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将临床收集确诊的40只细小病毒病犬分为黄芪多糖组和常规治疗组,对黄芪多糖是否具有治疗犬细小病毒病的作用进行试验研究,并以犬血常规变化来检验其疗效.结果表明:细小病毒病以2~5月龄犬发病较多,并以肠炎型为主.犬感染细小病毒后白细胞数、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均低于正常值范围.黄芪多糖能够升高病犬白细胞数、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除红细胞数外,在治疗第6天均恢复到正常水平.黄芪多糖能够升高病犬血清中SOD的活性,治疗第6天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同时能够降低病犬血清中MDA的含量,在治疗第6天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与健康对照组相近.黄芪多糖组治愈率为90%,常规治疗组治愈率为70%. 相似文献
2.
将临床收集确诊的40只细小病毒病犬分为黄芪多糖组和常规治疗组,对黄芪多糖是否具有治疗犬细小病毒病的作用进行试验研究。并以犬血常规变化来检验其疗效。结果表明:细小病毒病以2~5月龄犬发病较多,并以肠炎型为主。犬感染细小病毒后白细胞数、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均低于正常值范围。黄芪多糖能够升高病犬白细胞数、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除红细胞数外,在治疗第6天均恢复到正常水平。黄芪多糖能够升高病犬血清中SOD的活性,治疗第6天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同时能够降低病犬血清中MDA的含量,在治疗第6天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极显著(〈O.01),与健康对照组相近。黄芪多糖组治愈率为90%.常规治疗组治愈率为70%。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观察7种中药多糖:川明参多糖(CPS),川牛膝多糖(RCPS),杜仲多糖(EOPS),川白芷多糖(ADPS),川麦冬多糖(OJPS),川黄柏多糖(PCPS),川佛手多糖(CMPS)体外对犬细小病毒(CPV)感染细胞能力的影响。分别将7种中药多糖通过先加多糖再接种病毒、病毒和多糖感作后加入和先接种病毒再加多糖3种加药方式加入到培养24h的F81细胞中,在病毒接种后72h通过MTT法测定F81细胞的活性以评价各中药多糖对F81细胞抵抗犬细小病毒感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第1种加药方式下,CPS、RCPS、EOPS、ADPS抗CPV作用较强;在第2种加药方式下0JPS、PCPS、CMPS的抗病毒作用最为显著;在第3种加药方式下RCPS、ADPS、PCPS抗病毒作用最为显著。结果提示,7种多糖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病毒感染F81细胞,部分中药多糖的抗病毒作用与加药方式有关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4.
运用常规治疗和附加抗病毒口服液2种不同治疗方法,分别治疗临床确诊的36只犬细小病毒病,通过临床治疗期间的白细胞、红细胞等血常规变化,掌握抗病毒口服液是否具有治疗犬细小病毒病疗效.结果表明:抗病毒口服液能够升高病犬白细胞数、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在治疗5d后均恢复正常水平,与常规治疗组数据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5.
犬细小病毒感染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犬细小病毒感染(Canine parvovirus infection)是由犬细小病毒(CPV)引起的犬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严重肠炎综台征为特征的犬科和鼬科动物的重要传染病。我国于1982年由梁士哲等证实此病后,在东北、华东和西南等地区的警犬和良种犬中陆续发生和蔓延。特别是该病于2001年广泛流行,给养犬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正> 自1978年美国首先发现犬细小病毒感染以来,欧洲、澳大利亚、亚洲、非洲、墨西哥等国家均报道过本病。1980年南京地区在工作犬中亦发现类似这种病的出血性胃肠炎。从1986年起本校兽医院门诊病例逐年增多,呈明显的递增趋势(见附表) 相似文献
7.
2016年4月,重庆市某宠物医院收诊一例以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呕吐、排腥臭味血便以及白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的疫病,经发病情况、临床特征、胶体金试纸条检测以及血常规指标检测综合诊断为犬细小病毒感染,通过采取注射高免血清、补液、抗生素消炎等针对性综合治疗措施,病犬逐步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8.
黄芪多糖对犬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将黄芪多糖应用于犬,通过对肌肉注射高、中、低不同剂量的黄芪多糖注射液,进行试验前后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3、补体C4、WBC、Ly、RBC含量的测定比较分析,来观察黄芪多糖对犬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将12只犬分为4组,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处理组分别注射不同剂量(低剂量0.1ml/kg、中剂量0.5ml/kg、高剂量1ml/kg)的黄芪多糖注射液来探讨其对犬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量的黄芪多糖注射液能提高犬的机体免疫球蛋白(IgG,IgM,IgA)、补体C3、C4和WBC、LY、RBC的含量,中剂量(0.5ml/kg)的黄芪多糖对犬的免疫增强效果比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的效果要好。 相似文献
9.
取2~3月龄大13只(10只肠道驱虫),禁食24h后,分组分别经口鼻、静脉、肌肉接种TCID_(50)/ml为4×10~(5·75)的犬细小病毒(CPV)第四代猫肾细胞培养毒11.5或25.0m1/kg,再禁食48h。结果,各犬均于接种后第4d起陆续典型发病,粪便HA试验阳性,负染见CPV粒子。主要病理学变化是,小肠出血性坏死性炎,心肌灶状出血和颗粒变性;胸腺皮质的胸腺细胞及淋巴结皮质的淋巴细胞死亡、减少;在一些小肠隐窝上皮细胞、淋巴结的淋巴细胞和网状细胞以及胸腺的胸腺细胞和上皮性网状细胞核内见嗜酸性、嗜硷性或两染性包涵体;3只3月龄犬膈肌灶状出血。小肠粘膜扫描电镜观察,粘液增多,绒毛肿胀。其上的横沟变钱或消失。杯状细胞开口扩张,数目增加。电镜观察,在小肠隐窝上皮未分化细胞的核内见直径为27nm的CPV粒子,并对其形态发生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10.
犬细小病毒病是犬的一种具有高度接触性烈性传染病。临床上以急性出血性肠炎和心肌炎为特征[1]。犬细小病毒对犬具有高度的接触性和传染性,各种年龄的犬均可感染。以刚断乳至90日龄的犬发病较多,病情也较严重。 相似文献
11.
探讨芪苓制剂多糖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损伤小鼠血清SOD和MDA的影响。将75只体重18-22 g的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均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环磷酰胺(CY)组和芪苓制剂多糖低、中、高剂量组,芪苓制剂多糖3个剂量组小鼠分别灌服低(200 mg/kg)、中(400 mg/kg)、高(600 mg/kg)剂量芪苓制剂多糖,空白对照组和CY组分别灌服等量的蒸馏水,1次/d,连续19 d。试验第20天,空白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余4组均腹腔注射100 mg/kg CY,24 h后,各组小鼠摘除眼球采血,检测小鼠血清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表明,与CY组相比,芪苓制剂多糖3个剂量组小鼠血清SOD活性均极显著升高(P<0.01),MDA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结果表明,芪苓制剂多糖能改善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损伤小鼠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2.
兰州市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病及犬副流感的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查清兰州市宠物犬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病、犬副流感的感染情况,本研究对2004年~2009年前来宠物医院就诊的有临床症状的犬进行检测,共采集犬瘟热疑似病犬眼鼻分泌物、唾液2238份;犬细小病毒病疑似病犬粪便2423份;犬副流感疑似病犬眼、鼻分泌物334份。用快速检测试纸卡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兰州市宠物犬犬瘟热平均阳性率达27.52%,自2004~2009年间呈逐渐下降趋势。犬细小病毒病平均阳性率为25.88%,自2004~2008年间呈逐渐下降趋势,2009年略有反弹。首次证实犬副流感在兰州市宠物犬中流行,其中犬副流感病毒平均阳性率为37.72%,犬腺病毒Ⅱ型平均阳性率为19.46%,从流行周期看,2004年以犬副流感病毒感染为主,2005年以犬腺病毒Ⅱ型感染为主,而后连续两年以混合感染为主,到2008年又以犬副流感病毒感染为主,2009年再次以混合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13.
14.
参照GenBank中犬细小病毒VP2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添加EcoRⅠ和XhoⅠ酶切位点的引物,对CPVVP2基因进行PCR扩增,克隆至pGM—T载体,获得重组质粒pGM—T—VP2,将重组质粒亚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上,获得表达重组子pET-32a—VP2,经EcoRⅠ和XhoⅠ双酶切鉴定后,序列分析确定该重组子YM株VP2基因ORF正确,转化至E.coli Rosetta(DE3)中,获得了基因工程菌株E.coli Rosetta(CVP2),并对重组菌进行了诱导表达,鉴定及纯化。结果表明纯化样品中含有87kDa目的蛋白,Western blot检测发现该蛋白与犬细小病毒多克隆抗体发生反应,出现特异条带。E.coli Rosetta(CVP2)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出了CPV—YM株VP2,从而为进一步制备检测抗体效价的胶体金检测试剂盒的开发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建立犬细小病毒(CPV)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实现CPV的早期快速诊断,本研究根据GenBank登录的CPV VP2基因序列,在其序列保守区域设计LAMP引物,利用CPV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扩增。结果表明:LAMP方法检测灵敏度达到10-1TCID50/mL;并且与其它细小病毒等无特异性扩增,表现出良好的特异性。与PCR技术相比,LAMP法操作更加简单方便,更适合基层和实验室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6.
Giardia duodenalis causes gastro-intestinal (GI) disease and carries a zoonotic risk. The risk for infection depends on local prevalence and individual immunity, but clinical signs are inconsistent and the role of G. duodenalis in other GI diseases is unknown. The current study aims were to evaluate the prevalence of G. duodenalis in dogs presented to a university veterinary teaching hospital in Israel, investigate risk factors for infection and its associations with other diseases. Fecal samples from 163 dogs were tested for G. duodenalis by an antigen assay (FASTest® Giardia strip). Prevalence of G. duodenalis infection was 11.9 %. It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young age (≤1year) and canine parvoviral enteritis. Housing conditions, signs of GI disease or other systemic diseases were unassociated with infection. In conclusion, G. duodenalis infection prevalence is relatively low in the study population. Young age and diagnosis of co-infections are common, warranting screening for G. duodenalis. 相似文献
17.
为快速检测犬细小病毒(CPV)、犬冠状病毒(CCV)和贾第鞭毛虫(Giardia),研究利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制备CPV+CCV+Giardia抗原三合一胶体金检测卡并评价其各项指标.结果显示,该三合一胶体金检测卡与CDV、CPV、CAV、CRV、CCV和Giardia(自身样本除外)无交叉反应;可检测浓度低至10.0... 相似文献
18.
党参总皂苷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党参总皂苷(TSC)抗氧化作用。方法:将50只昆明系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辐射模型组、3个不同剂量(100、200、400 mg/kg)党参总皂苷给药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15Gy60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均匀照射。辐射后,各剂量组每天灌胃给予不同剂量TSC 0.2 mL;辐射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每天灌胃给予生理盐水0.2 mL。连续灌胃2周后,将小鼠处死,测定心脏、肝脏组织匀浆和血清MDA含量、SOD活性和GSH-Px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模型组MDA含量极显著增高(P0.01),SOD和GSH-Px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TSC各剂量组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SOD和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且以TSC高剂量组的效果最佳。结论:TSC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不同中药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中药对奶牛乳腺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7种中草药(王不留行、黄芪、漏芦、木通、通草、蒲公英、甲珠)测定其对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测定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质量分数、一氧化氮(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表明中药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SOD、GSH-Px和CAT活性高于或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5,P<0.01),MDA、NO、NOS质量分数低于或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5,P<0.01).中药能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生成,同时提高奶牛抗氧化酶活性,增强了奶牛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