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3 毫秒
1.
光通信系统中交织型级联码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光通信系统中单级型级联码和交织型级联码的纠错性能进行理论研究与仿真分析后表明:交织型级联码的纠错性能与单级型级联码基本相当,与经典的RS(255,239)码型相比,其净编码增益(NCG)大得多,纠错性能有很大的提升;交织型级联码的冗余度比单级型级联码要低得多,并且还具有比单级型级联码更强的纠突发差错能力。因而交织型级联码更适合光通信系统的实际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基于无线光通信的增强型FEC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无线光通信信道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EFEC(Enhanced FEC)级联码构造结构--外码+外交织器+内码+内交织器.在这种改进的结构下,研究了RS级联码在无线光通信信道中的纠错性能,以及交织器在级联码中对纠错性能的影响.得到了一种适合于无线光通信信道的高编码增益的级联码方案--RS(255,239)+外交织器+RS(31,21)+内交织器,编码增益改善了2~16dB.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级联编码对DS/BPSK系统性能的影响,设计了一种基于RS与卷积码级联编码的DS/BPSK系统,分析了该级联编码直扩系统的性能,仿真了在纠错编码参数发生改变时的系统性能。仿真结果表明,级联编码的DS/BPSK系统性能比单码编码的DS/BPSK系统性能要好。在RS码参数保持不变时,降低卷积码的码率,采用软判决方式译码以及多比特软判决,能有效提升系统性能;同时,交织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在数字电视地面广播国家标准中的前向纠错编码(FEC)部分,采用BCH码和LDPC码进行级联的编码方案。本文给出了国家标准中准循环LDPC码的参考编码算法,探讨了该码对应的生成矩阵特点及编码步骤,编程实现了编译码算法,并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国标中的准循环LDPC码在AWGN信道中极低信噪比情况下仍具有较好的纠错性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DWDM光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和级联码的理论进行分析后,对DWDM系统中现有的前向纠错(FEC)编码技术提出了内外型、并行型和连续型的三种级联码改进方案.通过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内外型级联码冗余度过大,并行型级联码的译码实现过于复杂,而连续型级联码是一种纠错性能优良,冗余度适中、易于实现的码型,更适用于高速DWDM系统.  相似文献   

6.
遥测信道是一种典型的时变衰落信道,为弥补信道衰落对信息传输质量的影响,通常采用纠错编码的方法比单纯依靠加大系统功率裕量的方法更有意义。根据RS码的相关理论及编译码原理,结合遥测信道的特点,提出了RS码与卷积码级联的编译码方案,最后对该级联码的方案进行了软件仿真和硬件设计。实现结果表明级联码的增益要优于单纯的卷积码2 dB。  相似文献   

7.
光通信系统中一种新颖的随机交织型级联码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LDPC码,提出一种新颖的随机交织型级联码(RICC,random interleaved concatenatedcode)方案。在编码阶段,根据LDPC码中不同度数的变量节点采用不同纠错能力的BCH外码,分别进行保护的思想进行集分割编码;在译码阶段,采用硬判决辅助软判决的联合迭代译码。不同于传统的单极型和交织型级联方式,它是一种根据LDPC码变量节点(VN)度数来决定交织深度,因而交织方式是随机的。仿真结果分析表明,在误比特率(BER)为10-8时,四集合分割的RICC-4P的净编码增益(NCG)比无分割的单级型级联码提高了0.15dB,比ITU-T G.709和G.975.1标准中的RS(255,239)、RS(255,239)+CSOC(n/k=7/6,J=8)级联码和开销为25%的正交级联BCH码的NCG分别提高了3.0、1.5和0.4dB,其纠错性能的提升得益于采用集分割保护和硬判决辅助软判决的联合迭代译码。  相似文献   

8.
"模拟量纠错编码"方法,就是对采样数据不进行A/D变换,直接建立模拟量之间的编码约束关系。借鉴近年"镜像Baker码"模拟量纠错编码研究成果,提出"四位循环Baker码"的构造和最大似然译码方法,有效提高了纠错性能。在图像传输应用的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四位循环Baker码"在高信噪比情况下,其纠错性能与镜像Baker码相比得到很大的提高;与数字编码体系相比,在低信噪比下,模拟量编码具有更好的抗噪声性能。模拟量信道纠错编码在无线通信,特别是信道的干扰或噪声大的图像通信中,具有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9.
"模拟量纠错编码"方法,就是对采样数据不进行A/D变换,直接建立模拟量之间的编码约束关系。借鉴近年"镜像Baker码"模拟量纠错编码研究成果,提出"四位循环Baker码"的构造和最大似然译码方法,有效提高了纠错性能。在图像传输应用的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四位循环Baker码"在高信噪比情况下,其纠错性能与镜像Baker码相比得到很大的提高;与数字编码体系相比,在低信噪比下,模拟量编码具有更好的抗噪声性能。模拟量信道纠错编码在无线通信,特别是信道的干扰或噪声大的图像通信中,具有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0.
串行抵消列表(SCL)算法是极化码的一种近似最大似然(ML)译码算法,基于该算法的循环冗余校验(CRC)级联极化码、校验(PCC)级联极化码纠错性能优良,已成为5G极化码标准编码方案。总结了SCL译码错误类型,并从降低SCL译码错误的角度揭示了CRC级联极化码、PCC级联极化码,以及CRC辅助的PCC级联极化码,三者提升SCL译码性能的原理。仿真结果表明:CRC辅助的校验级联极化码可以显著降低SCL译码错误,并在较高信噪比(SNR)范围内,呈现出最佳的纠错性能。  相似文献   

11.
分组相关快衰落信道下自适应Turbo码译码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分组相关快衰落信道的特性,推导出该信道下Turbo码译码算法;研究了迭代次数对Turbo编码系统的影响,在小信噪比弥散度条件下,提出基于平均信噪比的最佳迭代译码次数自适应选择方案,可以兼顾译码性能和译码速度,得到较低的平均误比特率和较高的平均译码速度。仿真结果说明,本文提出的Turbo码译码算法,降低了对信道估计精度要求的同时,得到精确信道估计时的性能;对于目标误比特率为10^-4时,采用自适应Turbo译码算法,与固定迭代4次相比,平均误比特率降低了40%,提高了系统性能;而与固定迭代8次相比,迭代次数降低了约1/4,提高了译码速度。  相似文献   

12.
大Doppler频移条件下基于导频信号的扩频码捕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Doppler频移对传统扩频码捕获算法的影响,提出了在发送导频信号期间,利用自适应谱线增强器(ALE)对部分匹配滤波输出进行处理以估计Doppler频移值,经过频偏校正后,采用传统全匹配捕获算法进行扩频码捕获判决的新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大Doppler频移的影响,迅速完成扩频码的捕获。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接序列扩频信号的双积分滑动相关捕获算法,同时使用两组相关器联合进行码相位的捕获,捕获的门限采用CAFR(常虚警率)自适应控制方式。文中给出了这个捕获方案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具体分析。实验表明,利用FPGA实现这种捕获算法,不仅具有较高的性价比,而且衡量PN码捕获的最关键指标——平均捕获时间也大大少于常规捕获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基于DSP和FPGA的嵌入式数字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甲池  江太辉 《电讯技术》2003,43(6):99-103
介绍了一种基于Xilinx公司的FGA(Spartan2 XC2S200)和TI公司的DSP TMS320VC5410设计的直接序列扩频收发机,其下变频后的部分,如PN码的捕获、跟踪、基带解调(去掉剩余频差)等全部采用FPGA数字实现。对PN码的捕获,采取了一种门限自适应控制的双积分滑动相关捕获方法,既大大节省了FPGA的硬件设计资源,又能使PN码的平均捕获时间足够小。经实验测试,该系统各参数完全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万蕾  费泽松  匡镜明 《电子学报》2002,30(10):1555-1557
本文针对3G系统中自适应多比特率(AMR)语音业务的各种语音编码模式,设计了采用Turbo码的不等保护信道编码为基础的链路配置方案.为了研究AMR的链路适配,提出了针对3G系统多业务、多接入速率特征的不等功率分配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AMR的不同编码模式对小区的接入容量的影响.基于链路级的仿真和对系统容量的分析,本文归纳了3G系统中AMR语音业务的链路配置和模式切换准则,对实际系统中的无线资源管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刘焕兵  陈翔  姜晖 《电视技术》2012,36(1):80-82,117
在一类非规则重复累加码优越的次数分布对基础上,利用准循环码原理设计了基校验矩阵,并进行了去四环优化,利用算法构建优化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码长变化灵活,性能比优化前有明显提高,十分接近IEEE 802.16e标准规定的LDPC码性能,非常适合电视信号的传输。  相似文献   

17.
刘燕 《电子工程师》2010,36(10):14-16,20
随着高速多媒体业务的迅速发展,如何提高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以及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Beyond3G)的性能和容量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业务无线接入时的服务质量(QoS)问题上,高效的纠错编码是必不可少且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之一。文中简要回顾了纠错码在前两代移动通信中的应用,并着重介绍了目前的研究热点——Turbo码和LDPC码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本文最终证明了不存在n13位的Barker码,并探索了二相码的解析优选法。文中定义了一个Yn矩阵,并由Yn导出了二相码的重量w,Hamming距离d,游程数和码长n之间的关系式,所得关系不仅揭示出二相码各参数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可用它来解决Barker码的存在性问题,从而将二相码的优选问题建立在解析的基础上。文中还举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9.
宋时立  刘国超  杨玲  陈霄  文红 《通信技术》2012,45(8):17-18,21
LT码是一类可现实的喷泉码,喷泉码由于其本身的特性可以克服深空通信中反馈难以实现,距离远,变时延的困难。依次介绍了在有中继传输的深空通信中适用的分布式LT码编码以及相对普通LT码编译码复杂度更低,系统开销更小的系统LT码。在此基础上提出系统的两信源分布式LT码的编码方法,并通过仿真结果验证其性能,为喷泉码在深空通信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类性能优良的编码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手机二维码业务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梁鹏 《电信科学》2006,22(12):36-39
手机二维码是指将相关信息用二维码进行编码,使二维码信息以各类业务的形式在手机里存储、阅读、传播.本文首先对手机二维码的技术特性进行了研究,总结分析了手机二维码业务在其他各国的应用现状,并对典型的业务应用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手机二维码业务在中国开展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