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混沌电路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借助电路仿真软件来进行仿真,为实际的混沌控制电路提供基础.通过对能产生混沌行为的三阶自治连续混沌系统进行了电路仿真研究,它们仅含一个非线性项,用电阻,电容,二极管和运算放大器便可实现.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得到了较理想的混沌吸引子相图.  相似文献   

2.
为构造多翼吸引子超混沌系统提出了一种新方法.根据新超混沌系统状态变量z>0,给状态变量z乘以符号函数,得到一个四翼超混沌系统.基于构造的四翼超混沌系统,利用对正余弦型函数取整的方法,分别构造在x轴和z轴方向上产生4(2m-1)翼的超混沌系统.最终,设计出能够同时在x轴和z轴方向上产生多翼吸引子的超混沌系统.本文设计的超混沌系统的吸引子翼数仅与正余弦型函数的振幅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一个含有指数项的新混沌系统模型,系统中只有5个代数项,混沌系统模型简单,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表明,该系统能产生混沌吸引子。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混沌的物理属性。方法根据混沌理论,利用LC振荡器产生和经过RC移相器移相的正弦波合成混沌分岔相图。结果应用模拟电路的非线性系统来模拟混沌,研制成混沌图像投影演示仪。结论应用该仪器可以分析混沌现象具有的性质,并展现了混沌中的倍周期分叉、单吸引子和双吸引子等物理现象。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近似时滞超混沌系统的复杂动力学特性,计算了该系统产生的超混沌吸引子的混沌特征量,包括Lyapunov指数、关联维数、Kolmogorov墒、频谱和Poincare截面,并将之与经典的Lorenz吸引子进行了比较.从数值实验方面证明近似时滞超混沌吸引子比经典的Lorenz吸引子具有复杂的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混沌系统吸引子的复杂程度,并在保密系统的应用中提供理论支撑,本文基于Lorenz系统提出一种新的六翼混沌系统,通过分析吸引子相图、庞加莱截面图、李雅普诺夫指数及功率谱验证了系统的混沌特性,同时,利用自适应控制理论对混沌系统进行同步控制,并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控制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产生多种共存吸引子,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具有多稳定性的新型四维耗散混沌系统。通过相图、Lyapunov指数谱、分岔图等的数值仿真,分析了此系统的动力学行为。设计了系统的模拟电路,并用Multism进行了仿真,亦制作了系统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数字电路。模拟电路仿真结果和数字电路实现结果与数值仿真结果相符,验证了系统的混沌行为,亦表明了其可实现性。系统具有如下重要特性:在不同的参数取值下,系统存在10种吸引子共存类型,涉及的共存吸引子有点吸引子、不同的周期吸引子、拟周期吸引子、不同的混沌吸引子;系统特性对参数具有较强的灵敏性,即随着参数的变化,系统整体运行状态频繁地在周期和混沌状态之间切换;参数可以影响系统吸引子的拓扑形状,即随着参数的变化,系统吸引子的形状从单涡卷吸引子到双涡卷吸引子,最后到四涡卷吸引子。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个具有共存吸引子的新五维超混沌系统,系统无平衡点,因此具有隐藏吸引子.通过Lyapunov指数谱、分岔图、相轨迹图、Poincaré截面、参数盘等动力学分析,系统呈现出从周期、倍周期到混沌、超混沌的动力学行为,同时系统具有对称不变性.在参数不变仅改变初值的情况下,系统出现周期与超混沌吸引子共存、周期与混沌吸引子共存.该系统可以引入两个偏置,使吸引子能同时在两个方向上平移.通过参数盘的分析可见,在平移过程中吸引子类型发生了改变,而且具有超混沌与周期吸引子共存特性.改变初值和偏置两种情况均产生共存吸引子,进一步体现出该系统具有复杂的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一个分段线性离散系统的混沌引子,通过系统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研究,得出此吸引子是全局吸引的。为进一步证实此系统是混沌系统,又对此系统进行了不同初始条件下的混沌同步研究,利用反馈同步方法,很容易地实现了此系统的混沌同步。最后对混沌系统的开关项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数值计算,得出不同开关参数下,混沌吸引子的形状是完全一样的,不同的是混沌吸引子在状态空间的形状围成的面积将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0.
利用小反馈实现离散非线性混沌系统的反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混沌控制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混沌反控制. 对于离散非线性混沌系统,在其混沌吸引子内可以设计一个实用小反馈控制律,在此反馈控制的作用下,离散非线性混沌系统可以产生新的周期解. 对一类离散混沌系统,得到了此反馈控制律的具体形式,数值仿真实验表明了本控制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一个具有全局吸引混沌吸引子的系统及其混沌同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一个分段线性离散系统的混沌吸引子,通过系统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研究,得出此吸引子是全局吸引的.为进一步证实此系统是混沌系统,又对此系统进行了不同初始条件下的混沌同步研究,利用反馈同步方法,很容易地实现了此系统的混沌同步.最后对混沌系统的开关项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数值计算,得出不同开关参数下,混沌吸引子的形状是完全一样的,不同的是混沌吸引子在状态空间的形状围成的面积将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2.
引入非线性状态反馈控制器生成了一个新的四维连续自治超混沌系统,这个系统可以生成四翅膀超混沌吸引子。通过计算机仿真证明了这个超混沌吸引子的存在,观察Lyapunov指数图和系统的分岔图可以清楚地看到从超混沌到混沌以及周期轨迹的分岔过程;设计电路进行了硬件实验验证。仿真结果与硬件实验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3.
混沌吸引子统计特性的一种分析方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基于混沌吸引子的细胞模型,本文提出分析混沌吸引子统计特性的一种方法,这一方法可给出各类周期轨道的直方图。从而详细地描述混沌吸引子并得到其主要参数。利用分析所得信息可找到“热引子”以及混沌吸引子之间的差别,文中分别给出了Rossler方程和蔡氏电路的混沌吸引子的直方图。  相似文献   

14.
利用非线性状态反馈控制法,提出了一个新的具有较大正Lyapunov指数的四维光滑自治超混沌系统。该系统具有大范围的四翼超混沌区域。讨论了系统平衡点的稳定性。通过Lyapunov指数、分岔图及Poincaré截面分析了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并用相图展示了四翼混沌吸引子和几种不同形状的四翼超混沌吸引子。随着参数的不同,该系统还可以历经拟周期和周期状态。最后给出了典型超混沌吸引子的电路实现。  相似文献   

15.
基于Lü系统设计了一个新型三维连续混沌系统,详细分析了此系统的动力学特性.系统的重要特性是在给定系统参数值,且不改变系统状态方程中的任何非线性项或线性项的情形下,系统具有一个稳定平衡点、一个不稳定平衡点和线平衡点;同时存在混沌吸引子、周期吸引子和稳定点吸引子共存,拟周期吸引子与周期吸引子共存,周期吸引子与周期吸引子共存等多稳定性现象.设计并仿真了此系统基于Multisim的模拟电路和基于FPGA的数字电路,表明了系统的可实现性.此外,用系统产生伪随机序列,并通过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6.
由于在混沌系统中,具有多稳态性和可调数目的混沌吸引子在安全通信中有着重要的研究潜力,因此试图建立一个具有多稳态性和可调数目的混沌系统是有意义的.针对此问题,在传统耗散混沌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模型较为简单的混沌系统,通过分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验证了随着初始条件的不同,系统在同一相空间中能够产生不同的吸引子共存,进而验证了该系统的多稳态性.在其基础上,将双曲正切函数引入该系统,通过扩展系统平衡点的方法产生吸引子共存,建立了具有可调数目的吸引子的共存,并通过相关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仿真对其进行了验证.最后,基于模型系统进行了模拟电路的实验和验证,表明了该系统能够实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在经典QI混沌系统中加入三次非线性磁控忆阻器,构造出了一种四维忆阻混沌系统.分析了该系统的基本动力学特性,证明该系统可以产生混沌吸引子.设计了硬件电路,通过改变元件参数观察到不同类型的吸引子和极限环,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相符合.提出的基于忆阻器的混沌电路设计与硬件实验方案不仅可以拓展传统混沌电路的实现方法,还为非线性...  相似文献   

18.
一个新离散非线性系统的混沌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个尚未见过报道的离散非线性系统,并指出此离散非线性系统存在混沌现象,其混沌吸引子很像洛沦滋混沌吸引子的轮廓.  相似文献   

19.
一个新离散非线性系统的混沌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个尚未见过报道的离散非线性系统,并指出此离散非线性系统存在混沌现象,其混沌吸引子很像洛沦滋混沌吸引子的轮廓。  相似文献   

20.
取样锁相环中的奇异吸引子及混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取样锁相环中的奇异吸引子及混沌现象,通过计算机模拟系统方程,我们观察到了系统的奇异吸引子,奇异吸引子的自相似性结构,系统对初始条件的灵敏依赖性,从而证实了取样锁相环系统中存在混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