1∑_u~+→X~1∑_g~+和B~1Π_u→X~1∑_g~+系列内超过3000个转振跃迁。激光诱导荧光(LIF)激发用不同类型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CaOH自由基B~2∑~+-X~2∑~+(000)-(000)跃迁的激光激发荧光光谱研究。我们观测了P_1、P_2、R_1和R_2四个转动支的共179条谱线,进行了归属并由最小二乘方拟合得出了B~2∑~+(000)态的分子常数B′=0.339469(11),D′=0.400(5)×10~(-6),γ′=-0.04336(1)  相似文献   

9.
一、理论分子的各种运动能级的能量关系按量子理论为△AE=△E_(?)+△E_转+△E_电,△E_电约为10°—10~(-1)ev 的数量级,由△E=hv,其λ<1μm;△E_(?)约10~(-1)—10~(-2)eV,对应入为1—25μm;△E_转为10~(-3)—10~(-4)eV,λ为25—350μm。显然,如果以红外激光照射分子,只能引起分子振——转能级状态的变化:E_(?)=(n+1/2)hcv+BhcJ(J+1)。如果照射的红外激光的频率与分子的某一振动或转动跃迁频率吻合,就会产生共振,引起分子固有偶极矩的改变,这就是红外匹配吸收的量子解释。人体有着密集的分子原子,具有许许多多很宽的固有振动频  相似文献   

10.
由CH4/Ar放电产生C2负离子,在超声射流条件下,观测到B←X(1-0)跃迁的激光诱导荧光激发谱.对该谱带的转动结构进行了标识,并得到X(v=0)和B(v=1)态的转动常数.另外测量了B(v=1)振动态的寿命,其寿命为80±1 ns.  相似文献   

11.
我们使用的原子束发散角为4.7×10~(-3)弧度,残余多谱勒宽度7兆赫;一束线宽为6兆赫的可调谐染料激光与它正交。激光诱导荧光信号经调制接收放大后予以记录,使激光频率在30GHz范围扫描。测得~6Li 和~7Li 的2~2P 能级的精细结构分裂分别为9.7±0.4和10.5±0.5GHz;2~2P_(1/2)能级的同位素位移为10.7±0.6GHz。激光频率作2.5GHz 扫描。光强4毫瓦/厘米~2时,测得~7Li 的2~2P_(1/2)←2~2S_(1/2)跃迁的四条超精细结构谱线的间距依次为88±11,730±73,92±7MHz,  相似文献   

12.
采用高分辨率光电导谱观察到高纯区熔硅单晶中剩余硼受主从基态到各共振激发态的p_(1/2)系列跃迁谱线.考虑裂开P_(1/2)价带的非抛物线性,精确得到了硼杂质从基态到P_(1/2)价带的电离能E_1~*(硼)=88.45±0.01meV,进而获得硅价带的自旋-轨道分裂为△_o=42.62±0.01meV.  相似文献   

13.
用Nd1YAG激光器泵浦光学参量发生放大器做激发源,利用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技术得到NO分子在200~370nm范围内的荧光光谱,谱线峰值归属于A^2∑(v’=1)→X^2∏(v”=1,3~11)跃迁,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获得NO分子X^2∏态振动常数,计算出平衡位置的力常数k。通过测量NO分子在不同气压下A^2∑→X^2∏跃迁的时间分辨谱,得到A^2∑(v’=1)态的自然寿命为180ns。结果可为用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技术探测大气污染物NO分子提供理论及实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利用激光激发基态跃迁,通过粒子的碰撞能量转移,测量高激发态跃迁分支比的方法,研究了温度等因素对激光激发碰撞诱导荧光法测量分支比的影响,讨论了一些实验条件的选择问题,提供了部分En(I)分支比的光谱数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MgⅡ离子激发态之间(△E>kT和△E?kT)碰撞诱导的荧光,并利用Mg_2~+和MgAr分子势能曲线交叉的观点给予解释。  相似文献   

16.
首次用光调制反射光谱的实验测量方法,在~10K下对In_(1-x)Al_xSb(0≤x≤0.55)外延层的光跃迁E_1和E_1+△_1及其谱线展宽ω,进行实验测定。由测定结果,得到对E_1和E_1+△_1的弯曲参数分别为0.752eV和0.723eV。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组分y=0.76和0.84的晶格匹配In_(1-x)Ga_xAs_yP_(1-y)/InP多量子阱的子能带结构低温光调制反射光谱研究结果,在0.9~1.5eV光子能量范围观察到限制的电子与空穴子带间的激子跃迁,还观察到限制的电子子带与空穴连续态间的跃迁,由此比较直接地确定了价带的不连续量,得到不连续因子Q_v=0.65±0.02。  相似文献   

18.
利用共振增强多光子离化光谱技术 ,获得了NO分子A2 Σ(υ′=0 ,1)态的 2 2共振多光子离化光谱。通过对上述离化过程中NO分子所表现出的不同于普通双原子分子的双光子跃迁选择定则的分析与讨论 ,得出NO分子由基态向A2 Σ态的双光子跃迁遵循与碱金属原子双光子跃迁选择定则相类似的结论 ,并利用NO分子A2 Σ(υ′ =0 ,1)态的双光子荧光激发光谱对上述分析结论进行了进一步的确认。  相似文献   

19.
用XeF激光的351毫米微来激励Na_2(x~1Σ_g~ )得到c~1Π_u→2~1Σ_g~ 跃迁范围内三条受激发射谱线及b~3Σ_g~ →x~3Σ_u~ 830毫微米至900毫微米准连续发射谱。文中讨论了这两个跃迁的关联并估计了产生激光振荡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强激光诱导NO分子的多光子光声光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贵银  关荣华  靳一东 《中国激光》2007,34(8):1069-1072
以Nd∶YAG激光器抽运的光学参量发生/放大器为激发源,采用脉冲光声(PA)光谱技术,获得了NO分子在420.0~470.0 nm波长区间的激光诱导光声光谱,光谱由规则的振动序列组成。通过测量光声信号随激光强度的变化,确定了光声信号产生于NO分子经X^2Π(v″=0)→A^2Σ(v′=0,1)的双光子激发跃迁及X^2Π(v″=0)→E^2Σ(v′=2,3,4),F^2Σ(v′=1,2,3),R^2Σ(v′=0,1)的三光子激发跃迁,对应于双光子激发跃迁的光声信号比通过三光子激发跃迁产生的光声信号强,由此确定了以可见光作激发光源,采用光声技术对NO分子进行探测的最佳激发波长为452.4 nm或429.6 nm。以实验结果为基础,获得了NO分子A^2Σ,E^2Σ,F^2Σ,R^2Σ激发电子态的振动常数分别为2346 cm^-1,2342 cm^-1,2397 cm^-1,2381 cm^-1,与采用其他方法测量的结果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