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济阳坳陷下古生界潜山内幕油气藏勘探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针对济阳坳陷下古生界以凤山一冶里亮甲山组为主的潜山内幕油气藏勘探的实际情况,从油源、储层、油气运移通道、配置关系及压力平衡等角度对潜山内幕油气藏成藏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对该套地层应在充分考虑潜山的地质结构、沉积体系、油气生排时期的压力以及生油层和储集层的埋深关系等基础上,有目的地进行勘探。  相似文献   

2.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6,13(6):I0011-I0014
油气地质 试论济阳坳陷前古近系潜山断裂的研究策略 李 阳 田 波 陈清华(1) 对储层单元分级方案的探讨 束青林(1) 济阳坳陷冶里-亮甲山组次生白云岩储集空间成因分析 都运轻(1) 粘土矿物在储层定量评价及预测中的应用——以苏北盆地台兴油田阜三段储层为例 程晓玲 何将启 梁世友(1) 砾岩油藏沉积韵律特征及其对开发的影响——以百口泉油田百21井区百口泉组油藏为例 徐怀民 吴磊 陈民锋等(1) 陆相湖盆砂砾岩体层序地层学研究——以济阳坳陷罗家-垦西地区为例 彭传圣 王永诗 林会喜(1) 济阳-昌潍坳陷火山岩地球化学…  相似文献   

3.
济阳坳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潜山内幕储层再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分析、测井资料分析等技术手段,研究了济阳坳陷凤山组、冶里-亮甲山组白云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因机制、储集空间特点和储层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该套白云岩的形成主要受回流渗透白云岩化作用的影响,可分为晶粒较粗的白云岩、晶粒较细的白云岩和含白云石的石灰岩3类;该套储层主要为一套裂缝-孔隙型储层,储层的形成主要受重结晶、构造与溶蚀等作用的影响,受成岩作用的影响普遍发育了原生晶间孔隙,但后期构造作用是形成有效储层的关键因素,溶蚀作用有效地提高了储集性能,只有在构造作用与溶蚀作用较强的地区才能发育有效的储层。  相似文献   

4.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下古生界奥陶系冶里-亮甲山组主要为一套厚层白云岩,其中发育大量的溶蚀孔洞,在裂缝沟通的情况下能够成为良好的油气储集层.利用渗透-回流模式,探讨了冶里-亮甲山组白云岩的成因机制,认为在白云岩化作用的基础上,早奥陶世末期的怀远运动导致研究区发生区域性隆升,形成风化壳型溶蚀孔洞,但这些孔洞是无效的储集空间;经过后期断裂作用的改造,地层中产生大量的裂缝将其沟通,才能使白云岩成为有效储层;断层的发育又沟通了大气降水和湖水,对储层进行二次溶蚀改造.因此,该区断裂作用决定了储层的形成和发育规模.   相似文献   

5.
济阳坳陷古生界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运用层序地层理论与基准面旋回分析方法,结合钻井、地震、测井方法,将济阳坳陷古生界划分为3个超层序、14个三级层序,即馒头组-亮甲山组超层序A、下马家沟组-八陡组超层序B和本溪组-石千峰组超层序C。根据层序在区域地震剖面上标定结果,追踪解释4个超层序界面,建立了济阳坳陷古生界等时地层格架。测井约束反演剖面上,超层序显示清楚,自下而上呈现低阻抗、高阻抗、低阻抗三分现象。层序界面的主要识别标志有不整合面、岩电性突变面、河流冲刷面、颜色突变面,其中不整合界面为超层序分界面,其余可作为三级层序的分界面。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济阳坳陷地震层序的划分标准,建立了济阳坳陷古生界层序地层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6.
李明娟 《吐哈油气》2007,12(1):7-11
济阳坳陷下古生界整体表现为两大基准面旋回,即寒武系馒头组至奥陶系冶里一亮甲山组和奥陶系下马家沟组至八陡组,相应地两大旋回对应2个超层序8个层序,每个层序均由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组成。生储盖配置关系研究表明,超层序A烃源岩总体不发育,而其顶部亮甲山组白云岩是重要的潜山油气藏储层;超层序B顶部的风化壳发育多期岩溶作用,储层条件优越,是潜山油气藏的主要储层,马家沟期的泥灰岩和厚层灰岩有机质含量较高,是潜在的烃源岩。该区上古生界下部的厚层暗色泥岩是一套优质的区域性盖层,与下伏的寒武系和奥陶系可构成优越的生储盖组合,对形成原生油气藏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7.
济阳坳陷早古生代层序划分与石油地质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济阳坳陷下古生界整体表现为两大基准面旋回,即寒武系馒头组至奥陶系冶里-亮甲山组和奥陶系下马家沟组至八陡组,两大旋回对应2个超层序8个层序,每个层序均由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组成。生储盖配置关系研究表明,超层序A烃源岩总体不发育,而其顶部亮甲山组白云岩是重要的潜山油气藏储集层;超层序B顶部的风化壳发育多期岩溶作用,储集层条件优越,是潜山油气藏的主要储集层,马家沟组沉积期的泥灰岩和厚层灰岩有机质含量较高,是潜在的烃源岩。该区上古生界下部的厚层暗色泥岩是一套优质的区域性盖层,与下伏的寒武系和奥陶系可构成优越的生储盖组合,对形成原生油气藏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8.
济阳坳陷孤北古潜山逆断层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位于济阳坳陷东部的孤北古潜山,地层、构造十分复杂。1984年初,通过孤北13井地层对比,并结合岩屑录井、薄片、地层倾角测井资料分析发现,该井奥陶系下马家沟组—上寒武统凤山组地层重复出现了三次。反复对比分析后确定了逆断层以及逆断层之下倒转褶皱的存在。这是济阳坳陷勘探二十年来发现的第一条逆断层,为印支期构造运动产生的结果。孤北古潜山逆断层的发现,为分析认识华北东部及济阳坳陷地区地质构造运动提供了依据,对下一步勘探寻找更多受逆断层控制的油气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济阳坳陷冶里-亮甲山组次生白云岩储集空间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利用薄片、扫描电镜、荧光分析等技术手段,对济阳坳陷下奥陶统冶里——亮甲山组次生白云岩储集空间成因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认为其储集空间组合以裂缝——孔洞型为主,其成因受岩性、成岩后生作用、构造作用等因素的控制;储层发育是在岩性因素的基础上,叠加成岩作用、构造作用和溶蚀作用改造的结果;溶蚀作用通常沿先存裂缝、角砾问残存孔缝或在微孔隙较发育的岩石中发育,使各类储集空间溶蚀扩大。  相似文献   

10.
富台油田下古生界潜山油藏特征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富台油田邻近车西和大王北两个生油洼陷,具有形成下古生界潜山风化壳油藏与潜山内幕油藏的有利条件。车古20、车571等滑脱潜山的形成和发育主要受埕南断层及台阶断层不均衡活动的影响,构造特征十分复杂。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集空间类型复杂多样,储层非均质性较强。油藏在纵向上呈层状分布,包括八陡组—上马家沟组、下马家沟组、冶里—亮甲山组—凤山组、馒头组四套油层。储层的发育程度控制油藏富集高产,生油洼陷烃源岩的最大埋深控制了油藏的含油底界。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富台潜山凤山组现今地应力特征,根据钻井诱导缝走向及井壁崩落方向对其现今地应力方向进行判断,并通过测井资料及经验公式计算得出关键井现今地应力。通过确定岩石力学参数并建立有限元模型,以关键井地应力为约束条件,对研究区凤山组现今地应力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现今地应力场对裂缝有效性的影响,进而预测有效裂缝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富台潜山凤山组水平最大主应力为90.6~181 MPa,为北东东—南西西方向;水平最小主应力为61.9~110 MPa,为北北西—南南东方向。断裂带为应力低值区,东、西两侧低洼地带为应力高值区,背斜核部为应力分布稳定区,背斜两翼存在应力变化梯度带。北东东—南西西方向为研究区凤山组有效裂缝优势走向,有效裂缝发育最有利地区为背斜核部,其次为背斜两翼,东、西两侧低洼地带则不利于有效裂缝的保存。  相似文献   

12.
依据岩心描述和分析化验资料以及测井、物性等资料,对车古20潜山下古生界储层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表明研究区储层的储集空间可分为溶洞、孔隙、裂缝3类10种类型,储层发育3类复合储集体系;并进行了储层分类评价,下古生界储层总体上为低孔低渗型储层,依据储层物性指标、含流体性质指标和储层厚度指标构建综合评价因子,将储层划分为三类,Ⅰ类储层主要分布在八陡组、冶里—亮甲山组和凤山组地层中,上、下马家沟组储层发育较差。  相似文献   

13.
河北涞源祁家峪剖面寒武系出露连续,层序界面清楚且沉积现象丰富,是进行华北地台寒武系层序划分的较为典型的剖面之一。在新的寒武系年代地层框架下,依据地层的叠置形式、纵向上的沉积相变化及其内部的旋回特征,将该剖面寒武系划分为8个三级层序。结果表明:研究区域从馒头组、毛庄组的"TST+HST"沉积序列转变为"CS+HST"的淹没不整合型层序序列,反映出从混积潮坪沉积序列向缓坡型碳酸盐台地的演化过程,也意味着华北地台寒武系碳酸盐台地从发展阶段向成熟阶段的重大转变;该剖面芙蓉统内部的竹叶状灰岩与长山组顶部、凤山组第1个三级层序顶部发育的均一石生物丘代表了华北地台寒武系末期"贫乏骨骼的风暴海"以及"随着后生动物辐射,微生物碳酸盐岩也在增加"两大特殊沉积现象较为典型的沉积样式。基于层序地层框架内的沉积相叠加方式和地层记录中旋回特征的描述,对河北涞源祁家峪剖面进行层序地层划分,将为探索华北地台在太行山北缘广泛分布的寒武系提供参考实例,也为今后更大区域范围的对比研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4.
利用盖层、源岩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将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划分为沙河子组、营城组-登二段和登二段-泉一、泉二段及沙河子组、营城组-泉一、泉二段3个含气系统。由气源岩排气史和盖层封闭性形成史研究得知,沙河子组、营城组-登二段含气系统开始形成于登三段沉积末期,而登二段-泉一、泉二段和沙河子组、营城组-泉一、泉二段2个含气系统均开始形成于泉一、泉二段沉积末期。由断层活动史研究表明,松辽盆地北部深层3个含气系统在泉头组沉积末期-青山口组沉积时期、嫩江组沉积末期、明水组沉积末期和下第三系沉积末期均发生上扩和下廷,使其天然气运聚成藏的空间范围增大,造成天然气运聚出现“多源一层”和“一源多层”的分布模式,不同地质时期出现不同的天然气成藏范围和类型。  相似文献   

15.
塔北地区储层敏感性综合预测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综合分析地质、地震及测井资料,可以准确地预测储层的敏感性。以地质分析及敏感性实验资料为基础,以测井资料为标定手段,以地震信息为横向预测导向,综合处理各种信息,从而实现对区域储层的敏感性预测。其中,利用测井资料预测储层敏感性是关键,须采用多参数相关系数法进行单井储层敏感性分析。以塔北地区侏罗系为例,综合各类信息进行了储层敏感性处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储层速敏弱,水敏、盐敏、碱敏和酸敏程度中等,与其储层敏感性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6.
结合储层特征及构造演化史,通过马五1气藏地层水形成机理和控制因素分析,将靖边气田马五1气藏地层水演化过程划分为6个阶段。研究认为马五1气藏既无边水,也非底水,无明显的气水边界。所谓气井产水,是成藏过程中由于受区域构造和储层非均质性影响而形成的局部成藏滞留水。  相似文献   

17.
长庆苏里格气田天然气欠平衡钻井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里格气田压力系数低,平均渗透率低,丰度低,产量低,是典型的"四低"气田。针对该气田的储层特征,长庆石油勘探局从1999年开始进行以天然气为循环介质打开储层的钻井技术研究。通过对地层出水预测、地层稳定性、最佳注气参数等几方面的研究,得出了井壁坍塌压力梯度模式、钻头选型方法等,并在陕242、苏35- 18井和苏39- 14- 1井、苏39- 14- 4井进行了试验,试验数据表明,机械钻速大幅度提高,苏35- 18井的钻速达到18m/h,是邻井的9倍多,苏39- 14- 4井的天然气钻进井段为1092m,是迄今为止天然气钻进井段最长的井。通过研究与试验,初步形成了地层出水、稳定性评价、井眼净化技术以及天然气钻井HSE文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