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5例MHD肾性贫血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贫血指标、铁代谢指标和用药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RBC、Hb、HCT、SF、TSAT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MHD肾性贫血疗效确切,可有效纠正贫血状态,调节铁代谢,且用药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左卡尼汀与促红细胞生成素联用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静脉滴注,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观察组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细胞比容及血红蛋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采用左卡尼汀与促红细胞生成素联用治疗的方法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与常规治疗相比,联用治疗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左卡尼汀治疗肾性贫血对内皮素和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尿毒症肾性贫血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左卡尼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Hb、HCT、ET水平,LVDd、LVDs、LAD大小,统计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b、H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E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LVDd、LVDs、LA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可有效纠正肾性贫血,降低血浆内皮素水平,抑制左心室重构的发生或进展,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且安全性较高,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4.
左旋卡尼汀与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左旋卡尼汀与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4 0例,分别设为治疗组2 0例,对照组2 0例,每次透析后治疗组注射左旋卡尼汀及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照组仅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疗程共12周,治疗前后观察患者外周血Hb、Hct。记录血压升高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Hb、Hct升高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高血压发生率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左旋卡尼汀与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治疗肾性贫血能提高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效,降低促红细胞生成素引起的副作用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琥珀酸亚铁片对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贫血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9年4月收治的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10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予以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观察组予以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琥珀酸亚铁片治疗。比较两组不良反应、贫血相关指标水平、红细胞携氧能力。结果:治疗后两组贫血相关指标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红细胞携氧能力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4%(2/55)与对照组的1.85%(1/54)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琥珀酸亚铁片治疗血液透析肾性贫血能有效提升红细胞携氧能力,纠正贫血症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肾性贫血患者3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于每次血液透析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及促红素,而对照组仅注射促红素,疗程16周。结果治疗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升高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高血压、低血压、肌肉痉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左卡尼汀能显著提高促红素治疗尿毒症肾性贫血的疗效,减少EPO用量,降低促红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左卡尼汀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贫血及高脂血症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治疗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及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将42例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于血液透析后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剂量为每周80~120 U/kg,待血红蛋白(Hb)11 g/dl或血细胞比容(Hct)上升至33%后减量。同时治疗组每次血液透析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0g,疗程12周。结果治疗组的Hb、H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于治疗后第12周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较治疗前减少。同时治疗组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较治疗前下降。结论左卡尼汀能提高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同时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8.
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对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肾性贫血疗效的影响。方法将3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2组同时于血透后予以r-HuEPO 100~150U/(kg·周)皮下注射,待血红蛋白Hb≥110g/L,红细胞压积(Hct)≥30%后减量,维持Hct在30%~35%;治疗组另于每次血透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0g,共12周。结果2组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红细胞生成素的每周平均用量较对照组少,2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左卡尼汀能显著提高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对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倒,两组病人均于血液透析后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剂量为每周100~150 U/kg,待血细胞比容上升至0.33后减量.同时治疗组每次血液透析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l.0g,疗程12周.结果:治疗组的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于治疗后第12周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仅为治疗前的一半,而对照组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无明显改变.结论:左卡尼汀能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用量及提高其疗效,并提高血红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10.
促红素联合左卡尼汀治疗长期血透患者贫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联合左卡尼汀治疗长期血透患者贫血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5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5例,观察组给予左卡尼汀及r-HuEPO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r-HuEPO治疗,疗程为20周。治疗前、后每4周测定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和主要生化指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每周r-HuEPO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Hb和HCT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观察组r-HuEPO的每周平均用量较对照组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应用左卡尼汀注射20周后观察组的各项生化指标稳定。结论 r-HuEPO联合左卡尼汀能有效改善长期血透患者的肾性贫血,且可降低r-HuEPO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左卡尼汀和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和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以及对红细胞生成素用量的影响。方法:将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在应用红细胞生成素的同时口服补充左卡尼汀,对照组单用红细胞生成索。治疗8周,两组红细胞生成寨初始用量均为每周150U/Kg,当血红蛋白≥100g/L,红细胞压积≥30%时,EPO逐渐减量至维持量。结果: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P〈0.05),治疗组提高比对照组更显著(P〈0.05),且治疗组红细胞生成素的维持用量更少(P〈0.01)。结论:左卡尼汀能显著提高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减少红细胞生成素的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素治疗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肾病内科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78例住院患者,均在我院行血透治疗(Hemodialysis,HD),治疗途中均并发肾性贫血,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促红素治疗,观察组给予左卡尼汀+促红素治疗,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心脏功能指标、贫血状态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炎症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LNMI、LADU、LVED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贫血状态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炎症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素治疗血液透析肾性贫血,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贫血状态与心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70例于2013-03—2016-03在某科接受治疗的肾性贫血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给予两组患者继续维持透析治疗,并常规应用铁剂、维生素、叶酸等。对照组患者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透析结束后注射左卡尼汀+生理盐水,治疗时间12周。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CT、Hb、RBC、血磷、ALB和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CT、Hb、RBC、ALB明显升高,CRP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改善的更明显,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血磷指标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铁代谢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铁代谢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TSAT与SF较对照组改善的更明显,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不良反应主要以肝肾功能异常、发热、胃肠道反应和血压增高为主,观察组患者的肾功能异常、发热和血压增高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有利于患者临床指标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左卡尼汀对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32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同时于血液透析后予以促红细胞生成素100~150 U/kg皮下注射,待红细胞比容(Hct)≥30%后减量,维持Hct在30%~35%,治疗组于每次血液透析后静脉推注左卡尼汀1.0 g,而对照组不用.结果 治疗组血红蛋白(Hb)、Hct水平显著升高及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的使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左卡尼汀能显著提高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疗效,纠正贫血,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06—2014-02在长春市中心医院治疗的78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抛硬币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对照组实施左卡尼汀治疗,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血红蛋白、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试验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共计发生2例心血管事件,包括1例心衰引起的住院,1例严重心律失常;对照组共计发生5例心血管事件,包括1例心衰引起的住院,1例心衰加重,1例心肌梗死,1例严重心律失常,1例心血管死亡(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效果肯定,患者心脏功能得到改善,贫血得到纠正,患者预后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老年肾性贫血患者给予生血宁片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效果及对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月收治的79例老年肾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支持治疗+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方案,观察组实施基础支持治疗+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生血宁片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微炎症状态指标,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肾性贫血患者给予生血宁片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效果理想,还可显著减轻微炎症反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3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力  刘伏友  彭佑铭  陈星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12):2107-2108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肾性贫血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左卡尼汀及rhEPO治疗,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及rhEPO治疗,疗程为12周.治疗前、治疗后每4周测定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容,统计rhEPO的总量,同时观察高血压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容上升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高血压的发生率低(P<0.05),于治疗12周结束后,治疗组rHEPO的用量也低于对照组.[结论]左旋卡尼汀联合应用rhEPO可以改善肾性贫血,并且可以减少rhEPO的用量,降低rhEPO相关高血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比罗沙司他与促红细胞生成素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肾性贫血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肾内科血透中心进行治疗的6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肾性贫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观察组予罗沙司他治疗,对比两组贫血指标、铁代谢指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贫血指标较之前均有显著提升,观察组各项贫血指标提升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转铁蛋白、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铁代谢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沙司他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肾性贫血的效果要优于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可以促进机体对铁的吸收及利用,改善患者贫血状态,可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糖尿病肾性贫血的网织红细胞参数的变化。方法:用BECKM AN COUL-TER HmX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23例糖尿病肾性贫血患者在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前和后2、4、6、8、10、14 d时的网织红细胞参数。结果:23例糖尿病肾性贫血患者在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四天后网织红细胞参数有明显变化。结论:网织红细胞参数的可以成为糖尿病肾性贫血患者接受促红细胞生成素纠正贫血的疗效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促红素联合左卡尼汀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叶酸、维生素、铁剂、促红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左卡尼汀。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水平均有所提高(P<0.05),并且观察组的上升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促红素与左卡尼汀联合用药治疗肾性贫血比单独使用促红素的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