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5μm波段和8~12μm波段的红外成象技术一直是国外红外成象系统发展的重点。本文简要介绍中波段(3~5μm)成象系统国外在观测、侦察、瞄准、监视、告警、跟踪、制导等方面应用,着重比较两个波段红外成象技术在远距离探测中的优缺点,给出了相对性能在各种条件下的比较曲线;大气传输、探测器性能、光学系统,对两个波段的影响;介绍了20多年  相似文献   

2.
本文详细分析了气象和环境因素对不同发射率的目标表面辐射温度的影响,得出了有关公式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低发射率涂料可以有效地对付单一波段的红外热成象系统的侦察,但双波段红外热成象系统结合简单的图象处理技术可以成功地揭露这种方式的伪装。  相似文献   

3.
任德清 《红外技术》1998,20(1):15-18,47
对各类三反射面红外物镜的设计及性能进行了论述。结果表明该类反射式物镜成象质量好,达到或接近衍射限,完全适应于3-5μm和8-12μm波红外成象,该类红外物镜目前已有徐英国最大的天文望远镜UKIRT光民象仪的红外物镜。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最基本的红外系统-探测器对辐射源的响应出发,导出了辐射源组合系统的光谱匹配因数表达式。并在1 ̄14μm波段范围内计算了常用红外探测器HgCdTe、InSb、Pbs对300K、500K、800K、1000K黑体辐射的光谱匹配因数。总结了这些红外探测器对不同温度黑体辐射光谱匹配因数的变化规律,可供红外系统设计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描述了碲镉汞红外探测器相对光谱分布G(λ)和波段响应率Δλ的测试计算方法,以及其在105K温度下工作时,其中的一些定标问题,给出了105K温度下工作,空间应用的碲镉汞光导红外探测器有关测试方法、设备及测试结果,并给出了相应的测试误差。  相似文献   

6.
中长波红外辐射模拟的等效性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红外波段成像探测是武器装备的重要应用波段,红外辐射模拟已经成为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以中长波红外波段告警和跟踪探测等红外传感设备的功能检测和试验为背景,探讨了红外辐射目标模拟的等效性问题.根据中长波红外波段告警、跟踪设备的使用要求,对目标红外辐射的近距离等效性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对红外辐射体的特殊设计与研制进行了探讨,提出红外辐射体应满足高温度、大红外辐射口径、高红外发射率、高温度控制精度等方面的要求.介绍了辐射窗口几何尺寸可变设计,通过更换插片式光阑限定辐射窗口几何尺寸的设计思想.从而实现了中长波红外辐射目标模拟,满足中长波红外波段告警和跟踪探测设备的性能检测和试验等工程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基于双波段的目标红外辐射特征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文中根据红外警戒系统的需要,深入研究了海空复杂背景下点目标的红外特征,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目标红外辐射特征模型。根据不同的气象条件、不同海域背景,计算分析了环境对红外辐射两个大气窗口,即3~5um和8~12um的双波段大气透过率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8.
烧蚀效应是高超声速飞行器目标特性分析评估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基于高温反应气体动力学方程与辐射输运方程,建立了飞行器表面防热材料热化学烧蚀流场及其红外辐射特性的计算模型和方法。以钝锥体弹头外形及其表面防热材料碳-碳为对象,研究了材料烧蚀效应对再入目标流场红外辐射特性的影响,分析了再入体烧蚀流场及尾流在不同波段红外辐射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典型状态计算结果与试验测量及文献预测结果一致,表明烧蚀流场及红外辐射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材料热化学烧蚀现象对再入流场红外辐射特性产生严重影响,使3~8μm波段尾流积分辐射强度增加一个量级以上,并随着尾流长度增加而增大;烧蚀流场红外辐射主要来自CO、NO和CO2等化学组分,烧蚀对1~3μm波段流场红外辐射影响相对较弱;再入速度不变情况下,烧蚀流场在3~8μm波段红外辐射强度随再入高度降低而增强;再入高度不变情况下,烧蚀流场在同样波段红外辐射强度随着再入速度减小而减弱。  相似文献   

9.
通信卫星Ka波段转发器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论述了通信卫星Ka波段转发器的实现方案及技术途径,介绍了国外典型的几个通信卫星Ka波段转发器的研制设计情况,提出了我国研制通信卫星Ka波段转发器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10.
红外图像特征分析与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景物实际存在的红外辐射特征,结合红外热成像系统的性能特点,把热像仪与景物红外辐射的相互用归纳时间,空间和空时转换关系,在红外热成像实验结果的支持下,对多种复杂条件下的红外热成像结果进行了理论与数值分析,根据红外图像特征分析结果提出了可以真实模拟3~5μm和8~14μm波段红外辐射的双波段动态红外图像模拟技术。  相似文献   

11.
实时热成象系统是一种远红外电视照相机。然而,电视照相机在反射的短波波段工作,而热成象系统则在反射和辐射混合的波段工作。迄今,人们主要的兴趣仍是对绝对温度在300°K范围、峰值辐射在8~12微米大气窗的黑体成象。上述的两种相帆在工作波长和图象对比度之间的差别是很明显的,大多数远红外成象都不能采用电视光导摄象管。过去曾采用了对远红外辐射响应的单个或集成探测器机械扫描图象取样法。可以预料,这种技术仍将占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12.
经过大气传输的红外热像仿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气传输特性对成像红外和目标识别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漫射灰体”的假设条件下,忽略传输路径上的气温变化,给出了大气传输计算的数值方程,并分析了使用等效黑体辐射光谱分布代替目标有效辐射光谱分布进行大气传输计算的可行性及其带来的误差。结果表明,在8~12 μm波段,使用等效黑体辐射光谱分布进行大气传输计算已经具有足够的精度,并且可以大大节约计算时间;但是在3~5 μm波段,反射太阳辐射对目标表面辐射光谱分布的影响不可忽视,使用等效黑体辐射光谱分布进行大气传输计算将带来较大的偏差。  相似文献   

13.
Kapla.  H 顾聚兴 《红外》1996,(8):6-14
红外热成象仪器原来是由军队为被动式夜视和监视应用而研制,后来在武器瞄准和目标跟踪方面也找到了应用。红外热成象技术的商业应用规定了不同的规则,对仪器结构和性能特征的强调重点也不同。本文开头部分对军用夜视系统和典型的商用成象辐射计进行了性能比较,其中包括封装,结构和特点,然后,本文对最新的和通常的商业应用进行概观性的分类,并且更为详细地介绍了几种异乎寻常,具有革新意义的方法。最后,根据探测器工艺,设备  相似文献   

14.
针对飞行器的红外隐身问题, 计算了红外辐射在大气中传输的透过率, 建立了考虑背景辐射的红外隐身性能评估模型, 提出了临界辐射强度的概念, 建立了由临界辐射强度和作用距离关系曲线求解红外系统作用距离的方法。在 3~5.m波段和 8~12.m波段, 计算并分析了温度、相对湿度、大气能见度和海拔高度等大气参数对作用距离的影响。以某型飞行器为例, 分析了红外隐身性能, 给出了红外辐射强度和作用距离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叙述了国内外PtSi凝视红外焦平面列阵(FPA)的研究发展状况。详细介绍了提高PtSi肖特基势垒探测器(SBD)灵敏度的研究工作。这些SBD工作温度约为80K,应用于中红外波段(3~5μm)。象素数达512×512,1024×1024的凝视列阵已见报道。PtSiSBDFPA能在300K实现热成象,其噪声等效温差(NEar)达到0.03K。文中还介绍了我国研制的128×128元,256×256元PtSi凝视红外焦平面,并讨论了凝视FPA的设计选择,最后对其特性进行了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16.
《红外》2005,(8):36-36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探测两个或多个不同波段红外辐射的多光谱光电探测器。该光电探测器包括一个能在两个或多个相关红外辐射波段共振的衍射光学共振腔。通过以两个或多个分立偏压探测红外辐射并产生该光电探测器在各偏压下的光谱响应曲线,其对各个红外辐射波段的响应便可以计算出来。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雨滴对船用雷达的两个波段,即S波段和X波段雷达电波的辐射和吸收作用,并且对辐射和吸收作用作出比较,对S波段和X波段的作用也作出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对中波与长波红外焦平面热成像的一些探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从对3-5μm和8-14μm两个红外波段的大气传输特性、背景限NETD值计算、整机系统及应用等方面的分析比较入手,对这两个波段凝视热成像技术进行一些讨论,以说明3-5μm焦平面热像仪在第三代热成像技术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付志凯  魏威  张磊  李冬冰 《红外》2019,40(11):17-22
结合红外探测器的光学性能设计,介绍了利用冷屏黑化层工艺来吸收和抑制杂散辐射的原理。基于同一种冷屏结构,对比了三种不同的表面黑化工艺,并测试分析了冷屏黑化层的表面吸收率等物理性能参数。通过红外探测器性能测试,分析了不同冷屏黑化工艺对红外探测器性能的实际影响。结果表明,在2~14 μm波段,2#和3#冷屏黑化工艺的表面吸收率的一致性较好;在8~11 μm波段,它们对红外探测器的杂散辐射具有良好的吸收与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20.
给出了一种适用于红外搜索跟踪系统的透射式双波段(中波/长波)光学物镜,两个波段的相对口径均为1/1.3,工作波段分别为3.7~4.8μm和7.5~10.5μm,视场为±1.75°。为提高光学透过率,物镜采用会聚光路分光,每个波段仅有4片透镜,其中各有2片采用了衍射光学表面,实测两个波段的光学透过率(含分光镜)均大于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