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阻燃抗静电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阻燃树脂中加入导电填料以降低其电阻率,以此为基体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阻燃性和抗静电性。研究了各组份材料及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合适的配方即能保持复合材料优良的力学性能,又能使其氧指数大于30,表面电阻率小于10  相似文献   

2.
通过选择阻燃剂、抗静电剂和填料,经大量试验确定出最佳配方。以配合、混炼、返炼、压延成片、硫化等工艺流程生产出具有物理机械性能达到GB5574—85橡胶板标准;抗静电性能达到体积电阻率3.3×10~3Ω.cm;阻燃性能达到离火即灭的抗静电阻燃橡胶板。  相似文献   

3.
采用无电极电阻率法监测了分别掺入碳纤维、钢纤维和碎石骨料的水泥基复合材料在72 h内的电阻率,并用Hymstruc3D建立了微观结构模型分析导电机理。结果表明:水泥浆体的电阻率受电解质液相饱和度、孔隙率及孔结构曲折度的影响。掺入的导电纤维能明显降低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电阻率;而掺入骨料时,其电阻率明显增加。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导电现象是由水泥浆体中液相离子导电和导电纤维中的电子导电的共同作用所致。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电阻率与其导电相的含量密切相关。无电极电阻率法为估算水泥基复合材料中导电相或非导电相的含量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探讨软性PVC基隔音复合材料阻燃及其发烟与材料成分之间的关系.在保证不降低其隔音性能的前提下,添加不同阻燃剂以及其复合配方提高其材料的阻燃和抑烟性能.使用DMA、混响室-静音箱测试系统、TGDTG、以及极限氧指数仪进行相关指标的测试.结果显示:阻燃剂的添加基本不影响复合材料的隔音性能,但能较好地提高复合材料的阻燃和抑烟性能,此隔音复合材料在隔音领域可提供消防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5.
分别选用聚磷酸铵(APP)、聚磷酸铵/季戊四醇(APP/PER)膨胀阻燃体系,通过物理浸渍法对芦苇纤维(PA)进行阻燃化处理,以聚氯乙烯(PVC)为基体树脂,PA、阻燃芦苇纤维作为填料,制备了PPA复合材料。通过力学性能、氧指数、垂直燃烧和剩炭率等测试,分析了浸渍阻燃对芦苇纤维阻燃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阻燃改性可提高纤维的阻燃性能和热稳定性,其中,APP/PER复配阻燃芦苇纤维(PA-2)的性能最优,氧指数可达32.3%,剩炭率65%,阻燃等级为V-0级。在阻燃体系中加入适量的PER对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有益,提高了拉伸性能。  相似文献   

6.
聚合物/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阻燃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合物 /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与传统填充聚合物相比不仅改善了聚合物基体的机械性能、气体阻隔性、耐溶剂性 ,还具有潜在的阻燃特性。文中重点阐述了聚合物 /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阻燃性研究的进展 ,介绍了其制备方法、微观结构的表征手段及阻燃性测试技术 ,讨论了其燃烧特性和阻燃机理。指出了这种新型无卤阻燃方法目前存在的问题 ,展望了该阻燃材料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质轻价廉、来源广泛的木粉与通用型聚氯乙烯(PVC)复合,制备出新型木塑复合材料.方法将不同粒径、碱处理和碱处理后偶联剂处理的木粉填充到聚氯乙烯中,经混合、塑炼、成型后测试其性能;加入导电性组分聚苯胺(PAn),考察其对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较小粒径的木粉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和冲击性能贡献较大.木粉预处理方法对复合材料性能影响较大,碱处理后的木粉,使复合材料拉伸性能下降,偶联剂处理的木粉使复合材料拉伸性能明显提高;加入导电性PAn,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强度,并赋予复合材料一定的导电性,电阻率达1GΩcm.结论木粉粒径、木粉的处理方法、导电聚苯胺的加入都对木塑复合材料性能有显著影响,在材料强度要求不很高的场合,木粉与聚氯乙烯复合会大大降低复合材料的成本,加入导电聚苯胺,可做成抗静电木塑复合材料.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热塑性塑料的阻燃机理、常用阻燃剂及其阻燃作用,指出无毒、无污染、低价格是塑料阻燃抗静电技术的发展方向。详细介绍了新型抗静电阻燃塑料的研制过程,给出了新产品的阻燃、抗静电及机械性能的实验结果,分析了在塑料的阻燃抗静电复合处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的比较阻燃涤纶、腈氯纶、芳纶1313应用于汽车内饰材料的阻燃性能和其他性能,将其分别与普通涤纶按照不同比例混合,通过非织造干法针刺工艺制备针刺密度为400刺/cm~2、面密度为270g/m~2的样品,并对其阻燃性能和其他性能深入对比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阻燃性能测试可知阻燃涤纶含量达到15%、腈氯纶含量达到60%、芳纶1313含量超过60%时,其各自复合材料有良好的阻燃性能。芳纶1313复合材料的断裂强度腈氯纶复合材料阻燃涤纶复合材料。阻燃涤纶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芳纶1313复合材料腈氯纶复合材料。综合产品的性能和其他因素,阻燃涤纶/普通涤纶为15/85时,复合材料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0.
针对氯丁橡胶改性方法工艺繁琐、改性效果差、溶剂的引人使其阻燃性能差等问题,提出在乳液体系中,采用单体原位插层聚合法,使2-氯-1,3-丁二烯与未有机化蛭石进行反应,制备剥离型氯丁橡胶/蛭石纳米复合材料,以改善氯丁橡胶的力学性能、阻燃性能及抗静电性能,扩大了氯丁橡胶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新型抗静电阻燃热塑性塑料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综述了热塑性塑料的阻燃机理,常用阻燃剂及其阻燃作用,指出无毒,无污染,低价格是塑料阻燃抗静电技术的发展方向。详细介绍了新型抗静电阻燃塑料的研制过程,给出了新产品的阻燃,抗静电及机械性能的实际结果。分析了在塑料的阻燃静电复合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采用熔融插层法制备乙烯-醋酸乙烯酯/有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EVA/OM-MT),并研究其阻燃性能。结果表明,EVA大分子能有效地插入有机蒙脱土(OMMT)片层间,形成插层型纳米复合材料,而不能有效插入钠基蒙脱土(MMT)片层间;OMMT可以明显地改善EVA/OMMT的阻燃性能,随着OMMT用量的增大,EVA/OMMT的热释放速、峰值热释放速率、总热释放先明显降低然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3.
纸质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阻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质的阻燃材料在迅猛发展的建筑工业中需求量颇大,因而纸质树脂基蜂窝夹芯结构复合材料的阻燃问题就成了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而这方面的文献报道很少.为了解决上述阻燃问题,作者对这种阻燃蜂窝夹芯结构复合材料进行了研[1].通过大量实验研究的主要成果简述如下:(1)催化剂的选择.两种含有结晶水的氧化物为催化剂.这两种氧化物能催化酚醛缩聚反应分别生成A1和A2树脂.原来制备的酚难树脂的氧指数大约只有28[2],但A1和A2酚醛树脂氧指数可以高达41[3].(2)对纸进行适当的化学处理.由未处理的纸A1或A2酚醛树脂制成的复合材料具有同A1或A2酚醛树脂相同的氧指数.通过对纸进行适当的化学处理,由经处理的纸A1或A2酚醛树脂制成的复合材料的氧指数能从41增至约85.这种化学处理方法是使纸在一种含有磷和氮的聚合物溶液浸润.由经处理过的纸A1或A2酚醛树脂制成的阻燃复合材料在建筑工业中的应用证明是成功的,它具年R又高的装饰价值,并且价格低廉,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电阻率—温度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了利用不同温度条件下制备的短切碳纤维作为导电填料,以乙烯基树脂为基体,制成的添加剂导电复合材料中填料的种类、含量对该类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及其该类复合材料的电阻率-温度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对电阻率-温度变化特性进行了进行回归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较低温度条件下制备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线形的NTC变化特性,而较高温度条件下制备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特殊的变化特性,即先表现出PTC效应,后表现出NTC效应。  相似文献   

15.
溶剂对SBR/CB,NBR/CB涂层材料导电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炭黑(CB,N550)与SBR或NBR混合制备导电涂层复合材料。这两种材料的电阻率具有热敏性。讨论了不同溶剂对复合材料的室温电阻率和升阻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反应型阻燃不饱和聚酯树为基体材料,无碱玻璃纤维布为增强材料,制备了具有阻燃性的透光复合材料,探讨了其制备工艺、性能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聚乙烯、聚氯乙烯阻燃的机理及用于两种树脂的阻燃抗静电内部添加技术。介绍了该技术加工的成品通过测试所达到的阻燃抗静电的技术指标以及部分国家对聚乙烯、聚氯乙烯制品的需求量。  相似文献   

18.
塑料中纳米填料静电及力学性能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研究了PVC塑料中纳米SiO2添加制备复合材料的关键技术及PVC树脂添加纳米SiO2后提高塑料抗静电性能的机理,并给出了一系列的电学及力学性能对比实验测试数据.  相似文献   

19.
将炭黑(CB,N550)与SBR或NBR混合制备导电涂层复合材料.这两种材料的电阻率具有热敏性。讨论了不同溶剂对复合材料室温电阻率和升阻比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聚乙烯,聚氯乙烯树脂阻燃抗静电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聚乙烯、聚氯烯阻燃的机理及用于两种树脂的阻燃抗静电内部添加技术。介绍了该技术加工的成品通过测试所达到的阻燃抗静电的技术支及部分国家对聚乙烯、聚氯乙烯制品的需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