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尿液中特异性IgM抗体,研究早期诊断方法.方法用MacELISA法检测不同病日HFRS病人尿液中特异性IgM抗体.结果HFRS病人尿夜中特异性IgM抗体总阳性率为76.47%,第3病日即可出现阳性,7-9病日阳性率可达83.87%,与同期HFRS病人血清抗体检测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MacELISA检测HFRS尿液中特异性IgM抗体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适合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紧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尿液中特异性IgM抗体,研究早期诊断方法。方法:用MacELISA法检测不同病日HFRS病人尿液中特异性IgM抗体。结果:HFRS病人尿夜中特异性IgM抗体总阳性率为76.47%,第3病日即可出现阳性,7-9病日阳性率可达83.87%,与同期HFRS病人血清抗体检测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MacELISA检测HFRS尿液中特异性IgM抗体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适合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验证微量快速自身血凝实验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人全血中病毒抗体的实用性。方法:采用直接玻片自身血凝试验检测临床诊断为HFRS病人全血中的特异性抗体,采用ELISA法作平行对照。结果:检测HFRS病人全血41份,自身血凝实验29例(70.73%)为阳性,ELISA法31例(75.61%)为阳性;用自身血凝实验检测90例正常人全血,其中89例不出现凝集。结论:应用自身血凝实验检测HFRS病人全血中病毒抗体,简便、微量、快速、特异性强,非常适合基层医疗单位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高灵敏性和高特异性的免疫 -PCR方法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患者血清中抗核衣壳蛋白抗体。方法 用汉坦病毒 ( 76 - 118株 )重组核衣壳蛋白为抗原包被聚苯乙烯微滴度板 ,与经ELISA法和临床均已确诊为HFRS患者的血清进行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 ,以链霉亲和素为桥梁将生物素标记的抗体与生物素标记的DNA指示分子相连 ,PCR扩增DNA指示分子 ,通过检测指示分子DNA来反映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清中抗核衣壳蛋白抗体的水平 ,并与传统的ELISA法进行比较。结果 免疫 -PCR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清中抗核衣壳蛋白抗体的敏感性是ELISA法的 2 5 0 0 0倍 ;30例HFRS阳性患者血清免疫 -PCR检测均为阳性 ,2 0例甲型肝炎阳性血清和 2 0例正常人血清免疫 -PCR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免疫 -PCR方法敏感性高 ,特异性强 ,有可能作为一种高敏感性的检测方法用于HFRS的临床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5.
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心肌损伤66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合并心肌损伤在临床上很常见。以往常常以心电图和临床表现来衡量心肌受损的程度,因而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更确切了解HFRS并发心肌损伤的临床特点,我们对66例患者进行了心肌酶谱、心电图测定和临床观察,现将资料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66例均为本院1998年5月~2001年5月的住院患者,男48例,女18例,年龄17~63岁,平均(33.67±20.08)岁。全部病例均符合1986年全国HFRS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均经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HFRS特异性抗体阳性。既往均无心脏疾患。66例患者中危重型11例,重型20例,中…  相似文献   

6.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特异性抗体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特异性抗体的比较研究刘正稳,张成文,樊万虎为研究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病程中特异性IgG抗体、中和抗体(NAb),血凝抑制抗体(HIAb)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探讨各种特异性抗体在发病机制及病情转旧中的作用,我们对10例EHF患者82...  相似文献   

7.
SmD1抗体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抗SmD1抗体及其他特异性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测定了44例SLE及136例非SEE(包括干燥综合征、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自身抗体。利用免疫印迹法测定抗SmD1抗体、抗核小体抗体(ANuA)和抗SSA60000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抗核抗体(ANA)和抗双链DNA(dsDNA)抗体.免疫斑点法检测抗Sm抗体。结果 抗SmD1抗体在SLE患者中的阳性率为47.7%,高于抗Sm抗体阳性率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其抗SmD1抗体的特异性达97.1%。结论 抗SmD1抗体在狼疮的诊断中有很高的特异性,敏感性也高于抗Sm抗体。5种特异性抗体在SLE诊断中有明显的互补作用,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其对SLE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SARS-CoV抗体实验诊断的特异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毒(SARS-CoV)抗体在SARS病原学诊断中的特异性,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了80例非SARS患者SARS-CoV抗体的阳性率。结果在23例健康人中,SARS-CoV-IgG抗体的阳性率为8.7%(2/23),20例肿瘤患者中,阳性率为20%(4/20);18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SARS-CoV-IgM抗体和SARS-CoV-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1.1%(2/18)和22.2%(4/18);1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SARS-CoV-IgM抗体和SARS-CoV-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1.1%(4/19)和47.4%(9/19),SARS-CoV-IgG抗体和SARS-CoV-IgM抗体同时阳性率为15.8%(3/19)。证实SARS-CoV-IgM抗体诊断SARS的特异性为92,5%;SARS-CoV-IgG抗体诊断SARS的特异性为76.25%;两种抗体同时阳性诊断SARS的特异性为96.25%。经RT-PCR证实上述抗体单项阳性均为假阳性。认为两种抗体同时测定可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出现假阳性的原因可能与包被的抗原中存在细胞膜、胞浆、核和抗细胞核成分的自身抗体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国产与进口人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IgG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的性能差异. 方法 采用国产和进口ELISA试剂盒分别检测50例HFRS疫苗接种者血清样本中抗人HFRS IgG抗体含量,分析比较2种ELISA试剂盒的一致性、灵敏性、精密度以及方法学等的差异. 结果 2种ELISA试剂盒的精密度良好,批内变异系数均<5%;2种试剂阳性一致率为100%,阴性一致率为20%,相似率为60%;灵敏性检测结果显示,2种ELISA试剂盒的灵敏性差异较大(P<0.05),国产ELISA试剂盒的灵敏度约是进口ELISA试剂盒的5倍. 结论 国产人HFRS IgG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灵敏性好,进口ELISA试剂盒特异性好,国产和进口ELISA试剂盒的精密度均良好,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10.
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致畸性疾病 ,3年内 70 %的患者出现骨关节影像学改变 ,早期诊断早期给予缓解病情药可以减少骨关节破坏并改善预后。自从 196 4年发现抗核周因子 (APF)是RA的特异性抗体后 ,又陆续发现抗角蛋白抗体 (AKA)、抗纤聚蛋白抗体 (AFA)以及抗Sa抗体[1,2 ]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3 ] (抗CCP抗体 )。有资料表明 ,抗Sa抗体对RA的敏感性 37%~ 4 3% ,抗CCP抗体对RA的敏感性 4 0 %~ 5 0 % ,将两者联合检测能否提高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 ?本文将探讨抗Sa抗体与抗CCP抗体的相关性及联合诊断对RA的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将酶标抗汉坦病毒NP抗原单链抗体应用于酶斑点杂交法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汉坦病毒感染,探索价格低廉早期HFRS诊断试剂。方法以戊二醛偶联辣根过氧化物酶和抗汉坦病毒NP抗原单链抗体,制备酶标单链抗体,并应用于酶斑点杂交法和双抗体夹心法中,检测56份早期HFRS患者血清及66份阴性对照血清。结果56份HFRS患者血清中,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出29例阳性,阳性率为51.79%,酶斑点杂交法检测出28例阳性,阳性率为50.00%,两方法检测66例阴性对照血清,结果均为阴性。统计学处理,两方法差异不显著。结论以酶标抗汉坦病毒NP抗原单链抗体制备的酶斑点杂交和双抗体夹心诊断试剂,均为稳定性好、假阳性率低、造价低廉、诊断可靠的诊断试剂。  相似文献   

12.
胶体金免疫渗滤法快速诊断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敏感的检测血清中抗汉坦病毒IgM抗体的方法。方法 将抗人IgM抗体点于硝酸纤维素膜上,以捕获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向已包被抗体的硝酸纤维素膜上滴加患者血清后,再选后滴加汉坦病毒抗原和鼠抗汉坦病毒抗体,最后滴加金标抗鼠抗体直接显色,阳性反应为红色,整个操作过程一般不超过10分钟。结果 用该法与IgM抗体捕获法ELISA对比检测51份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血清标本,两法均阳性者49份,均阴性者2份。总符合率为100%,敏感性为96%。结论 胶体金免疫渗滤法操作简便,反应迅速,敏感性较高,适于在基层医疗单位中应用,可用于HFRS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3.
类风湿关节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随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抗体是近年新发现的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有诊断价值的较特异性抗体,同时还能作为RA患者骨关节侵蚀的一个预后指标。但对此抗体本身是否随治疗或是病情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还很少见相关研究。本研究通过检测RA患者在来氟米特治疗前、治疗12周及24周的血清抗CCP抗体水平,动态观察抗CCP抗体水平与慢作用药物疗效及病情活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分析32 560例临床拟输血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结果,为临床输血安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对32 560例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并对筛查阳性者应用谱细胞鉴定抗体特异性。结果在32 560例患者中筛查出不规则抗体160例,阳性率为0.49%,其中特异性抗体138例(86.25%),非特异性抗体22例(13.75%);女性患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0.76%)高于男性(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不规则抗体的产生与既往有妊娠和输血史密切相关(均P0.05);血液系统疾病、妇产科疾病(含正常妊娠分娩产妇)及慢性肾脏疾病抗体筛查阳性率较高,分别为1.03%、0.95%和0.86%,而外科疾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0.26%)较低。结论输血前对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鉴定,可了解其体内抗体产生情况及特异性,减少输血不良反应,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3种抗体检测对肺结核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3种抗体检测对肺结核诊断价值的探讨熊礼宽林振南黄俊新我们应用重组38000抗原和结核分支杆菌脂多糖(LPS)为抗原,对肺结核患者血清特异性IgG抗体进行了检测,同时与PPDIgG抗体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研究对象:(1)肺结核患者139例,年...  相似文献   

16.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是一种病死率较高的急性传染病。研究其早期诊断的方法及其特异性抗体的变化报道较多,目前采用的方法大多只能在条件较好的实验室开展。在偏远的地方应用时,由于仪器设备携带不便等因素而受限。我们将近期研究成功的一种简便快速的早期诊断方法——免疫滴金法(colloidal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抗细胞膜DNA(mDNA)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表达以及该特异性抗体对SLE患者的诊断价值及与其他抗体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培养的HL60细胞的特异性细胞膜的荧光图形,以细胞周连续的环状荧光为抗mDNA抗体阳性.同时检测SLE的其他常见抗体,采用pearson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抗mDNA抗体在205例SLE患者中有145例阳性,阳性率70.7%,在55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5例阳性,阳性率为9.1%,45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中10例阳性,阳性率为22.2%,35例皮肌炎/多肌炎(PM/DM)患者中4例阳性,阳性率14.3%,50名健康对照组中均为阴性.抗mDNA抗体对SLE诊断的敏感性为70.7%,特异性为86.7%.抗mDNA抗体阳性+抗核抗体(ANA)阳性联合检测的敏感性94.6%,特异性76.7%;抗mDNA抗体阳性+抗双链DNA(dsDNA)抗体阳性联合检测的敏感性76.8%,特异性95.5%;抗mDNA抗体阳性+抗Sm抗体阳性联合检测的敏感性79.6%,特异性100%;抗mDNA抗体阳性+抗核小体抗体(AnuA)阳性联合检测的敏感性93.0%,特异性100%.结论 抗mDNA抗体是一种诊断SLE的新的标记抗体,其敏感性较高,特异性强,较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检测更先进.与SLE常用其他抗体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规则抗体的分布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该院2014-01~2016-07检测出的111例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的患者,采用盐水法、抗球蛋白法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 111例不规则抗体阳性中自身抗体15例,自身抗体+同种抗体3例,抗筛阳性未确定抗体特异性24例,其余69例标本中检出同种特异性抗体76例,其中联合抗体7例。76例同种特异性抗体中Rh、MNS、Lewis血型系统不规则抗体比例较高,分别占52.63%、28.95%和10.53%,其中抗-E(34.21%)、抗-Mur(17.11%)、抗-M(10.53%)、抗-Lea(10.53%)检出率最高。血液免疫系统疾病患者和妊娠者抗筛阳性比例较高,分别占总抗筛阳性患者的27.03%和20.72%。结论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测(特别对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患者)非常必要,对提高输血治疗效果,减少输血不良反应,保证临床输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西安市自1956年有首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报告以来,至1984年发病率达128.11/10万,为最高发病年。经过各级防治人员的共同努力,90年代发病率有所下降,但仍为威胁我市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病种。为摸清我市健康人群抗体水平,为疫情预测以及防制措施提供依据。现将历年来我市健康人群的HFRS隐性感染监测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自身抗体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抗角蛋白抗体(AKA)、抗核周因子(APF)、抗Sa抗体及类风湿因子(RF)对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EORA)临床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意义。方法:检测51例EORA患者血清中AKA、APF、抗Sa抗体及RF,结合临床资料分析。结果:AKA、APF、抗Sa抗体和RF对EORA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31.4%和98.0%、70.6%和90.7%、37.3%和95.4%、51.0%和84.1%。以任两种抗体同时阳性判断,敏感性66.7%,特异性98.0%。AKA阳性组IgM、ESR较阴性组高(P=0.002,P=0.048)。3种或3种以上抗体阳性组中,医生对病情评估较阴性组、1种及2种抗体阳性组明显重(P=0.004,P=O.025,P=0.016),患者对疼痛评估较1种及2种抗体阳性组重(P=0.028,P=0.021),Sharp评分高于阴性组(P=0.048)。25例RF阴性EORA中,AKA、APF和抗S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6%、60%和40%。AKA与APF呈正相关。结论:4种抗体联合检测有助于EORA尤其是RF阴性EORA的诊断;AKA可能系病情活动及严重的指标;3种或3种以上抗体阳性者病情较重、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