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宋瑶 《职业与健康》2014,(15):2134-2135
目的分析天津市红桥区2009--2012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特征,掌握其流行规律,为制定细菌性痢疾的预防控制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红桥区2009--2012年细菌性痢疾的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红桥区2009--2012年共报告细菌性痢疾438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03.99/10万,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细菌性痢疾全年各月均有发病,8月是发病高峰期,表现为明显的季节性;红桥区各街道均有病例发生,其中发病人数最多的街道是丁字沽街(964例),发病最少的是三条石街(85例);散居儿童发病人数最多(1148例);0~1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其中发病人数男性2502例,女性1882例,男女性别比为1.33:1。结论2009--2012年红桥区细菌性痢疾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低年龄散居儿童为高危人群;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患者多源自于红桥区流动人口密集的街道。  相似文献   

2.
六家幼儿园手足口病的发病情况和预防措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幼儿园集体儿童手足口病的发病情况,以控制手足口病的流行。方法:对1999年上海市闵行区6家幼儿园集体儿童手足口病的发率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家幼儿园手足口病的发病率为0.36-2.67%,2-3岁和3-岁年龄组幼儿的发病率较高,北片幼儿园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幼儿园的发病率。结论: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采取预防措施对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病率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天津市无瑕街社区2011—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Excel 2003整理导入数据库,采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3年,天津市无瑕社区累计报告手足口病例259例,平均发病率为271.64/10万。2011、2012和2013年发病数分别73、143和43例。2011年手足口病发病人群主要分布在华盛里、新袁村和大无缝,2012年主要分布在官房村、新袁村和大无缝,2013年主要分布在大无缝、华盛里和聚贤里。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从3月开始逐渐升高,5—7月为发病高峰,2011年9—11月有小幅反弹,产生了两个次高峰。5岁以下幼儿为主要发病人群。2011—2013年,5岁以下年龄组发病例数所占比例分别为95.9%、92.3%、83.7%,男性的发病率均高于女性。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手足口病的主要发病人群,2011—2013年散居儿童占全部病例数的比例分别为50.7%、46.9%、60.4%,托幼儿童所占比例分别为46.5%、47.5%和30.2%。结论手足口病已经成为了社区公共卫生的挑战之一,预防控制策略应考虑易感人群和季节发病高峰。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峨眉山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掌握其规律,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方法 采用EXCEL2003录入整理数据,对2008-2011年峨眉山市的1 063例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8-2011年峨眉山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 06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61.16/10万,2010年发病最多,共发病442例,年发病率为101.79/10万,占4年总发病数的41.58%;病例主要集中在1~3岁之间3个年龄组,合计发病874例,占发病总数的82.22%,以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男女性别比为1.45∶1,男性病例明显多余女性病例;季节分布呈双峰型,发病高峰期是3~5月和10~12月;地区分布以城区为主;流行毒株以EV71为主.结论 2008-2011年峨眉山市手足口病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发病率水平较高.加强疫情管理和疫情处置;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防病意识;加强卫生行政监督和技术指导;加强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培训,以达到防控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长葛市手足13病流行特征,为今后制订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12年长葛市手足口病疫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2年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系统共报告长葛市手足口病4436例,年均发病率163.93/10万,2009~2011年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P〈0.01),2012年呈急剧上升趋势,以2012年发病率最高。2009~2010年发病呈单峰型,2011~2012年发病呈双峰型。发病以5岁以下散居儿童为主,男性多于女性。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并存,以EV71型为主。重复感染时常存在,聚集性病例逐年减少。结论长葛市手足rj病防控工作应常抓不懈,防控工作的重点人群是5岁以下散居儿童。研制并普种手足口病疫苗是预防家庭聚集性病例发生的理想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济南市历下区手足口病流行趋势,为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济南市历下区2006~2010年手足口病报告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10年历下区手足口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地区分布以姚家办事处发病率最高,为477.09/10万,泉城办事处发病率最低,为37.63/10万,不同地区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7月为发病高峰,占发病总数的62.94%。5岁以下年龄组发病最多,占发病总数的89.36%。结论历下区手足口病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区分布差异较大,5岁以下儿童是发病的主要人群。要加强手足口病防控力度,采取各项措施,降低发病,保沪儿童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汝城县2010 2012年手足口病发病情况,了解手足口病的流行规律,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汝城县手足口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0-2012年汝城县共报告手足口病1 472例,死亡4例,发病率有急剧上升趋势.手足口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4-7月,2012年发病时间明显提前,集中在3-6月;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岁年龄组,占发病总数的93.88%,≤3岁年龄组为发病高危人群,占发病总数的75.85%;发病男性高于女性;发病以散居儿童为主(占92.84%);病原监测结果显示病原体有EV71型、CoxA16型和其它肠道病毒,优势毒株每年变化,2012年主要由EV71型感染为主,占送检标本的81.63%. 结论 汝城县手足口病疫情较重,加强3岁以下散居儿童监管为主、早期识别重症早期症状的综合防治策略,减少手足口病的发病和死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2011-2013年阜阳市手足口病流行特点,为控制疫情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手足口病发病统计数据,对阜阳市2011-2013年手足口病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3年阜阳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67 081例,年均发病率为293.48/10万,其中2012年发病率最高,达365.44/10万;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3-7月,5月达高峰;不同性别、年龄组间发病率差别较大(χ2=5 138.499,P=0.000;χ2=811 820.1,P=0.000,男性发病高于女性,3岁及以下婴幼儿发病最多(89.59%);职业构成以散居儿童为主,占手足口病发病总数的98.26%。病原学分布以EV71和其他肠道病毒感染为主。结论阜阳市手足口病的发生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和人群差异,发病高峰有所提前。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2012—2021年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和时空聚集性分布,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查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监测报告管理子系统收集椒江区2012—2021年发病的手足口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绘图应用Rstudio软件。Satscan软件用于时空扫描分析,Arc Map软件完成时空聚集性地图的绘制。结果 2012—2021年椒江区共报告手足口病16 479例,年均发病率为240.99/10万,其中2018年发病率最高,为739.77/10万;2020年发病率最低,为68.85/10万,无重症和死亡病例。发病存在明显季节性,发病人数以5—7月份最多。男性年均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年龄以≤5岁儿童为主:发病构成比前5的年龄段分别为1岁~、2岁~、3岁~、4岁~、0岁~年龄组;人群分类以散居儿童为主,其次为托幼儿童。地区分布中,葭沚街道年均报告发病率最高、大陈镇最低。回顾性时空扫描探测到2018年的2个聚集区:一类聚集区出现在5—8月的洪家、下陈、葭沚和三甲街道(P<0.001);二级聚集区出现在5—9月的海门、白云、前所街道(...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2012-2016年泸溪县手足口病疫情特征,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2016年泸溪县手足口病报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6年泸溪县共报告手足口病例4 32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75.51/10万,发病季节高峰在每年的4~7月,病例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年龄组(4 137例,占病例总数的95.76%);其中以1~2岁组发病最多,共2 546例,占58.94%;男女性别比为1.45∶1。发病数最高的为散居儿童3 774例,占87.36%。结论手足口有明显的发病季节,以5岁以下人群为主,建议开展儿童EV71型肠道病毒灭活疫苗的预防接种,加强托幼机构的宣传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史薇 《职业与健康》2013,(21):2830-2832
目的了解南京市鼓楼区手足口病流行情况,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南京市鼓楼区2008--2012年手足口病发病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南京市鼓楼区2008--2012年共报告手足口病4096例,年均发病率为125.03/10万,无死亡病例。发病率逐年上升,不同年份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分布季节性明显,发病高峰位于5—7月。病例主要为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不同街道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江东街道为高。病原检测显示EV71及Cox A16均有发现。结论南京市鼓楼区2008年以来手足口病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病例的时间、地区、年龄和性别分布存在明显差异,针对性防控措施应予加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盐城市盐都区托幼机构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9--2012年盐都区托幼机构手足口病病例,比较各年度发病率、发病人群、地域特征及病原分析结果。结果2009--2012年盐都区托幼机构共报告手足口病804例,其中重症7例,无死亡病例,75起聚集性病例;疫情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成为当前盐都区托幼机构存在的与传染性疾病相关的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盐都区托幼机构手足口病发病主要集中在中小班级,男女性别发病比为1.87:1(524/280);各区域托幼机构发病数和发病率均逐年上升,东部城郊各年份发病率明显高于中部农村和西部水乡,其中2011—2012年更表现为东部城郊区域流行暴发。2009--2012年托幼机构累计报告实验室确诊病例56例,占报告总数的6.97%;其中肠道病毒EV71型(EV71)29例,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24例,其他肠道病毒3例,总检出率分别为49.15%、40.68%和5.08%。2009年EV71为优势毒株,2010年转变为CoxA16毒株,2011—2012年EV71和CoxA16均为优势毒株。4年间仅2011年监测重症病例7例,其中6例为EV71,1例为CoxA16。结论盐都区托幼机构手足口病疫情不断蔓延,存在明显的年龄、性别、地区和季节特征和差异,多种病毒株共存。当前防治措施仍以依法加强病例监测报告、控制托幼机构病例聚集和暴发、儿童监护人的健康教育和发病后及早就医为主,严防重症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天津市和平区近年来手足口病(HFMD)发病情况、流行病学特征,为直接预防HFMD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流行病学现况研究方法对和平区2008--2012年HFMD流行特征、病原分布进行分析,利用质量控制原理计算HFMD分月发病预警和控制参数。结果和平区2008--2012年共报告HFMD587例,报告发病率为34.95/10万。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6—9月;病例主要分布在0~4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HFMD病原主要以CoxAl6为主。结论和平区近5年来HFMD总体呈上升趋势,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是HFMD重点防治对象。HFMD流行有季节性,要密切关注分月发病异常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福州市2010--2012年的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相应防控措施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福州市2010--2012年的手足口病病例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影响福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的有关因素。结果福州市2010--2012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49086例,死亡病例12例,3年年均发病率为241.45/10万,发病水平及疫情严峻性逐年升高,且2012年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前2年(x2=4881.647,P〈0.05)。流行时间为春季和秋季。各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以仓山区、晋安区和台江区高发(X2=115.038,P〈0.05);病例集中在0~5岁组,发病率为3364.64/10万,发病以散居儿童为主,占病例总数的76.84%;男性多于女性,性别比1.69:1(x2=2723.243,P〈0.05)。结论福州市手足口病疫情形势严峻,主要以5岁以下儿童为高发人群。在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中,应在加强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场所的防控措施,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2008—2011年上海市宝山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宝山区2008—2011年手足口病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1年,宝山区手足口病发病率在95.18/10万~190.23/10万之间,年平均发病率为152.53/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5岁以下病例8 436例,占92.05%;户籍人口病例以幼托儿童为主,外来人口病例以散居儿童居多;发病高峰在4—7月。重症手足口病病例55例,以外来儿童为主。2009—2011年肠道病毒的检出率呈逐年增高,且每年的病原谱有变化,重症(或死亡)病例中肠道病毒71型(EV71)的阳性检出率为90.91%,高于监测点病例和聚集性病例中EV71的检出率。[结论]2008—2011年宝山区手足口病发病处于高强度流行状态,高发人群为5岁以下儿童,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引起手足口病重症(或死亡)病例的主要病原为EV71。开展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将有助于提出进一步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范雪松  王晓立  安庆玉  吴隽  姚伟 《职业与健康》2012,28(16):2015-2016,2018
目的探讨大连市手足口病(HFMD)的流行规律。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大连市2011年报告的HFMD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大连市2011年报告HFMD 5 815例,发病率86.92/10万,居辽宁省第1位。发病数从5月开始迅速上升,6—8月为发病高峰,7月发病数最多,自9月开始下降。全市12个区市县均有病例报告,城乡接合处人群发病较高,男性发病高于女性,以5岁以下儿童发病为主,散居儿童发病数略高于幼托儿童。实验室检测,共收集HFMD临床诊断标本171份,阳性标本73份,其中EV71阳性38份,CoxA16阳性10份,其他肠道病毒阳性25份。结论大连市HFMD发生存在明显季节、地区、性别、年龄差异。应加强疫情监测,做好疫情处理,预防控制重点为各类托幼机构和小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北京市西城(南)区2010-2012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趋势。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现住址为西城(南)区的2010-2012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西城(南)区2010--2012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1520例,年均发病率为81.89/10万;连续3年传染病发病位次均为第3位。5—7月为发病高峰期,占累积发病总数的59.47%。发病以托幼和散居儿童为主,占89.28%。病例集中在0~5岁组,占全部病例的87.89%。手足口病流行病原呈多种病原并存状况,且每年的优势毒株不尽相同(X^2=39.94,P〈0.01)。结论西城(南)区手足口病流行形势较为严峻,需要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采取综合防控措施,以遏制手足口病的暴发和流行。  相似文献   

18.
刘璠  穆金萍 《职业与健康》2013,(22):3009-3010
目的了解沈阳市2011—-2012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为防控该病提供依据。方法使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手足口病的三间分布特征。结果2011_2012年,共报告手足口病14003例,平均发病率为86.09/10万。时间分布:基本上呈单峰趋势,6_8月发病达到高峰;人群分布: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年龄主要集中在0—5岁组,共12792例,占91.35%。职业方面,散居儿童7405例,占52.88%,托幼儿童5750例,占41.06%。地区分布:城乡接合地区或经济开发区发病率较高。结论沈阳市手足口病仍有一定程度的流行,应在6—8月期间加强本地疫情监测,并加强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对城乡接合地区或新的开发区的流动人口的发病情况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郁宝华  赵建清  陈斌  吴敏 《职业与健康》2012,28(21):2634-2636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浦江社区2009—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手足口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浦江社区2009—2011年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1年报告发病手足口病2 137例,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6月。2011年发病情况异常,11月份发病骤然上升,达到当年最高峰。年龄主要为6周岁以下婴幼儿,其中0~3周岁发病数达1 657例,占全部病例的77.54%。男性发病人数高于女性,农村发病人数高于社区,69.79%的病例为非户籍人口。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与幼托儿童为主。结论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应以散居及幼托儿童为重点人群,应以托幼机构及外来流动人口聚集地为重点场所,广泛开展健康教育,落实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