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自制碱锰电池正极合剂电阻测试装置,对不同粒度、水分含量和锰碳比合剂的电阻进行了测量,简单介绍了一种对合剂电导进行快速测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水平管周向液膜分布具有不对称性,是研究液体输送机理的关键。根据间接电导法测量原理,设计了用于水平环状流周向液膜特性测量的电导探针阵列,结合相关测速方法,实现了周向液膜厚度分布以及周向波动速度分布的测量。针对探针间的信号耦合问题,通过仿真分析,确定了周向探针分时与轴向探针同时相结合的工作方式。设计了基于FPGA的液膜参数测量系统,在天津大学湿气装置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周向液膜厚度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减小,周向波动速度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数字万用表增设一个电导型附加器,能自动地扩大其测量大电阻和微电流的范围,并使其测量准确、可靠,这对于从事科研或电子爱好者的实际工作将会带来极大的方便和好处。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基于牛顿—拉夫逊法的配电网电容电流测量新方法。在消弧线圈并联阻尼电阻接地的系统中,采用有效且快速收敛的牛顿—拉夫逊法,寻找改变阻尼电阻之后保持中性点电压相位不变的消弧线圈电感量。在此基础上,确定系统失谐量与系统总电导相位夹角不变并构建相位关系图,实现系统对地电容和对地电导的精确测量,最终实现配电网电容电流测量。通过在Matlab中搭建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测量方法的正确性以及测量结果具有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5.
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电导测试原理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交流阻抗法测得的电池电导(或内阻)值会受到交流信号的频率、幅度、电池工作状态的影响,尤其要受到接触电阻的干扰。电池电导测试仪是在交流信号频率和幅度固定的条件下测取电池电导(或内阻),是简化了的交流阻抗测试仪;用它测试阀控式密封铅蓄电池的电导,会引入很大误差。实验结果表明,铅蓄电池的容量在50% 以上时,其内阻几乎没有变化,因而不能根据用电导仪测得的电导值去判断使用中的阀控式密封铅蓄电池的质量状态(它们的容量均在80% 以上),更不能预测电池的使用寿命。由于电解液量对阀控式密封铅蓄电池的容量影响很大,因而使用电池电导测试仪有助于发现密封铅蓄电池组中的失效电池,也可为判断密封铅蓄电池是否失水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碳纳米管的导电机理,有必要对实验技术进行分析评价.本文介绍几种测量碳纳米管电学性质的实验方法,对其原理和和实验过程进行分析、比较,讨论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包括典型测量技术介绍,分析电子结构与几何结构关系、电接触、结构缺陷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出改进电接触、开发新的样品制备技术、采用新的实验方法和技术等措施等.  相似文献   

7.
由于光伏电池输出电压的非线性特性,需要进行MPPT(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控制,即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通过建立光伏电池的数学模型,对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太阳能光伏阵列在不同外界环境的输出特性和几种传统的最大功率跟踪方法的优缺点,并且仿真验证了电导增量法的优点和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参考的电导增量法.当光照强度和温度发生快速变化时,系统通过获得仿真模型在当前光照和温度的最大功率点电压,利用电导增量法在此电压附近寻找实际的最大功率点电压.仿真结果表明,和传统的电导增量法相比,该方案能够在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快速跟踪太阳能电池的最大功率点,有效提高了最大功率点的跟踪精度,具有良好的动态和稳态性能.  相似文献   

8.
烧结混合料本身的电导随其含水量的变化而有所不同,电导仪是利用电导与水分之间的关系测定烧结混合料水分的。该电导仪能直接输出水分值,实验表明该电志仪可反映烧结混合料的水分。电导法可以实现烧结混合料水分的在线连续检测。  相似文献   

9.
纳米SiOx/聚乙烯复合材料强场电导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用双溶液共混法制备了不同掺杂浓度的纳米SiOx/低密度聚乙烯(LDPE)复合材料,并利用动态机械谱(DMA)对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进行了测量.发现纳米SiOx/LDPE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储能模量和机械损耗模量随着纳米氧化硅掺杂浓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但均大于纯聚乙烯.研究了不同掺杂浓度的纳米SiOx/LDPE聚合物复合材料在293~353K的温度范围内的电导特性.结果表明纯聚乙烯和含有纳米SiOx的复合介质的强场电导不符合Schottky效应和Poole-Frenkel效应.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纯聚乙烯试样以空间电荷限制电流为主,而含纳米SiOx的复合介质的强场电导则以离子跳跃电导为主,并且通过实验数据计算了不同温度下载流子的跳跃距离.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电位阵列的金属管道(容器)在线腐蚀检测方法称为场指纹法(field signature method,FSM).FSM是一种新型的石油、天然气管道腐蚀监测技术.它通过检测管道外部两两电极间电位差的变化,来判断管道的腐蚀情况.由于电极间的电位差极其微弱(30~60 μV),因此微弱信号的测量精度决定了腐蚀检测的精度.锁相放大技术是一种提取淹没在噪声中微弱信号的重要手段,广泛用于微弱信号检测系统中.介绍锁相放大技术的微弱信号检测电路的设计以及在FSM管道腐蚀测量系统的应用,同时针对测量信号是低频的特点,在系统中采用数字与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大幅度提高了其测量精度以及稳定性,达到了项目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光伏发电效率及系统稳定性,需要对光伏阵列进行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针对传统扰动观测法存在的系统振荡及误判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电导增量法,通过计算系统当前时刻电导与电导变化率的差值,利用积分器进行调节,消除其差值,最终实现对系统最大功率点的稳定跟踪。为验证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将改进电导增量法与传统扰动观测法进行仿真对比,结果表明改进算法控制的光伏系统输出功率在满足跟踪速度的基础上,减小了系统母线电压变化的振荡幅度,使系统能够稳定准确地跟踪最大功率点,提高了光伏电池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导电材料磁导率和电导率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研究船舶、飞机等独立供电系统中地阻抗引起的传导干扰问题,需要准确测量作为公共地平面的金属导电材料在不同频率下的磁导率和电导率。该文通过分析二维细长圆柱导体和三维圆环导体内部的电磁场分布,推导并给出由规则导体内部阻抗求取导电材料磁导率和电导率的计算公式;提出用阻抗分析仪测量规则导体内部阻抗的实用方法;基于上述计算公式和测量方法,测量计算不锈钢材料在不同频率下的磁导率和电导率,结果与实际值相符。  相似文献   

13.
In industry, temperature control and heat flow control are now applied in many thermal devices, including Peltier devices, which facilitates heat transfer by the Peltier effect. Generally, temperature control compensates for heat flowing from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while heat actively flows into the system during heat flow control. Thus, temperature control and heat flow control differ from each other. However, there have been no detailed discussions of a thermal control process in which the thermal conductance control ranges between 0 and .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rmal conductance control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thermal conductance control system for a Peltier device using a heat disturbance observer. When using the thermal conductance controller, the thermal conductance control is altered and the system becomes thermally compliant with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This paper also presents experimental results that confirm the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system. © 2013 Wiley Periodicals, Inc. Electr Eng Jpn, 185(4): 44–52, 2013; Published online in Wiley Online Library ( wileyonlinelibrary.com ). DOI 10.1002/eej.22411  相似文献   

14.
改进的电导增量法在光伏系统MPPT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太阳能光伏阵列的输出特性和传统最大功率跟踪方法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电导增量法.用Matlab/Simulink 对Boost DC/DC变换器系统进行了建模与仿真,将改进的方法和传统的电导增量法分别应用于控制该系统.仿真结果表明.在外界环境变化的情况下,改进的方法在保证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下,使得光...  相似文献   

15.
一种基于电导增量法的MPPT实现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太阳能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随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为了能高效地利用太阳能电池,需对光伏阵列进行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简称MPPT).分析了太阳能电池的工作特性和光伏系统的拓扑结构及原理,将电导增量法应用到光伏发电系统MPPT的控制中,使系统能够快速响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张炯 《华中电力》2001,14(6):30-32
通过对开关网络的潮流分析,得出实际运行条件下计算开关网络中各形状电导比的公式和求解方法,并给出了程序框图。求解出的电导比,可以为实时监控开关运行性能提供一种量化的依据。同时在输入潮流已知的条件下,利用电导比可求解出各开关的潮流分布,为分析开关的使用寿命等性能提供了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17.
Some results of our simulation studies of selectivity and conductance of calcium ion channels in membranes are reported. Ion channels regulate many important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To simulate the system we use periodic boundary conditions. We have noted previously that the use of such boundary conditions does not affect our results in any significant manner. The structure of the filter of a calcium channel is reasonably well understood. An important structural element is the set of four glutamate residues that are attached to the wall of the channel. Since the glutamates are long and flexible, Nonner and Eisenberg et al. have suggested that these glutamates can be modeled by eight half-charged oxygen ions that represent the carboxylates at the end of each residue. These oxygen ions are confined to the filter but otherwise are mobile. We have used this model in simulations of the selectivity and conductance of this model calcium channel filter. Our studies confirm that this model behaves as a calcium filter; calcium ions will drive sodium ions from the filter. In many of our simulations, explicit water molecules are used with water molecules in both the filter and bath.  相似文献   

18.
屠亚南  于艾清  薛花  王育飞 《中国电力》2018,51(11):132-138
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光伏电池所能产生的电能,已成为提高光伏发电系统运行效率、降低光伏电能成本的研究热点。本文分析了扰动观察法和电导增量法存在收敛速度慢、稳态振荡、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阈值判断和变步长功能的指数变步长电导增量法,该方法既具有电导增量法快速跟踪的优点,又能准确、稳定地跟踪到全局最大功率点。进行了不同运行工况下的仿真实验,验证了上述方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根据太阳能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与蓄电池的充电特性,利用dsPIC30F5011设计了一台能进行最大功率点跟踪( MPPT)的光伏充电系统,在快速充电阶段,利用基于电导增量的改进算法对光伏阵列进行MPPT,以最大功率对蓄电池充电;在过充和浮充阶段,利用带有温度补偿的电压PI调节算法实现过充和浮充.实验与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  相似文献   

20.
叶满园 《防爆电机》2006,41(2):32-35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是光伏系统发展的趋势.本文介绍了单级光伏系统的拓朴结构和工作原理,着重阐述了用电导增量法实现MPPT的基本原理.根据光伏阵列的特性,设计了一套新型的能实现最大功率跟踪的光伏并网逆变器,逆变器采用单级结构,控制部分采用基于DSP ( TMS320LF2407) 控制的最大功率跟踪和电流跟踪控制策略,实现了与网压同步的正弦电流输出以及高功率因数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