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建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物元分析法,对皖北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皖北各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差异明显,阜阳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大,可持续利用状况较差;宿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较乐观,水资源具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淮北市、亳州市、蚌埠市和淮南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已经有相当规模,当前的水资源供需达到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提出可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意义,并对在水资源利用中的开源、节流、治污以及对水资源利用合理利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我国的水资源能够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3.
为全面分析水资源利用的区域差异,以安徽省16个市为例,首先构建CCR-DEA模型分析各市区水资源利用的综合效率情况,利用BCC-DEA模型从规模和纯技术的角度分析区域水资源利用无效的根源,然后采用SE-DEA模型测算出水资源利用超效率值,评价各市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利用SE-DEA模型测算水资源利用超效率能够使效率评价结果更为全面;安徽省在2016年水资源利用,整体效率较高,但各区域间存在较大效率差异.合肥市、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的水资源利用超效率值较高,范围为1. 225~1. 866;宣城市、铜陵市、池州市、六安市的水资源利用超效率值偏低,范围为0. 741~0. 895.水资源利用无效的区域主要是由于其规模效率低下引起.在空间分布上,安徽省水资源利用效率中部和北部高,东部和南部次之,西部地区最低.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水资源,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目前,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流域水资源严重短缺,供需矛盾十分尖锐.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黄河水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关系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改革与发展的大局,关系战略目标的实现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成败.因此,研究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是在对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水资源变化特点以及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目标,并围绕此目标,全面分析探讨了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5.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广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利于保障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主成分分析方法引入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中,并以广西为例,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构造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分析影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3个主要子系统共26个评价指标,得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结果:广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水平呈上升趋势,但水资源子系统发展水平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6.
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水资源的现状特点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 ,指出实现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结合甘肃水资源特点,通过对甘肃水资源利用的分析,提出了甘肃水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水资源可利用量、用水量、供需平衡、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等方面,分析了龙王港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指出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水量季节分布不均匀、蓄水能力弱、用水效率不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低等问题,进而提出了龙王港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黄河下游水资源的利用,长久以来都是我国重要的水资源问题,因其覆盖面甚广、需求量巨大、供应人口众多,黄河下游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关系到黄河下游大片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我国水利部门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但黄河水资源利用的现状并不乐观。本文将简述造成黄河水资源利用窘境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黄河下游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策略,以期为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0.
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多目标规划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保障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健康可持续利用,在系统地研究了黄河流域水资源变化规律、预测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构建了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并探讨了多目标规划的水资源配置规则及优化配置的方法.通过研究提高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水平的调控手段,提出了21世纪黄河流域水资源再生性科学对策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指出水资源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解决人水矛盾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冯景 《河南科学》2012,30(8):1146-1148
从水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出发,以河南开封为例,分析了水资源的来源及其变化频率;水资源总量及其组成、时空分布、特点;经济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矛盾及其发展;最后从增加水资源主要来源的渠道,提出了通过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增加水资源量,达到缓解水资源与经济增长矛盾的目的.简单分析了空中云水资源开发现状和潜力.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中美交流互访、水资源研究现状调查和2007-2017年Web of Science中有关水资源领域的文献统计分析,对比了中美水资源研究在研究机构、经费来源、研究领域、代表性人物等方面在现阶段所存在的差异,归纳总结了中美水资源研究的最新进展:总体上,中国从事水资源研究的人员和机构众多,研究领域更宽泛,中国水资源侧重江河水利规划、水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快速变化条件下人类活动对水资源水环境的影响的研究;相对而言,美国从事水资源研究的人员和机构相对偏少,研究领域相对较新,研究尺度较大,学科交叉性强,相对更成熟,研究程度更高,往往从全球的角度来研究水,更加注重水法水权、水资源的评价、特殊水资源的规划与利用、水资源的保护、水资源的生态补偿、水资源的处理费用、与水有关的工程与环境相协调等综合研究领域.最后,本研究展望了中美双方在水资源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及带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王茹 《山西科技》2009,(4):136-137,139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活、生产用水的重要水源,全面认识地下水,合理开发地下水,积极保护地下水已成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迫切要求。文章分析了汾河灌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不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导致生态环境等多方面问题,并提出如何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  相似文献   

14.
煤炭是我国主体能源的重要物资基础。但是,煤炭资源现状不容乐观,勘探程度低、经济可采储量和人均占有量少,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和水资源严重制约着煤炭资源的开发,必须科学地、客观地认识煤炭资源优势和资源现状,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贵阳地区建筑采暖空调冷热源的基础上,结合贵阳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水资源状况,阐述了热泵空调技术在贵阳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水源热泵和地源热泵由于具有高效节能、对环境影响小、运行稳定等特点,在贵阳地区很有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16.
城市“中水”资源化开发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国内外中水资源化开发利用研究现状,分析了中水水源与水质、中水应用范围、处理工艺选择、供水方式设计等,就中水利用中注意的问题和应用前景展开了论述,提出了可行的中水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7.
供水库群的聚合分解协调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供水库群联合调度的多水源多用户水资源配置问题,选择供水过程均匀为系统目标函数,基于大系统聚合分解理论,设计了一种对供水水库群聚合分解协调的算法.在此基础上,为了充分发挥库群的联合调度能力,使库群的调度过程具有可控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先度的调度方案.与经典的分解协调法相比,聚合分解协调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对长江上游水资源工程建设的研究与建议(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上游河河川径流河川输沙量变化及其对长江水资源形势和水利工程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和讨,对未来长江上游重要的大型水资源工程的宏观影响和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合长江流域和跨流域调水增加用水的需要和气候变化可能对长江水资源带来的不利影响,本着开源节流、有效管理与合理布局的思路,对长江上游水资源工程建设、管理及相关问题提出了若干初步看法与建议:①加快推进上游干支流控制性水资源工程建设;②对上游大型水资源工程统一管理和整体优化调度:③研究比当前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更合理的线路布局;④全面治理洞庭湖,控制荆江河道出现的大幅度冲刷.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紫金煤业有限公司1号矿井建设项目区域水资源状况的基础上,确定了水资源论证等级及论证范围,进行了取用水合理性分析,论证了取水水源,分析了取水和退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建设项目取用水合理,取水水源是可靠和可行的,建设项目取水对区域水资源和其他用户无影响,建设项目退水不会对水功能区和第三者产生影响。研究成果为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取水许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熵权的模糊综合评判法在地表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郑州市集中式地表饮用水源地花园口水源厂和邙山提灌站为评价对象,根据饮用水源地各监测点的实测数据以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其水质作出了综合评价,在计算评价指标权重时运用了信息论中的熵权法,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合理,从而为有针对性地保护饮用水源,进一步改善水质,优化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