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探讨益生菌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相关性腹泻(CID)的治疗效果。选择本院2016年2月~6月因妇科恶性肿瘤住院并发生CID的患者共126例,使用随机数字表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63例,按照常规治疗(洛哌丁胺),实验组6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益生菌治疗;观察指标主要为患者平均腹泻持续时间、腹泻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KPS评分和免疫指标。对照组腹泻持续时间为(4.85±0.22)d,高于实验组(2.92±0.1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06%,高于对照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均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KPS评分为86分,高于对照组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CD3+、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实验组和对照组CD8+的含量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生菌可缩短妇科恶性肿瘤CID患者的腹泻持续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健康状况,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对结肠癌术后化疗相关性腹泻患者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70例结肠癌术后行辅助化疗发生化疗相关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口服蒙脱石散、静脉补液或口服补液和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420 mg/次,3次/d,温开水溶解后口服。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72 h后血清二胺氧化酶(DAO)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72 h后,两组患者DAO和TNF-α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74.29%)(χ2=5.29,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无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双歧三联活菌胶囊用于治疗结肠癌术后化疗相关性腹泻具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能降低血清DAO和TNF-α水平,具有降低肠黏膜的通透性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奥沙利铂(L-OHP)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晚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治疗,治疗组给予L-OHP联合化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53.3%)显著高于对照组(36.7%)(P<0.05);治疗组中初治患者治疗有效率(63.2%)显著高于复治患者(36.3%)(P<0.05),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中的初诊患者治疗有效率(38.9%)(P<0.05).对照组中初治患者治疗有效率(38.9%)和复治患者(30.0%)相当(P>0.05),复治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复治患者相当(P>0.05).治疗组白细胞减少和神经毒性的发生率要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组出现口腔炎的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恶心呕吐、腹泻、血小板减少、手足综合征和肾毒性的发生率均相当(P>0.05).结论:L-OHP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初治患者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但其远期疗效和预后尚需进一步研究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6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00例,其中88例设置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阿司匹林;观察组11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氯吡格雷治疗。结果:观察组效果评分为3.87±0.03,高于对照组3.24±0.05(P0.05);观察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和心绞痛发作频率分别为3.18±0.03 min和1.39±0.02次/d,均低于对照组3.62±0.07 min和2.81±0.03次/d(P0.05);观察组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聚积指数分别为0.78±0.02 P a o s,0.33±0.02 L/L和7.13±0.04(P0.05),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血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对结肠癌患者应激反应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结肠癌患者130例,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和TNF-α值、CD4+细胞含量的变化情况,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恢复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4 d的乳糜漏、伤口感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3%(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4 d的CD4+细胞含量分别为36.34±7.83%和33.66±9.82%,都明显高于术前的30.33±6.49%和30.49±5.33%(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4 d的血清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值都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同时术后14 d观察组的血清IL-6和TNF-α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能有效提高结肠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抑制其应激反映,从而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与益生菌联合应用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6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n=80)和对照组(n=80),观察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与益生菌联合应用,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美沙拉嗪,用药期为4个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内镜检查结果,不良反应,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和血浆D-乳酸水平。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体有效率为91.25%,对照组患者总体有效率为76.2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内镜检查结果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患者内镜检查结果有效率为80.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共发生12例不良反应,其中包括2例恶心、4例腹痛、1例皮疹和5例腹泻,对照组患者共发生20例不良反应,其中包括5例恶心、6例腹痛、1例皮疹和8例腹泻,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均显著降低,且4个月后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趋势更为明显(P0.05);血浆D-乳酸水平方面,两组治疗后均显著降低,并且4个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降低程度更大。结论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IBD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一定程度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蛇志》2018,(2)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在结肠癌术后CapeOx化疗方案的疗效及对毒副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76例,其中对照组31例,观察组45例,对照组仅给予Capeox方案(奥沙利铂130mg/m~2,静脉滴注,第1天,卡培他滨1000mg/m~2,口服,每天2次,第1~14天),21天为1周期。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艾迪注射液50ml/次,每天1次,第1~5天。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KPS评分、肿瘤标志物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KPS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CEA、CA-199、CA-125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而且观察组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CapeOx化疗方案可增强中晚期结肠癌的抑制作用,降低化疗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酪酸梭菌活菌胶囊(商品名:阿泰宁)对胆道结石患者术后肠功能紊乱的疗效及对术后消化吸收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40例行胆总管切开探查术且术后出现腹泻、腹胀、消化不良等肠功能紊乱的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生理盐水补液、止泻药止泻和低脂饮食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服酪酸梭菌活菌胶囊,3粒/次,2次/d,连用28d。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P0.05);腹泻和腹胀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同时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球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所有患者未见不良反应。结论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治疗胆道结石患者术后肠功能紊乱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对脂质的消化吸收能力,对患者术后消化吸收功能的改善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布拉氏酵母菌散剂预防婴幼儿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8例,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预防组90例,在对照组常规抗感染治疗基础上加服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服用剂量:年龄6月,0.25 g/d;~1岁,0.5 g/d;~3岁,0.5 g/d,均分为2次服用,疗程7~10 d。比较两组腹泻的发生率,观察两组患儿治疗1周后唾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含量的变化。结果对照组78例发生腹泻34例(43.59%),预防组90例发生腹泻17例(18.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41,P0.01);对照组发生腹泻次数为(5.38±1.50)次/d,预防组为(3.68±1.10)次/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39,P0.01);对照组腹泻平均持续时间为(4.84±1.32)d,预防组(3.73±1.3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5,P0.05)。1周治疗后,对照组的唾液s Ig A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2.769,P0.01),而预防组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88,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散剂能有效预防婴幼儿AAD。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微生态制剂防治儿童感染性腹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132例感染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6)与观察组(n=66)。对照组患儿施以常规药物防治,观察组患儿应用益生菌进行防治。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腹泻持续时间、治疗后病情、血常规与肝功能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86.36%)。观察组患儿腹泻持续时间为(2.41±1.08)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67±1.89)d。观察组患儿治疗3 d后腹泻频率≤2次/d的发生率为24.24%,低于对照组的60.61%。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脱水发生率为3.03%,低于对照组的22.73%。观察组患儿血常规与肝功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感染性腹泻中应用微生态制剂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缩短腹泻持续时间,促进大便恢复正常,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有效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局部热疗联合替吉奥及奥沙利铂治疗胃癌腹腔转移的疗效、患者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6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82例胃癌腹腔转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替吉奥及奥沙利铂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局部热疗,疗程为4周,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均有一定疗效,观察组的有效率为5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存质量提高率为7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呕吐13例,腹泻1例,口腔粘膜炎8例,对照组发生呕吐12例,3例腹泻,口腔粘膜炎9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减少7例,对照组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热疗联合替吉奥及奥沙利铂治疗胃癌腹腔转移的疗效较好,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肿瘤细胞减灭术对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流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院诊治的158例晚期卵巢癌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79例。对照组使用肿瘤细胞减灭术进行常规卵巢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联合新辅助化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化疗的表观缓解率(83.54%)显著高于对照组(62.03%)(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各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4、12 w颈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管阻力指数(resisitance index,RI)、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心脏毒性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肝脏损伤、肾脏损伤的不良反应程度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肿瘤细胞减灭术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卵巢的血流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对艾滋病(AIDS)相关性腹泻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在我科门诊进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HAART)治疗的AIDS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用HAART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两组疗程均为24周。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的HAART疗效、AIDS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以及大便培养真菌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HAART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5%和7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腹泻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大便培养真菌感染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能有效预防AIDS相关性腹泻的发生,并减少继发肠道真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71例B-NHL患者分为对照组(n=35例)和观察组(n=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利妥昔单抗进行治疗,3个周期后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5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79,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1.67%,略低于对照组的45.71%,但无统计学差异(x2=0.118,P0.05)。结论: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B-NHL中期疗效显著,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和比较多西他赛或紫杉醇联合奈达铂辅助化疗治疗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45例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化疗的宫颈癌患者为观察组及45例同期采用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化疗的宫颈癌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手术治疗,且术前接受辅助化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和术后病理状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化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62.22%vs.55.56%),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期间,观察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毒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行手术治疗,观察组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盆腔淋巴结转移率和宫旁浸润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辅助化疗宫颈癌的疗效与紫杉醇联合奈达铂相当,且神经毒性、骨髓抑制方面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是临床低毒性且有效的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晚期结直肠癌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0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5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化疗,对照组单用奥沙利铂,卡培他滨进行化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浓度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化疗4个周期后观察组有效率为56.00%高于对照组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84.00%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CEA、CA242、CA19-9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后两组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食欲减低等胃肠道反应,乏力,肝功能损害,骨髓抑制,脱发,贫血以及中性粒细胞下降等,其中观察组乏力,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不良反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具有近期疗效好,安全性高等特点,临床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81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41例、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联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HDL-C、TC、LDL-C、TG水平间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C、LDL-C、TG水平均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血清HDL-C水平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治疗前PV、WBC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PV、WBC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都没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与单用曲美他嗪治疗相比,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效果更优,可明显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和血液流变学,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新辅助化疗后行保乳手术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5年6月于我院确诊的可手术三阴性乳腺癌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在保乳手术前给予AC-T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对照组患者在保乳手术前给予TAC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22%,对照组为73.33%;观察组控制率为95.56%,对照组为91.11%,两组总有效率及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及口腔溃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脱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67%及11.1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改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22%,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保乳手术前采用AC-T序贯化疗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与TAC方案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氩离子凝固术治疗伴有咯血的晚期中心型肺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晚期中心型肺癌咯血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经支气管镜氩离子凝固术联合全身化疗,对照组给予经支气管镜介入局部用药联合全身化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24h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止血有效率及治疗后3天、3~7天,7天复发率以及总复发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一定的改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80.0%(24/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7%(17/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发热、呼吸困难、咳嗽、胸痛及咯血等方面的症状缓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和24h动脉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的以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7%(17/30),且观察组患者术后3天、3~7天,7天复发率以及总复发率均小于对照组,两组止血有效率和总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为13.3%,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支气管镜氩离子凝固术联合全身化疗治疗老年晚期中心型肺癌咯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止血迅速有效,且复发率低,能够缓解呼吸道阻塞症状,改善呼吸功能,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值得在临床普遍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益生菌对婴幼儿肺炎并发腹泻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益生菌对婴幼儿肺炎并发腹泻的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6 5例婴幼儿肺炎并发腹泻患儿,使用益生菌+黏膜保护剂(治疗组4 9例)及单用黏膜保护剂(对照组16例)对腹泻的治疗效果。所有患儿均行大便常规及轮状病毒检测,大便常规正常,轮状病毒阴性。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在肺炎出现腹泻时间、腹泻后开始治疗时间及重型腹泻所占比例上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治疗组有效率为98%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 %。结论 益生菌联合黏膜保护剂治疗婴幼儿肺炎并发腹泻,疗效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