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S100A4基因和STAT3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83例甲状腺乳头癌患者术中留取肿瘤及对侧正常甲状腺组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S100A4mRNA和STAT3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S100A4mRNA和STAT3mRN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S100A4mRNA和STAT3mRNA相对表达量均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无关(P0.05),而与包膜浸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S100A4mRNA相对表达量与STAT3mRNA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r=0.626,P0.001)。结论:S100A4和STAT3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可能是JAK1-STAT3信号通路通过激活S100A4蛋白表达而实现对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过程的调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人甲状腺乳头状癌标本中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MAPLC3)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采用 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和甲状腺良性疾病组织中以及正常甲状腺组织中Beclin1和MAPLC3蛋白的表达.结果 Westernblot检测Beclinl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相对表达量为3.05±0.43,与甲状腺良性疾病组织(5.48±0.63)和正常甲状腺组织(5.93 ±0.88)中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5.30,P<0.05);MAPLC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相对表达量为2.17±0.37,与甲状腺良性疾病组织(3.18 ±0.49)和正常甲状腺组织(3.55±0.53)中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1.53,P<0.05).结论 Bedim和MAPLC3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甲状腺良性疾病组织以及正常甲状腺组织,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噬相关基因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下降,可能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Notch-1蛋白在乳头状甲状腺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和颈部转移淋巴结(MLN)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9例PTC患者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和34例MLN组织中Notch-1蛋白的表达;分析Notch-1在PTC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结果癌组织和MLN组织与癌旁组织比较,在癌组织和MLN组织中,Notch-1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降低(P0.05);癌组织中Notch-1蛋白的表达与PTC患者的肿瘤大小及包膜外浸润有关(P0.05)。结论在癌组织和MLN组织中,Notch-1蛋白表达下调,可能与PTC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有关。Notch-1蛋白在癌组织和MLN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癌细胞在淋巴结转移过程中,恶性程度没有明显提高,生物学行为保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抑癌基因Tat作用蛋白30(TIP30)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30例病理蜡块标本,均来自我院2003~2006年期间临床确诊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其中男7例,女23例;年龄15~70岁,平均44.7岁;6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局部区域癌变(乳头状),2例有甲状腺包膜浸润;病理证实均未发生远处淋巴结转移及病灶周围甲状腺组织的转移.每例标本均分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距肿瘤1~2 cm以远并经病理证实的非癌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标本中TIP30蛋白的表达.用染色指数和平均吸光度值2个指标表示TIP30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TIP30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膜与细胞质中,呈棕黄色颗粒.①染色指数: TIP30蛋白在癌旁组织中有21例(70.0%)呈阳性(积分>2分),9例(30.0%)呈阴性(积分≤2分);在癌组织中其表达减少或缺失,11例(36.7%)呈阳性(积分>2分),19例(63.3%)呈阴性(积分≤2分);两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癌组织中TIP30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及性别无关(P>0.05).②TIP30蛋白在癌组织中表达的平均吸光度值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结论 初步表明TIP30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减少或缺失,为以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基因治疗提供相关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探讨核干因子(NS)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及意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25例甲状腺腺瘤、20例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及5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NS的表达。58例PTC组织中,34例NS蛋白表达为阳性,阳性率58.6%;伴淋巴结转移的30例中,23例表达为阳性,阳性率76.7%;无淋巴结转移的28例表达阳性率46.4%;25例良性甲状腺瘤组织中NS表达阳性率16.0%。NS基因蛋白在PTC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良性腺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和良性腺瘤组织无显著差异性。NS阳性表达率与PTC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P0.05),与浸润程度、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NS参与了PTC的发生发展过程,高表达的NS基因可能促进PTC的发生发展,并可能是其进展环节中的一个标志性基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Notch-2蛋白和Numb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于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行手术切除的50例PTC患者的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Notch-2蛋白和Numb蛋白的表达。结果 (1)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Notch-2蛋白和Numb蛋白的表达:癌组织中Notch-2蛋白的表达阳性率为82.00%(41/50),高于癌旁组织的18.00%(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60,P0.001);癌组织中Numb蛋白的表达阳性率为66.00%(33/50),高于癌旁组织的0(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254,P0.001)。(2)癌组织中Notch-2蛋白和Numb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癌组织中Notch-2蛋白与Numb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_s=0.323,P=0.022)。(3)癌组织中Notch-2蛋白和Numb蛋白的表达与PTC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癌组织中Notch-2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包膜浸润、颈部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均无关(P0.05);癌组织中Numb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和包膜浸润均无关(P0.05),而与颈部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均有关(P0.05),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组患者的表达阳性率高于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组,Ⅰ期+Ⅱ期组患者的表达阳性率高于Ⅲ期+Ⅳ期组。结论 PTC组织中Notch-2蛋白和Numb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均较癌旁组织高,且两者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提示两者可能在PTC的病程进展过程中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H(CTSH)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0例PTC及其癌旁组织和5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分别用q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检测CTSH的mRNA与蛋白的表达量,以及CTSH蛋白阳性表达率,并分析CTSH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PTC组织中CTSH mRNA与蛋白的表达量,以及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甲状腺组织(均P0.05),而在癌旁组织与正常甲状腺组织中以上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PTC患者中,有被膜浸润与淋巴结转移的患者CTSH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被膜浸润与无淋巴结转移者(均P0.05)。结论:PTC组织中CTSH表达升高,且CTSH的高表达可能与PTC的恶性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生物钟基因CLOCK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甲状腺癌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收集2012年3月到2015年3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医院手术切除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标本74份,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LOCK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配对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与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中CLOCK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68.9%(51/74)、20.3%(15/74),两类组织中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44,P=0.000)。CLOCK蛋白表达情况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直径及TNM分期有关(P <0.05)。 结论CLOCK蛋白可能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肿瘤的侵袭和转移等关系密切,可为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骨桥蛋白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mRNA和蛋白质水平检测乳头状甲状腺癌组织中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的表达,探讨其与甲状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48例新鲜的乳头状甲状腺癌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OPN mRNA的表达,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中OPN的表达.30例甲状腺良性病变及2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作为对照.结果:乳头状甲状腺癌组织中OPN mRNA的表达水平为56.82±49.16,高于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19.72±28.56)及正常甲状腺组织(13.76±20.6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OPN主要定位于癌细胞的细胞质,OPN蛋白表达结果与mRNA基本一致.OPN mRNA的表达与乳头状甲状腺癌的瘤灶数目、瘤体大小、肿瘤淋巴结转移及肿瘤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病理发现砂粒体的乳头状甲状腺癌OPN mRNA的表达高于末发现砂粒体者(P<0.05).结论:OPN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的表达高于甲状腺良性病变及正常甲状腺组织.乳头状甲状腺癌OPN mRNA的表达量与病理砂粒体的存在相关.OPN在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GRIM-19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GRIM-19 mRNA与蛋白的表达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正常组织中的GRIM-19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及测序分析.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的GRIM-19 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织,GRIM-19蛋白表达在癌组织中明显低于正常组织,且GRIM-19蛋白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有关(P均<0.05).结论 GRIM-19作为一种抑癌基因和分子标志物,其表达降低及失活可能与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Bmi-1基因在甲状腺疾病组织中的表达,探讨Bmi-1与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的相关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法检测8例正常甲状腺、1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Bmi-1基因的表达,运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分别对正常组、结甲组和甲癌组检验,判断Bmi-1在各组中的表达.结果①Bm...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BCA7mRNA和蛋白在膀胱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对42对膀胱癌患者标本(包括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BCA7mRNA进行分析。通过蛋白电泳分析检测膀胱癌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BCA7蛋白水平。并运用免疫组化对67对膀胱癌及癌旁正常组织切片进行染色分析。结果: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BCA7在癌组织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蛋白电泳分析结果显示BCA7蛋白在膀胱癌组织内呈高表达,而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内未见表达。67对癌及癌旁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显示,癌组织BCA7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01)。结论:BCA7mRNA和蛋白在膀胱癌中特异高表达,提示BCA7基因可能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对膀胱癌早期诊断、术后监测和预测预后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CR7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中表达情况及其与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1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34例直径>1 cm的甲状腺乳头状癌、3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以及12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对侧正常甲状腺组织中CCR7的表达情况。结果 CCR7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及直径>1 cm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均为100%,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和正常甲状腺组织中CCR7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4.7%和33.3%,与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R7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侵犯甲状腺被膜及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0.05)。结论 CCR7的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和直径>1 cm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均呈高表达,两者可能具有相同的生物学特性,两者均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均需要进行颈淋巴结(中央区)清扫。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探讨DAPK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42例、癌旁组织42例(正常甲状腺组织21例和结节性甲状腺肿21例).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蛋白表达位置,Western检测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DAPK基因表达于细胞质及胞膜,癌旁组织中表达率73.81%(31/42)高于癌组织40.48%(17/42).Western结果显示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DAPK阳性表达率为35.71%(15/42),癌旁组织中为66.67%(28/42),癌旁组织的表达显著高于癌组织(χ~2=8.052,P<0.01).淋巴结癌转移阳性的癌组织DAPK阳性表达率17.65%(3/17)低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的病例48.00%(12/25),(χ~2=4.061,P<0.05).DAPK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情况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DAPK参与细胞凋亡,其低表达或不表达可能参与了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Bmi-1基因在甲状腺疾病组织中的表达,探讨Bmi-1与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的相关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法检测8例正常甲状腺、1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Bmi-1基因的表达,运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分别对正常组、结甲组和甲癌组检验,判断Bmi-1在各组中的表达.结果①Bmi-1基因阳性表达在正常甲状腺中仅1例(12.5%),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中有3例(16.7%),而在甲状腺癌中有19例(79.2%),3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24例甲状腺癌中,有淋巴结转移的16例(66.67%),无淋巴结转移的8例(33.33%),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以年龄为界,在19例阳性表达的甲状腺癌中,年龄≥45岁的12例(63.16%),<45岁的7例(36.8%),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研究证实Bmi-1基因在甲状腺癌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甲状腺疾病和正常甲状腺组织;②Bmi-1的表达与淋巴结的转移及年龄有显著相关性,提示它对判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转移机制及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c-met蛋白在高细胞变异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其他类型甲状腺癌及良性甲状腺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析60例甲状腺组织标本中c-met蛋白的表达。结果高细胞变异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c-met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其他类型乳头状癌和良性甲状腺组织(P=0.0001)。另外,所有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有囊外扩散和肌肉侵犯者的c-met蛋白明显高表达(P=0.0100,P=0.0200)。结论c-met蛋白高表达是高细胞变异型甲状腺乳头状癌及其侵袭行为的明显标志,在高细胞变异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早期诊断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转录因子激活蛋白4(AP-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判断PTC淋巴结转移上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技术,检测55例PTC及相应癌旁组织和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AP-4、VEGF—C蛋白的表达情况,结合PTC临床病理因素对两种蛋白表达进行分析,以探讨临床意义。结果AP-4和VEGF—C在PTC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甲状腺组织(P〈0.05);两种蛋白的表达均与患者年龄、肿瘤包膜完整性、肿瘤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性别及肿瘤直径无明显关系。AP-4和VEGF—C蛋白同时高表达判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91.7%,特异度为84.2%。结论VEGF—C、AP-4均可能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有关;且AP-4、VEGF—C高表达可能提示甲状腺乳头状癌侵袭性生物学行为强度,同时检测这两种蛋白的表达在判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是否淋巴结转移上有更强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组蛋白乙酰转移酶分子p300/CB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4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22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p300/CBP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 p300/CBP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升高,但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理分期、T分期、N分期、M分期、复发均无关。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和远处转移是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本研究显示p300/CBP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存在高表达,但没有发现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ragilehistidinetriad,FHIT)mRNA及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FHITmRNA及蛋白在6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35例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FHITmRNA在癌组织及正常对照组中的缺失率分别为54.84%和2.86%。随着临床分期,FHITmRNA和蛋白异常表达呈增高趋势;并且随着膀胱移行细胞癌分化程度呈下降趋势。结论:FHIT基因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FHIT基因的检测可能成为膀胱移行细胞癌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检测X盒结合蛋白1( XBP1)、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Bip)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肝癌生长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术中所取的42例肝癌标本、15例同个体癌旁1.0 cm肝组织和15例正常肝组织中XBP1、Bip的mRNA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法验证57例肝癌组织和正常肝组织标本中XBP1、Bip在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肝癌组织、癌旁肝组织、正常肝组织中XBP1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396±0.0241、0.4152±0.0252、0.4095±0.0149,XBP1 mRNA在3组之间的表达呈下降趋势(P<0.05);肝癌组织、癌旁肝组织、正常肝组织中Bip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772±0.0401、0.4332±0.0488、0.4301±0.0398,Bip mRNA在3组之间的表达呈下降趋势(P<0.05).实验对肝癌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XBP1和Bip的蛋白表达进行了定性验证:在肝癌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均有两种蛋白的表达,但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结论 在肝癌的生长过程中存在未折叠蛋白反应(UPR)的激活.在肝癌组织中XBP1、Bip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一致,均呈高表达.这些基因和蛋白表达的改变可能与肝癌的发生、生长及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