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科创建于建校初期,并于1981年和1991年分别被批准为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权点,建有博士后流动站。本学科为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为国家教育部“国家理科基础与人才培养基地”中医诊断学名牌课程建设单位,先后为全国中医诊断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单位,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证候病理生理三级科研实验室、中医藏象理论研究室单位。2003年度中医诊断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北京市级精品课程。在原学科带头人杨维益教授、季绍良教授的带领下,学科形成了高学历高质量的教师…  相似文献   

2.
赵歆  陈家旭 《中医教育》2008,27(4):23-25
教育部1998年开始启动“国家理科基地创建名牌课程项目”(教高司[1998]105号),旨在把教学思想、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几个方面的改革整合到一起,落实到课程上,探索创一流教学水平和培养高水平教师的新途径、新机制。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诊断学系承担的中医诊断学课程是国家教育部首批立项的理科基地名牌课程建设项目之一。自1998年申请建设至今。中医诊断学名牌课程的建设已取得较大成绩。于2003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和北京市级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3.
北京中医药大学于1998年初启动“211工程”建设,在“九五”期间我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医疗保健和科学管理等的总体水平,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211工程”立项建设的重点学科在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条件建设等方面都比“八五”期间有了较大的发展,学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超额完成了建设任务和既定目标。原6个重点学科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73项,部局级科研项目96项:共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2项。“九五”建设期间,根据我校各学科发展情况,准确调整学科建设方向和内容,重点学科建设取得突破性成就,使我校的国家重点学科达到6个,北京市重点学科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0个,成为全国中医院校中具有国家及市、局级重点学科数量最多、涵概学科最全面的院校。  相似文献   

4.
北京中医药大学于1998年初启动“211工程”建设,在“九五”期间我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医疗保健和科学管理等的总体水平,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211工程”立项建设的重点学科在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条件建设等方面都比“八五”期间有了较大的发展,学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超额完成了建设任务和既定目标。原6个重点学科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73项.部局级科研项目96项;共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2项。“九五”建设期间,根据我校各学科发展情况,准确调整学科建设方向和内容,重点学科建设取得突破性成就,使我校的国家重点学科达到6个,北京市重点学科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0个,成为全国中医院校中具有国家及市、局级重点学科数量最多、涵概学科最全面的院校。  相似文献   

5.
北京中医药大学于 1998年初启动“2 11工程”建设 ,在“九五”期间我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医疗保健和科学管理等的总体水平 ,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2 11工程”立项建设的重点学科在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条件建设等方面都比“八五”期间有了较大的发展 ,学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超额完成了建设任务和既定目标。原 6个重点学科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 73项 ,部局级科研项目96项 ;共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 1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5 2项。“九五”建设期间 ,根据我校各学科发展情况 ,准确调整学科建设方向和内容 ,重点学科建设取得突破性成就 ,使我校的国家重点学科达到 6个 ,北京市重点学科3个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10个 ,成为全国中医院校中具有国家及市、局级重点学科数量最多、涵概学科最全面的院校。  相似文献   

6.
北京中医药大学于 1998年初启动“2 11工程”建设 ,在“九五”期间我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医疗保健和科学管理等的总体水平 ,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2 11工程”立项建设的重点学科在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条件建设等方面都比“八五”期间有了较大的发展 ,学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超额完成了建设任务和既定目标。原 6个重点学科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 73项 ,部局级科研项目96项 ;共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 1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5 2项。“九五”建设期间 ,根据我校各学科发展情况 ,准确调整学科建设方向和内容 ,重点学科建设取得突破性成就 ,使我校的国家重点学科达到 6个 ,北京市重点学科3个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10个 ,成为全国中医院校中具有国家及市、局级重点学科数量最多、涵概学科最全面的院校。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方剂学重点学科实验室几年来建设与管理中的一些做法,阐述了重点学科实验室建设对重点学科建设的重要作用,强调只有建设高水平的重点学科实验室才能促进所支撑的学科快速发展,为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创造有利条件,为学科建设搭建平台,大力推动学科学术队伍建设、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和高水平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8.
杨豪  李沛  郭会卿 《中医正骨》2007,19(10):3-3
跨入新世纪以来,骨伤学科坚持以学术带头人和创新团队为核心,以基地为平台,以项目为纽带,大力实施“重点学科、重点基地、重点人才、重点项目”紧密结合的“四重一体化”战略;整合并优化学科资源配置,集成优势,推进学科创新工程,增强学科整体实力。加强研究生教育及学位点建设,  相似文献   

9.
《中国针灸》2004,24(8):F002-F002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科历史悠久。始创于1956年,吴棹仙、蒲湘澄等一批国内知冬针灸推拿专家为针灸推拿学科点创始人。1960年开办全国首批针灸专业。1978年成为国内首批针灸学硕士学位授位点,1986年成为迄今为止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针灸推拿博士学位授权点.1992年被批准为四川省首批重点学科。1996年成为四川省本科人才重点培养基地、四川省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996年成为四川省首批专科专病建设单位:1999年学科点实验室被批准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001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02年学科点实验室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科研实验室。  相似文献   

10.
《世界科学技术》2013,(8):F0004-F0004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理研究团队,2001年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学重点学科建设点,2002年确定为国家教委中药学重点学科的分学科,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中药基础与新药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团队带头人孙建宁教授长期从事中药防治重大疾病创新药物研究。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生理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药理学会副理事长,  相似文献   

11.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12,(2):F0002-F0002
2008年12月11日安徽省中医院被国家发改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主要承担重点研究病种一糖尿病的研究工作。2009年安徽省中医院“中医内分泌学”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点,以促进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的进一步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4):F0004-F0004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肺病科。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国家十一五重点专病(哮病)建设单位,辽宁省中医肺病重点学科.辽宁省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拥有辽宁省中医肺病重点实验室,临床应用独具中医特色的“三维止咳定喘疗法”诊治患者疗效显著.在东三省本研究领域有广泛影响。通过多年不懈努力。现已发展成为基础雄厚、中医优势突出、人才梯队健全、深具创新科研能力的国家重点学科。  相似文献   

13.
根据高职体育保健专业特点,建立“系所合一,零距离上岗”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符合职业能力培养需求的“进阶式”人才培养方案,深入开展课程开发;整合院内外资源,打造具有“三重身份”的高水平教学团队;充分利用学院“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的综合训练场馆、康复实训中心、体育医院及校外顶岗实训基地的教学资源,建设设施完善的“三级”体育康复实训基地;培养社会欢迎、行业认可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体育保健康复人才。  相似文献   

14.
文摘 《世界科学技术》2005,7(5):104-104
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在出席“国际现代化中医药及健康产品展览会暨会议”作主题演讲时表示,目前内地中药创新平台建设加强,研发能力明显提高。到2004年,国家投入资金建设了3个中药药物非临床试验中心、4个中药药物临床试验中心、3个中药药理规范化实验室、4个“国家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4个“国家中药工程研究中心”,还批准了14个省作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15.
《河南中医药学刊》2008,(5):F0002-F0002
河南中医学院中医儿科学科成立于1958年。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重点专科,河南省高校重点学科,河南省中医管理局重点专科,是全国最早建立的中医儿科硕士点及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之一,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副组长、河南省中医儿科协作组组长单位,河南省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相似文献   

16.
《河南中医》2011,(12):1332+1478-F0002,F0003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重点专科,河南省高校重点学科,河南省中医管理局重点专科,全国最早建立的中医儿科硕士点及国内第一批中药新药临床研究基地之一,河南省中医儿科协作组组长单位,省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国家“十一五”重点专科重点病种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协作组组长单位、小儿脑瘫协作组副组长单位。  相似文献   

17.
加强中西医结合基础重点学科建设是提升中医学类高校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文章从完善体制建设、人才培养、稳定明确的研究方向、进行多学科交叉、加强实验室建设及加强科技创新和增加投入等方面,探讨了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建设相关的关键问题.最后,对今后医学重点学科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和意见,以期为中医药院校重点学科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第二军医大学现代中药研究中心成立于2004年1月,是由第二军医大学整合相关学科资源,以推动中药现代化研究为使命而建立的现代研究中心。本中心所属学科是国家和上海市的重点学科,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实验室,军队药物化学重中之重实验室,  相似文献   

19.
正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病科是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肝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上海市高原高峰学科。肝病科成立于1954年,2003年入选上海市中医肝病临床医学中心。2000~2010年先后入选"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并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中医肝病协作组组长单位。2009年建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细胞免疫学三级实验室,2011年入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依托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建设,肝病科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中医药防治肝病临床研究联盟组长单位,国家中医药防治  相似文献   

20.
根据浙江省第二次振兴中医中药大会及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我省中医中药事业的通知”精神,为进一步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和加强中医药科研重点学科建设,浙江省决定在“九五”期间建设一批中医药科研重点学科实验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