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熊亮 《广西电力》2016,(4):29-30,35
为及时发现高压电容器内部放电电阻故障,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探讨了高压电容器内部放电电阻的测试方法。提出了采用电子绝缘电阻测试仪测量高压电容器内部放电电阻的测试方法,并通过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通过与自放电法对比发现,新方法测试时间短、试验仪器小巧轻便,是现场进行高压电容器内部放电电阻故障检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放电电阻作为高压电力电容器的一个重要部件,在设计产品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依据放电电阻设计标准和放电电阻的材质选取合适的放电电阻。研究电阻值对放电速度的影响和放电电阻接线方式的特点,为放电电阻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高压并联电容器再投入的最小时间间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刚脱开电网的高压并联电容器的端子间存在一定的剩余电压。这种剩余电压如不能及时下降到允许值以下 ,会对操作人员的安全及电容器的安全运行带来危害。所以在大部分高压并联电容器中都装设有内放电电阻。国家标准规定 ,这些装设在电容器中的放电电阻应能在电容器脱开电网后的 1 0 min内将电容器端子间的剩余电压从 2 UN 降低到 75V及以下。这个内放电电阻的阻值可用式 ( 1 )进行计算 ,即 :R=tCln( 2 UNUR)( 1 )式中 :R—内放电电阻 ( MΩ) ;t—电压从 2 UN 降到 UR的时间 ( s) ;C—电容器的电容 ( μF) ;UN—电容器的额定电压 ( …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 ,为保证电力电容器的安全 ,越来越普遍地在电力电容器内部使用放电电阻器。由于电力电容器的特殊要求 ,放电电阻器和一般高压高阻电阻器有较大的不同。普瑞公司设计和生产的放电电阻器针对电力电容器的工作特点 ,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殊性。1 相容性好放电电阻器安装在电力电容器的介质油中 ,要求放电电阻器的各种材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普瑞公司生产的放电电阻器采用的是 96 %氧化铝陶瓷基片 ,贵金属电极、电阻浆料 ,耐高温铅锡焊料和镀锡铜线 ,均为无机材料 ,与介质油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普瑞公司生产的放电电阻…  相似文献   

5.
新型的玻璃釉放电电阻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的玻璃釉放电电阻及应用邵新川1概述电阻在电力电容器中的作用,以及它对电容器质量的影响越来越受到电容行业的重视,因为它像电容器油、介质薄膜、铝箔一样要进入电容器的“心脏”,成为电容器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电阻的质量不好或使用不当就会导致整台电容器的质...  相似文献   

6.
内放电电阻是高压电容器的一个很重要部件,它的可靠性和合理选用对电容器的设计来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就此问题,通过电阻温度系数试验、出厂试验、型式试验、耐久性试验以及相关实例的计算,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尽量使高压电容器内放电电阻的设计与应用更加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7.
内放电电阻是高压电容器的一个很重要部件,它的可靠性和合理选用对电容器的设计来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就此问题,通过电阻温度系数试验、出厂试验、型式试验、耐久性试验以及相关实例的计算,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尽量使高压电容器内放电电阻的设计与应用更加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8.
杨兵  曹庆文  周源 《供用电》2008,25(1):34-36
对电容器组的保护,重点在过电压的保护。介绍了电容器组产生操作过电压的几种情况。具体介绍了对电容器组中性点串阻尼电阻的过电压保护方式和放电间隙串电阻与1%电抗器并联的L-RG过电压保护方式进行的现场研究和理论计算。经过分析比较,对电容器组的过电压保护方式进行了推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用电顾问     
《大众用电》2012,(10):51
万用表判断电容器好坏的方法问:怎么用万用表(指针式)电阻挡判断电容器的好坏?答:用万用表(指针式)电阻档判断电容器的好坏,在测量前要必须先将电容器进行短路放电。万用表设置在电阻档,用R×100档去测电容器两端头。电容器好的时候,万用表指针会大角度偏转(对电容器充电),然后指针慢慢回到零位(充电结束)。电容值越大,偏转角越大;反之,不偏转说明电容器是坏的。偏转角  相似文献   

10.
《大众用电》2012,(10):51-51
问:怎么用万用表(指针式)电阻挡判断电容器的好坏?答:用万用表(指针式)电阻档判断电容器的好坏,在测量前要必须先将电容器进行短路放电。万用表设置在电阻档,用Rx100档去测电容器两端头。电容器好的时候,万用表指针会大角度偏转(对电容器充电),然后指针慢慢回到零位(充电结束)。电容值越大,偏转角越大;反之,不偏转说明电容器是坏的。偏转角很小,即电容器电容值很小。再次测量时,应将电容器放电后再行测试.否则电容器即使是好的,万用表指针也不再偏转或只偏转很小角度。如为三相电容器,则必须对任意两端头都进行测量,AB、AC、BC三相都进行测量。  相似文献   

11.
为了做好电网的无功补偿,必须保证补偿电容器的安全可靠运行。结合工作实际情况,首先论述了电容器的安装设计问题,包括每组电容器的数量与接法、台架的设置、电容器的保护、接地网的设置等;然后论述了电容器的运行管理问题,包括电容器的调整、投切方法、电压监测、巡视检查等;最后论述了电容器的维护检测问题,包括放电装置试验、电容器放电、绝缘电阻测试、耐压试验。实践表明,按文中介绍的方法去做,从而能保证电容器的可靠运行,使电网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12.
为了做好电网的无功补偿,必须保证补偿电容器的安全可靠运行。结合工作实际情况,首先论述了电容器的安装设计问题,包括每组电容器的数量与接法、台架的设置、电容器的保护、接地网的设置等;然后论述了电容器的运行管理问题,包括电容器的调整、投切方法、电压监测、巡视检查等;最后论述了电容器的维护检测问题,包括放电装置试验、电容器放电、绝缘电阻测试、耐压试验。实践表明,按文中介绍的方法去做,从而能保证电容器的可靠运行,使电网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13.
专利信息     
专利名称:装配结构式电力电容器引出接线电瓷套管;专利名称:基于接触器的智能化低压电力电容器;专利名称:电力电容器引出端子的连接结构;专利名称:油浸式电力电容器的加油压装置;专利名称:电力电容器专用放电电阻……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一种能满足SF_6罐式断路器和全封闭组合电器要求的SF6气固介质断路器电容器(以下简称气固电容器)。十种元件试品的局部放电特性,工频、雷电和操作冲击耐电强度,电容、tgδ和绝缘电阻特性,耐受短路放电和长期过电压作用的能力等的试验研究,得出了发展气固电容器的可行性结论。  相似文献   

15.
高压并联电容器内放电电阻的设计常常被看作很简单的事,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这方面的报导也不多,在行业技术刊物《电力电容器》上,可以查到的有三篇:1983年第4期有天津电力局设计所于国栋同志的《高压并联电容器的放电装置》、1988年第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电容器存在连接组件过热的根本原因,通过建立接触不良物理模型,分别从接触电阻变化和放电两方面进行试验研究,并且比较了不同类型负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接触电阻随接触间隙的增大先线性增加,后呈指数形式增加;在同等条件下,容性电路的放电次数更多,接触放电所产生的温升较正常接触高得多。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电容器连接件接触不良导致的过热问题,在220 V线路系统上进行了容性电路接触不良试验。通过针板模型模拟电容器连接件在微间隙下的接触不良状况,从接触电阻和局部放电两方面进行试验研究,并试验了负载大小和接触方式对接触不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接触不良过程中接触电阻实时变化,但整体上随间隙的增大近似呈指数形式增大,并且受接触方式的影响较大;而在试验负载大小范围内,接触不良局部放电的相位特性基本保持不变,有固定的放电密集区,放电量特性变化较大,受接触方式和负载大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1998—2004年制造的集合式电容器故障率高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集合式电容器的特点和1998—2004年间制造的集合式电容器的故障情况,从元件缺陷、内部接线方式、内部介质、内熔丝位置和未加放电电阻等结构特点入手,分析这一时期集合式电容器故障率高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给出了结构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内对集合式并联电容器内放电电阻有两种不同的要求:第一种:smin内把Un降至50V。第H种:10min内把U。降至75V。U。——电容器额定电压TBBH66-20000-3W由6台BAMH66/D-3334-Iw组成。BAMH66/月一3334-Iw分别按两种要求计算内放电电阻和相应阻值正负面作用的思考分述如下:1按“smin内把记Un降至50V”1.1内放电电阻R的计算:R一放电电阻值Mflt一从万U。放电到UE的时间*一电容严FC=1.ICnC;;一额定电容U。一电容器额定电压kVU一剩余电压kV这里:1.2该电阻功能:按()式,smin可把店U,;降至50V。下降速…  相似文献   

20.
在刚脱开电网的高压并联电容器的端子间存在一定的剩余电压.这种剩余电压如不能及时下降到允许值以下,会对操作人员的安全及电容器的安全运行带来危害.所以在大部分高压并联电容器中都装设有内放电电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