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研究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的影像学表现、分期,并评价其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36例52髋ANFH行X线,CT、MRI检查,根据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期。结果 X线诊断Ⅰ~Ⅱ期ANFH 12髋,Ⅲ-Ⅳ期26髋,阳性率73.1%;CT诊断Ⅰ-Ⅱ期ANFH 16髋,Ⅲ-Ⅳ期28髋,阳性率84.6%:MRI诊断Ⅰ-Ⅱ期ANFH 22髋,Ⅲ~Ⅳ期29髋,阳性率98.1%。三者敏感性比较,经统计学处理,χ^2=8.9,P〈0.01,三者之间有显著差异。结论 X线难以发现早期ANFH,CT可提供较多信息,MRI是早期诊断ANFH最准确最敏感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CT和MRI表现和诊断价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分析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CT和MRI早期表现,评价它们的诊断价值。方法:73例双侧股骨头行X线、CT和MRI检查,分析其对早期ANFH的早期显示能力。结果:X线发现Ⅰ-Ⅱ期ANFH31例,诊断准确率42.5%(31/73);CT发现Ⅰ-Ⅱ期ANFH43例,诊断准确率为58.9%(43/73);MRI发现Ⅰ-Ⅱ期ANFH65例,诊断准确率为78.2%(57/73)。结论:X线平片难以发现ANFH的早期表现,MRI是显示早期ANFH有效而可靠的方法,可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诊断价值高于CT和X线平片。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CT和MRI在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30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早期[符合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分期标准I~II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CT和MRI的影像学特征及其检查结果。结果 CT、MRI诊断早期ANFH率为60.0%,96.7%。经统计学处理,P<0.01。结论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诊断,CT可提供较多的诊断信息,MRI的敏感性高于CT,MRI可准确地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影像学表现、分期,并评价其在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25例32髋ANFH行普通X线照片和CT检查,根据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期。结果:普通X线片诊断Ⅰ~Ⅱ期ANFH 5髋,Ⅲ~Ⅳ期21髋,阳性率81.22%;CT诊断Ⅰ~Ⅱ期ANFH 10髋,Ⅲ~Ⅳ期21髋,阳性率96.9%,两者之间有较大的差异。结论:普通X线片较难发现早期ANFH,而CT对ANFH的早期诊断能够提供较多的诊断信息;两者在ANFH的分期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诊断评价与临床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X线、CT、MRI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诊断价值及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对30例怀疑为(ANFH)患者进行了x线检查,其中8例行MRI检查,18例行CT检查,且作了X线、CT与MRI征象的对照观察,并与同期临床和病例比较。结果:30例经X线检查诊断ANFH者22例39髋。CT诊断ANFH者17例29髋,8例(包括8例X线片,CT检查阴性者)MRI检查均证实为ANFH16髋。统计结果表明ANFHX线、CT、MRJ表现与其临床功能无显著相关性。结论:X线平片、CT难以显示ANFH的早期病变。MRI不仅能发现其早期病变,且能反映病变的确切范围和程度,对临床早期治疗和预后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志强 《临床医学》2008,28(11):76-77
目的分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X线、CT和MR I的早期表现,从影像学的角度探讨它们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39侧)股骨头进行X线平片、CT和MRI检查,着重对其缺血坏死的早期影像学进行分析。结果在32例股骨头的Ⅰ、Ⅱ期影像学表现中,X线检出13例(40%),CT检出24例(75%),MRI检出31例(97%)。结论X线平片难以诊断ANFH的早期表现,CT和MRI可以较准确地显示ANFH的早期病变,尤其以MRI是最有效而可靠的方法,诊断价值高于CT和X线平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在股骨头缺血坏死病人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50例(70髋)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病人及30例(40髋)正常人进行CT检查,并将其结果与MRI及X线平片分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0例中Ⅰ期者X平片为40例,CT为25例;Ⅱ期者X平片为15例,CT为30例;余10例Ⅲ~Ⅳ期者X线平片与CT相同.结论虽然CT诊断不如MRI灵敏,但在显示股骨头骨折方面明显优于MRI及X线平片.因此,CT诊断可以提高疾病分期级别,有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CR、CT和MRI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评价19例26髋股軎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CR、CT和MRI的影像学特征及其检查结果。结果 CR诊断早期ANFH12髋,阳性率46.1%;Cr诊断早期ANFH16髋,阳性率61.5%;MRI诊断早期ANFH 26髋,阳性率100%。结论 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影像学诊断中,CR诊断敏意性较低。  相似文献   

9.
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MRI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RI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20例髋关节疼痛临床怀疑或经x线检查诊断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进行双髋关节MRI检查,并进行分期和敏感性分析。结果120例患者x线检查发现ANFH58个,其中Ⅱa及Ⅱb期43个,Ⅲ期12个,Ⅳ期3个,MRI检查发现ANFH158个,其中Ⅰ期100个,Ⅱa及Ⅱb期43个,Ⅲ期12个,Ⅳ期3个。结论MRI可早期显示ANFH病变,并能准确分期,对临床早期治疗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吕涵青 《临床医学》2002,22(8):55-56
目的:研究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的分期,影像学表现及诊断学价值。方法:40例病人进行双侧股骨头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MRI检查,并对其进行影像学比较,结果:40例病人X线平片,CT,MRI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2/64,54/64,62/64,结论:CT及MRI可准确地显示早期ANFH变化,特别是MRI对早期诊断ANFH敏感性及临床价值均高于CT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患者的DR、CT和MRI的影像学表现,评价其在诊断该病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ANFH患者60例共86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DR、CT和MRI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临床分期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 DR检查结果显示,Ⅰ~Ⅱ期的26髋,Ⅲ~Ⅳ期的38髋,诊断阳性率为74.42%;CT检查结果显示,Ⅰ~Ⅱ期的32髋,Ⅲ~Ⅳ期的40髋,诊断阳性率为83.72%;MRI检查结果,Ⅰ~Ⅱ期的44髋,Ⅲ~Ⅳ期的40髋,诊断阳性率为97.67%。三种检查方法诊断阳性率比较,MRI最高,CT其次,DR最低,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R、CT、MRI在ANFH分期均具有重要作用,但DR难以发现早期的ANFH,CT在诊断ANFH中可以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MRI是诊断ANFH最敏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高压氧治疗SARS后Ⅰ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随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对15例SARS后被确诊为Ⅰ期骨缺血坏死后行高压氧治疗病例的追踪研究,探讨高压氧治疗SARS后Ⅰ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疗效。方法符合WHO确定的SARS诊断标准的15例患者(23髋)行双侧股骨头影像学检查,其中平片、CT检查为阴性,MRI诊断为Ⅰ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高压氧治疗后,随诊34个月,对比治疗前后平片、CT和MRI结果。结果在高压氧治疗前,所有患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情况根据1992年国际骨循环联合会(ARCO)国际分期标准均诊断为Ⅰ期,高压氧治疗后随访近3年,无痊愈者,2例(3髋)进展为Ⅳ期,1例(1髋)进展为Ⅲ期,12患者(19髋)进展为Ⅱ期。结论高压氧治疗不能逆转或有效阻止SARS后Ⅰ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CT、MRI表现和早期诊断的检查方法.方法 搜集经临床证实的35例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CT及MRI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例病患共累计39个病变股骨头,X线检查漏诊了7个病变股骨头,CT检查漏诊了5个病变股骨头,MRI检查诊断了经X线、CT检查后漏诊的5个病变股骨头.结论 骨髓水肿是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影像学表现,MRI“线样征”是诊断早期缺血坏死的特征性表现,MR是目前诊断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最敏感、最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28例影像学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X线、CT及MRI在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中的价值。方法:比较28例40个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X线平片、CT及MRI的表现及诊断结果。结果:X线平片、CT及MRI发现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阳性率分别为45%、85%及95%。结论:MRI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比CT更具敏感性,X线平片则缺乏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SPECT与螺旋CT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58个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SPECT及CT表现,所收集病例均同期行SPECT及CT检查。结果CT确诊36例50个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其中,Ⅱ期23个,Ⅲ期27个,可疑4例4个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另外4例4个股骨头表现正常;SPECT全部确诊,其中工期8个.Ⅱ期23个,Ⅲ期27个。结论SPECT在早期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方面明显优于CT(P〈0.05),二者在Ⅱ期和Ⅲ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不同时期的病理及X级、CT、MRI诊断.[方法]对经手术病理或随访MRI复查证实的59个髋关节不同时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CT和MRI资料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59个缺血坏死股骨头中,X线诊断54个,其中早期病变诊断率为7/12(58.33%);CT诊断56个,其中早期病变诊断率为9/12(75%);MRI诊断59个, 其中早期病变诊断率为12/12(100%).[结论]X线作为常规检查手段对病理Ⅲ、Ⅳ期,即临床和影像学中、晚期股骨头缺血坏死可明确诊断;CT具有较X线较高分辨率,能帮助显示病理Ⅱ期股骨头缺血坏死,MRI可作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最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磁共振成像对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共振成像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比较20例32侧股骨头缺血坏死X线平片、CT及MRI的表现及诊断结果。结果 在20例32侧股骨头缺血坏死中,X线平片确诊其中的23侧(71.9%);CT确诊11例19侧股骨头中的14侧(73.7%);MRI发现所有病例的股骨头缺血坏死(100%)。在MRI中,各组病例的T1WI、T2WI及STIR的表现各不相同。结论 MRI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较平片和CT更敏感。  相似文献   

18.
40例股骨头缺血坏死X线平片、CT、MRI检查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的分期、影像学表现及诊断学价值.方法:40例病人进行双侧股骨头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MRI检查,并对其进行影像学比较.结果:40例病人X线平片、CT、MRI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2/64、54/64、62/64.结论:CT及MRI可准确地显示早期ANFH变化,特别是MRI对早期诊断ANFH敏感性及临床价值均高于CT.  相似文献   

19.
CR 在早期诊断股骨头坏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探讨CR检查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我们对 1 1例 1 3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人进行了CR检查 ,并与常规X线平片对照。结果 结果发现两髋Ficat法分期Ⅰ期、一髋Ficat法分期Ⅱa期 ,以上三髋常规X线平片均不能显示出股骨头异常。其它 1 0髋Ficat法分期Ⅱb Ⅳ期 ,CR与常规X线平片相比检出率无差异。结论 CR检查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诊断优于常规X线平片 ,上述结论在推广前有待大样本量的临床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20.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2年9月我院治疗并确诊为早期股骨头坏死的79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对比影像学检查结果与最终诊断结果,分析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79例共114髋中根据MRI影像学表现判断为Ⅰ期的有39髋,Ⅱ期的有46髋,III期的有29髋,总共114髋,检出率为97.4%;79例共114髋中根据CT影像学表现判断为Ⅰ期的有35髋,Ⅱ期的有42髋,III期的有25髋,总共102髋,检出率为87.2%。MRI对于股骨头坏死的检出率显著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在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诊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较CT能更直观、准确的反应病变的范围、程度,是早期股骨头坏死最佳的无创检查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