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高脂血症大鼠主动脉核因子-κB表达和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只)、高脂饮食组(n=20只),12周后再将高脂饮食组随机分为模型组(n=10只)和吡格列酮组(n=10只),干预4周后,检测各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E染色光镜观察主动脉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主动脉NF-κBp65表达水平,TUNEL染色观察主动脉内膜细胞凋亡情况,计算细胞凋亡指数。【结果】高脂饮食组喂养12周后,血脂TG、TC、LDL-C明显升高;给药4周后,与模型组比较,吡格列酮组TG、TC、LDL-C水平明显降低,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主动脉NF-κBp65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吡格列酮组主动脉NF-κBp65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且吡格列酮组主动脉内膜内皮细胞凋亡指数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可减轻高脂饮食诱导的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结果】吡格列酮可改善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调节NF-κBp65蛋白表达,减少主动脉内皮细胞凋亡,从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兔肝脏病理形态学及PPARγ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辛伐他汀组.高脂饲养建立兔高脂血症动物模型。实验结束时测定血脂浓度,取肝脏作病理形态学检查.用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观察肝脏PPAR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兔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正常组升高(P〈0.01).肝脏脂肪变性程度最重(R=0.68).肝脏重量、贮脂细胞数量较正常组均增加(P〈0.01);辛伐他汀组血清TC、TG及LDL-C水平较模型组降低(P〈0.01).肝脂变程度明显改善(R=0.48).肝脏重量(P〈0.05)、贮脂细胞数量(P〈0.01)低于模型组。模型组兔肝脏PPARγ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组增加(P〈0.05),辛伐他汀组PPARγ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均P〈0.05)。【结论】辛伐他汀能减轻高脂血症兔肝脏脂肪变性程度.这一作用可能与其降脂同时上调肝脏PPARγ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李友元  邓洪波  王蓉  吴桑荣 《中国临床康复》2005,9(47):177-179,i0006
背景:黄精是一种传统的抗衰老中药,其有效成分黄精多糖具有降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作用。目的: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黄精多糖对蛋白非酶糖基化的关键物质一糖基化终产物受体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为开发有效的蛋白非酶糖基化抑制剂和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提供实验依据。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老年病科,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心内科。材料:实验于2004-03/2004—06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实验动物室完成。选用清洁级BALB/C小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黄精多糖治疗组,10只/组。方法:模型对照组、黄精多糖治疗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血糖≥8.0mmoL/L为造模成功。黄精多糖治疗组予以2mL/(kg&;#183;d)的黄精多糖,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予以注射用水0.5mL,1次/d灌胃给药,连续12周。给药完毕后断头处死小鼠,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各组实验动物心脏、肾组织糖基化终产物mRNA的表达。主要观察指标:①造模12周后各组小鼠大体情况观察。②造模前后各组小鼠血糖的变化。③各组小鼠心脏、肾组织糖基化终产物受体mRNA凝胶电泳图谱。④各组小鼠心脏、肾组织糖基化终产物受体的半定量测定。结果:实验选用30只小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造模12周后各组小鼠大体情况观察:正常对照组体质量增加,活动自如;模型对照组出现消瘦、多尿、精神萎靡不振、反应迟钝等情况:黄精多糖治疗组多尿症状较轻,反应动作较模型对照组灵敏。②造模前后各组小鼠血糖的变化: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造模前后血糖基本相似(P〉0.05),黄精多糖治疗组造模12周后血糖显著降低【(10.05&;#177;1.16),(7.18&;#177;0.84)mmoL/L,P〈0.05]。③各组小鼠心脏、肾组织糖基化终产物受体mRNA凝胶电泳图谱:模型对照组小鼠心、肾组织糖基化终产物受体mRNA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增高,而黄精多糖治疗组的表达较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④各组小鼠心脏、肾组织糖基化终产物受体的半定量测定:模型对照组心、肾组织糖基化终产物受体/β-aetin相对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黄精多糖治疗组其相对值较模型对照组显著降低(0.760&;#177;0.121,0.998&;#177;0.202;0.609&;#177;0.146,0.765&;#177;0.113;P均〈0.05)。结论:黄精多糖除可降低血糖外,还可显著下调糖尿病鼠心、肾组织糖基化终产物受体mRNA的高表达,进而抑制糖基化终产物的结合位点及与其受体结合后的一系列细胞生物反应,保护高血糖时受损的靶器官和组织。  相似文献   

4.
黄精多糖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清IL-6及CRP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萍  刘丹  李友元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7):1100-1101
【目的】探讨黄精多糖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纯种新西兰大耳白兔30只,随机分3组:对照组、高脂模型组、黄精多糖组,每组10只,分别予普通饲料、普通饲料加5%猪油和0.5%胆固醇、普通饲料加5%猪油和0.5%胆固醇加黄精多糖喂养。实验前和实验第4、8周末于耳动脉取空腹血,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用EIA法测血清CRP水平。【结果】高脂模型组血清IL-6及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黄精多糖组血清IL-6及CRP水平显著低于高脂模型组(P<0.05),而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精多糖能降低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清IL-6及CRP水平,阻止血管内皮炎症反应的发生发展,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黄芪多糖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调节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对高脂饲料诱导的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肝脏脂质沉积以及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与疗效确切的降脂药非诺贝特作用结果进行比较。 方法:实验于2004-9/2004-12空军总医院实验动物中心完成。①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饲喂普通饲料),高脂模型组[饲喂高脂饲料(主要成分:普通饲料0.788、猪油0.1、蛋黄粉0.1、胆固醇0.01和胆酸盐0.002),黄芪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分别将黄芪多糖(颗粒剂型,国食健字G20040383,生产批号20040301,由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开发中心提供)以16.68,8.34.3.52g/ks的剂量加入高脂饲料进行喂养],非诺贝特组[将非诺贝特胶囊(由法国利博福尼制药公司制造,200mg/粒。批号78879)以0.067g/kg的剂量加入高脂饲料进行喂养]。6组动物均连续喂养12周,每周测体质量。②喂养12周后,取肝组织称质量,计算肝指数(肝指数:肝质量/体质量&;#215;100%)。用酶法测定血清和肝组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和含量;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用硫代巴比妥酸反应测定血清和肝组织丙二醛水平和含量;用微弱化学发光方法测定血清和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用速率法测定血清和肝组织谷耽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③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 结果:大鼠6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非诺贝特组,黄芪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非诺贝特组三酰甘油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非诺贝特组,黄芪多糖高、中、低剂量组体质量增长值低于高脂模型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②黄芪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肝脏总胆固醇和黄芪多糖高剂量组的三酰甘油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黄芪多糖中、低剂量组大鼠肝脏三酰甘油含量低于模型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黄芪多糖高、中剂量组肝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0.05),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非诺贝特组的肝脏总胆固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但三酰甘油含量和肝指数与模型组相近(P〉0.05)。③黄芪多糖高、中剂量组大鼠肝组织丙二醛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黄芪多糖低剂量组大鼠肝组织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与模型组相近。黄芪多糖各剂量组肝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与模型组差异不明显(P〉0.05)。非诺贝特组大鼠肝脏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无显著变化(P〉0.05),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④黄芪多糖高、中剂量组大鼠血清丙二醛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黄芪多糖低剂量组大鼠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丙二醛低于模型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而各组超氧化物歧化酶均与模型组相近(P〉0.05)。非诺贝特组大鼠血清丙二醛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 结论:黄芪多糖可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减少肝脏脂质沉积,提高肝脏和血液的抗氧化能力,减轻高脂饮食导致的氧化损伤。非诺贝特虽可降低血脂,但因促进脂质的肝脏代谢,而加重肝脏的损伤。  相似文献   

6.
黄精多糖对糖尿病模型小鼠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中药黄精提取物黄精多糖对实验性糖尿病鼠的降糖作用及对糖化血红蛋白的调节。方法:实验于2004—03/06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实验动物室完成。选取10—12周BALB/C小鼠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糖脉康组、黄精多糖组,10只/组。黄精多糖由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临床药学研究室提供(每毫升相当于黄精生药10D。糖脉康为中国中医研究院中汇制药公司产品(批号030905)。各组小鼠均建立实验性糖尿病动物模型,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4mL/(kg&;#183;d),连续5d。造模完成后,糖脉康组将12.5g/(kg&;#183;d)糖脉康加入1 mL生理盐水溶解,分两次灌胃给予;黄精多糖组将4mL/(kg&;#183;d)的黄精多糖溶入1 mL生理盐水,分两次灌胃给予;模型组只喂等量生理盐水。各组给药时间均为8周。分别于实验前及建立糖尿病模型禁食6h后,剪尾测定各组小鼠血糖含量。最后用取小鼠眶动脉血,血糖变化以葡萄糖氯化酶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测定采用柱层析法,血浆胰岛素和C肽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结果:实验纳入30只小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造模前后血糖变化:与造模前比较,造模后模型组、糖脉康组、黄精多糖组血糖均显著升高[(5.45&;#177;1.02),(8.95&;#177;2.31);(4.97&;#177;0.99),(8.39&;#177;1.81);(6.13&;#177;1.36),(9.17&;#177;1.89)mmol/L;P均〈0.01];造模后各组间基本相似(P〉0.05)。②各组实验前后血糖检测结果:与实验前比较,实验后糖脉康组和黄精多糖组均显著降低[(8.39&;#177;1.81),(6.77&;#177;1.34);(9.17&;#177;1.89),(6.43&;#177;1.22)mmol/L;t=3.264-2.791,P均〈0.05],模型组基本无变化。③实验后各组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情况:与模型组比较,黄精多糖组显著下降[(3.37&;#177;0.33),(1.61&;#177;0.29)%,t=6.148-4.395,P〈0.01],糖脉康组基本无变化。④实验后各组血浆胰岛素及血浆c肽情况:与模型组比较,糖脉康组和黄精多糖组均显著升高[(5.67&;#177;2.49),(10.13&;#177;5.82),(24.64&;#177;7.31)U/L,t=6.148,P〈0.05;(27.6&;#177;10.52),(56.54&;#177;21.87),(113.79&;#177;23.45)pmmol/L,t=4.395,P〈0.01]。结论:黄精多糖可显著降低实验性糖尿病鼠血糖和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并明显升高血浆胰岛素及C肽水平,表明黄精多糖具有调节糖代谢和治疗实验性糖尿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150只SH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芪甲苷低、中、高剂量组[5,10,20mg/(kg·d)],阳性对照组(10mg/kg卡托普利),另外选取正常血压的Witstar-Kyoto大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BP-6动物无创血压测试仪检测各组大鼠治疗前血压,再连续给药8周,1次/日,在第2、4、6、8周测量各组大鼠血压,第8周处死大鼠,主动脉取血,检测各组血清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栓素A2(TXA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并比较。【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甲苷低、中、高剂量组血压、ET-1、AngⅡ、TAX2及MDA含量依次降低(P〈0.05),NO及SOD含量依次升高(P〈0.05)。【结论】黄芪甲苷能降低SHR血压,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可能与调节血管收缩和舒张因子表达及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黄芪多糖对糖尿病心肌病变仓鼠心肌胶原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黄芪的有效成分之一黄芪多糖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心肌病变仓鼠物质代谢及心肌胶原代谢的影响,进而探讨黄芪多糖对糖尿病心肌病变的治疗价值及可能机制。方法:实验于2002—06/2003-06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完成。选用普通级8周龄雄性仓鼠30只。黄芪多糖由原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学研究所提供。①选用6只为正常对照组:正常饲养,不予特殊处理。其余24只仓鼠禁食12h后,腹腔注射10g/L链脲佐菌寒溶液,剂量为40mg/kg,连续3d。用血糖仪测定尾尖血血糖,血糖稳定7d后,选用血糖〉13.5mmol/L仓鼠12只为糖尿病造模成功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每天予1mL生理盐水灌胃)和黄芪多糖治疗组(按1g/kg剂蕈将黄芪多糖稀释成1mL生理盐水灌胃),每组6只。实验持续10周。②实验10周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月目固醇和糖化血清蛋白水平。放免法测定血清胰岛素水平。采用亲和素-生物索-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检测心肌Ⅰ,Ⅲ型胶原含量,以免疫组化阳性指数(灰度均值&;#215;阳性面积百分比)。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浆、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③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造模失败脱失12只,最终进入结果分析18只。①造模后模型组和黄芪多糖治疗组仓鼠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实验10周后黄芪多糖治疗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和黄芪多糖治疗组仓鼠血清胰岛素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模型组与黄芪多糖治疗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②实验10周后,模型组仓鼠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崮醇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黄芪多糖治疗组血清三酰甘油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③实验10周后,模型组仓鼠心肌Ⅰ和Ⅲ型胶原表达和Ⅰ/Ⅲ剁胶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黄芪多糖治疗组仓鼠心肌Ⅰ型胶原表达和Ⅰ/Ⅲ型胶原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④实验10周后,模型组仓鼠血浆血管紧张紊Ⅱ水平和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紊Ⅱ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黄芪多糖可改善糖尿病心肌病变仓鼠心肌胶原沉积,其对心肌病变的治疗机制可能与改善物质代谢及减少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紊Ⅱ的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浓度及主动脉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20只12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SHR对照组10只,SHR治疗组10只,予以厄贝沙坦灌胃,同时选取10只同周龄的雄性Wistar-Kyoto大鼠(WKY)作为对照。给药8周后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血浆sICAM-1浓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主动脉VCAM-1表达的阳性率。结果 与WKY大鼠比较,SHR对照组血浆sICAM-1浓度水平和主动脉VCAM-1表达的阳性率明显增高(P〈0.01);SHR治疗组血浆sICAM-1浓度和主动脉VCAM-1表达明显低于SHR对照组(P〈0.01),且SHR治疗组血浆sICAM-1浓度与WKY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厄贝沙坦具有降低SHR血浆sICAM-1浓度及主动脉VCAM-1表达作用,厄贝沙坦在发挥降压作用的同时,可减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检测血浆sICAM-1的水平可能成为监测高血压病的指征。  相似文献   

10.
地塞米松对大鼠肝脏Mrp2和AQP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诺评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9):1600-1602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Dex)对Wistar大鼠肝胆系统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和水通道蛋白1(AQPt)的调节作用。【方法】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Dex干预组,观测1h胆汁流量、直接胆红素(DBIL),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测Mrp2和AQP1的表达。【结果】干预组较之对照组胆汁量增加(P〈0.05),血清DBIL明显下降(P〈0.01),胆汁DBIL差异无显著性(P〉0.05),Mrp2和AQP1免疫组化切片光密度值增加(P〈0.01)。【结论】Dex可增加大鼠肝胆系统Mrp2和AQP1的表达。血清DBIL下降,胆汁分泌量增加,与Mrp2和AQP1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在各种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的差异。【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91例、呼吸系统恶性肿瘤78例、生殖系统恶性肿瘤52例、泌尿系统恶性肿瘤10例、乳腺癌21例共252例恶性肿瘤患者及50例健康人血清中GP73水平。【结果】①GP73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水平(M=77.3μg/L)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O.01)。其中肝癌组的GP73水平(M=159.6/xg/L)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②呼吸系统肿瘤中肺癌组血清GP73水平(M=58.2μg/L)高于其他各组(P〈0.05)。③肝癌组GP73水平明显高于肺癌组(P〈0.05),其他恶性肿瘤组与正常对照组(M=46.2μg/L)比较血清GP73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P73在肝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肺癌组中血清GP73水平虽高于正常对照组,但远低于肝癌患者,血清GP73有可能成为肝癌较好的血清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运动训练对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骨骼肌中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运动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运动组均喂以高糖高脂饲料,4周后运动组在继续高糖高脂饲料的基础上加以每周游泳5d,连续6周。实验结束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骨骼肌中GSK-3的含量,定期检测其体重、血甘油三脂和胆固醇、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 模型组大鼠骨骼肌中GSK-3的含量较正常组增高70.20%(P〈0.01),游泳训练6周后大鼠骨骼肌中GSK-3的含量较模型组减少27.24%(P〈0.01),较正常组增高23.83%(P〈0.05)。结论 运动训练可降低胰岛素抵抗大鼠骨骼肌细胞GSK-3蛋白表达水平,从而加强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Notchl蛋白在成人小细胞肺癌(SCLC)及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探讨Notchl受体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肺鳞癌、腺癌、小细胞癌及阴性组织切缘各组肺组织中Notch1蛋白的表达,并用Image-Pro Plus6.0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比较Notchl蛋白在各组中的表达。【结果】肺鳞癌及腺癌标本中Notchl的表达强于相应的阴性组织切缘标本(P〈0.05及P〈0.01);肺小细胞癌标本中Notchl的表达弱于相应的阴性组织切缘标本,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三组肺癌标本中,以肺腺癌中Notch1的表达最强(P〈0.01);鳞癌组中Notchl的表达亦强于小细胞癌组(P〈0.01)。[结论]Notchl信号在支气管肺癌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发挥一定作用,且在不同的病理类型中起到的作用有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抵抗素和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及其病理生理意义。【方法】酶联免疫法测定76例ACS患者的血清抵抗素、脂联素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组4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30例,并选取24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CS患者血清抵抗素、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均P〈0.01),脂联素水平降低(P〈0.01);另外与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相比较,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抵抗素(P〈0.05)、超敏C反应蛋白(P〈0.01)和脂联素(P〈0.01)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中,血清抵抗素与超敏C反应蛋白(r=0.536,P〈0.01)呈正相关,脂联素与超敏C反应蛋白(r=-0.446,P〈0.01)呈负相关。[结论]ACS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升高,脂联素水平降低,与超敏C反应蛋白具有相关性,提示了脂肪细胞分泌的血清抵抗素和脂联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ACS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反义抑制C-myc蛋白的表达对人胆管癌细胞QBC939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培养QBC939细胞,合成C-mycASODN及Ns0DN,并将其转染QBC939细胞;用Western-blot法检测转染AS()DN组(转染组)、转染NSODN组(无义组)及空白对照组细胞中c-myc蛋白的表达;通过四甲基噻唑蓝(MTT)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在体外的存活率。【结果】无义组与空白对照组灰度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转染组的灰度值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转染不同浓度(Mmol/L)的cmycASODN后,各组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0.5组为79.6%、1.0组为75.0%、2.0组为70.9%、4.0组为59.1%、8.0组为47.3%,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反义抑制c-myc蛋白的表达后,人胆管癌细胞在体外的增殖受到了抑制,且其抑制作用随着c-mycASODN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鼠主动脉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s)及血中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雌性SD大鼠50只分为对照组(n=10,正常饮食)、模型组(n=20,维生素D3+高脂饲料+正常饮食)、阿托伐他汀组(n=20,维生素政+高脂饲料+阿托伐他汀)。4个月后处死,取主动脉起始部行光镜和电镜观察,其余部分用于免疫印迹法检测NMPs的表达水平。于实验前及实验结束时对实验鼠行空腹股动脉取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以及CRP的水平。结果实验前各组大鼠血脂学及CRP水平差异无显著性,实验结束时模型组TC、TG、LD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阿托伐他汀组低于模型组(高于对照组);MMP-2、MMP-9相对值模型组8618±549和9054±3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表达(对照组5314±163和6178±254),而阿托伐他汀组3397±453和6805±368,低于模型组(P〈0.01);CRP模型组(18.64±0.94)m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21±0.2)mg/L,而阿托伐他汀组(12.52±0.65)mg/L,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对照组主动脉病理学改变比阿托伐他组显著,对照组改变不明显。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和CRP的表达,在稳定粥样斑块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在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过程中,运动对实验小鼠主动脉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l(VCAM-1)表达的影响。 方法选取8周龄ApoE基因敲除小鼠饲以“西方饮食”饲料建立AS模型,将其分为ApoE-/-安静组及ApoE-/-运动组,ApoE-/-运动组给予持续12周中等强度跑台运动;另同时选取C57BL/6J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C57安静组),给予普通生长繁殖饲料喂养。于实验进行12周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主动脉ICAM-1及VCAM-1表达情况。 结果C57安静组主动脉无ICAM-1、VCAM-1阳性表达,ApoE-/-安静组小鼠主动脉可见大量ICAM-1、VCAM-1阳性表达,在AS早期阶段,以内皮层阳性表达较明显;在纤维斑块及粥样斑块阶段,阳性染色则主要分布于斑块深部脂质核心区,内皮层呈低水平表达,ICAM-1、VCAM-1阳性表达面积相近;运动可促使ApoE-/-小鼠ICAM-1、VCAM-1阳性表达面积明显减少(P<0.05)。 结论运动能下调AS小鼠主动脉ICAM-1、VCAM-1表达,这可能是运动抗AS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罗格列酮(RGZ)对高糖作用下,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形态变化及成纤维细胞特异蛋白1(FSP1)、E-钙粘蛋白(E-cad)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第3代细胞株,同步培养后分为3组:N组为正常对照组(含5.5mmol/L葡萄糖),H组为高糖组(含25mmol/L葡萄糖),HR组为高糖DMEM加RGZ组(H组加入10μmol/LRGZ)。光镜和电镜下分别观察HK-2细胞的基本结构与超微结构;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FSPl、E-cad蛋白表达。【结果】①与N组比较,H组细胞呈梭形变,电镜下粗面内质网增加,线粒体及微绒毛减少;FSP1蛋白表达增强(P〈0.01),E-cad蛋白表达减弱(P〈0.01)。②与H组比较,HR组细胞恢复为多边形或圆形,电镜下微绒毛和线粒体增加,粗面内质网减少;FSP1表达下降(P〈0.01),E-cad表达增加(P〈0.01)。【结论】①高糖刺激后HK-2细胞出现表型转化。②RGZ能够减弱高糖刺激下HK-2细胞的表型转化。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探讨内皮抑制素(endostatin)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在骨髓移植(BMT)小鼠骨髓基质细胞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川芎嗪对其表达的影响。取健康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不做处理),骨髓移植对照组(简称生理盐水组)和骨髓移植+川芎嗪治疗组(简称川芎嗪组)。生理盐水组和川芎嗪组分别胃饲生理盐水0.2毫升/只和川芎嗪注射液每次2毫影只,2次/天。在BMT后第7、14、21、28天处死小鼠,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RT—PCR法检测骨髓基质细胞endostatin mRNA及其蛋白、VCAM-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二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表明:endostatin蛋白主要表达于骨髓基质细胞核内,VCAM-1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浆内。BMT后第7、14、21天川芎嗪组和生理盐水组endostat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或P〈0.05),且川芎嗪组低于生理盐水组(P〈0.01或P〈0.05);到第28天生理盐水组已基本恢复正常,而川芎嗪组仍未恢复正常水平。BMT后第7、14、21天川芎嗪组和生理盐水组VCAM-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或P〈0.05),且川芎嗪组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或P〈0.05),到第28天,川芎嗪组VCAM-1的表达已基本恢复正常,而生理盐水组仍未恢复正常,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相关分析显示,生理盐水组骨髓基质细胞endostatin和VCAM-1 mRNA及其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1或P〈0.05),而川芎嗪组endostatin和VCAM-1 mRNA及其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1或P〈O.05)。结论:内皮抑制素可通过影响骨髓基质细胞表面VCAM-1的表达水平,阻碍基质细胞与造血细胞之间和细胞外基质与造血细胞之间的联系而影响骨髓造血;川芎嗪能提高BMT小鼠骨髓基质细胞表面黏附分子的表达,加快BMT后HSPC的归巢及在骨髓中的增殖,并通过反馈调节BMT小鼠骨髓基质细胞新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内皮抑制素的表达,促进骨髓微环境的修复,加速移植后骨髓的造血重建。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高脂饲料和高果糖餐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分别评定两种动物模型的胰岛素敏感性。方法:实验于2004-03/06在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内科急难症研究所完成,选用Wistar雄性大鼠72只,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3组,即空白组、果糖模型组和高脂模型组,每组24只。空白组继续以普通标准大鼠饲料喂养,饮用自来水;果糖模型组以100g/L的果糖水取代自来水喂养;高脂模型组以高脂饲料取代普通标准大鼠饲料喂养,连续6周。每周测量各组大鼠的体质量、血压。6周结束时,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葡萄糖耐量、血清游离脂肪酸、三酰甘油、血浆胰岛素,同时以正常血糖-高血浆胰岛素钳夹技术,结合输注^3H-2DG测定股四头肌葡萄糖摄取率评定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胰岛素敏感性指数=1n 1/(空腹血糖&;#215;空腹胰岛素)。结果:纳入72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各组大鼠体质量、血压比较:与空白组大鼠比较。高脂模型组体质量显著增加(t=2.819-11.430,P〈0.01),果糖模型组血压显著升高(t=4.743-14.510。P〈0.01)。②各组大鼠糖耐量比较:果糖模型组和高脂模型组大鼠的葡萄糖耐量显著低于空白组(t=2.833,4.030,P〈0.05,P〈0.01)。③各组大鼠血清三酰甘油、游离脂肪酸、血浆胰岛素含量比较:果糖模型组和高脂模型组大鼠显著高于空白组(t=3.059-10.391,P〈0.01)。④各组大鼠胰岛紊敏感性指数、葡萄糖输注率、葡萄糖摄取率比较:果糖模型组和高脂模型组大鼠显著低于空白组(t=2.212—58.052,P〈0.01)。结论:高脂饲料和高果糖餐喂饲均可以诱导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