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ECToolbox软件中R0、R1、R2公式计算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适用性.方法 64例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44例;高血压病20例]接受静息态门控心肌灌注显像(~(99m)Tc-MIBI)和平衡法门控心血池显像(~(99m)Tc-RBC),用ECToolbox软件中的R0、R1、R2公式分别计算LVEF,称为R0 LVEF、R1 LVEF、R2 LVEF.将三种公式的计算结果与平衡法门控心血池显像计算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R0、R1、R2公式LVEF值与门控心血池显像LVEF值均有相关性(r=0.905、0.905、0.903,P均<0.05);χ~2检验三种公式LVEF值落入门控心血池显像LVEF值±15%准确率分别为54.30%、71.40%、22.90%,±30%的准确率为81.40%、88.60%、74.30%;Wilcoxon配对检验结果示R1公式计算结果与门控心血池显像计算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R2公式计算结果与门控心血池显像计算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用ECToolbox软件计算CHD和高血压患者的LVEF时,R1公式最为适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ECToolbox软件测量门控心肌显像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临床价值.方法 31例患者接受静息态门控心肌显像,用ECToolbox软件测量LVEF,并与一周内门控心血池显像测量的结果比较.结果全部患者用ECToolbox软件测量值与心血池显像测量值的相关性为r=0.699(P<0.001);二者无统计学差别(P>0.05).EDV<70 ml组患者ECToolbox软件测量值与心血池显像测量值无相关性;前者高于后者(P<0.05).EDV≥70 ml组ECToolbox软件测量值与心血池显像测量值呈强相关(r=0.834,P<0.001);二者无统计学差别(P>0.05).ECToolbox软件测量值对左室收缩功能是否正常的判断与门控心血池显像无差别(P>0.05).结论用门控心肌显像ECToolbox软件测量LVEF与门控心血池显像比较相关性好且结果准确,但EDV<70 ml时会高估测量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门控心肌灌注显像测量ET值的方法。方法 采用门控心肌灌注显像测量EF值的方法进行模型研究及对12例病人检查测量EF值并与平均法心血池显像测量值进行对比。结果 对模型的测量发采用butterworth滤波函数陡度因子为5,截止频率为0.5时,软件测定值最接近真实值。软件测定值与模拟体积真实值相关性很好(r=0.98)。对病人的研究显示,采用该方法测量左室EF值与心血池测量值有较高的相关性(r=0.93),且重复性良好(CV(5%)。结论 采用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可准确对左心室EF值进行测定,提高了心肌灌注断层显像的临床检查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核素显像观察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血流灌注及心功能的变化,研究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于心肌修复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24例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非随机法(患者意愿)分为两组.细胞移植组(BM-MNCs组)10例,经冠状动脉骨髓细胞注射+介入治疗+标准药物治疗;对照组14人,介入治疗+标准药物治疗.所有患者分别于移植术前、术后12个月行超声心动、心肌灌注静息显像及平衡法门控心室显像.结果 术后12个月BM-MNCs组心肌血流灌注评分明显改善(46.67±3.44 vs 29.00±4.50,P=0.0015),对照组较术前无明显改变(46.33±2.80 vs 47.00±4.12,P>0.05),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9.00±4.50 vs 47.00±4.12,P=0.0157).BM-MNCs组心肌梗死区面积明显减少[(38.00±3.86)% vs (29.44±4.73)%,P=0.0009],对照组术后无显著变化[(32.70±5.02)% vs (30.30±4.92)%],两组间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门控心血池显像结果示:移植组术后12个月LVEF值可见轻度升高,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与超声心动图一致.结论 核素心肌显像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BM-MNCs移植后的疗效判断有重要价值,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后,心肌梗死区域血流灌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心功能得到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31例患者同时进行了99mTc-MIBI门控心肌断层显像及门控心血池显像, 比较两种方法测定LVEF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吴秋莲  徐浩 《新医学》2003,34(6):349-351
目的:探讨定量门控201Tl心肌灌注显像测量左心室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32例不同左心室功能受试者于3日内完成201Tl心肌灌注显像和门控心血池显像测量,比较两者测量的左心室功能参数的相关性;选择128例患冠心病风险概率极低者(小于10%)行201Tl心肌灌注显像检测,建立201Tl心肌灌注显像测量静息左心室射血分数的正常参考值;选择113例不同左心室功能受试者于7日内完成201Tl心肌灌注显像和二维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测,评价两者测量左心室局部室壁运动的符合程度。结果:201Tl心肌灌注显像和门控心血池显像测量32例不同左心室功能受试者的3项静息左心室功能参数结果分别为:左心室射血分数犤(0.58±0.02)、(0.60±0.02)犦、舒张末期容积犤(67±5)mL、(79±6)mL犦、收缩末期容积犤(30±5)mL、(33±4)mL犦,两者比较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89、0.87、0.96,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均为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的正常参考值等于或超过0.43。201Tl心肌灌注显像评价室壁运动与二维超声心动描记术的结果中等符合(Kappa值=0.52,P<0.01)。结论:201Tl心肌灌注显像能准确地评价左心室功能,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负荷/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危险度分层与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的相关性。方法:2006年6月--2007年11月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住院患者37例。首先依据GRACE评分方法进行评分;然后行^99mTc-MIBI运动或腺苷负荷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和静息心肌灌注显像,依据负荷/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显像所测定的可逆性心肌缺血计分值(SDS)和负荷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将患者分为低危组和中危组。分析^99mTc-MIBI负荷/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危险分层与GRACE评分的相关性。结果:3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99mTc-MIBI运动或腺苷负荷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和静息心肌灌注显像。低危组和中危组之间的GRACE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GRACE评分与负荷状态下心肌缺血计分值(SSS)呈正相关(r=0.561,P〈0.01),与SDS呈正相关(r=0.623,P〈0.01),与静息状态下心肌缺血计分值(SRS)无关(r=0.175,P〉0.05)。结论:GRACE评分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危险度分层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AutoQUANT定量门控心肌断层显像测定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射血分数的准确性,为康复措施的介入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23例冠心病心肌梗死的男性患者。先行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显像,1周内行平衡法核素心血池显像。将心血池显像测定的左室射血分数作为参考标准,将两种方法测得的射血分数进行相关分析。静息门控心肌显像:每心动周期采集16帧图像,矩阵64&;#215;64&;#215;16,使用Vantage非线性衰减校正。采集结束后先用AutoSPECTplus进行断层重建。再用AutoQUANT进行定量心功能及灌注分析。结果:①20例患者中,两种测定方法左室射血分数均大于50%7例,均小于50%者15例,1例为AutoQUANT定量门控心肌断层显像所测射血分数为65%,而平衡法心血池显像所测射血分数为45%,经相关分析,由定量门控心肌断层显像测得的射血分数和由平衡法心血池显像所测得的射血分数高度相关,相关系数为0.94。②在射血分数小于50%的15例中,有8例两种显像都可观察到室壁瘤。其中有2例平衡法心血池显像室壁瘤不如门控心肌断层显像明显。结论:①心肌梗死患者的局部心肌放射性分布缺损区对AutoQUANT的定量计算准确性无明显影响。②AutoQUANT定量门控心肌断层显像显示左室舒张末期、收缩末期边界清晰,局部心肌的瘤样膨出和矛盾运动的确定客观可靠。③AutoQUANT定量门控心肌断层显像可同时获得心肌灌注和心功能参数两方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心肌灌注显像及心血池显像是临床常用的核素心脏检查,前者可提供心肌的血流灌注情况,后者可以了解心脏的功能,这两方面信息对于冠心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评价都具有重要的作用.Germeno等设计了一种三维测量心室容积及射血分数的全自动化软件--定量门电路SPECT软件(QGSPECT),采用该软件即可在一次心肌灌注断层显像采集信息的基础上,同时获得心脏功能参数[1].本研究即应用该软件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平衡法心血池显像测量LVEF进行比较,以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AutoQUANT定量门控心肌断层显像测定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射血分数的准确性,为康复措施的介入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23例冠心病心肌梗死的男性患者。先行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显像,1周内行平衡法核素心血池显像。将心血池显像测定的左室射血分数作为参考标准,将两种方法测得的射血分数进行相关分析。静息门控心肌显像每心动周期采集16帧图像,矩阵64×64×16,使用Vantage非线性衰减校正。采集结束后先用AutoSPECTplus进行断层重建,再用AutoQUANT进行定量心功能及灌注分析。结果①20例患者中,两种测定方法左室射血分数均大于50%7例,均小于50%者15例,1例为AutoQUANT定量门控心肌断层显像所测射血分数为65%,而平衡法心血池显像所测射血分数为45%,经相关分析,由定量门控心肌断层显像测得的射血分数和由平衡法心血池显像所测得的射血分数高度相关,相关系数为0.94。②在射血分数小于50%的15例中,有8例两种显像都可观察到室壁瘤。其中有2例平衡法心血池显像室壁瘤不如门控心肌断层显像明显。结论①心肌梗死患者的局部心肌放射性分布缺损区对AutoQUANT的定量计算准确性无明显影响。②AutoQUANT定量门控心肌断层显像显示左室舒张末期、收缩末期边界清晰,局部心肌的瘤样膨出和矛盾运动的确定客观可靠。③AutoQUA  相似文献   

11.
99mTc-MIBI门控心肌断层显像与门控心血池显像测定的LVEF的比较李文华①陈曼②杨永珍张燕燕张卫方张伟张松林王新本文对31例患者同时进行了99mTc-MIBI门控心肌断层显像及门控心血池显像,比较两种方法测定LVEF的相关性。1一般资料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2.
门控心肌显像在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SPECT)技术同时测定不同采集条件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并与超声LVEF值比较,研究其一致性和相关性。方法:选择172例受试者,利用SPECT共行门控显像技术,用99mTc-MIBI作为示踪剂,同时将心动周期设定8和16等份,在一次采集中得到两种条件的LVEF值,并与1周时间所得超声LVEF值作比较,研究门控心肌显像在LVEF测定中的影响因素,以及与常规超声法有无相关性。结果:统计分析显示,心动周期分成8和16等份所得的LVEF值大小是不同的,后者LVEF值较大,但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存在相关关系。另一方面,SPECT所得的LVEF值均较超声心动图(UCG)所得值大,但与UCG所得结果具有很好一致性。结论:门控心肌显像在心肌活力判断时,利用共行显像技术可同时得到LVEF等心功能参数,其LVEF大小与超声结果有很大相关性,但其值存在显著差异,其正常参考范围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门控心血池显像位相分析法在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机械运动同步性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9年3-10月我院住院的169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核素门控心血池显像位相分析方法获得左心室相角程宽度(PHB),左心室相角程标准差(PSD)作为评价左心室机械运动同步性的指标;并采用组织多普勒显像(TDI)技术测量左心室12个非心尖节段收缩期峰值速度距QRS起始点时间标准差(Ts-SD)作为评价左心室机械运动同步性指标,对这两种方法所得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门控心血池显像法测定左心室PHB[(91.79±40.14)°]和组织多普勒显像方法测量的Ts-sD[(27.74±13.00)ms]间有良好的相关性(r=0.83,P=0.000);门控心血池显像法测定左心室PSD[(20.59±12.30)°]与和组织多普勒显像方法获得的Ts-SD[(27.74±13.00)ms]中度相关(r=0.69,P=0.000).心脏超声法测量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为(42.93±14.89)%;核素心血池法为(39.76±17.89)%,心脏超声法数值高于核素心血池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门控心血池显像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机械运动同步性的检测能够提供与TDI相似的信息,其可同时测量双室功能,测量射血分数更加准确,可以联合二种方法筛选心脏再同步治疗患者,提高心脏再同步治疗反应率,使更多的心力衰竭患者从心脏再同步治疗中获益.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应用心肌血流灌注显像剂~(99m)Tc-MIBI对22例正常人、71例冠心病(CHD)患者的心肌显像结果。断层、门控与平面图像分析诊断CHD总的灵敏度分别为:91.5%、85.3%和80.9%。其中断层与平面显像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而门控心肌图像分析与乎面显像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三者特异性相近(P>0.05),分别为90.9%、84.6%与90.5%。37例受检者门控心肌显像所观察到的左室室壁运动结果,与同时进行的门控心血池显像有良好的一致性,左室节段运动符合率达90.3%(167/185,P<0.001),且对左室收缩异常程度及的判断较血池显像更为清晰、准确、灵敏度高,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核素心肌断层显像时利用心肺摄取比值评价左心功能的价值。【方法】用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MIBI) 和99mTc红细胞(RBC) 对21 例健康对照者,42 例冠心病心功能正常者和43 例冠心病心功能受损者分别进行心肌断层显像和平衡法门控核素心室造影。从静息心肌断层显像的左前位像和平衡法门控核素心室造影。从静息心肌断层显像的左前位像(LAO12°) 中测出心肺计数比值(HIR) ,从门控核素心室造影中计算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R) 、左心室最大充盈率(LVPFR) 、左心室最大射血率(LVPER) 。【结果】健康对照组和冠心病心功能正常组的HLR 均高于冠心病心功能受损组( P < 0 .01) ;健康对照组和冠心病心功能正常组的HLR 差异无显著性( P > 0 .5) 。【结论】心肌断层显像时HLR 在反映冠心病患者心功能方面具有明确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多巴酚丁胺介入核素心血池显像对冠心病心功能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门电路心血池显像作为一种无创伤性心脏检查手段已被公认。采用运动负荷介入门电路心血池显像诊断冠心病具有较好的价值,但对于一些不能运动或运动量达不到次极量的病人,药物介入就成了较好的替代方法。我们采用门电路心血池显像过程中,用正性肌力药物多巴酚丁胺维持静点的方式,做为诊断冠心病的一种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正常对照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47~53岁,既往无心肺病史,经体检,ECG,运动ECG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未发现心脏疾患,心肌灌注显像未见异常。冠心病心肌缺…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临床上对心功能的判断标准主要还是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尽管X线心室造影被认为是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金标准”,由于它是创伤性检查,应用受到一定限制。门控心血池显像,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因无创、操作简便,易于重复等优点,近年来已被广泛用于评价各种心脏病患者的左室功能。本文将门控心血池显像与2-DE对76例冠心病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旨在对这二种无创检查测定冠心病左室收缩功能和临床心功能的相关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心肌计数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00例静息态及负荷态门控心肌灌注显像正常的患者资料(男性47例,女性53例)。将原始图像重建后,采用感兴趣区(ROI)半定量分析方法,选取短轴显示左室心肌显示较完整的一帧图像,在左室心肌前壁勾画ROI,每个ROI的大小为10 pixels,将ROI的平均计数设定为每次检查的心肌计数。将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心率、显像时间与心肌计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将患者性别、负荷方式与心肌计数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体重分组与心肌计数作单因素方差分析,将性别、体重、显像时间和心肌计数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所有200例门控心肌灌注显像,性别之间的心肌计数(P=0.007),负荷方式之间的心肌计数(P=0.190)无统计学差异;对于相关性分析,心肌计数与体重呈中度负相关(r=-0.541,P=0.000)、与身高(r=-0.204,P=0.002)及显像时间(r=-0.168,P=0.009)均呈低度负相关,与心率(P=0.176)、年龄(P=0.502)不相关。结论影响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心肌计数的重要因素为性别、体重、显像时间。可通过改进注射药量,规范显像时间,提高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ATP)负荷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心肌灌注显像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M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正常健康小儿15例及VMC38例、疑诊心肌炎(SVMC)32例分别用SPECT行99mTc-MIBI(甲氧基异丁基异腈)静态门控心肌断层显像和ATP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检查。结果健康组15例均行SPECT静息显像,其中8例行ATP负荷显像,均示放射性分布均匀。VMC组ATP负荷显像38例,阳性率89.5%(34/38),静息显像27例,阳性率为81.5%(22/27);SVMC组ATP负荷显像32例,阳性率62.5%(20/32),静息显像22例,阳性率为54.5%(12/22);通过靶心图分析病变程度,2组ATP负荷与静息显像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TP负荷SPECT心肌灌注显像与静态门控心肌断层显像能直观显示病变部位与范围,对VMC诊断的敏感性前者高于后者,在SVMC中有助于了解轻度心肌细胞病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静息门控断层心肌灌注显像在冠心病治疗抉择中的价值。方法54例心脏疾病患者,其中冠心病32例,动脉粥样硬化13例,其他心脏疾病9例(心肌桥3例、心肌病5例、x综合征1例),均行静息门控断层心肌灌注显像检查,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静息门控断层心膪灌注显像阳性率分别为:冠心病组94%(30/32)、动脉粥样硬化组69%(9/13)、其他心脏疾病组100%(9/9)。结论静息门控断层心肌灌注显像可灵敏反映心肌血供状况及预估心肌活力,在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CAD)的诊断、危险分层、疗效评估、预后判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应作为冠脉造影及支架安放或搭桥术前基础评估手段,避免盲目’过度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