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湖南地区社区成年居民体质指数(BMI)、腰围(WC)与H型高血压患病的关系,为H型高血压的早期预防和社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3年6月—2014年5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湖南省长沙、衡阳、永州、株洲、湘西、岳阳6个地区抽取4 012名≥30岁社区成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湖南地区4 012名社区成年居民中,低体重218人(5.4%),正常体重2 210人(55.1%),超重1 241人(30.9%),肥胖343人(8.5%);非中心性肥胖1 513人(37.7%),中心性肥胖2 499人(62.3%)。湖南地区低体重、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社区成年居民的H型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2.39%、15.57%、23.93%和35.57%,非中心性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社区成年居民的H型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2.82%和23.85%,不同BMI、WC社区成年居民H型高血压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01)。在调整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吸烟情况和饮酒情况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超重(OR=1.783,95%CI=1.486~2.140)、肥胖(OR=3.256,95%CI=2.505~4.233)和中心性肥胖(OR=2.198,95%CI=1.829~2.641)是湖南地区社区成年居民H型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低体重(OR=0.547,95%CI=0.352~0.851)是湖南地区社区成年居民H型高血压患病的保护因素。结论湖南地区社区成年居民BMI和WC与H型高血压患病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居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流行状况及其与饮食习惯和体力活动的关系.方法 2007年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20 655名18~76岁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居民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和代谢综合征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31.9%,6.1%,33.6%,30.3%和11.6%.嗜咸饮食增加高血压和代谢综合征患病风险,OR值分别为1.72(95%CI:1.29~2.03)和1.48(95%CI:1.16~1.77).嗜甜饮食增加肥胖、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患病风险,OR值分别为1.37(95%CI:1.14~1.67)、1.26(95%CI:1.09~1.51)和1.55(95%CI:1.20~1.84).嗜油饮食分别增加肥胖和血脂异常风险,OR值为2.26(95%CI:1.61~2.69)和1.97(95%CI:1.48~2.24).素食饮食和增加体力活动降低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和代谢综合征的患病风险(P<0.05).结论 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居民具有较高的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和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健康饮食和体力活动可以降低上述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3.
文摘回廊     
慢性病低龄化日渐显著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的联合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学龄儿童少年中,糖尿病患者达59万人,血脂异常者达563万人,高血压患者达1700万人。15~17岁少年中,高血压患病率达7%,糖尿病患病率为2.3%,血脂异常率为2.2%。我国城乡学龄儿童少年体重超重率分别为8.1%和3.1%,肥胖率分别为3.4%和1.3%。超重和肥胖儿童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32%和40.9%,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分别为18.3%和38.1%,而正常体重儿童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只有1.5%。可见,超重和肥胖已是影响儿童少年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摘自《…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成人体重指数、腰围与血压、血糖和血脂的相关关系,为超重、肥胖干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分析山东省2010年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资料。按照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山东省13个县(市、区)共计7 80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WC)、血压、空腹血糖、血脂等指标,分析不同体重指数、腰围与血压、血糖、血脂的水平及患病率间的关系。结果调查7 800名居民,相同体重指数分组内中心性肥胖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重指数(BMI)、高血压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均显著高于WC正常者(P0.05)。WC正常者高血压患病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患病率、甘油三酯升高患病率、血脂异常患病率均呈现随BMI增加而上升的趋势(P0.05)。调整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混杂因素后,以同BMI分组的WC正常者为对照,体重正常、超重、肥胖组中心性肥胖者患高血压OR值分别为1.49(1.23~1.81)、1.50(1.25~1.80)、1.82(0.99~3.32),患糖尿病的OR值分别为1.53(1.01~2.20)、1.62(1.14~2.29)、3.55(0.85~14.83),患血脂异常的OR值分别为1.35(1.12~1.62)、1.60(1.35~1.90)、1.50(0.82~2.58),而与体重正常且WC正常组比较,超重和肥胖者中WC正常者患高血压OR值分别为1.58(1.32~1.90),2.71(1.48~4.9);患糖尿病OR值分别为1.33(0.92~1.92)、0.96(0.23~4.04),患血脂异常OR值分别为1.38(1.16~1.63)、2.29(1.30~4.02)。结论 BMI与WC均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二者之间存在协同作用,肥胖的预防和干预要同时考虑BMI与WC。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江苏省老年人体质指数(BMI)、腰围(WC)与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的关系。方法利用江苏省2010年成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中≥60岁老年常住居民的数据,运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偏相关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BMI、WC与血压、血脂和血糖及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等常见主要慢性病的关系。结果江苏省老年人肥胖、中心性肥胖和慢性病粗患病率分别为13.5%、54.3%和82.6%,患病率居于前3位的慢性病为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BMI、WC均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TC、LDL-C、TG和FPG呈正相关,而与HDL-C呈负相关(P0.05)。肥胖、中心性肥胖、BMI和WC均与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显著相关,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患病风险随着BMI和WC的增加而不断升高(P0.05)。BMI每增加1个标准差(SD),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患病风险分别升高79%(OR=1.79,95%CI:1.61~2.00)、67%(OR=1.67,95%CI:1.52~1.84)和56%(OR=1.56,95%CI:1.38~1.76);WC每增加1个SD,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患病风险分别升高63%(OR=1.63,95%CI:1.47~1.80)、74%(OR=1.74,95%CI:1.58~1.91)和66%(OR=1.66,95%CI:1.46~1.89)。结论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是江苏省老年人常见主要慢性病。BMI、WC与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成人高血压、糖尿病与肥胖的关系,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参照1995年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操作指南,随机抽取城市社区的20~92岁居民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 2010年8—10月对北戴河区3 572人进行调查,其中有效资料为3 569份,有效率99.92%。高血压患病率为15.19%(男21.26%,女9.16%%)。超重、全身性肥胖和腹型肥胖总患病率分别为19.73%、30.38%和16.63%;不同体重指数(BMI)的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61,P0.01)。随着BMI的增大,高血压患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按照BMI标准,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人群血糖异常的患病率分别为19.50%、25.74%和16.01%,不同BMI糖尿病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98,P0.01),均显著高于体重正常人群。结论肥胖与高血压、糖尿病往往共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控制体重对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的防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沭阳县农村居民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为本地农村居民CHF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江苏省沭阳县中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本地农村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与生化检查,其中CHF患者为病例组,非CHF患者为对照组,分析CHF的危险因素。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7 977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6 569份,有效应答率为82.3%;其中研究组694例,对照组5 875例,CHF患病率为10.56%。研究组患者在25~34岁年龄段患病率最低、为2.00%,65~74岁年龄段和75~84岁年龄段患病率最高、分别为18.13%和15.21%;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的年龄、体重指数(BMI)、吸烟史、高血压史、冠心病史、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饮酒史和呼吸系统疾病相比,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1.170)、超重/肥胖(OR=3.572)、有吸烟史(OR=3.943)、有高血压史(OR=5.145)、有冠心病史(OR=3.264)和存在血脂异常(OR=3.850)是导致CHF发生的独立性危险因素。结论沭阳县农村居民CHF的患病率较高,高龄、超重/肥胖、吸烟、高血压、冠心病和血脂异常是CHF发生的独立性危险因素,加强对农村地区CHF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村居民对CHF的重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腰围、体质指数综合评价成人高血压患病风险。方法:按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贵州省12个县(市/区)18岁及以上9280名常驻居民进行调查。结果:高血压患病率有随BMI增高而增高的趋势,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2.37%、36.59%和51.73%,青年人中肥胖人群患高血压风险最大男性OR=4.171(95%CI=2.872~6.058),女性OR=5.071(95%CI=3.402~7.560),而在超重人群中则以老年组患高血压风险最大,男性OR=1.983(95%CI=1.339~2.937),女性OR=2.503(95%CI=1.801~3.479)。结论:与正常体重相比,超重肥胖人群患高血压危险逐步增加,控制青年人肥胖和老年人群超重对于降低人群的高血压患病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温州市区成年人超重及肥胖流行现状。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温州市区成年居民10 449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并分析成年居民超重和肥胖现况及危险因素。结果温州市区居民超重和肥胖粗患病率分别为32.60%和7.70%,标化患病率分别为27.50%和6.5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1.01,95%CI:1.01~1.02)和饮酒(OR=1.14,95%CI:1.02~1.27)是超重和肥胖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OR=0.87,95%CI:0.84~0.91)和参加体育锻炼(OR=0.75,95%CI:0.57~0.98)是超重和肥胖的保护因素。超重和肥胖人群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P0.01)。结论温州市区成年居民超重和肥胖率较高,应积极开展防控措施,降低居民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天津市宝坻区60岁及以上老年居民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 WC)以及腰围身高比(waist-to-height ratio, WHtR)与高血压患病率的关联。   方法   本研究对2018年4-5月参加天津市宝坻区口东卫生院体检的老年人(≥60岁)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分层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BMI与WC(或WHtR)对高血压的联合作用和交互作用。   结果   共邀请1 692人, 1 417人(83.75%)参与本研究。老年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为46.36%、BMI超重和肥胖者占66.50%、WC中心型肥胖者占74.66%、WHtR超重和肥胖者占75.38%。与BMI或WC正常相比, BMI超重(OR=1.65, 95% CI:1.19~2.30)和肥胖(OR=3.41, 95% CI:2.23~5.20)及WC中心型肥胖(OR=1.49, 95% CI:1.00~2.23)均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BMI联合WC超重/肥胖(OR=2.49, 95% CI:1.78~3.46), 或BMI联合WHtR超重/肥胖(WHtR超重: OR=2.05, 95% CI:1.41~2.99;WHtR肥胖: OR=2.37, 95% CI:1.50~3.76)的患病风险高于后者单独作用的风险(WC超重/肥胖: OR=1.39, 95% CI:0.90~2.15;WHtR超重: OR=1.02, 95% CI:0.62~1.66;WHtR肥胖: OR=1.44, 95% CI:0.55~3.81)。   结论   三项指标中, BMI与高血压患病的关联性最强, 且BMI超重/肥胖增强WC(或WHtR)与高血压的关联, 提示控制BMI相关体重指标在正常范围内有助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It's put-up-or-shut-up time for healthcare providers in 1996. Two years ago, everyone talked about fixing the healthcare system. Not much happened. Last year, providers and politicians concentrated on squeezing medical costs. According to some of Modern Healthcare's key beat reports, this year it's back to the basics of running a business.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