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田玲  孙伟 《湖南中医杂志》2019,35(7):108-110
慢性肾脏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对其早期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治未病"思想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即未病之前,防止疾病发生;既病阶段,防止疾病传变;病愈之后,防止疾病复发。本文从"治未病"思想中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3个方面探讨中医药在防治慢性肾脏病中的作用,为中医药预防医学提供一定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2.
王会仍主任医师系第2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从医40余载,善于以治未病理论为指导,开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防治,强调风险因素管理,力求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传变,瘥后防复。  相似文献   

3.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现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等方面探讨慢性前列腺炎的防治。如"未病先防"中强调"无病而防"及"因病而防"。"既病防变"中强调慢性前列腺炎的传变、用药规律及中医药辨证论治。"瘥后防复"中强调日常防护及康复治疗等,以期为中医药防治本病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医“治未病”疾病康复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治未病"理论含三种境界,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在疾病的康复阶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疾病不仅要治,还要促进康复,防止复发或发展,中医"治未病"强调慢病康复的治疗,并有特殊优势。中医"治未病"理论广泛应用于慢病康复,并初见成效。"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对疾病康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治未病是中医学防病养身的治疗原则,包括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四个层次系统。动脉粥样硬化和腹主动脉瘤均是慢性炎症性动脉疾病,目前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隐患。基于"治未病"理论,探讨三七在动脉粥样硬化和腹主动脉瘤中的防治应用,为中西医结合临床干预动脉类疾病提供新理论、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从"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瘥后防复"4个方面探析"治未病"理论在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具体运用及可行性,"治未病"理论分阶段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思路不仅可行,且在提高临床远期及近期疗效上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中医"治未病"思想应广泛运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防治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姚春  赵炜 《四川中医》2008,26(5):17-18
本文阐述了"治未病"的含义,以及如何在脾胃病方面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中医治未病思想历史久远,源远流长,是重要的中医理论基础之一。中医治未病思想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把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治未病思想贯穿于肛周脓肿防治之中。肛周脓肿未发,远离诱因。肛周脓肿已发,早诊断、早治疗,防止传变。肛周脓肿已愈,应增强体质,提高正气,保持健康体质。  相似文献   

9.
中医"治未病"理念源远流长,目前已形成一套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既变防渐、瘥后防复等方面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膝骨关节炎(KOA)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发病率高,将中医"治未病"理念融入到该病的预防、治疗及康复等阶段,可有助于KOA患者及时发现与治疗,改善预后。KOA的未病先防可通过功法锻炼、合理膳食及防避外邪、外伤与慢性劳损等方式保持膝关节的健康;KOA的既病防变可通过中药内服、针刺艾灸、中药熏洗、手法按摩等手段;通过现代康复方法及手术等达到既变防渐;KOA的瘥后防复可通过功法锻炼、冬病夏治、药膳食疗等中医特色方法以扶正固本,达到防止复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黄帝内经》中"治未病"的主要内容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将中医"治未病"思想运用到慢性肾脏病的防治中,把疾病防治工作的重心前移,控制疾病进程的关键环节,使患者整体状态及肾脏微观病理得到有效改善,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病率和死亡率,还能有效提高其知晓率、早期诊断率及治疗率,阻止本病向终末期肾脏病发展,对于改善慢性肾脏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肛周脓肿是肛肠科常见的、多发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如果诊治不当,可能引起全身感染,甚至危急生命。中医"治未病"思想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方面。把中医"治未病"思想运用于肛周脓肿的防治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未病先防"应普及肛周脓肿的健康教育及合理的饮食起居,避免诱因。"既病防变"强调应早诊断、早治疗,以防它变。"瘥后防复"应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增强体质,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12.
中医"治未病"思想内涵有"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王琦教授运用玉屏风散,在未病状态下调体,防病于先,在既病状态下扶正,固本防变,在瘥后调理,培元健体,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为健康管理调体用药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中医学"治未病"理论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3个方面,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被广泛运用于临床。本文应用"治未病"理论探讨原发性肝癌的防治方法,通过早期发现,及时诊断、防治,达到未病养生、欲病救萌、已病防变、防微杜渐的目的,从而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原发性肝癌防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四个方面。治未病思想贯穿于《伤寒论》全书,是张仲景六经辨证体系中的重要内容,这既是对《内经》"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又为后世医家在防病治病方面树立了楷模。  相似文献   

15.
"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预防思想,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方面内容。由于老年人元气不足、形气衰减,病情易隐匿、复发、传变,故"治未病"思想在老年病健康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介绍房定亚运用中医学"治未病"思想防治痛风性关节炎的经验。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3个方面进行阐述,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注重"未病先防",重视对患者健康教育并以清热利湿、泻浊排石为主要治则,防治痛风急性发作及泌尿系结石的形成;痛风间歇期和慢性期则"既病防变",提出理气活血、化瘀通络治则;痛风缓解期应"瘥后防复",强调补益肝肾。  相似文献   

17.
"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等。"治未病"理论渗透于中医妇科的经、带、胎、产和哺乳之中,包括五脏辨证、身体的阴阳调理、经期规律、孕期安全、产前肃静、产后调理等,贯穿于中医妇科临床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几千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和养生。"治未病"的理论在当前由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转变的过程中日益引起重视。研讨中医古籍,联系临床,试从"治未病"的核心内容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角度浅析其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治未病是健康的基石","治未病"不仅是医疗卫生工作者的责任,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需要持之以恒。"治未病"包含着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等丰富内涵,其重点是突出在防病防变防复发的预防上。  相似文献   

20.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约占门诊病例85%。遵循中医"治未病"思想和脾胃学理论,该病防治重点在贯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思路,辨证施予补脾、运脾、醒脾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