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0 毫秒
1.
目的:观察规范化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手术切除治疗纤维型牙龈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纤维型牙龈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给予规范化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手术切除,对照组仅给予龈上洁治和手术切除,术后随访观察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后1年随访,实验组无复发病例,对照组有14例复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手术切除对纤维型牙龈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既有牙周炎又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的影响.方法 选则既有牙周炎又有消化性溃疡的43名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23人接受三联药物和牙周基础治疗;对照组20人仅接受三联药物治疗.治疗前和治疗结束3、6个月,分别用PCR方法检测患者牙周袋和胃部幽门螺杆菌情况,计算其清除率,并比较组间差异.实验组同时观察牙周临床指数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胃部幽门螺杆菌治疗后6个月的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口腔幽门螺杆菌治疗后3、6个月的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牙周治疗后3、6个月探诊深度、附着丧失水平与治疗前比明显好转(P<0.05).结论 对既有牙周炎又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进行三联药物治疗的同时应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可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龙血竭口服和双侧下颌神经营养封闭联合治疗灼口综合症( BMS)的疗效。方法:将灼口综合症患者6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1、2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1使用龙血竭口服和维生素B1,B12双侧下颌神经封闭治疗,实验组2维生素B1,B12双侧下颌神经封闭治疗,对照组使用口服维生素B1和甲钴铵片治疗,2%碳酸氢钠含漱,疗程均为6周。结果:实验组患者BMS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对照组作用不明显(P<0.05);6周后实验组1症状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实验组2(P<0.05)。结论:龙血竭口服和双侧下颌神经营养联合治疗BMS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与上下半口龈下刮治比较,观察其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满意度与复诊意愿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慢性牙周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交叉象限刮治组)和对照组30例(上下半口刮治组),测量术前及术后1、2、6周临床指标,比较2组治疗牙周炎的疗效,患者填写满意度调查表及复诊意愿表。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临床指标均较基线明显好转(P〈0.05),术后1、2周临床指标PD、SBI、BOP差异显著(P〈0.05),AL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周2组各临床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术后疗效患者满意度和复诊意愿指数在1、2周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叉象限刮治是一种短时、高效、经济、患者满意度高、复诊意愿强烈的牙周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曹盈  周艳  宦泓  吴昱卓  梅幼敏  顾洋 《口腔医学》2012,32(12):746-747
目的 观察强化口腔卫生宣教在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进行牙周基础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329例,随机分为2组,A组仅在初诊时进行宣教,B组在每次复诊时强化口腔卫生宣教,观察牙周基础治疗结束后1、6、12个月的牙周临床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1个月后复诊,两组临床指标均显著改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6、12个月后复查,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B组较A组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过程中反复强化口腔卫生宣教能显著改善口腔卫生状况,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高强纤维牙周夹板固定重度牙周炎松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30例重度牙周炎患者的104颗患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15例,58颗患牙)和对照组(15例,46颗患牙).实验组在基础治疗后,以高强纤维牙周夹板固定松动患牙;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后,以结扎丝牙周夹板固定松动患牙,经过3个月~1 a的临床观察,检查记录松动患牙的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附着丧失程度(attachment loss,AL),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和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4项牙周指标,以及固定夹板的完好率.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固定6个月后,PD、AL较固定前显著改善(P<0.05);SBI、PLI在固定3、6、12个月后,与固定前比较无显著差异.对照组固定6个月后,PD、AL较固定前显著改善(P<0.05),SBI、PLI在固定6个月后高于固定前(P<0.05).固定后3个月,牙周各项指标在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固定6个月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PD、AL无显著差异,对照组的SBI和PLI较实验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强纤维牙周夹板用于重度牙周炎松动牙固定疗效确切,对维持牙周健康有利,不妨碍菌斑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半导体激光辅助治疗伴2型糖尿病的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40例伴2型糖尿病的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80颗患牙480个位点。试验组行牙周基础治疗,辅助二极管激光治疗;对照组只做牙周基础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的牙周临床指标,包括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 ,SBI)、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 ,PD)、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 ,CAL),以及全身指标(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3、6个月,所有牙周指标以及全身指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3个月,实验组SBI、PD以及所有全身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实验组的SBI、PD以及糖化血红蛋白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CAL、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空腹血糖水平,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使用半导体激光辅助治疗伴2型糖尿病的牙周炎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患者牙周炎症状况,同时,也更有利于患者短期内全身炎症状况以及糖代谢水平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派丽奥软膏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派丽奥软膏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方法:40例慢性牙周炎病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组,在牙周洁刮治疗基础上,以碘甘油辅助治疗为对照组,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基线、用药后各时间点的临床指标PLI、SBI、PD、AL,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在用药后6个月内的PLI与对照组或基线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但用药后9个月和12个月均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在用药后1~12个月的SBI、PD和AL与对照组或基线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用药后12个月的SBI除外)。结论:在单疗程治疗后6个月内,派丽奥软膏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各项检测指标的改善均优于碘甘油。  相似文献   

9.
半导体激光辅助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Li Y  Wang X  Xu J  Zhou X  Xie K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2,30(2):161-164
目的评价应用半导体激光辅助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牙进行根管治疗和牙周系统治疗,试验组患牙在进行根管治疗和牙周系统治疗基础上辅助半导体激光治疗。观测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和治疗6个月后牙周探诊深度(PPD)、临床附着水平(CAL)、改良出血指数(mBI)、根尖周指数(PAI)等牙周牙髓临床指标的变化,评价半导体激光在辅助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中的作用。结果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PPD、CAL和mBI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试验组PPD下降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CAL和mBI的下降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PPD、CAL和mBI持续下降,对照组PPD、CAL和mBI与治疗3个月后无显著变化,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AI较治疗前均下降,但是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半导体激光辅助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对于取得长期和稳定的疗效有一定作用,对病变中牙周组织损害的辅助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Ⅱ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牙周植骨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Ⅱ型糖尿病伴牙周炎需植骨患者为实验组,慢性牙周炎需植骨患者为对照组,每组20例.牙周基础治疗3个月后行牙周翻瓣植骨术.检测术前与术后1个月牙龈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附着丧失水平并拍摄术后4、8、12周平行定位投照片.Ⅱ型糖尿病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测量糖化血红蛋白,术前与术后1个月测量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结果 两组38例手术均获成功,失败2例.对照组术后1个月各项临床指标与实验组比较统计学无意义(P>0.05);两组术后较术前各指标明显降低(P<0.001);手术前后肿瘤坏死因子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Ⅱ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后行牙周植骨手术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牙周基础治疗对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DMCP)患者牙周状况、糖代谢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影响机制。方法:选取DMCP患者和不伴有全身系统性疾病的慢性牙周炎(CP)患者各30例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分别记录所有患者牙周临床指数: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及探诊出血(BOP),并检测血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e)及TNF—α的水平。结果:DMCP组和CP组中PD、BOP和血清TNF—α水平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均显著降低(P〈0.05),且CP组下降更显著(P〈0.05)。AL在治疗后3个月开始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间下降值无显著性差异。DMCP组血清FBG、HbAIc水平在治疗后3、6个月显著降低(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能够明显改善牙周状况,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糖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龈下刮治配合补肾固齿丸对中、重度牙周炎的短期治疗效果。方法:纳入中、重度牙周炎患者共4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位患者选择2颗指数牙。所有患者试验前均进行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试验组同时给予口服补肾固齿丸4g/次,2次/日,连服3个月。测定治疗前后指数牙的探诊出血(BOP)、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及其牙槽骨平均灰度值(MGVs)。结果:试验组BOP阳性率、PD和AL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而MGVs升高(尸〈0.05)。对照组治疗后BOP阳性率和PD明显降低(P〈0.05),但AL及MGVs无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对中、重度牙周炎的短期疗效有显著差异@〈0.05)。结论:龈下刮治配合口服补肾固齿丸治疗中、重度牙周炎的短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龈下刮治组,可能与补。肾固齿丸能促进牙槽骨新骨形成、降低AL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糖尿病患者牙周健康指数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24例伴有牙周炎的血糖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在接受糖尿病规范化治疗的同时进行牙周非手术治疗,对照组只接受糖尿病规范化治疗,不予以牙周病治疗,测量并比较牙周治疗前、治疗后1、3、6、12月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探诊深度(PD)、牙周附着水平(AL)、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对HOMA—IR与上述指标行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实验组牙周健康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胰岛素抵抗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牙周健康指数SBI、PD、AL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分别rs=O.877,r=0.925,r=0.933),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OMA—IR与PD、AL呈正相关。结论:控制2型糖尿病伴有牙周炎患者的牙周健康指数,有益于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对老年患者全口义齿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就诊于聊城市人民医院口腔修复门诊160例无牙颌修复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实验组80例;未进行心理疏导,对照组80例.全口义齿修复过程中,对心理疏导组患者进行系统的和有针对性的口腔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调查患者修复后第一个月和第三个月的全口义齿满意度及通过对义齿牙面食糜宽度的测量进行效果评估.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各组患者试戴全口义齿第1个月与第3个月满意度相比,语音、固位、舒适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较,第1个月和第3个月的语音、咀嚼、固位、舒适性也存在差异,并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疏导组患者全口义齿牙面食糜宽度为(0.39±0.13)ram,未进行心理疏导组为(1.78±0.0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无牙颌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可提高其对全口义齿的满意度和修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派丽奥(2%盐酸米诺环素软膏)与3%硝酸咪康唑联合应用与单独使用3%硝酸咪康唑治疗义齿性口炎在药物疗效、用药周期以及对真菌和可疑致病菌的清除作用的差异比较,为义齿性口炎的临床局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32例义齿性口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派丽奥+咪康唑组)和对照组(咪康唑组),‘每组各16人。观察用药半月和1月后义齿性口炎患者的临床指征和口腔黏膜念珠菌及可疑致病菌等微生物学指标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用药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两组问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损区的白色念珠菌和链球菌数较用药前减少,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胗O.05)。治疗半月和1月后实验组患者病损区的放线菌数有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问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派丽奥与硝酸咪康唑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义齿性口炎的治愈率,缩短治疗周期,有效清除真菌和可疑致病菌。  相似文献   

16.
宗敏  杨丕山 《口腔医学》2012,32(9):548-549,563
目的观察牙周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牙周临床指标及龈沟液骨钙素水平的影响。方法检测20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60颗牙齿牙周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的牙周临床指标,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治疗前后龈沟液中的骨钙素水平。并与20例牙周健康对照组的60颗牙齿对照。结果实验组龈沟液骨钙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牙周治疗后实验组骨钙素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能明显改善侵袭性牙周炎的临床指数,降低龈沟液骨钙素含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实验性牙槽骨吸收动物模型基础上,研究唑来磷酸局部应用对实验性牙槽骨吸收的影响,旨在找出一种效果理想的防治牙槽骨吸收的局部应用药物,为其局部应用于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一组为正常对照组,其余4组为实验组,分别为造模对照组、唑来磷酸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治疗组(0.8mg/mL,1.0mg/mL和1.2mg/mL);实验组均采用牙周翻瓣术建立牙槽骨吸收模型,治疗组在翻瓣局部处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唑来磷酸药物。所有大鼠在给药21天后处死,取牙体牙周组织标本,进行X线片拍摄、常规病理切片观察。结果: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牙槽骨吸收程度明显低于造模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槽骨病理切片显示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破骨细胞数量均较造模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且骨小梁面积均优于造模对照组(P<0.05)。结论:唑来磷酸局部应用对牙周翻瓣术诱导的牙槽骨吸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派丽奥(2%盐酸米诺环素软膏)与3%硝酸咪康唑联合应用与单独使用3%硝酸咪康唑治疗义齿性口炎在药物疗效、用药周期以及对真菌和可疑致病菌的清除作用的差异比较,为义齿性口炎的临床局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32例义齿性口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派丽奥+咪康唑组)和对照组(咪康唑组),‘每组各16人。观察用药半月和1月后义齿性口炎患者的临床指征和口腔黏膜念珠菌及可疑致病菌等微生物学指标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用药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两组问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损区的白色念珠菌和链球菌数较用药前减少,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胗O.05)。治疗半月和1月后实验组患者病损区的放线菌数有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问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派丽奥与硝酸咪康唑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义齿性口炎的治愈率,缩短治疗周期,有效清除真菌和可疑致病菌。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牙周基础治疗及维护期治疗对使用硝苯地平导致牙龈增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在佳木斯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黏膜病科就诊的因高血压服用硝苯地平导致牙龈增生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0例)和对照组(10例),在均不更换药或未停药的情况下,试验组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和维护期治疗,而对照组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12个月时记录各组患者牙龈增生指数(GHI)、茵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和探诊深度(PD)。结果试验组在观察期间,各项指标(GHI、PLI、SBI、PD)持续改善(P〈0.01),牙龈炎症减轻,牙龈增生状况明显改善且未复发;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后1个月牙龈各项指标改善(P〈0.01),但12个月后复诊时牙龈出血等复发,且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可改善硝苯地平引起的牙龈增生,定期维护治疗对于预防硝苯地平导致的牙龈增生复发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