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一、概述 原子核双卡防伪技术是一种可以直接渗入到各种载体的微观防伪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原子核群体在运动过程中的随机性和微观性及其延展特点,将其分层立体嵌入各种载体之中,为仿造者设置了无法逾越的障碍,甚至制作者本人也无法仿制相同的核径迹原版.  相似文献   

2.
《福建轻纺》2005,(3):27-29
防伪技术是一门涉及光学、化学、物理学、电磁学、计算机技术、光谱技术、印刷技术、数码技术、包装技术等诸多领域交叉的学科。常用的防伪技术有防伪油墨、防伪纸张、防伪不干胶、微缩文字印刷、票据特种防伪印刷、安全线、加密技术、激光全息转移纸技术、定位烫印、电话电码防伪、原子核双卡防伪技术(核径迹)、纹理防伪标识技术、包装印刷品制版防伪技术以及手工雕刻凹版印刷等。  相似文献   

3.
核径迹双卡防伪技术原理是利用原子核或带重电粒子以一定的速度射入固体材料时形成不同的径迹,把这些径迹摄取下来制成印刷版,压制成激光全息防伪标识,然后把标识一分为二 一半存入计算机,另一半粘贴到产品上,检测时用计算机识别仪合二为一地识别激光图像中的核径迹,假冒标识立即显形。其中最关键的是制版技术,  相似文献   

4.
正智慧包装正逐渐成为大数据入口和集成各种创新技术应用的载体,是包装行业今后发展的主要趋势。目前,市场上的防伪技术均为专业级物理或电子防伪技术,需借助特殊设备识别,否则消费者无法快速直观辩别真假。深圳劲嘉盒知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防伪系统使消费者可借助智能手机实现产品的专业防伪鉴别,让人人都成为"防伪专家"。  相似文献   

5.
核径迹双卡防伪技术原理是利用原子核或带重电粒子以一定的速度射入固体材料时形成不同的径迹,把这些径迹摄取下来制成印刷版,压制成激光全息防伪标识,然后把标识一分为二,一半存入计算机,另一半粘贴到产品上,检测时用计算机识别仪合二为一地识别激光图像中的核径迹,假冒标识立即显形.  相似文献   

6.
底纹防伪是成本最低、防伪效果极好的一种防伪印刷技术。底纹防伪的主要特点是:完全运用线条进行防伪,并能产生丰富的变化,防伪设计在制版过程中完成,在印刷中实现,不增加额外的制作成本,防伪性能高,而且一般的通用软件无法复制出这种线条的效果,还可以利用光学、光谱技术、印刷技术等各种技术原理,与底纹防伪制作软件共同实现诸如折光、开锁、潜影等各种防伪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7.
底纹防伪是成本最低、防伪效果极好的一种防伪印刷技术.底纹防伪的主要特点是:完全运用线条进行防伪,并能产生丰富的变化,防伪设计在制版过程中完成,在印刷中实现,不增加额外的制作成本,防伪性能高,而且一般的通用软件无法复制出这种线条的效果,还可以利用光学、光谱技术、印刷技术等各种技术原理,与底纹防伪制作软件共同实现诸如折光、开锁、潜影等各种防伪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8.
现今商品经济日益繁荣的同时,假冒伪造活动也横行市场,这也促使防伪技术的不断发展.一般的防伪技术,技术容易被掌握,所需设备简单,容易被仿造,加大了防伪难度.另外,绝大多数防伪技术被很多造假者所掌握,造伪的事件也屡见不鲜.因此,更高、更新的防伪技术显得更加迫切和必要. 核径迹防伪技术是近来发展起来的新型防伪技术,它是由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的科技人员发明的一种新型防伪技术,需要尖端的核技术和昂贵的核设施.这些敏感的核设施都控制在国家级的大型核技术研究单位里,都在国家核安全局的监管之下.核径迹防伪技术是集技术和设备双重保险的防伪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核径迹防伪是由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的科技人员发明的一种新型防伪技术。1 核孔膜的防伪原理核孔膜作为防伪标识是利用选择性的辐照和蚀刻 ,在塑料薄膜的局部做成核孔膜 ,形成特定的图案 ,即由微孔组成的人工设计图案。其防伪原理是 :①核孔膜的制造需要尖端的核技术和昂贵的核设施 ,这些敏感的核设施都控制在国家级的大型核技术研究单位里 ,都在国家安全局的监管之下 ,造假者很难具备。②一般核电站的反应堆不能用来制造核径迹防伪膜 ,只有特殊结构的反应堆才能用来制造核径迹防伪标识。③核孔膜的制造需要高质量的科技人员 ,高能…  相似文献   

10.
在安全防伪措施多样化的今天,各种新型防伪技术层出不穷,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一项防伪技术,随着其应用的普及,被造假者伪造的可能性将增大,防伪的功能会逐渐降低.因此,延长防伪技术的时效性和独特性,一直是防伪技术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化学防伪油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防伪技术是较早运用于防伪领域的技术之一。它主要是利用化学物质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特殊化学变化来判定标识真伪的技术。“特定条件”包括光、电、水、热、磁等技术的介入;“特殊物理化学变化”主要是指颜色、图形,其次还有仪器检测的信号等。化学防伪采用的整体思路是将特殊化学物质(加密物)掺加到载体物中,这种加密载体有油墨、纸张、塑料等,尤以油墨最多,即形成了化学防伪油墨技术。它是化学防伪技术中一个最重要的领域和分支,属于一门交叉边缘学科,其涉及光学、化学、电磁学、计算机技术、光谱技术、印刷技术、图文数码技术、包装…  相似文献   

12.
王凯 《广东印刷》2010,(4):44-45
<正>在安全防伪措施多样化的今天,各种新型防伪技术层出不穷,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一项防伪技术,关键是延长防伪技术的时效性和独特性,这也是防伪技术追求的目标。而独特性和难以复制性是防伪技术中的核心内容,防伪技术主要包括:印刷设计的防伪、印刷  相似文献   

13.
孟武 《今日印刷》2002,(3):18-19
造纸和印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二者的结合应用范围极广。如何利用原有的造纸工艺和印刷工艺制造出无法伪造的各种商品包装,一直是从事防伪工作的科技人员追求的目标。本文介绍一种跟随造纸和印刷工艺的核加密方法,并从技术背景、基本原理、实验方法、技术特征、综合性能等方面阐述该方法的新颖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1995年国际商会防伪情报局的一篇调查报告中曾提出,一种商品防伪技术要具有良好的防伪性能,得到普遍的应用,它必须满足一个准则:不能用模仿和拷贝方法来复制;容易被公众和贸易者识别,易于验证;价格便宜;不能去除掉,耐磨损。另外,从产品应用角度上看,这种防伪技术产品应该具有实用性,即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工业自动化生产。近年来,为打击各种假冒商品,我国防伪技术已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各种复杂的防伪技术,在我国打假防伪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一些防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常用的各种印刷防伪技术中,多数是采用特殊的防伪材料、复杂的工艺、昂贵的设备,令造假者望而生畏,但这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印刷品的成本.本文涉及的防伪技术是从制版的角度出发,在制版中运用光滑线条随机变化组成版纹或用特殊网点制成图形印版,使人无法复制;而在印刷、用纸、用墨等方面与常规印刷基本相同,这种防伪技术既可达到防伪目的,又减少了许多繁杂的工序,从而节约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食品包装防伪的主要方法,分析了不同食品包装设计的防伪以及不同印刷油墨的防伪,阐述了各种包装印刷工艺的防伪以及包装材料的防伪。其技术涉及到许多高新技术,食品包装防伪技术是多种防伪方法的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17.
现在市面上,已有不少防伪技术,如缩影图像、全息图像、特殊纤维技术等,但其应用都非常复杂,而克里奥的Traceless无痕解决方案避其之短,令防伪应用和检测更加简单。无痕防伪和识别技术是一种采用稳定的标记和识别技术检查假冒物品的综合技术,其通过视觉和化学药品都不可识别,甚至通过技术分析也无法查知,只能通过克里奥的手持读取器才能检测到。  相似文献   

18.
王凯  张彦 《广东印刷》2008,(1):50-50
在安全防伪措施多样化的今天,各种新型防伪技术层出不穷,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一项防伪技术,关键是延长防伪技术的时效性和独特性,这也是防伪技术追求的目标.而防伪技术主要包括:印刷设计的防伪、印刷纸张的防伪、印刷油墨的防伪和印刷工艺的防伪.其中,印刷油墨防伪技术发展形势很好,应用范围日益广泛.  相似文献   

19.
偏光也防伪     
许文凯 《印刷工业》2014,(11):84-85
偏振光变隐形防伪,相较激光全息防伪、荧光油墨变色防伪及特殊纸张防伪等防伪方式,具有更多的优越性,如难以伪造、易于识别、要求低、出产快。偏振光变隐形防伪是一种基于物理光的偏振原理,利用偏振光载体材料,通过破坏其载体偏光特性功能实现隐形图像元的潜入,并在偏振片下再现隐形图像的防伪方法。凭借着难以伪造、易于识别且要求低、出产快的优势,其在票据和包装防伪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潘娜 《今日印刷》2009,(9):58-59
在传统印刷中.龟纹是一个令很多印刷者困扰的问题,也是多色网点叠印中难以消除的难题。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将极难复制的龟纹作为一种防伪技术来应用.则能够突破防伪技术无法一劳永逸的瓶颈.获得其它防伪技术难以达到的防伪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