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结合雷击现场的实际,以理论计算方式分析了地下光缆线路与市郊孤立大树间的防雷隔距,包括对穿放在塑料护套中的地下光缆线路耐雷电冲击的防护隔距安排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地下光缆线路布局是通信工程建设难点,由于地下空间结构的特殊性,施工单位无法掌握线路工程作业情况,影响了竣工后期考核的质量标准.监理单位要做好现场规划与指导工作,为区域通信工程作业提供综合性保障.结合工程案例,分析了地下通信光缆线路监理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3.
在本地通信网和长途通信网中,地下通信光缆线路经常被采用.地下通信光缆线路按建筑方式细分有管道光缆和直埋光缆两种,其中,管道光缆又可分为在多孔水泥管管孔内的子管中穿放,或在单孔硅芯管(或其他单孔管材)中敷设.  相似文献   

4.
建设省内二级干线光缆网,应从安全和经济出发选择建地下网,视公路环境建直埋或管道光缆线路;光缆的纤芯应考虑近、远期业务需求,一般在12芯以上;光缆选型也应从长远考虑,选用由G.652和G.653光纤组成的综合光缆。  相似文献   

5.
建设省内二级干线光缆网,应从安全和经济出发选择建地下网,视公路环境建直埋或管道光缆线路,光缆的纤芯庆考虑近,远期业务需求,一般在12芯以上;光缆选型也应从长远考虑,选用由G.652和G.653光纤组成的综合光缆。  相似文献   

6.
雷电具有寻找阻抗最小路径泄放接雷云正电荷与地下负电荷中和的趋势,当雷电直接或间接击中光缆线路及其设施,其强大的电流对光缆造成损伤。本文将从光缆接头盒及其他设施、光缆在通信机房内接地等方面,论述提高直埋光缆线路抵抗雷击能力。  相似文献   

7.
地下光缆的防雷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光缆一般顺延自然地形埋设,在遭受雷击时容易造成光缆设备损坏,导致大通路阻断等现象。而且在一般情况下,雷击往往造成隐蔽性障碍,查修比较困难。因此,地下光缆的防雷问题成为工程设计、施工及线路维护的重点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8.
直埋光缆遭受雷击时常常造成光纤熔断、中继和终端设备损坏,重则引起大通路阻断,轻则引起隐蔽性障碍,查修比较困难,因此地下光缆的防雷问题成为我们工程设计施工及线路维护中的一大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9.
根据我国目前干线光缆线路运行的情况及部分省内光缆线路现行的防护措施和实际防护效果,对光缆线路防雷和防强电措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归纳了光缆线路的防雷、防强电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各地架空光缆建设迅速发展,而有的建设单位往往在施工和日常的维护过程中,忽视了对架空光缆在交叉跨越平行电力线、电器设施时的最小平行隔距和最小垂直隔距。在施工过程中,降低设计标准,擅自更改设计路由,甚至发生不按设计要求施工的现象;在日常维护上缺乏具体的维护措施,致  相似文献   

11.
光缆通信线路防雷设计与安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雷电的形成过程和雷击大地时雷电流的分布规律,分析了光缆遭遇雷击的原因,提出了避开雷区、雷点,阻止光缆诱导雷电,引接雷电入地的光缆防雷设计思路,介绍了光缆的防雷设计与安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雷电流是描述闪电放电最重要的物理量,对于雷电防护相关研究意义重大,因此,雷电流测量一直是雷电研究领域的基础性工作。为了获得自然雷电流全波波形,在南京第一高楼紫峰大厦(约450 m)楼顶的避雷针处安装了一套雷电流全波测量系统,用于长期检测雷击建筑物回击电流和建筑物上行先导电流。该系统包含两套子系统,分别由雷电流传感器、数据传输系统、数据采集系统、远程控制系统构成,能够同时测量回击电流和建筑物上行先导电流,对国内特别是华东地区高塔自然雷电流研究具有重大意义。首先对所安装的雷电流测量系统进行了介绍,对测得的两组上行先导电流波形进行了全面分析,得出高建筑物上行先导电流波形的相关特征。  相似文献   

13.
从防雷系统的六大要素及闪电理论,利用国际先进的Pulsar避雷针与避雷带相结合,并与墙内钢筋组成笼式避雷系统的防雷设计新做法,分析此种防雷系统的优点及好处,同时介绍了Pulsar避雷针的工作原理和保护范围的计算,并提出设计防雷系统应注意的接地问题。  相似文献   

14.
雷电与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了雷电产生的原理和活动特性,然后介绍了闪电的形成和类型,最后阐述了雷电防护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5.
雷电是大气中带电云块之间或带电云层与地面之间所发生的一种强烈的自然放电现象。雷电虽然是一种人类还不能控制其发生的自然现象,但为避免它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人们通过长期的观测研究,对雷电现象及其特性、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雷电防护的理论和措施。本文主要通过对石油化工企业仪表控制室雷电防护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的分析和雷击对仪表控制室的危害形成阐述,并结合现代综合防雷的新观念,具体提出仪表控制室综合防雷技术。  相似文献   

16.
文中对机载天线罩雷电防护的必要性和雷电防护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天线罩遭受雷击后的危害程度,确定其雷电关键性类别。根据此类别、雷电防护成本和防护系统对天线罩性能的影响程度,确定是否采取雷电防护措施。采用不同的雷电防护设计方法解决位于不同雷电附着区的天线罩雷电防护问题。利用经验公式和路径比较两种方法设计分流条布局,并通过实例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雷电通道模型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电的研究必须基于雷电本身,而闪电通道模型的建立可以很好地模仿自然雷电。通过建立逼真的雷电通道模型,可以更有效地研究雷电及开发雷电防护产品。通过对常见的雷电回击通道模型进行分析,重点阐述了雷电通道的工程模型,分析其中TL,TCS,BG和DU等模型之间的关系,并对其优劣做出比较。利用Matlab工数学软件分析了双指数模型与海德尔模型雷电流模型的波形和频谱,经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发现,海德尔模型相比双指数模型更符合实际的雷电流。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直埋电(光)缆线路防雷击的方法和标准,分析了雷电对直埋电缆危害大的原因、雷击时的现象和特征及雷电的规律,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确保电(光)缆通信线路畅通.  相似文献   

19.
基于建筑物雷击风险评估方法,得出本地可能遭受到的雷击形式和雷电破坏电子设备途径。以鸭绿江丹东江桥水质自动监测站综合防雷系统工程设计与施工为基础,对水质自动监测站外部、内部综合防雷技术体系进行阐述,通过现代防雷技术方法,有效降低监测设备因雷击而产生的故障率、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雷击所发生的人身伤亡和国家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20.
移动通信基站防雷接地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着重讨论了避雷针接受雷电流时的泻流方法和女儿墙上的避雷带的作用,以及防雷接地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