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旅游发展视角来看,体育旅游是一种特质的旅游消费产品,对我国旅游的发展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其对旅游经济发展的推进作用明显。应当从发挥体育旅游对旅游发展的促进作用,规避体育旅游对旅游发展的不利影响出发,积极实施体育旅游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全域旅游发展模式是未来旅游发展新模式之一,它强调综合发展,强调旅游全部要素整体的优化组合。旅游要素既包含发展旅游业所必需的旅游支柱要素,又包含与旅游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旅游活动要素、旅游市场要素、旅游电子信息要素以及其他相关要素等。这些要素自身处在不断变化中,内涵的丰富,新要素的生成等。全域旅游发展与各项旅游要素结合是发展区域旅游业的重要策略,据此,良好地发展全域旅游必须考量旅游要素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旅游发展是旅游业发展的根本战略目标,它包括可持续旅游生产和可持续旅游消费两个有机统一的方面,二者都是其实现机制。其中可持续旅游消费是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最终目的,同时又为可持续旅游发展提供实现条件和实现途径,而且对可持续旅游生产具有引导作用,所以某种程度而言,可持续旅游消费比可持续旅游生产对于可持续旅游发展来说更为重要。可持续旅游消费是人类理性的复归,可持续旅游消费存在多重链环关系,要用可持续发展原则规范旅游消费行为,以实现可持续旅游消费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将为城市旅游业发展创造更好的基础与环境。城市旅游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创新城市旅游发展理念,整合城市旅游资源,夯实城市旅游基础,构建城市旅游发展新格局。本文在分析经济发展新常态与城市旅游发展关系的基础上,从深化旅游改革、优化旅游结构、满足旅游需求三个方面提出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城市旅游科学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肇源县具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优势,旅游产业发展、城市化进程以及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改善均推动了肇源乡村旅游的发展。然而产品同质化、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偏低、旅游规划滞后以及旅游软硬件设施严重缺位成为制约肇源发展乡村旅游的阻碍。因此,肇源县应持续创新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找准定位提高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加强规划推动旅游资源有效整合,夯实发展乡村旅游的软硬件基础,力求实现肇源县乡村旅游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是旅游管理领域内人们关注的中心议题之一。文化要素对旅游活动影响很大,先进的旅游文化引领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文化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实现旅游产业利益最大化和不断发展,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旅游发展观念,构建旅游企业文化营造和谐旅游环境,深度开发旅游资源以品牌促发展,实现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木永顺 《商》2013,(1):197-197
丽江旅游已经走向成熟,本文通过对丽江旅游资源、丽江旅游优势、丽江旅游发展状况的介绍,提出了丽江旅游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了旅游旅游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湘西州列入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湘西迈入了"全域旅游时代"。湘西全域旅游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湘西乡村旅游发展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在肯定全域旅游对湘西乡村旅游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当前在发展全域旅游中湘西乡村旅游还存在一些问题,要通过积极发展智慧旅游、实施高端业态引领、完善乡村旅游治理模式等方面推动湘西乡村旅游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国家"一带一路"、全域旅游、旅游扶贫等发展战略的实施为延边州边境旅游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延边州边境旅游产业不断发展,接待海内外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不断增加,边境县市接待游客人数迅速增长,延边州旅行社出入境人数发展良好发展,延边州跨境旅游合作日渐增多。随着延边州边境旅游不断发展,延边州各项基础设施日渐完善。但延边州也面临着跨国旅游发展不均衡导致标准难统一、边境旅游设施缺乏特色、边境旅游产品缺少文化内涵、旅游从业人员专业性不足等挑战。因此,需要寻求积极的高层次政府合作,打造边境特色主题旅游设施,深度开发边境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提升边境旅游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以实现延边州边境旅游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0.
信息化与旅游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兆峰 《商业研究》2011,(3):114-120
信息技术发展对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利用信息化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相关的理论出发,分析信息化能转变旅游业发展模式,提升旅游业竞争力,优化旅游发展环境等机理,探讨了信息化对旅游产业发展影响的主要表现,针对旅游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旅游信息化技术创新,完善旅游信息化基础建设,提升旅游信息化服务能力,完善旅游信息化相关制度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李兵磊 《中国市场》2014,(51):111-113
在我国,文化旅游的开发已成为旅游发展的主旋律。广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对于广西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文化旅游、文化旅游产业等概念的阐释入手,对当下广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做了细致分析,并提出了广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最后围绕广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广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杨甜 《市场论坛》2013,(1):90-92
文化旅游是21世纪增长最快的旅游项目,文化竞争是当今旅游产品竞争中的最高层次竞争,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是旅游经营者和旅游研究者共同关注的热点。文章秉承龙山县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从龙山县文化旅游资源概况、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探讨龙山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为刚刚起步发展的龙山文化旅游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3.
目前,宁夏全域旅游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宁夏文化旅游产业是全域旅游发展的驱动力,而全域旅游又为宁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为进一步促进宁夏全域旅游发展,宁夏应从打造旅游演艺精品、开发文化旅游商品两方面注重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同时还应积极创建文化旅游综合体。  相似文献   

14.
滨海地区因其景色秀丽、物产丰富、生物种类繁多,历来都是旅游的热点。海岸旅游作为滨海旅游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形式,目前,国内对其研究还较少,对海岸旅游进行系统研究、就海岸地区旅游发展进行剖析,对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行业管理、服务水平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对文昌市旅游发展情况研究的基础上就文昌市海岸旅游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对文昌市旅游发展乃至滨海地区旅游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当前,旅游业发展已到了从高速旅游增长阶段转向优质旅游发展阶段的关键节点,优质旅游强调更加安全、文明、便利和快乐的旅游方式和旅游体验,而全域旅游将成为优质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以全域旅游大环境为背景,以绍兴为实际,研究乡村旅游发展的内涵及存在问题,将有助于明确绍兴乡村旅游发展实质及突破口,更好地提升绍兴综合服务能力,打造全域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16.
胡玲玲 《商》2013,(18):277-277
精准农业旅游是在精准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旅游项目,是农业旅游与精准农业完美结合的产物,是农业旅游的深度开发的新模式。本文在分析廊坊市发展精准农业旅游的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廊坊市发展精准农业旅游的策略,为廊坊市精准农业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7.
基于低碳理念的桂林旅游发展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碳"理念如今已延伸到生产生活的众多领域,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在此背景下低碳旅游应运而生,低碳旅游在成为一种新的旅游时尚,旅游态度的同时,也为一些旅游城市和旅游景区发展旅游提供了新理念和新契机。桂林是老牌传统旅游目的地,在明晰相关概念,分析桂林旅游发展状况、桂林发展低碳旅游的条件基础上,提出了桂林发展低碳旅游的构想,以及"低碳"为发展桂林旅游新的切入点,推动桂林旅游的转型升级和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旅游经济的繁荣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旅游行业的繁荣发展体现了我国国民经济水平,不论是出国游还是国内游,我国旅游旺季带动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全域旅游是新的旅游方式,是对旅游行业提出的新要求,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旅游体验,增强人们的幸福指数。本文主要简述全域旅游的发展论述,分析了全域旅游对旅游行业发展的重要性,阐述了基于全新思维的全域旅游开展策略,希望能够改进旅游景区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张磊玲 《中国市场》2014,(51):175-177
近年来江苏省乡村旅游发展迅速,旅游产品种类多样,旅游收入不断提升。长寿之乡如皋地处江苏省长江以北地区,近几年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本文介绍如皋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解读如皋的长寿现象和长寿文化,分析如皋发展乡村旅游走长寿文化发展路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如皋发展长寿乡村旅游必须营造文化氛围,努力保持乡村特色,积极发展旅游产品,提升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等,从而达到提升如皋乡村旅游的整体竞争力,促进如皋乡村旅游大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智慧旅游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智慧乡村旅游建设是潍坊旅游行业发展的未来方向和必然选择。潍坊市智慧旅游建设规划全面,为发展智慧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基础。今后要突破潍坊智慧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重点解决来自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进一步打造智慧乡村旅游基础建设,建设乡村旅游的智慧景区,集中力量补足发展的人才短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