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会涛  邓军  姚彬 《UPS应用》2009,(4):25-28,35
以电压空间矢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概念为基础,结合Matlab/Simulink软件包构建了三相PWM整流器空间矢量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并详细给出各模型的具体参数。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简单,控制精度高,用于三相PWM整流器中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在三相静止坐标系和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将双闭环工程设计方法应用于PWM整流器,研究了其前馈解耦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结合空间矢量调制(SVPWM)的算法,设计了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控制系统,并在Matlab的Simulink中进行了系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设计方法可行,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实现了单位功率因数。  相似文献   

3.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由于开关器件的非线性和对电路参数的依赖性,使得传统的PI双闭环控制无法更好的提高其动态性能,因此限制了其在更宽负载范围内的运用。本文在建立三相PWM整流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针对目前三相PWM整流器动态性能较差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模糊PI控制器。仿真实验表明:该控制方法设计简单,提高了PWM整流器的动...  相似文献   

4.
基于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d-q模型,详细分析了PWM整流器的双闭环控制原理,采用电压空间矢量定向,实现了有功和无功的解耦控制,设计了双闭环电流、电压调节器PI参数,仿真结果表明该整流器能够获得单位功率因数的正弦输入电流和稳定的直流输出电压,能够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具有良好的动、静态特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数学模型,建立了PWM整流器在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研究了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策略。基于空间矢量的思想,设计了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在Matlab/Simulink中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此控制方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6.
基于前馈解耦控制策略,研究了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建模与控制问题。首先,在d-q旋转坐标系下建立了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数学模型,给出了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双闭环控制结构,按此方法确定了电压、电流PI调节器的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使所设计的PWM整流器运行于单位功率因数,输出的直流电压稳定在期望值且具有快速的动态响应,满足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沈建冬  赵勇 《电子科技》2012,25(3):90-92
根据PWM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了PWM整流控制方式,采用滞环电流控制方式,以TMS320F2812为控制器组建了电压型PWM整流器双闭环自动控制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静态、动态性能。为设计PWM整流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基于单周期控制的三相PWM高功率因数整流器进行了研究,推导了单周期控制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控制规律。它不需要乘法器更不需要对输入电压进行检测,其控制逻辑简单并且以恒定频率工作,可以在每个开关周期控制输入电流跟踪正弦参考量,从而实现低电流谐波畸变和高功率因数。基于Multisim2001软件平台,建立了基于单周期控制的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仿真模型,完成了6kW三相PWM整流器的设计和实验研究,仿真和试验结果都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矢量控制用于三相电压型PWM变流器时,能够使系统得到较好的动静态特性,但当直流侧接入非阻性负载时,直流侧电压会出现较大纹波,造成输入电流THD值增大。利用重复控制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矢量控制和重复控制结合的控制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降低了三相电压型PWM变流器输入电流的THD值,使系统达到了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矢量控制用于三相电压型PWM变流器时,能够使系统得到较好的动静态特性,但当直流侧接入非阻性负载时,直流侧电压会出现较大纹波,造成输入电流THD值增大。利用重复控制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矢量控制和重复控制结合的控制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的降低了三相电压型PWM变流器输入电流的THD值,使系统达到了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对比了四种实验室控制方式的优缺点,变风量适应性控制是目前最先进的实验室通风设计方式。  相似文献   

12.
李娟 《电子科技》2014,27(6):146-149
分析了5种共轨工况下轨压控制的需求,采用开环和闭环两种控制方法。针对轨压闭环控制的特点,设计了基于前馈的PID控制算法。为了提高PID控制精度,对参数设计方法进行了优化,并通过试验测试了两种工况下的轨压控制效果,轨压控制偏差在1.7%以内。  相似文献   

13.
刘晓巍  徐群 《现代电子技术》2006,29(17):160-162
针对常规PID控制器不能在线整定参数,模糊控制器对复杂的和模型无法建立的对象能够进行简单有效的控制,将常规PID与模糊控制器结合,综合其优点,构造2种模糊PID控制器。利用Matlab对两种控制器在自动励磁控制系统中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两种模糊PID励磁控制器有很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4.
AdaptiveAlgorithmsofProportionalIntegralDiferentialControlParameterTianLihua(DepartmentofCorrespondence,ChangchunPostandTelec...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控制理论的三个发展阶段,讨论了对一个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研究了各种不同控制系统的控制特点及其应用范围,并就如何选择一个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李晓春 《变频器世界》2005,(10):84-85,116
本文主要介绍了高性能变频器在金属加工行业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论航空火力指挥控制系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夏英明 《电光与控制》2007,14(6):1-7,12
试论航空火力指挥控制系统的形成与功能特征,作战任务规划和战斗指挥引导,智能航空火力指挥控制及机队中央武器控制.  相似文献   

18.
双水箱水位控制系统的混杂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双水箱水位控制系统的混杂设计方法,最优控制器和PID控制器结合起来作为混杂控制器。该混杂控制器结合了两者优点,在改善系统暂态和稳态响应方面均有很好效果。其中最优时间控制器提供了良好的设定点响应及设定点变换响应;PID控制器提供了稳定的控制信号和稳态响应;Lyapunov开关理论保证了两个控制器间切换过程的稳定性。Simulink工具箱用来仿真混杂控制器的理论效果,仿真结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9.
液位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参数之一,对液位的测量和控制效果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着重介绍一种基于VB语言的复合液位控制实验系统,本系统采用PID控制、模糊控制和前馈控制来解决液位控制中存在的非线性、时变、大滞后的缺点,使系统达到稳定、鲁棒性强、超调小、抗干扰、快速响应、精确、运行可靠、节能的理想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0.
基于双模糊控制的温度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朱申 《现代电子技术》2011,34(11):202-204
针对温度控制系统的大滞后特点,介绍一种双模糊控制方法。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其结果表明,与传统PID控制和普通模糊控制相比较,双模糊控制对大滞后、时变、非线性、无法精确获得数学模型的控温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该控制方式在快速性、稳态性及准确性方面都有较大提高,较好地解决了快速性与小超调量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