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探讨胱抑素C和尿β2-微球蛋白、微量白蛋白在尿酸性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2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和60例我院职工体检健康医务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胱抑素C和尿β2-微球蛋白、微量白蛋白的水平。结果:高尿酸患者血Cys C、尿β2-MG和尿m AL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联合血胱抑素C、尿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诊断尿酸性肾病的阳性率较传统的血清肌酐和血清尿素氮明显增高。结论:联合检测血胱抑素C、尿β?2-微球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是尿酸性肾病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对尿酸性肾病的早期筛查、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药科学》2016,(7):212-214
目的对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和尿β2-微球蛋白检测在高尿酸血症肾损害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2015年7月收治的63例高尿酸血症肾损害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和尿β2-微球蛋白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的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和尿β2-微球蛋白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的BMI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尿β2-微球蛋白指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923,P<0.01);血清胱抑素C与血清肌酐指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691,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和尿β2-微球蛋白检测为高尿酸血症肾损害的有效诊断指标,可为该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肾损害患者中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及尿β2-微球蛋白的检测对评价高尿酸血症早期肾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符合原发性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82例年龄相当的健康人群作为健康组,两组人群分别进行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及尿β2-微球蛋白的检测和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组和健康组两组人群中血清胱抑素C、尿β2-微球蛋白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肌酐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血清胱抑素C与血清肌酐及尿β2-微球蛋白有较好的相关性,而且血清胱抑素C与尿β2-微球蛋白的相关性优于血清肌酐的相关性。结论血清胱抑素C和尿β2-微球蛋白的检测比血清肌酐的检测更能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损害程度,是高尿酸血症肾损害早期诊断的敏感、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LB)、α1微球蛋白(α1-MG)、转铁蛋白(TRF)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四个项目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200例糖尿患者和82例体检正常者MALB、α1-MG、TRF和RBP四项尿微量蛋白,比较Ⅱ型糖尿病患者血肌酐(Cr)、胱抑素C(CYC)、尿蛋白定性及尿微量蛋白四项的阳性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糖尿病患者尿蛋白四项敏感性明显高于传统Cr、CYC、尿蛋白定性方法,糖尿病患者尿微量蛋白四项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 P<0.005)),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尿微量蛋白四项联合检测有利于监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与尿白蛋白排泄率联合检测在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80例为实验组,并以同期的8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含量和尿白蛋白排泄率,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尿白蛋白排泄率水平及两项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的阳性率。结果实验组的血清胱抑素C、与尿白蛋白排泄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中血清胱抑素C联合尿白蛋白排泄率检测的阳性率高达97.50%,明显高于血清胱抑素C与尿白蛋白排泄率单独检测的88.75%和80.0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与尿白蛋白排泄率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二者联合检测灵敏度更高,有助于及早发现病情,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在高血压肾损害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50例高血压肾损害患者、50例高血压患者和50例健康成年人(对照组)血清CysC、β2微球蛋白和晨尿中mALB的含量,并分析比较三者联合检测对高血压肾损害的诊断意义。结果早期高血压肾损害患者的血清CysC、β2MG和尿mALB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高血压组(P<0.05);各组血CysC、β2MG和尿mALB测得值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 CysC、β2MG与mALB都是诊断早期高血压肾损害较敏感的指标;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于监测早期高血压肾损害的发生和病情发展程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尿微量清蛋白联合血清胱抑素C检验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120例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早期糖尿病肾病46例(A组),糖尿病无肾病74例(B组),同时收集60例健康者资料作为对照研究(C组).对三组中的血尿微量清蛋白、清胱抑素C、血糖、血肌酐和糖化血红蛋白等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A、B组中尿微量清蛋白联合血清胱抑素C水平比C组显著增高(P<0.05),且随着肾损伤的加重而升高;A、B组GLU和HbAlC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尿微量清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可以提高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害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与尿β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在早期肾损伤中的应用。方法根据尿蛋白定性分为A组合B组;A组60例,尿蛋白为阴性。B组40例,尿蛋白定性为阳性。检测尿液标本中β2微球蛋白含量,同时空腹采血,检测血清胱抑素C和β2微球蛋白含量。检测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数据。结果 ABL两组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B组结果又明显高于A组。结论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和尿β2微球蛋白是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在早期检测肾功能异常发生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脑卒中伴有糖尿病患者35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医院健康体检者34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肌酐、尿微量蛋白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肾功能胱抑素C及尿白蛋白检查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中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是反映脑卒中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内源性敏感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尿微量清蛋白/尿肌酐与胱抑素C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89例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清蛋白与尿肌酐比值,用OLYMPUS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并以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统计学、阳性率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组尿微量清蛋白/尿肌酐、胱抑素C均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二者有较高相关性(r=0.839),联合检测能进一步提高阳性率。结论尿微量清蛋白/尿肌酐及胱抑素C是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敏感性指标,二者联合检测能提高检出敏感性,对糖尿病肾病的早诊断、早干预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尿微量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52例SLE患者(SLE组)和4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分别检测其尿常规(尿蛋白定性)和尿α1-微球蛋白(α 1-MG)、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β2-微球蛋白(β2-MG)、转铁蛋白(TRF)、微量白蛋白(MA)及免疫球蛋白G(IgG),同时检测血清肌酐(Cr);并对检测结果和各指标的阳性检出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SLE组尿α1-MG、NAG、β 2-MG、TRF、MA和IgG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LE组六项尿微量蛋白指标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血清Cr (P<0.01).尿α1-MG、NAG和β 2-MG三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尿TRF、MA和IgG三项联合检测(P<0.05).单项指标的阳性检出率,尿IgG和尿TRF高于尿MA(P<0.01,P<0.05),尿α 1-MG和尿β 2-MG高于尿NAG(P<0.01,P< 0.01).结论 SLE患者尿α 1-MG、NAG、β 2-MG、TRF、MA和IgG显著升高,适用于SLE患者肾功能损伤的早期诊断;SLE患者肾小管功能损伤的概率大于肾小球的功能损伤.在反映SLE患者肾小球功能损伤的指标中,尿IgG和尿TRF优于尿MA;在反映SLE患者肾小管功能损伤的指标中,尿β 2-MG和尿α1-MG优于尿NAG.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及尿微量清蛋白(mAlb)、α1-微球蛋白(α1-MG)和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2009年10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早期损害患者7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将72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集空腹血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Cys-C,取晨尿进行尿mAlb、α1-MG和β2-MG检测,观察两组的各项检测指标及检测阳性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Cys-C及尿中mAlb、01-MG和β2-M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Cys-C检测阳性率为77.8%(56/72),尿mAlb阳性率为68.0% (49/72),尿α1-MG阳性率为48.6%(35/72),尿β2-MG阳性率为54.2% (39/72),四项指标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90.3%(65/72),显著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s-C和尿微量蛋白各项水平可作为肾功能早期损害的标志物,且多项指标联合检测能够显著提高糖尿病肾功能早期损害的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与血清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值(Ccr)、β2微球蛋白(β2-MG)结果进行比较,评价其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50例健康体检者和100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β2微球蛋白浓度,并同时测量100例患者尿肌酐(UCr)、尿微量白蛋白(MALB)并计算出内生肌酐清除值以及24h尿微量白蛋白。结果早期糖尿病肾病组Cys-C(1.61±0.82)、β2-MG(2.49±1.00)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的Cys-C(2.27±1.16)、β2-MG(3.18±1.40)均较单纯糖尿病组Cys-C(0.90±0.19)、β2MG(1.58±0.39)、和正常对照组的检测结果明显增高,有显著差异(P〈0.01);单纯糖尿病组Cys-C、β2-MG、SCr和Ccr检测结果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检验数据分析得知,在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中,Cys-C、β2-MG和Ccr、SCr阳性率分别为71.8%、93.7%、31.2%、3.1%;在临床糖尿病肾病组中,Cys-C、β2-MG和Ccr、SCr阳性率分别为89.2%、81.2%、60.7%、50%。Cys-C与β2-MG的相关系数r=0.8211,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通过检验数据分析,对血清Cys-C浓度与SCr、Ccr、β2-MG临床比较观察,胱抑素C用于评价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状况,其特异性好于β2微球蛋白,灵敏度高于Ccr、SCr,是一个能较好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In recent years, 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the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 can be predicted on the basis of serum cystatin C concentrations and that this measurement is more sensitive than serum creatinine concentration as a marker of renal function. In this study,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utility of the initial dose setting of vancomycin by the population mean method with use of serum cystatin C as a marker of renal function, we compared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measured vancomycin concentrations and predicted vancomycin concentrations based on serum cystatin C or serum creatinine concentrations in elderly (>/=65 years old) and nonelderly (<65 years old) patients. An analysis of prediction accuracy (bias) and precision was evaluated by calculating the mean prediction error (ME), the mean absolute error (MAE), and the root mean squared prediction error (RMSE). For nonelderly patients (n = 50),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MAE based on the use of serum creatinine or serum cystatin C concentration. However, for elderly patients (n = 105), the MAE based on serum cystatin C concentration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based on serum creatinine level.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serum cystatin C is a good marker of renal function in comparison with serum creatinine for dose setting of vancomycin, especially in an elderly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洛汀新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1999年WHO诊断2型糖尿病的标准及Mogensen诊断分期标准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2例,分为两组洛汀新治疗组及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洛汀新治疗组。用药3个月后检测血压(BP)、血脂、微量白蛋白尿(UAER)、血肌酐(SCr)、尿素氮(BUN)、C-反应蛋白(CRP)、糖化血红蛋白(GHbAl)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G)的变化,了解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肾脏的保护作用。结果两组治疗后均对BP、血脂、UAER、CRP、糖化血红蛋白及尿β2微球蛋白有明显改善,P<0.05,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洛汀新治疗组在微量白蛋白尿、CRP、GHbAl及β2-MG方面作用更显著,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SCr、BUN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洛汀新能通过减少UAER、CRO、GHbAl、β2-MG水平,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高血压患者尿素(Urea)、肌酐(Cr)、β2-微球蛋白(β2-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胱抑素C(Cystatin C,Cys-C)等五项肾功能指标对早期肾损害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316例高血压患者和60例正常人血清中五项肾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尿蛋白阴性的高血压病患者组血Urea和Cr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β2-MG、、RBP和Cys-C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AUC分别为0.736、0.748、0.866,在各最佳截断点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2.7%、66.8%、73.7%和89.2%、90.8%、93.5%。在诊断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中联合检测较单项指标阳性率高,以联合检测β2-MG、RBP和Cys-C这三项肾功能指标组阳性率最高,达90.2%,明显高于二项联合检测80.4%(χ2=4.96,P〈0.05)。结论五项肾功能指标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有较好的相关性,联合检测有较高的检出率、灵敏度、特异度及诊断符合度,对高血压肾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适合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 Cys-C)表达及尿液蛋白标记物水平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因急性心力衰竭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且取健康体检的9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Cys-C、脑钠肽(BNP)以及血肌酐和尿素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对比不同心功能其分级和对照组的差异以及ACEI的干预性的影响效果,并且检测观察组在刚入院时,心力衰竭后24 h后其血Cys-C、肌酐( Scr)以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G)和白蛋白( ALb)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Cys-C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构.05),而且随着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的级别的增高而明显升高( P <0.05);观察组住院时血Scr和尿β2-MG、Alb水平与心力衰竭24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而血Cys-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高Cys-C患者其在6个月内的全因病死率、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以及再次入院概率均显著高于低Cys-C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且心功能Ⅳ级患者肌酐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Cys-C的水平和心功能历程密切相关,其可反映出心力衰竭患者的早期肾脏功能的有关损伤情况,Cys-C水平对全因死亡以及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意义重大,其明显优于其他的标志物。其被认为是评价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肾损伤的一项快速、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舒洛地特对老年高血压肾损害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90例老年高血压肾损害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缬沙坦组和舒洛地特组,均n=30,在分别给予基础治疗同时,用药2组分别服用缬沙坦80 mg.d-1和舒洛地特250 LSU.d-1,观察3 mo。检测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肾功能、血清光抑素C(cystatin C)、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以及24 h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β2-MG)、α1微球蛋白(α1-MG)和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均无明显变化。常规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缬沙坦组和舒洛地特组治疗后尿素氮、肌酐和尿酸无显著变化(P>0.05),而24 h尿蛋白、尿α1-MG、β2-MG和NAG均显著减少(P<0.01);舒洛地特组血cystatin C明显减少(P<0.01),与缬沙坦组比较,舒洛地特组各指标减少更加显著(P<0.05或P<0.01)。结论舒洛地特可降低老年高血压肾损害患者的尿蛋白,对肾脏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陈寿明 《北方药学》2015,(3):147-148
目的:探讨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在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经病理确诊为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以同期的健康体检者78例作为空白对照,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两组受检者的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比较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对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影响。结果: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此外,血清胱抑素C联合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诊断灵敏度高达97.59%(81/83),显著高于单独检测的80.72%(67/83)、87.95%(73/83);而诊断特异度高达98.72%(71/78),也显著高于单独检测的83.33%(65/78)、89.74%(70/78);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两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单独检测高,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