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研究通过电子计算机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56名经早期矫治的替牙期前牙反患者(男24,女32;治疗前平均年龄9.5岁,追踪观察时平均年龄16.9岁)进行了观察期为矫治完成后5~10年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前牙反殆矫治后影响长期稳定、产生复发的主要因素为家族史、乳牙反胎史、治疗方法、ANB、MP-SN、LILIA-MP,颏角、覆猎、覆盖。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功能调节器矫治乳前牙反He对恒切颌影响的头影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反He矫治前、后及追踪复查的头影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说明功能调节器(FR3)矫治乳牙反e对上下颌骨及恒胚牙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FR3矫治乳前牙反He17例,男8例,女9例,年龄平均5.6岁。对矫治前、后及矫治后与追踪的头影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研究矫治乳牙反He对恒牙胚及颌骨的影响,并追踪观察其矫治效果。结果 矫治后Ptm-6距、Prm-ANS距、SNA角显著增大,上恒切牙胚向  相似文献   

3.
正畸治疗对前牙He颅面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正畸治疗对前牙反He颅面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前牙反He特别是Ⅲ类骨性反He患者的异常颅面生长型具有进行性加重的生长趋势。研究前牙反He矫治后颅面形态生长变化的意义,在于探讨矫治能否改变前牙反He常颅面生长型,前牙反He矫治后的复发与颅面生长型之间的相互关系;前牙反He矫治后颅面形态的生长预测等,文章对以上几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前牙反矫治后稳定与复发的影响因素,并寻求复发预测的可能途径,本研究通过电子计算机X线头影测量技术,以56名经早期矫治的替牙期前牙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矫治完成后进行了观察期为5—10年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前牙反矫治后的远期复发率为30.4%,其中轻度复发为19.6%,重度复发为10.7%。通过逐步回归分析产生最优回归方程,提出了前牙反矫治后远期复发的预测公式,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固定矫治器配合后牙He垫矫治前牙反He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本文通过58例前牙后He的矫治,介绍了固定矫治器配合后牙He垫矫治器矫治前牙反He的方法,并分析了设计原理。作者认为,固定矫治器配合后牙He垫矫治器矫治前牙反He不仅提高了矫治效果,而且简化了治疗,缩短了疗程。  相似文献   

6.
对84例恒牙错He患者矫治前后咀嚼效率进行测定,其统计结果显示:全部病例矫治后比矫治前的咀嚼效率有显著改善(P〈0.01),矫治前后男女性别比较两组咀嚼效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I类错He矫治前后咀嚼效率无显著性意义(P〉0.05),Ⅱ、Ⅲ类错He及个别前牙反He矫治后咀嚼效率均有显著性提高。拔牙组矫治前后咀喂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拔牙组矫治后咀嚼效率则有显著性提高(P〈0  相似文献   

7.
前牙反He矫治的He与颌位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42例前牙反He反应FRⅢ型功能矫治器、上颌He垫矫治器及方丝弓矫治器的矫治,探讨其功能特点和矫治原则,得出:(1)功能性反He者ICP前移,骨性反He者ICP正常,两者的临床鉴别不能单纯看下颌能否后退至对刃位;(2)前牙反He矫治的咬合重建,不能以后退接触位为基准,只有在肌位建He才是最符合生理的;(3)固定矫治对反覆He小于3mm者可不加He垫,固定矫治反覆He大于3mm者及活动矫治应加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应用钛镍细丝弓固定矫治器,治疗毛氏Ⅱ^1及Ⅱ^3分类前牙反He病人31例临床总结。初步达到矫正平均60天,最短15天,达到完全性矫正平均6.5个月。对钛镍细丝弓矫治前牙反He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头帽颏兜治疗早期骨型前牙反畸形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头帽颏兜治疗早期骨型前牙反He的效果。方法:使用头帽颏兜,双侧共施加700-1000g的矫治力治疗早期骨型前牙反He患者136例,通过治疗前后模型,计算每一患者下颌相对于上颌位置变化的距离。分析4个组虱的下颌相对于上颌位置变化的距离,疗程及下颌相对于上颌位置变化的速度。结果;C1,C2,C3组患者(3-11岁)疗效明显,C1组患者(3-5岁)疗程最短。结论:应用头帽颏兜治疗早期骨型前牙反  相似文献   

10.
FR3矫治乳牙期,替牙期前牙反He的头影测量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观察FR3矫治前牙反He的效果,尤其是矫治疗后颅面形态的改变。方法 采用FR3对17例乳牙期和10例替牙期前牙反He患者进行矫治,通过头影响测量分析其矫治前后的变化及矫治后与正常值的差异。结果 FR3能促进上颌生长发育,唇倾上切牙;使下颌后退,有效地改善异常的He间关系,乳牙期反He矫治后,除下切牙舌倾、颏角尖锐外、基本恢复Ⅰ类骨面型,矫治效果好。替牙期反He由于骨骼异常较严重,因而矫治后  相似文献   

11.
下颌平导在前牙反He矫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丝弓矫治器结合下颌平导矫治前牙牙性反He3例,反He解除时间分别为1月,1.7月和2月,反He的解除以上前牙唇向倾斜为主。作者介绍了下颌麦导的制作方法,临床应用及适应证。利用方丝弓矫治器控制牙齿移动,纠正反He。作者认为此方法在矫治反He的同时可纠正深覆He,反He解除后即可停载平导,简化了治疗。  相似文献   

12.
成人前牙反He畸形的正畸矫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16例成人前牙牙He畸形正畸矫治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此类病例正畸矫治适应证,矫治设计,矫治方法等。结果16例成人正畸患者经5个月至1年半的治疗,牙列排齐,反He降除,覆He覆盖正常,面型改善,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更有效地矫治后He的方法,本文选择了19例恒前牙He,反覆He深而反覆盖浅,下牙列基本整齐,磨牙关系基本中性的病例,采用上颌方丝弓加下颌后牙He垫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矫治,结果平均6月完成矫治。结论对具有深反覆He的恒前牙反He,采用上颌方丝弓与下He垫相结合的方法矫治,简化了治疗,缩短了疗程,提高了矫治效率。  相似文献   

14.
哺乳方法在乳牙前牙反He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于1990年3月-1991年5月对四川省双流县华阳镇2194名中小学生进行了错He畸形调查。发现多个相邻乳牙前牙反He对有乳牙反He的构成比有人工喂养组,辅助人工喂养组显著高乳喂养组。人经喂养、辅助人工喂养对多个相邻乳牙前牙反He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2.53。2.68。在排 其它可能引起反He的因素后,人工喂养辅助人工喂养仍为显著意义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潜在性开He患者骨性开He倾向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潜在性开He患者的颅颌结构特征。方法:通过对12例潜在开He患者的治疗前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的回顾性研究,与正常He者比较,找出其结构特征。结果:发现其中代表骨性结构特征的PP-MP角,SN-MP角增大显著,UFH/LFH值显著减小,而代表牙He结构特点的OP-MP角减小,说明潜在性开He患者存在可在治疗前发现的骨性开He倾向,同时又存在牙He代偿因素,结论:应尽量在潜在性开He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一种新型的磁力矫治器治疗骨型前牙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了一种新型磁力矫治装置(垫式磁力后牙压低器,加前牙固定片段弓的联合使用)对6例平均年龄为15岁9个月的骨型前牙开青少年进行尝试性矫治。除一例因复发而失败外,其余个体均在平均2年5个月的矫治后,开纠正,面型改观。表现为磨牙压低,前牙伸长及舌向移动和倾斜移动的综合效应。结果证明该磁力矫治器治疗骨型前牙开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乳前牙反的患儿在临床上比较多见,一般2.5岁以前发现反时,我们对要求矫治的患儿采取了治疗措施。据我院正畸科门诊78例牙源性乳牙反进行矫治。其中最小1.5岁,最大的5.5岁。多见于3~4岁。由不良习惯引起错畸形47例占大多数,乳尖牙磨耗不足14...  相似文献   

18.
乳牙反He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本文通过普查,了解乳牙反He的患病率,调查分析其病因。方法:对813名2-6.5岁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其中69名乳牙反He患者进行家长问卷调查,临床资料作统计与分析。结果:乳牙反He患者的患病率为8.49%,四个年龄组中有3-4岁组最高,5-6.5岁组最低,两者有显著性差异。其余各组及男女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乳牙反He为牙性-机能性反He,不良习惯是导致乳牙反He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安氏Ⅱ类错 是口腔正畸临床常见的一种错 类型。自1947年Klehn报道用口外牵引治疗Ⅱ类错 的疗效后,口外弓牵引装置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其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易于被患者所接受。本文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行口外颈牵引配合Edewise矫治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一、材料与方法 1.本组病例取自临床治疗病例8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为9--13岁,平均年龄11岁9个月。 2.病例选择标准 (1)处于替牙 晚期恒牙 早期 (2)上下牙列拥挤度在Ⅱ度以内,前牙覆盖,覆 在Ⅱ渡以内…  相似文献   

20.
两种方法治疗骨性Ⅱ类错He作用机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通过X线头影测量分析比较activatofr,activator一headgear(ACHG)治疗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错He患者的作用机制。方法:Activator组患者11例,男5例,女6例,ACHG组,患者12例,男4例,女8例,年龄均为男10-13岁,女9-12岁,ANB角大于5°、覆盖大于7mm,后牙远中关系,收集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侧位片,测量项目28项,在SAS统计分析软件中进行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