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速钢的冶炼,一般都在碱性高周波炉及碱性弧光炉内进行。由于这种钢内含有大量合金元素,而这些合金元素又必须以合金铁随炉料一同装入炉内,因此在碱性电弧炉中冶炼时,仅采用返回不氧化法进行。高速钢的返回熔炼法,通常炉料是由80%的高速  相似文献   

2.
采用50%返回料+50%新料的新工艺熔炼镍基K4169合金,进行了4次返回料的熔炼试验。采用金相显微镜及扫描电镜对新料合金及返回料合金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观察,用直读光谱仪对不同返回次数的合金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对其力学和持久性能进行测试,研究了返回料熔炼对合金化学成分、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返回次数增加,化学成分无明显变化,合金的气体含量略呈下降趋势且总含量低于40×10-6,返回料冶炼过程中可不添加B和Zr。K4169合金凝固组织为典型枝晶结构,返回料对K4169合金的铸态枝晶组织没有明显影响。MC型碳化物及Laves相在热处理过程中部分分解,析出针片状δ相,在所有元素中,Nb的偏析最为严重,通过适当延长固溶处理时间可提高元素Nb的分布均匀性和抑制δ相的生成。返回料合金的室温拉伸强度及屈服强度随返回次数增加略有增加,合金的持久寿命较新料合金略有降低,但均明显超过现有技术标准规定的要求。熔炼的返回料合金具有良好的中温塑性,总体上与新料的质量水平相当。返回料合金的铸造性能与新料相当,可以代替新料用于铸件生产。  相似文献   

3.
多次重熔对 DZ125合金返回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多次重熔对DZ125返回料合金成分、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返回料合金经过多次返回重熔后,C,Cr,Hf,含量随熔炼次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Si含量随熔炼次数的增加而略有增加.其他杂质元素、气体氧、氮、氢的含量变化不大.合金组织随熔炼次数的增加没有明显变化,枝晶杆γ′相均为细小的立方状.合金室温、高温拉伸性能,中温、高温持久性能以及高周疲劳性能基本相当.进行了DZ125多次重熔返回料合金铸造工艺试验.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镍基自熔合金冶炼时的某些主要特点。并已证实,该类合金的元素烧损率低、自脱氧能力强,用不同比例的返回料熔炼的合金其性能变化不大。同时探讨了合金增硅的原因及反应。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介绍了一种新型高强度耐热镁合金EWE531熔炼制备过程。通过添加合金元素(Gd,Y)和改变熔炼工艺条件获得高强度耐热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在熔炼过程中,通过合金成分及熔炼工艺的优化,降低合金的裂纹倾向性,减少合金中的夹杂,制得的镁合金具有比传统商业镁合金优越的室温强度、瞬时高温强度和硬度等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6.
TC11是一种含Si、Al、Mo、Zr等强化元素的耐热钛合金,其铸锭在熔炼后期由于冷却能力减弱,凝固速度减缓,造成合金元素的成分偏析。为此本文研究了上述四种元素在铸锭头部的化学成分分布,并着重分析了Si的分布规律,文章最后对熔炼工艺作了一些适当改进,以减少合金元素的成分偏析。  相似文献   

7.
GTE正在开发两种等离子加工方法,即等离子体熔炼 迅速固化(PMRS)和水冶 等离子体熔炼法(HPM),用于直接制取高比重钨合金。目前该方法主要用于生产93W-4.9Ni-2.1Fe系列,尽管它的应用范围还不止于此。以往这种合金粉末是将W、Ni、Fe三种元素粉末按适当比例干混制成的。虽然这种工艺成本比较低,但往往由于配料  相似文献   

8.
以小颗粒海绵钛和不同种类中间合金为原料,对比分析合金元素添加方式和熔炼工艺参数对Ti-662合金铸锭化学成分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自耗电极中各元素的原始分布均匀性对铸锭化学成分均匀性有较大影响,采用多元中间合金的添加方式能够获得比纯金属及二元中间合金添加方式更均匀的化学成分;增加真空自耗电弧熔炼次数有利于铸锭头部和尾部合金元素的均匀分布;通过3次真空自耗电弧熔炼及充氩熔炼,采用纯金属Cu及二元中间合金添加方式能够生产出化学成分均匀性较好的Ti-662合金铸锭,能够满足工业化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9.
TZM合金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ZM合金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高温钼合金,具有高熔点、抗腐蚀、力学性能优异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军工、航天和高温结构件等领域。目前TZM合金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电弧熔炼法和粉末冶金法。TZM合金的强化机理有:合金元素固溶强化、第二相强化、形变强化。本文还对TZM合金在性能方面的提高所做的研究进行了介绍,并对TZM合金的发展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0.
采用真空感应熔炼的方法制备了NiCoCrAlY合金,对合金熔炼过程中Y损失率与温度的关系及其损失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熔炼过程中元素Y主要通过向周围环境挥发、与熔渣中有害元素反应和与坩埚反应三种方式产生损失。Y的损失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当温度达到1853K时,由于熔体与坩埚发生剧烈反应,导致Y的损失显著加剧。  相似文献   

11.
向镍基耐蚀合金中添加Ti、Fe元素,采用手工电弧炉熔炼制备新型Ni-Cr-Mo-Cu-Mx耐蚀合金,用化学浸泡法、电化学法(极化曲线法、循环伏安法)对其耐晶间腐蚀和耐点蚀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Ni-Cr-Mo-Cu合金中加入Ti元素可以增强其耐晶间腐蚀能力,减弱其耐点蚀的能力;加入Fe元素会降低Ni-Cr-Mo-Cu合金耐晶间腐蚀的能力,但提高该合金耐点蚀的能力;实验合金晶间腐蚀与点蚀的电化学行为和特征与其浸泡腐蚀的结果是吻合的.  相似文献   

12.
研究发现,熔炼温度过高、熔炼升温过慢或合金液在高温下停留时间过长及加入某种合金元素而发生的放热反应所导致的合金液不均匀受热等所引起的过度熔炼现象对铝合金组织与性能有着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掌握钛合金熔炼过程中Al元素的烧损差异,有助于控制合金中Al元素含量。通过对TC4、TC18、TC19钛合金铸锭真空自耗电弧(VAR)熔炼过程分析,并根据熔炼过程中热力学及动力学原理推算,分析得出合金组元及含量会影响钛合金液相中Al元素的活度,从而影响Al(l)=Al(g)反应的进行,最终导致Al元素的烧损差异。通过对钛合金铸锭充氩熔炼与真空熔炼过程的分析,得出气相分压不同是造成不同熔炼环境中Al元素烧损差异的首要原因,并根据熔炼过程中热力学及动力学原理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
针对Ti60高温钛合金在熔炼工艺上的关键技术,选用等级较高的0A级军工小粒海绵钛以及合适的中间合金,采用真空自耗电弧炉熔炼,通过控制熔炼电流电压等关键工艺参数,制备出Φ310 mm大型Ti60高温钛合金铸锭.铸锭表面质量良好,没有出现冷隔和不到边等缺陷.经检测,各合金元素在铸锭上均匀分布,杂质元素含量以及分布控制较好,系统研究了以中间合金方式添加的Nb、Ta、Mo等高熔点元素以及低熔点元素Sn的配入方式和熔炼电流、熔炼电压等工艺参数对合金铸锭的成分均匀性以及缺陷控制的影响.此铸锭通过后续工序所制出的锻件,经过力学性能以及超声探伤,均达到了行业要求.  相似文献   

15.
熔炼法制备了Mg2Ni0.95Al0.05、Mg2Ni0.95Ti0.05、Mg2Ni0.95Sn0.05四种单一元素掺杂镁基储氢电极合金,测定几个主要的电化学性能指标(包括活化循环次数、最大放电容量和容量衰退率),分析不同掺杂元素对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四种舍金中,舍金的电化学性质随掺杂元素的离子半径有规律的变化。活化性能受离子半径影响较大,最大放电容量与容量衰退率均随掺杂元素离子半径变化出现最佳值。  相似文献   

16.
采用放热感应熔炼工艺,用Ni,Al和Fe合成NiAl-Fe。借助XRD进行相分析,对不同Fe含量的合金进行室温塑性、压缩性能和硬度测试;利用SEM对试样断口进行观察。结果显示,采用放热感应熔炼法可以制备铸态NiAl-Fe,向NiAl中添加大量Fe元素引入塑性的第二相,使得合金的室温塑性、压缩性能、硬度等得到提高。热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合金的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17.
选用12种配方的复合盐净化处理高温合金GH4169返回料,采用不同手段分析净化后返回料合金的主要元素和氧氮含量、夹杂相的组成及形貌尺寸,研究了复合盐净化处理对GH4169返回料成分和组织的影响。研究发现,复合盐80%B_2O_3+20%Na_2B_4O_7和50%CaF_2+45%AlF_3+5%CaO+微量(Al2O3+MgO)能够有效降低GH4169返回料中的氧、氮含量。经这两种复合盐净化处理后,返回料合金的主要元素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而氧含量分别降低了82.10%和96.21%、氮含量分别降低了69.10%和14.55%,均能达到新料合金对氧、氮含量的要求。复合盐能有效吸附去除GH4169返回料合金熔体中的Al_2O_3和TiN,这是返回料合金中氧、氮含量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利用非自耗真空电弧熔炼技术制备AlxCoCrFeNi2Tiy(x=0、0.2,y=0、0.5、1)多主元高熵合金,研究了不同含量Al和Ti元素对合金在800、900℃空气中氧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合金均有较好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在800、900℃空气中的氧化动力学曲线均基本符合抛物线规律。随着Al含量的增加,合金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增强;当合金中有Al存在时,其高温抗氧化性能随着Ti含量的增加而减弱,但当合金中无Al存在时,合金的高温抗氧化性能随着Ti含量的增加先增强后减弱。Al0.2CoCrFeNi2合金的高温抗氧化性能最佳,Al0.2CoCrFeNi2Ti0.5次之。  相似文献   

19.
通过试验,对比Nb元素以ZrNb22、铌屑、铌粉三种加入方式及布料方式对R60705铸锭熔炼的影响。结果表明:铌元素以ZrNb22中间合金混料的形式加入时,ZrNb22中间合金密度与锆相近,易于熔化,但在实际生产中该合金压制的电极块致密度差且疏松,不利于电极的焊接,易造成熔炼中断;当铌元素以铌屑混料的形式加入时,电极块相对致密,其破碎过程相对繁琐,不利于生产;铌粉以混料的形式加入时,熔炼过程中容易形成冶金缺陷,将铌粉以合金包的形式放置电极块中可以有效地解决铌粉直接落入熔池形成冶金缺陷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针对Zr-4铸锭中添加C元素后化学成分均匀性难以控制的技术难点,研究了合金元素添加方式和熔炼工艺参数对铸锭成分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中间合金的形式加入C元素,采用常规Zr-4铸锭生产的熔炼工艺,即可将C元素在铸锭中的分布控制在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