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8 毫秒
1.
陈恒燕  蔡惠群  曹惠玲  李凤英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5):115+117-115,117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的作用.方法 选择血液透析老年患者84例,均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按照对照随机的原则将以上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维持性血液透析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如高血压、低血压、心律失常等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作用明显.结论 通过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很大程度降低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使透析效果更为明显,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大量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至2019年1月的80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流程护理,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组施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比较效果。结果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组满意问卷测评值、焦虑调查量表评分以及抑郁量表评分、血液透析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治疗的依从性、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对照组有优势,P <0.05。结论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获益匪浅。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健康指导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以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36例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从心理、饮食、动静脉内瘘保护、自我监测等方面针对性进行健康指导。结果改善了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进行了健康指导的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床并发症出现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给予系统化健康指导,以延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存活期,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分析对6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系统化健康指导的措施和方法,动态观察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改变。结果通过对患者的系统化健康指导,患者健康知识增加,自我护理能力加强。动静脉内瘘无一例感染。96%的患者可以自理,95%的患者能通过饮食控制达到理想的干体重,85%的患者可做一般体力的家务劳动,4例患者回归工作岗位。结论医护人员应运用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对患者认真进行各项指导,可达到良好的治疗和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王萱  姜华 《中国实用医药》2011,6(35):205-206
目的探讨老年肾衰患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对76例老年肾衰患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并予个体化护理干预。结果积极个体化护理干预能提高透析安全性和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肾衰患者,制定个体化护理干预方案,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发生是顺利完成血液透析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对血液透析方面的专科知识掌握情况,以便作为临床护理的参与与借鉴。方法采用本院肾科专家和高级护理人员审定设计的自编调查问卷,对50例住院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15例年龄>60岁的患者日常健康知识水平高,24例文化程度高于大专水平的患者专业知识水平高,而28例公费医疗患者关于饮食对健康影响的知识水平高。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知识不够全面,但大部分患者很愿意了解和学习血液透析及其疗效的知识。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对于主动配合透析治疗,从而取得满意的透析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提高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的透析效率,提高存活率,改善生活质量。方法对42例维持性HD患者及其家属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患者掌握疾病知识程度得到提高,能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主动配合治疗,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健康教育对促进HD患者"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脂及C反应蛋白的关系.方法 选取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脑梗死患者36例、非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脑梗死患者40例及50例正常健康对照组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同时检测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36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脑梗死组查出颈动脉斑块数20块,非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脑梗死组查出斑块数15块,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脑梗死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高于非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脑梗死组和正常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脑梗死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CRP均高于非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脑梗死组和正常健康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低于非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脑梗死组和正常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血脂及CRP检测对脑梗死的发生有重要的预测作用,可以作为脑梗死早期预测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具体应用效果以及体会,促进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中的43例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对照组中的4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的满意度情况及治疗依从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治疗的依从性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提高了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的健康状态及护理效果。结论优质护理实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原则,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提倡推广。  相似文献   

10.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状况调查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状况产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是通过对10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情绪障碍的调查、分析,发现61.5%的患者存在抑郁情绪.结果针对抑郁产生的原因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用药、生活指导,合理饮食、调动家属积极性的护理对策,使血透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结论血透室护士重视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1.
袁玲  张欣荣  袁敏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9):1428-1429
目的 评估老年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以减少透析并发症,提高其存活率.方法 观察总结36例老年肾功能衰竭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后的生存率,死亡原因和常见的并发症.结果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主要为心血管疾病,感染及严重营养不良,常见并发症为心力衰竭,感染.结论 施行个体化,充分的透析和治疗,积极改善营养状况和贫血,减少感染,有助于减少老年透析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和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艾容娟 《中国医药指南》2009,7(11):281-281,293
目的通过对血透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获得可以达到的最高健康水平,从而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通过3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交谈和沟通,了解他们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结果医护人员重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将科学护理知识传授给患者,使患者自愿参与,积极配合治疗。提高了患者对健康的认知力。使患者的舒适度和依从性达到最佳状态。结论开展健康教育对提高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随机将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方法。结果观察组20例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指导,可提高教育效果、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护理质量,同时也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  相似文献   

14.
吴虹霞 《临床医药实践》2012,21(10):782-784
目的:探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及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月对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及家属同步进行首次透析前、透析中、透析间期的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和生活指导。结果:50例患者没有急诊透析,未出现心力衰竭和高血钾危像,血压平稳,体重及血色素均明显提高。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及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教育,对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减少并发症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高玉兰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150-15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自2003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肾衰患者80例掌握健康教育对象,进行疾病知识、心理、饮食、内瘘、生活等等多方面健康教育。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后(11.67±6.34)月,92.50%患者对疾病有了较全面的认识,能以正常心态去对待所患疾病,掌握了饮食、运动等方面知识,提高自控力,维持性血液透析依从87.50%,生活质量评分(65.23±7.56)分。护患关系得到改善,护理满意97.50%。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取得比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措施。方法对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83例老年患者进行分析,探讨个性化护理对减少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作用。结果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是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个性化护理可减少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发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结论对老年维持性血透患者开展个性化护理服务,积极预防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是显著改善此类患者长期预后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12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入院单双日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2例,观察组施行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实行临床护理路径的观察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健康教育达标率、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血液透析知识健康教育的达标率及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8.
血液透析病人健康宣教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病人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尽早正确、规范的进行血液透析,达到治疗疾病延长生命的目的.方法采用小组、单人跟踪教育,并通过问卷调查150例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后138例患者对血液透析健康知识掌握有明显提高.结论2种健康教育方式结合运用可以明显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改良健康教育模式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模式,观察组采用改良健康教育模式,3个月后比较2组对透析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透析知识了解和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7.0%(32/33)高于对照组的7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健康教育模式可使患者掌握更多的血液透析知识,提高护理满意度,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健康指导以及家庭自护对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效果。方法摘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60例进行观察,给予患者健康指导与家庭自护,观察效果。结果经过健康指导与家庭自护,内瘘以及长期置管的有效率大大提高。结论家庭自护以及健康指导能够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内瘘以及长期置管的使用率以及使用寿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