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慧菁 《黑龙江医药》2021,34(4):885-887
目的:探讨在IgA肾病中联合维生素D和厄贝沙坦治疗的价值和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92例IgA肾病患者,按其自愿原则分组.对照组46例采用厄贝沙坦单药治疗,观察组46例联合维生素D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比较,两组肾功能、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观察组24h-pro、Scr和CD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CD8+和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维生素D和厄贝沙坦治疗IgA肾病可以改善患者肾功能,提高免疫功能和治疗效率,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联合维生素D制剂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氧化-抗氧化失衡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5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维生素D制剂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记录两组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儿童哮喘控制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2015年2月~2016年4月,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结合第八版《妇产科学》一书中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将其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25例、轻度子痫前期组25例、重度子痫前期组45例、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组15例;选取30例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4组研究对象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结果:对照组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为(44.7±13.8)ng/mL,妊娠期高血压组是(39.8±8.4)ng/mL,轻度子痫前期组是(36.5±8.5)ng/mL,重度子痫前期组是(28.2±10.2)ng/mL,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组是(22.1±10.1)ng/mL,正常孕妇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明显高于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轻症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较重症患者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维生素D摄入不足会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风险,所以要及时地为孕妇补充维生素D,以有效地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与初发型、复发型脑梗死患者的相关性。方法:初发型脑梗死患者120例,复发型脑梗死患者66例,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对照组,收集血液标本比较3组间25-羟维生素D_3[25-(OH)-D_3]之间的差异。结果:初发型、复发型脑梗死组25-(OH)-D_3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复发型脑梗死组较初发型脑梗死患者维生素D缺乏更为严重。结论:低维生素D水平与脑梗死发病具有相关性,维生素D缺乏可能为脑梗死复发的诱发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维生素D治疗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并低钙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介素2、白介素17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2013年于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及玉田县中医院呼吸科住院的肺心病合并低钙血症患者40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190例和维生素D组210例。同时选取2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维生素D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维生素D胶囊,共治疗8个月。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对照组受检者血清白介素2、白介素17水平,计量两组患者出院后8个月内呼吸道感染次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常规组和维生素D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白介素2水平降低、白介素17水平升高(P<0.05),治疗后常规组和维生素D组患者血清白介素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白介素17水平降低(P<0.05),治疗后维生素D组血清白介素2水平高于常规组,白介素17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维生素D组患者呼吸道感染次数较常规组少(P<0.05)。结论维生素D可以升高血清白介素2水平、降低白介素17水平,提高气道黏膜防御能力,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治疗肺心病合并低钙血症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患者为补充维生素D后血清胰岛素及血糖水平的变化。方法妊娠糖尿病且血清维生素D水平偏低患者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1例)。所选患者均控制饮食治疗,肌内注射维生素D3为观察组,未注射维生素D3组为对照组。观察组维生素D3 7.5 mg肌内注射,15 d后化验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清胰岛素、25-羟维生素D、血钙、肾功能。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清胰岛素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钙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小剂量补充维生素D至安全值范围可预防及改善病情,为临床治疗及预防妊娠糖尿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补肾健脾化瘀方治疗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IO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1月~2016年9月经我院确诊为并发GIOP的CKD患者116例纳入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补肾健脾化瘀方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血钙、总维生素D、血磷、碱性磷酸酶及甲状旁腺素及髋骨骨密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钙、总维生素D、血磷、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素及髋骨骨密度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并发GIOP的CKD患者予以补肾健脾化瘀方治疗的效果确切,对调节维生素D代谢、延缓骨量丢失、增强骨生物学性能等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清维生素D检测在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单纯高血压患者4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40例,以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分别用免疫比浊法测定Hcy,用电化学发光法测维生素D含量,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对照组Hcy为(14.36±3.04) μmol/L,维生素D为(30.86±4.04) ng/mL;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Hcy为(21.85±7.02)μmol/L,维生素D为(25.10±7.44) ng/mL;单纯高血压组Hcy为(18.89±6.01) μmol/L,维生素D为(28.38±4.80)ng/mL.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高Hcy比例为70.0%,低维生素D为65.0%,同时存在高Hcy和低维生素D为50.0%;单纯高血压组高Hcy比例为45.0%,低维生素D为45.0%,同时存在高Hcy和低维生素D为25.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Hcy、低维生素D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诊断与监测有一定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血清维生素D及IgA的变化,为防治RRI提供依据。方法我院儿科门诊确诊为RRI患者50例,设为RRI组;选取同期同龄健康儿童50人设为对照组。检测其维生素D和IgA水平。将RRI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26例和维生素D组24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维生素D组加用阿法骨化醇,分别治疗3个月后复查血清维生素D及IgA水平,并记录随访结果。结果RRI组血清维生素D及Ig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维生素D组上述指标水平均高于常规组,随访期间维生素D组呼吸道感染平均复发次数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RI患儿维生素D、IgA水平明显下降,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后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呼吸道感染复发次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和健康人群维生素D水平的差异,及可能影响维生素D水平的因素。方法随机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高血压组)与血压正常的健康人80例(对照组)进行血清1,25维生素D3水平、甲状旁腺激素(PTH)、钙、磷测定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的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降低,存在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甲状旁腺激素(PTH)、钙、磷浓度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显著低于健康人,维生素D的缺乏可能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维生素D水平与心脏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43例透析时间>3个月、病情稳定、已排除急性心血管事件的血液透析患者(MHD组),检测血浆25(OH)D及脑钠肽(BNP)水平,同时应用心脏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计算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分析MHD患者血浆25(OH)D水平及25(OH)D缺乏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另选择健康人群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MHD组25(OH)D水平较对照组降低[(34.74±16.17)nmol/Lvs.(53.23±21.85)nmol/L](P<0.01).以≤50 nmol/L为维生素D缺乏,MHD患者维生素D缺乏患者35例(81.4%).25(OH)D浓度与BNP、LVMI呈负相关,与LVEF值呈正相关.结论 MHD患者维生素D缺乏的患病率较肾功能正常组明显增高,维生素D为影响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应文霞 《海峡药学》2013,25(4):229-230
目的观察维生素D治疗100例婴幼儿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疗效。方法 200例婴幼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①治疗组:给予维生素D制剂口服,严重者给予维生素D针剂肌注治疗。②对照组:未给予维生素D制剂治疗,由其母自由采取日光照射,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1年后评价其效果。结果治疗组100例婴幼儿经口服治疗后93例获临床治愈,7例出现轻度肋缘外翻经肌注维生素D制剂后,病情控制未继续进展,其他无明显佝偻病骨骼体征,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出现漏斗胸5例,鸡胸4例,肋缘外翻29例,方颅8例,"X"型腿5例,"O"型腿3例,总有效率为46.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维生素D治疗婴幼儿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疗效好,安全、方便,是做好婴幼儿早期佝偻病预防的最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维生素D口服联合维生素C、乳酸杆菌制剂阴道用药在治疗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中的疗效。方法 100例妊娠期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维生素C、乳酸杆菌制剂阴道用药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维生素D口服联合维生素C、乳酸杆菌制剂阴道用药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1周的治疗后,对照组有41例患者治疗有效,观察组有48例治疗有效;停药1周后,对照组复发7例,观察组有1例复发。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维生素D口服联合维生素C、乳酸杆菌制剂阴道用药的方法 ,在治疗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的应用中,治疗效果好,减少了复发率,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在妇科疾病治疗中广泛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综合康复训练联合维生素D在脑瘫伴语言功能障碍患儿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02~2019-02收治的76例脑瘫伴语言功能障碍患儿为研究对象,按分层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维生素D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发展指数非常优秀比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补充维生素D对终末期肾病患者氧化应激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于该院肾内科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15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维生素D组(n=76)和对照组(n=76)。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维生素D组患者服用骨化三醇软胶囊,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维生素D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维生素D状态及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治疗前后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氧化应激指标,治疗前后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量表(SGA)评分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MDA、CAT、GSH-Px和SOD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维生素D组中维生素D缺乏患者所占比例较对照组显著降低(χ2=16.473,P<0.001),维生素D正常患者所占比例较对照组显著升高(χ2=26.621,P<0.001),血清25(OH)D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t=4.580,P...  相似文献   

16.
黄建华 《江西医药》2013,48(8):668-670
目的研究维生素D对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近1年在我院治疗的COPD患者90例,以及同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COPD严重程度及对照组研究对象的血清25-(OH)D水平、维生素D缺乏患病率的差异以及维生素D缺乏对患者CAT问卷评分的影响。结果COPD急性加重组与COPD稳定组的血清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且COPD急性加重期低于COPD稳定组(P〈0.05);COPD急性加重组的维生素D缺乏症病率高于COPD稳定组与对照组(P〈0.01);维生素D缺乏患者CAT问卷评分较高(P〈0.05)。结论缺乏维生素D可导致COPD患者肺功能降低及生活质量下降,临床上应注意对COPD患者补充维生素D。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门冬胰岛素联合维生素D及饮食干预治疗妊娠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将某院7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分组研究,对照组门冬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维生素D及饮食干预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产妇最终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异常情况、患者及家属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自然分娩率及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异常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门冬胰岛素联合维生素D及饮食干预治疗妊娠糖尿病效果显著,产妇自然分娩率及满意率明显提升,且新生儿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及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产科进行产检的41例GDM患者(GDM组)和41例健康孕妇(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比较GDM组和对照组FBG、FINS、HOMA-IR、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分析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HOMA-IR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孕妇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FBG、FINS、HOMA-IR均高于对照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HOMA-IR呈负相关(r=-0.462,P=0.012)。结论 GDM患者体内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并且存在着不同程度IR,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IR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哮喘患者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维生素D3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80例哮喘患者,按入院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用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实验组用孟鲁司特钠联合维生素D3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陆丽  李岩  罗丽琼  徐海波 《黑龙江医药》2021,34(5):1095-1097
目的:分析对高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维生素D联合胰岛素泵干预的临床价值及对其血清代谢指标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抽选于2019年1月—2020年11月期间我院共收治的高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2例,按照双盲法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研究组接受维生素D+胰岛素泵联合治疗.评价及对比两组的血糖水平、血清脂代谢指标、CRP水平、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血清脂代谢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胰岛素用量、空腹胰岛素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维生素D联合胰岛素泵干预,可改善糖代谢、脂代谢状态,减轻炎症反应,优化血糖控制效果,是一种理想的治疗选择,值得临床广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