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了解小儿高胆红素血症心肌酶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住院小儿50例为治疗组,同期来门诊查体的健康小儿20例作为对照组,行血清心肌酶检测,结果: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胆红素越高心肌酶也越高,经治疗后,随胆红素下降心肌酶明显下降,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心肌酶活性高,对其应常规行心肌酶测定和心电图检查。  相似文献   

2.
重症肺炎患儿心肌损害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重症肺炎患儿心肌损害血气指标、心肌酶学的变化。方法:分析58例重症肺炎患儿的心电图、血气指标及心肌酶学的变化并探讨其相关性。结果:心肌酶学异常组的血气分析水平均较心肌酶学正常组有显著改变(P0.01)。心肌酶学异常组32例中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与血气分析结果的-BE值呈正相关关系(P0.01)。58例重症肺炎患儿中心电图显著改变者51例,其中心肌酶学异常组患儿32例(62.75%),合并心力衰竭11例(18.97%)。结论:低氧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参与了重症肺炎患儿心肌损害的发生、发展,早期改善低氧血症,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有利于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生;血气分析、心肌酶学检测及心电图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重症肺炎患儿心肌损害和判断病情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重症肺炎患儿心肌损害血气指标、心肌酶学的变化。方法:分析58例重症肺炎患儿的心电图、血气指标及心肌酶学的变化并探讨其相关性。结果:心肌酶学异常组的血气分析水平均较心肌酶学正常组有显著改变(P0.01)。心肌酶学异常组32例中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与血气分析结果的-BE值呈正相关关系(P0.01)。58例重症肺炎患儿中心电图显著改变者51例,其中心肌酶学异常组患儿32例(62.75%),合并心力衰竭11例(18.97%)。结论:低氧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参与了重症肺炎患儿心肌损害的发生、发展,早期改善低氧血症,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有利于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生;血气分析、心肌酶学检测及心电图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重症肺炎患儿心肌损害和判断病情预后。  相似文献   

4.
婴幼儿重症肺炎患者血清心肌酶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清心肌酶是临床判定心肌受损的酶学标志物,本文分析婴幼儿重症肺炎时心肌酶学变化及其临床表现,并与一般肺炎患者对照观察,以了解重症肺炎血清心肌酶检测的临床意义。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重症肺炎组患儿35例,男20例,女15例;婴儿21例,幼儿14例,(重症肺炎组根据心肌酶高低分为心肌酶升高亚组26例,心肌酶正常亚组9例)一般肺炎组患儿65例,男33例,女32例;婴儿39例,幼儿26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小儿肺炎患者进行心肌酶谱测定,判断心肌损伤及病情程度。方法:对111例小儿肺炎(70 例肺炎、41 例重症肺炎心衰型) 患儿进行心肌酶谱测定,并与200 例正常儿童心肌酶谱值进行比较。结果:肺炎组心肌酶谱值均高于对照组( P< 0-01) ,重症肺炎组各项心肌酶谱值又明显高于肺炎组。结论:肺炎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损伤,病情越重,心肌酶活性升高愈显著,随着病情好转,心功能的改善,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与心肌酶谱的关系。方法选取88例符合第四届全国新生儿学术会议所修订的诊断标准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住院当天采静脉血测定心肌酶,对比分析HIE轻、中、重度患儿心肌酶谱水平的变化。结果88例患儿心肌酶均增高,随着病情的加重,心肌酶谱水平逐渐增高,轻、中、重度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肌酶水平和HIE发生病变的程度呈正相关性。结论在HIE脑损伤程度的评价过程中,心肌酶活性高低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性指标。心肌酶谱可以成为HIE的常规化检查项目,以帮助快速诊断、病情的判断和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方法采用酶动力学方法对63例腹泻患儿及47例正常体检儿童进行血清心肌酶谱AST、LDH、CK、α-HBD及CK—MB测定。结果腹泻患儿血清AST、LDH、CK—MB、α-HBD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CK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纯性腹泻与腹泻合并脱水酸中毒患儿比较心肌酶活性存在差异性,尤以CK—MB、LDH为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常伴有心肌损害;心肌酶谱检测可早期发现心肌受损的情况;对于腹泻小儿应常规进行心肌酶谱的检测,以便早期发现心肌损害,同时应早期给予保护心肌治疗。  相似文献   

8.
许光兰 《华夏医学》2003,16(1):38-40
目的 :探讨肺心病患者心肌酶活性与动脉血气变化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通过测定 83例不同时期肺心病患者动脉血气及 5种心肌酶 (天冬氨酸转氨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 )的活性 ,并分析肺心病患者心肌酶升高的原因及预后关系。结果 :5种心肌酶活性在急性期明显高于缓解期 ,P<0 .0 5 ,死亡组 5种酶明显高于存活组 ,P<0 .0 1,重度低氧血症 (Pa O2 <4 0 mm Hg)时心肌酶明显增高 ,而二氧化碳储留对心肌酶影响不显著。结论 :缺氧是肺心病患者心肌酶升高的主要原因 ,而心肌酶增高是肺心病患者病情危重的信号  相似文献   

9.
杨镒宇  李建英 《广东医学》2001,22(9):814-815
目的 探讨心肌酶谱与心电图在儿科非原发性心脏疾病中配合应用、反映心肌状态的临床问题。方法 排除原发性心脏疾患后,125例患儿做全导联EKG检查、心功酶CPK和同功酶CK-MB测定。结果 以EKG作因变量,CPK、CK-MB及发病年龄作自变量,经过逐步回归,均不能进入回归方程;CPK与CK-MB作直线相关分析,相关系数R:0.43,P<0.01。结论 发生病理心电改变时,心肌酶学未发生改变;相反,当未发生病理心电改变时,部分非原发性心脏疾病患儿的心肌酶学已经发生变化,即EKG与心肌酶学在疾病过程中存在不同的变化时相;CPK与CK-MB升高的相关性一致,但他们的相关程度也不紧密,可能还与疾病中心肌损害以外的其他器官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毒鼠强中毒对血清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口服毒鼠强急性中毒患者27例,年龄9~70岁,入院后即应用动力学法行心肌酶谱检测;以同年龄组健康体检者20例为正常心肌酶谱对照组。结果:27例毒鼠强中毒者心电图检查23例正常,其余4例出现有ST—T改变及窦性心动过速,约占正常者16%。急性毒鼠强中毒对心肌有明显损伤,相关心肌酶明显增高,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和α-羟丁酸脱氢酶(HBDH)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高,P≤0.01。结论:救治急性毒鼠强中毒时,需注意保护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11.
北京西南地区城市人群血压、血脂、血糖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北京西南地区城市在职工作人员血压、血脂、血糖异常的发生率,分析其与正常体重、超重、肥胖的关系。方法在2008年度于我中心体检的41320人中。随机选取城市在职工作人员10000例,年龄在20~60岁人群为样本。按我国体质指数建议指标,分类出体重正常、超重、肥胖人群;再根据不同的年龄段统计出不同人群、不同年龄段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发生率。结果①在10000例受调查者中,超重2831例,占28.31%;肥胖1436例,占14.36%;体重正常5733例,占57.33%。②体重正常5733例,其中高血压636例(11.09%),高血脂536例(9.35%),高血糖278例(4.85%)。③超重2831例,其中高血压745例(26.32%),高血脂628例(22.18%),高血糖349例(12.33%)。④肥胖1436例,其中高血压588例(40.95%),高血脂454例(31.62%),高血糖234例(16.30%)。结论①北京西南地区城市人群中超重和肥胖人群比例增高趋势明显:②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发生率与体重的增加有明显关系.不同年龄的发生率不同。  相似文献   

12.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时血乳酸和血糖的监测价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血乳酸和血糖值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时的监测价值和诊疗中的意义。方法 全部患儿入院时进行危重病例评分<90分者88例,记录生命体征,急抽静脉血检测电解质、血糖和血乳酸值,并进行血液气体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 符合3项、4项SIRS诊断指标组与非SIRS组、符合2项SIRS诊断指标组比较,血乳酸值差异非常显著,P<0.01。血糖值在符合2项、3项SIRS诊断指标组与非SIRS组比较,差异显著;而在符合5项时与SIRS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SIRS时血乳酸值比血糖值的监测价值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劳务女工孕期血铅水平与其血压的关系,为改善围生期工作,促进孕妇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8年3月至2009年11月在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产前门诊建卡的劳务女工孕妇进行问卷调查、血压及血微量元素浓度测定.随机选取其中897例资料完整并在深圳居住满2年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相关和回归方法评价血铅与血压的关系.结果 孕妇血铅均值为(45±23)μg/L;家族史、体质量指数(BMI)、血铅浓度对血压升高有预测作用;在血铅56 μg/L分界点时,两组舒张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铅组(血铅浓度≥100 μg/L)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高于低铅组(P<0.05).结论 低铅暴露是致孕妇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之一,铅对血压的影响以舒张压更为敏感.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degree of blood lead in pregant women and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levels of blood lead on blood pressure under environmental lead exposure, in order to previde basic evidences for taking the further measures. Methods A quesionnaire survey was administed, blood pressure and the serum of microelements were tested for the pregnant women who took the prenatal examinationin the Maternal and Child Care Service Centre of Baoan between March 2008 and November 2009, gathered 897 pregnant women whose materials were complete and stayed in Shenzhen more than one year as the study objects.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distributed by quartileand carried out the pair matching study. Correlation,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T test were usedto statistic. Results The average of blood lead was (45±23)μg/L;The Bivriate correlations showe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blood lead and blood pressure was positiv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indicated family history, BMI,blood lead were predictors of increasing blood pressure. After excluding the confounding factors, on the 56 μg/L the diastolic pressure(DB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Blood pressure of case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Blood calcium of case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without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e degree of blood lead of pregnant women in Shenzhen is low. Environmental lead exposure is one of the dangerous factors of increasing blood pressure .DBP is more sensitive to lead.  相似文献   

14.
血液安全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虽然先进的检测技术可以筛除不合格血液,但血液安全之源是血液的提供者——低危无偿献血者。加强献血宣传,开展以人为本的献血者招募,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进行血液检测,是保证临床用血需要的关键,也是血液安全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胡映玉 《广西医学》2003,25(12):2389-2391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甲状腺素水平的变化与血糖、血脂的关系。方法 :对已确诊 1型和 2型糖尿病的 378例患者测定血清 TT3、TT4、空腹血糖 (FBG)、餐后两小时血糖 (PBG)、空腹 C肽 (FC-肽 )、餐后两小时 C肽 (PC-肽 )、血脂 ,并与同期体检的 342例健康人群进行比较。结果 :糖尿病患者血清 TT3、TT4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 5 ;P<0 .0 0 1 ) ,TT3、TT4与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呈显著负相关 ,与餐后两小时 C肽呈正相关。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甲状腺激素水平较正常人群低下 ,在糖尿病的糖代谢和脂代谢紊乱中产生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与人口老龄化,医疗机构对血液的需求也逐年变大。而供血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关注。血站血液检验实验室作为检验血液是否合格的关键部门,加强对血液检验实验室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对保障用血安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1):104-107
目的探讨3种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指标、血脂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120例进行分组研究,根据使用药物的不同分为奥氮平组(A组)、利培酮组(B组)和阿立哌唑口崩片组(C组),每组各40例,分别口服对应药物治疗,治疗周期1个月。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入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并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后B、C两组各项指标检测结果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三酰甘油(TG)指标检测结果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显著高于治疗后的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精神病药物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时,利培酮和阿立哌唑口崩片对糖脂代谢影响较小,奥氮平可显著升高血糖、血脂水平,临床应用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血液储备库的运行和应急启动保障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经全军卫勤专家、医院管理专家和输血专家的共同努力,血液储备库的建设已初具规模.面临突发的汶川大地震,血液储备库首次应急启动,其应急保障能力和技术保障能力经受了实战的考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细胞计数方法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用两种方法即仪器全血模式、预稀释模式对120例标本进行血细胞计数。结果仪器预稀释模式中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与全血法相比有显著差异,其他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细胞计数要注意临床表现,尽可能采用全血法,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现有的血液粘度测试仪的测量重复性,减少检测用血量,提高血流变血检测结果的准确度。方法:对仪器切血盘和驱动惰盘检测结构进行改进,并用改进后的仪器进行实验,将得到数据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仪器测试准确度和重复性显著提高,用血量减少一半。结论:对现有的血液粘度测试仪进行的改进,显著提高了原有仪器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和重复性,减少了检测用血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