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理念的慢性病管理模式对COPD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便利选取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内科收治的100例CO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互联网+"医院社区一体化慢性病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对照组进行常规COPD慢性病管理。在干预6个月时,分别测评两组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和健康素养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44例、对照组45例完成研究。干预6个月时,两组的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和健康素养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实验组COP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量表、改良呼吸困难指数和健康素养量表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理念的医院社区一体化慢性病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的效能和健康素养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给予COPD患者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作为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试行)应用于社区和体检中心,对社区人群和体检人群进行个体化的健康管理,有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预防,对降低个人的健康风险和国家的医疗费用,全面提高个人的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管理模式提供了新的方法学指导。  相似文献   

3.
为应对不断增长的慢病人群,各种形式的慢病管理模式不断涌现。本文通过系统的研究,从管理理念、系统结构和操作方法等方面梳理了目前国内区域慢病人群的健康管理模式,分析其利弊,面向紧密型医共体的慢病人群,提出了基于医联网的慢性病整合型全面健康管理模式。医联网能够连接并整合所有与医疗健康相关的人、物和信息资源,是慢性病全面健康管理的强有力支撑。紧密型医共体是医联网环境下慢性病健康管理的最佳应用场景,适应当前国家积极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政策。基于医联网的慢性病整合型全面健康管理模式作为紧密型医共体内慢性病健康管理的资源整合新模型,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对于控制区域慢病人群的增长,探索新的健康管理模式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病状况及主要危险因素,探讨COPD患者社区干预对策。方法随机调查我社区6个居委会40岁以上人群,通过统一问卷调查及肺功能仪测定FEV1/FVC。结果我社区40岁以上人群COPD患病情况呈现“三高三低”,即患病率较高、男性比例高、吸烟率高,COPD知晓率低、肺功能筛查率低、干预率低。结论社区COPD的发病情况不容忽视,社区人群对COPD的认知水平和健康行为亟待提升和改善,应该推广普及肺功能检测早期诊断早期干预COPD。  相似文献   

5.
施展  胡镜清  彭锦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6):4152-4153
亚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已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领域,本文借鉴国际上慢病管理新理念,将传统医学治未病理念融入现代健康管理之中,针对生活型社区、功能型社区和体检中心等3类区域中不同人群特征及健康需求,从人群特点、亚健康危险因素、卫生需求、医疗服务类型、服务定位等角度出发,对目前我国亚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建立社区健康体检管理系统,通过自助体检站和自助体检服务点实时采集社区居民的健康体检信息,采用信息化手段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管理,可以帮助家庭医生更好地进行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减少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医疗费用,加强居民的健康自我管理意识,创新了健康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危险因素认识,进行健康教育,提高病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认知水平和自我护理保健能力,使病人自愿采取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降低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方法将75例COPD的患者编入试验组(A组),另外75例COPD的患者随机编入对照组(B组)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试验组掌握COPD有关知识程度及对服务后的满意率比较都优于对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的病人每年重复住院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可以促进病人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提高病人的满意度,而且可以稳定患者病情,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向联动疾病管理模式在社区慢性心力衰竭高危人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高行健康体检中心筛检出240例心衰高危病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由高行社区和上级医院组建的多学科联合管理团队对心衰高危人群按照双向联动疾病管理模式干预,对照组由不参与本研究的全科团队按照社区常规慢性病管理模式进行随访和干预指导,及时做好随访记录,2年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两组干预前后在疾病知识、日常生活管理、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方面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P0.05),且干预后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心衰新发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社区双向联动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率、对家庭医生的依从性和日常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效减少心衰B期、C期和D期的新发病例数,为心衰高危人群的早期干预提供新思路,为社区慢性病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模式是目前亟须解决的公共健康问题。以家庭为单位的家庭-社区-医院联动的全生命健康管理模式是在家庭医生签约制下建立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模式, 结合家庭结构、功能及家庭资源, 充分发挥家庭成员间的支持、监督和协管作用。该模式以社区家庭医生团队为主导, 完成健康信息收集、建立家庭健康档案、进行健康评估与干预、亚健康管理、疾病管理、健康动态追踪, 三级医院全科协调医院各种优质医疗资源并依托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多学科专业师资团队对需要专科疾病诊治及重点健康管理人群进行专业指导及治疗。采用以家庭为单位的家庭-社区-医院联动的全生命健康管理模式, 是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模式, 可真正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不同管理模式对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健立健全县、乡、村三级防痨网 ,规范短程督导化疗的管理程序。结果 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实施短程督导化疗 (DOTS)管理治愈率可达 90 % ,实施全程管理治愈率达 6 8% ,自服药者达 4 8%。结论 短程督导化疗管理是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的最佳管理模式 ,对提高结核病人规则治疗率 ,缩短结核病人的传染时限 ,减少对周围健康人群的传播 ,降低当地结核病疫情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