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评价参松养心胶囊辅助治疗心血瘀阻型稳定型心绞痛(SAP)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9月本院进行诊治的稳定型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和盐酸曲美他嗪片,若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参松养心胶囊,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疼痛程度,持续时间和硝酸甘油用量,治疗前后心电图检查、心血瘀阻证评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磷脂酶A2 (Lp-PLA2)、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硝酸甘油用量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心血疥阻证积分低于对照组,SA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全血黏度(低切、高切)、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Lp-PLA2、HCY、CysC和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参松养心胶囊治疗SAP心血瘀阻证患者,可控制心绞痛发作,改善心肌缺血,减轻了中医证候,提高了生活质量,有较好的心电图疗效且安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减轻促炎症介质有关,值得临床使用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对心绞痛(UAP)伴原发性失眠患者的心肌保护及睡眠改善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40例UAP患者分为观察组(口服参松养心胶囊)120例、对照组120例(采用冠心病2级预防治疗),30 d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肌钙蛋白T(CTn T)和D-二聚体(DD)的浓度,心电图特征的变化,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及国际统一睡眠效率公式评估患者的睡眠改善情况。结果:疗效判定结果显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Tn T和DD的含量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心观察组电图特征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PSQI评分均下降(P0.05),其中观察组下降幅超过对照组(P0.05);观察组睡眠改善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参松养心胶囊治疗UAP伴原发性失眠患者疗效肯定,无明显不良反应,而且改善预后,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UAP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7例。对照组给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血府逐瘀汤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62%优于对照组7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vWF、GMP-140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参松养心胶囊可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改善心电图,并降低血浆vWF、GMP-140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丹红注射液组(治疗组)30例和心律平组(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药常规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早搏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0.00%,对照组总有效率达76.70%。两组比较无差异(P>0.01)。但治疗组治疗后24h的心肌缺血下降幅度及下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丹红注射液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0例采用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2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程度,硝酸甘油用量,心肌耗氧量和血脂、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对照组总有效率7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心肌耗氧量及血脂、心电图均有明显改善(P均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程淑红 《光明中医》2011,26(12):2447-2448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合丹参川芎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型胸痹)的疗效.方法 对7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口服参松养心胶囊配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滴,两组均以10天为一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2%,对照组为77.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方法将109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及对照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周。检测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的血清hs-CRP、NT-proBNP水平,比较治疗期间血压、心率及心电图中ST段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2周的血清hs-CRP、NT-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1,2周的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1,2周的心率、心率×收缩压及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ST段下移程度及缺血导联数目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能够显著降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清hs-CRP、NT-proBNP水平及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程度,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丹红注射液治疗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梅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11):1325-1325,1333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属心血瘀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丹红注射液静脉点滴;比较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持续时间、疼痛程度以及伴随症状(胸闷、心悸)、心电图、中医证候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型)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穴位帖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临床疗效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92例UAP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丹红注射液联合穴位帖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管内皮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治疗前两组一氧化氮(NO)、血流介导的扩张值(FMD)和内皮素-1(ET-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两组NO和FMD均增加、ET-1下降(0.05);且观察组NO和FMD均高于对照组(0.05),ET-1低于对照组(均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穴位帖敷对UAP疗效较好,明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合丹参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并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参松养心胶囊加丹参注射液治疗本病,并设对照组对照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能明显改善心绞痛症状,改善心电图,控制各类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1.
带状疱疹俗称“蛇串疮” ,是一种在皮肤上出现成簇水泡 ,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因其皮肤上有红斑水疱 ,累累如串珠 ,每多缠腰而发 ,故又名缠腰火丹。本病多发于春秋季节 ,以成年患者为多 ,常突然发生 ,集簇性水疱 ,排列成带状 ,沿一侧周围神经分布区出现 ,伴有刺痛 ,好发于腰胁、胸、颜面、大腿内侧等部位。笔者治疗带状疱疹 3 6例 ,采用中医治疗及护理 ,疗效较好 ,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带状疱疹患者 3 6例 ,年龄最大 6 7岁 ,最小1 4岁 ,男性 1 4例 ,女性 2 2例。诊断要点为 :发病时常有带索状皮肤刺痛 ,集簇性水疱 ,常发于身…  相似文献   

12.
习医者莫不先育“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证地本”。及至行医莫不遵“善诊者,察色脉,先别阴阳”。然临证真正能够明辨阴阳,谈何容易。吾业师曾言:“医者众多,真能辨阴阳者有几?有为医几十年不明阴阳者”。初不以为然,认为师言过偏,自持经言已背育无遗,分明阴阳何难。行医数载,方感师言诚笃,辨阴阳难矣。体会到分辨阴阳难非难,难者深详非者浅。因为疾病的过程是十分复杂性的;病因有风、寒、暑、湿、燥、气、血、痰、食、虫、郁、疫疬、七情、劳伤等;病位有表、里、卫、气、营、血、三焦、六经、脏腑等;病性有寒、热、温、凉、噪、湿等:病机有虚、实、盛、衰、出、入、升、降、进、退等:更有真热假寒,下虚上实,真寒假热,真虚假实,寒热错杂,宿疾新感等。能从这样复杂的情况和不断变化之中综合,归纳,概括出阴阳属性,需要根基扎实,积累经验,耐心细致,四诊详尽。  相似文献   

13.
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22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神经麻痹 ,亦称面瘫 ,是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症状的一种常见多发病 ,以成年人多见 ,好发于冬春及夏季 ,在临床上可分为周围性面瘫和中枢面瘫两类 ,本篇介绍的是以周围性面瘫为主。笔者1 9 75~ 1 999年采用针灸治面瘫数百例 ,现在就资料记载 2 66例疗效总结如下。1 临床表现  本病起病迅速 ,于数小时至 5天内症状可达高峰 ,多数患者在发病时可有患侧耳后乳突部疼痛或按痛 ,患者常在清晨起床洗漱时发现口面歪斜 ,患侧面部麻木或失去知觉 ;额部皱纹消失 ,眼睑闭合不全 ,鼻唇沟变浅 ;口角下垂被牵向健侧 ,患侧不能作蹙额 ,皱眉 ,闭眼 ,吹口哨…  相似文献   

14.
腱鞘囊肿是多发病,多发生于腕、踝关节周围,以腕关节为多见.我们以针刺拔罐法,治疗了50例腱鞘囊肿患者,全部治愈,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50例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48岁.腱鞘囊肿最大如红枣,最小如杏核,囊肿高于皮肤,不红,轻按有酸胀的感觉,活动受限.  相似文献   

15.
带状疱疹是一种神经和皮肤同时受累的皮肤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此病毒进入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 ,并沿神经纤维向中心移动 ,持久地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中。病毒被激活而沿神经轴索到达相应神经后支配的皮肤 ,而产生皮肤损害 ,使受侵犯的神经节发炎及坏死 ,产生神经痛。带状疱疹是以皮疹和神经疼痛为特征的皮肤病 ,其中以疼痛为主。所以治疗时自始至终都应以止痛为首要 ,特别是老年人 ,更应以镇痛为治疗的关键 ,本病最易遗留神经痛 ,运用针刺加微波治疗带状疱疹可迅速缓解疼痛 ,缩短病程 ,并减少后遗神经痛。我科自 1 9…  相似文献   

16.
书讯     
坐骨神经痛是指在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疼痛,可由多种原因引起。笔者根据经络学说进行辨经分型、取穴施治,收到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坐骨神经痛是指在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疼痛,可由多种原因引起.笔者根据经络学说进行辨经分型、取穴施治,收到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保留灌肠联合固本益肠片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美沙拉嗪口服,同时给予康复新和麦滋林保留灌肠,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固本益肠片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8.4%,对照组有效率为77.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10均较治疗前明显减低,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保留灌肠联合固本益肠片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我院2003年10月~2009年12月将127例动脉硬化闭塞症(脱疽)脉络瘀热证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用自拟中药动脉灵合剂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针刺配合火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103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针刺加火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对103例更年期综合症患者选用五脏俞穴、神门、三阴交等行复式补泻法,配以火针刺法治疗.结果:经三个疗程治疗,临床痊愈35例(34.0%),好转40例(38.8%),有效40例(20.4%),无效7例(6.8%),总有效率为93.2.结论:本法有调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作用,是治疗更年期综合症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在临床上有推广作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