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业学科划分,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属土木工程学科二级学科,是可授予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专业。1998年按国家教委专业目录修订要求,本科专业的“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与“城市燃气工程”合并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适当增加部分室内给排水和电气工程的内容,扩大了原有专业范围,逐渐形成具有专业范围更宽、  相似文献   

2.
张旭 《暖通空调》2007,37(B05):4-7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业学科划分,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属土木工程学科的二级学科。是可授予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专业。1998年按国家教委专业目录修订要求。本科专业的“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与“城市燃气工程”合并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适当增加部分室内给排水和电气工程的内容。扩大了原有专业范围,逐渐形成具有专业范围更宽、就业面更广的新本科专业。[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家教育部去年颁布的全国普遍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原“供热通风再空调工程’和“燃气工程’两个专业将调整、拓宽,组建新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该专业教学内容包括:1.工业民用建筑室内空气环境(包括温度、湿度、洁净度、气流、品质等)基础理论2.工业民用建筑室内空气环境工程(供暖、通风、空调等)设计基础3.工业民用建筑公共设施(@括供供暖、挪气供四、给水排水赛)4.工业民用建筑热能供巨(包括供热、供冷、供挪氛等)5.建筑自动化更能爆管理该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在建设部领导下于lop日9目25日成I,着手研…  相似文献   

4.
《暖通空调》2006,36(B01):41-41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是在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基础上组建而成的。该专业始创于1956年,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专业。设有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和热能工程专业2个硕士点,以及这2个专业的博士点,并与建筑学合作培养建筑技术专业博士生。  相似文献   

5.
室内环境与自然通风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通风的目的是保证室内良好的空气品质,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是生态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通过良好的自然通风组织减少对空调的利用,并及时将污染物排出,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在热舒适方面,自然通风形成的室内热环境有利于人体舒适性。分析了生态建筑中自然通风对室内空气品质与室内热环境产生的影响,探讨了利用自然通风来改善建筑的室内环境的效果和策略,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合理的自然通风,可以有效地改善室内的空气品质和室内热环境。  相似文献   

6.
正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前身是环境工程系,成立于1980年,2002年正式更名为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学院现有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能源与动力工程5个本科专业。市政工程和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2个博士学位授予二级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1个硕士学位授予一级学科,市政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2个硕士学位授予二级学科,资源与环境、土工水利(市政方向和暖通方向)3个专业学位培养方向。2019年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已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本科专业评估及复评估。其中,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为山东省一流培育建设学科,市政工程2006年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环境工程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为山东省省级特色专业。  相似文献   

7.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对近些年来体育馆室内环境相关的研究做归纳总结,提取研究现状并找出未来相关的研究方向。体育馆室内环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室内空气品质以及室内热环境研究两个方面。空气品质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的是现场长期实测的方法进行,而室内热环境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与CFD技术相结合的现场实测方法进行。研究成果表明,近些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体育馆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找出了室内外空气质量的关系以及体育馆内空气污染物种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除此之外,室内热环境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科研人员的关注,尤其是在热评价方法模型以及通风等方面。研究的难点主要集中在体育运动的种类与空气质量的关系,体育馆被动式通风方式以及热评价模型的对象适应性方面。研究结论表明,未来体育馆建筑热舒适的相关研究应该集中在空气污染物的种类与体育运动的关系以及体育馆被动式通风与热评价模型的对象适应性方面。  相似文献   

8.
《暖通空调》2006,36(B01):41-42
湖南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原供热、供燃气与通风专业)成立于1958年,是当时全国最早设立本专业的八所高校之一,‘并于当年正式招收第一届四年制供热、供燃气与通风专业的本科生。由陈在康等老师组成暖通教研室,暖通教研室行政上隶属于土木工程系。1978年开始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1982年暖通教研室从土木工程系科。该专业以优异成绩通过了2002年建设部组织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首批教育评估,  相似文献   

9.
室内空气环境包括室内热湿环境和室内空气品质,而合理的通风方式是良好室内热湿环境和室内空气品质的根本保障。本文利用Air-pak软件建立了实验室的物理模型与数字模型,用数值模拟的方式分析夏季典型气候工况下同济大学文远楼外围护结构节能实验室内的空气质量及热工性能,并分别对转换通风,上送上出2种不同通风方式下的速度场、污染物浓度分布、进行模拟计算,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转换通风在速度场、热舒适性和改善室内空气品质方面都明显优于传统的上送上出通风方式。  相似文献   

10.
现代建筑的基本功能不仅保护居住者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同时也为居住者提供健康舒适的环境.供热、通风,空调等设备的混合设计和大量使用已增加了室内环境的舒适度.但是,建筑中的居住者时室内温度的波动、不良的气味或其他偏离理想状态的环境因素的忍耐力逐渐下降.由于受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期望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和持续的热舒适,故室内空气品质的控制方法逐渐成为设计人员、施工人员、业主、运行维护人员和居住者首要考虑的问题.如果在建筑设计过程的所有阶段都全力强调室内空气品质问题,则建筑物室内空气品质将会大大改善.主要从建筑物选址、建筑物设计,建筑设备的设计、建筑运行维护管理等方面对现代建筑的室内环境控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栏首语     
<正>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源于1950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卫生工程专业,1952年正式成立供热、供燃气与通风工程五年制本科专业。伴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社会需求而不断发展壮大,在供热技术、建筑节能技术、热泵技术、燃气输配技术、暖通空调技术等方面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涉及:供热系统信息化、供热系统可靠性、供热网络水力与热力分析、优化及辨识技术、供暖热计量技术、供热管网直埋技术、北方地区建筑节能技术、建筑能耗测  相似文献   

12.
概要介绍了年会盛况,以附录介绍了供热节能技术,节能环保与健康安全的通风技术,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技术与应用,地源热泵技术,地源热泵应用,供热计量与室温调控技术,室内空气中的生物污染与VOC控制,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既有大型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节能,空调系统变流量技术,净化空调新标准,奥运建筑空调设计,多联机技术,夏热冬冷(暖)地区围护结构节能,建筑能耗实测数据和统计数据等15个专题讨论会的交流小结摘要.  相似文献   

13.
《暖通空调》2006,36(B01):40-41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前身是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该专业最早可追溯到1950年哈工大的卫生工程专业,1952年哈工大正式成立供热、供燃气与通风工程5年制本科专业;1952年至1957年,学校为该专业聘请前苏联专家来校任教,指导创办专业,并培养师资队伍,1957年从德国引进徐邦裕教授(当时在全国老八校中该专业仅有两名教授),增强了师资队伍,这期间专业完全参照前苏联模式建设,  相似文献   

14.
嘉宾介绍:李德英,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工学博士、教授,北京市“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首席学科带头人;全国高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理事等职务。长期从事供热及热能利用技术和供热、空调、制冷系统节能技术的研究,主要针对城市能源结构调整、建筑节能及改善居住环境质量等问题,在推行我国建筑节能和供热体制改革中,在如何实现按需供热,供热系统运行过程中在各用户间使热量合理分配方面有突出的研究贡献。现阶段主要研究供热系统量化管理节能技术应用及建筑节能技术。李教授先后作为项目负责人或项目组主要成员,参加了10多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被EI和ISTP检索有11篇,论著7部,论文在国家级核心刊物或国际会议文集中发表近40篇;获得部级、省市级科研进步奖近10项。  相似文献   

15.
室内游泳池大厅、戏水池大厅等区域由于水体面积较大,往往会产生大量的余湿。本文通过分析室内泳池热湿负荷的产生机理,结合实际案例,通过设置"三集一体"的除湿热泵空调系统来营造良好的室内空气环境,实现空调通风系统的节能运行,为实际工程泳池空调通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室内空气环境的数值预测和评价方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介绍室内空气环境数值预测和评价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指出该方法将在现代通风空调工程中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人类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室内空气环境质量直接影响着人类的身心健康和劳动效率,合理地运用暖通空调措施是实现良好的室内环境品质的重要手段。文章介绍了影响室内空气环境的因素,并从空调系统应用、通风的有效性与室内环境品质的关系以及空调系统的噪声控制等方面阐述了暖通空调技术与室内环境结合的具体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石家庄铁道学院机械工程分院到目前为止已培养34届本科毕业生。现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工业设计和测控技术与仪器等四个本科专业,载运工具及运用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等七个硕士点。其中载运工具及运用工程为省级重点学科。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气流分布性能的评价指标、热舒适性评价指标和室内空气品质的评价指标。将通风方式分为置换通风和混合通风,利用暖通空调专用模拟软件Airpak对室内气流进行模拟。模拟某小型会议室的温度、速度、CO2浓度、平均空气龄、PMV值和PPD值,并依据模拟结果分析不同气流组织下的室内空气品质、人体热舒适性和空调能耗情况。指出不同气流组织对室内空气品质、人体热舒适性和空调能耗的影响不同,置换通风和上侧送上回送风方式能得到较好的空气品质和有效的能量利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流体力学软件Phoenics对体育馆建筑的室内自然通风进行优化模拟和设计,通过采用适宜的通风技术措施,明显地改善了室内热舒适环境,提升了室内空气品质,达到了国家绿色健康建筑对室内自然通风的相关要求。本研究对体育馆建筑设计和室内自然通风的模拟优化起到良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