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8 毫秒
1.
皱纹盘鲍是高档海珍品。目前鲍鱼人工养殖有3种方式:①海上筏式笼养;②陆地工厂化养殖;③潮间带网箱养殖。前两种方式由于投资大,适宜规模生产,而第3种养殖方式投资小,管理简单,适宜分散经营。潮间带网箱养鲍,由于没有解决好附着基(adhesivebed)的问题,鲍鱼存活率很低。作者根据鲍鱼的生活习性,对鲍鱼附着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两年的试验,解决了附着基的问题,提高了鲍鱼的成活率,达到了增产增效的目的。1材料和方法1.1试验地点试验地点为山东省荣成市木也岛海区。海水水温变化范围为1.8~25.ZC,盐度为30.00~31.…  相似文献   

2.
皱纹盘鲍潮间带网箱床式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皱纹盘鲍是高档海珍品。目前鲍鱼人工养殖有3种方式:①海上筏式笼养;②陆地工厂化养殖;③潮间带网箱养殖。前两种方式由于投资大,适宜规模生产,而第3种养殖方式投资小,管理简单,适宜分散经营。潮间带网箱养鲍,由于没有解决好附着基(adhesivebed)的问题,鲍鱼存活率很低。作者根据鲍鱼的生活习性,对鲍鱼附着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两年的试验,解决了附着基的问题,提高了鲍鱼的成活率,达到了增产增效的目的。1材料和方法1.1试验地点试验地点为山东省荣成市木也岛海区。海水水温变化范围为1.8~25.ZC,盐度为30.00~31.…  相似文献   

3.
龙须菜系江蓠属的一个优良品种,地处外海的莆田市南日岛于2001年9月引进改良型龙须菜(KF—981品系)苗种,结合海岛实际情况,经过1年多时间进行创造性开展浅海筏式试验养殖,取得可喜进展。试验表明,改良型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具有投资省、成本低、效益高、风险少和易为群众所接受等优点,今年南日岛迅速发展养殖1800亩,产值可增900多万元,成为我镇渔民增收的新亮点。其养殖技术要点如下: 一、海区选择 改良型龙须菜光照强度的要求较高,养殖海区应选择海水较澄清、在最低潮时水深2.5米以上,潮流畅通,无污染,有一定的淡水流人,营养丰富,海水比重在1.005—1.025为宜,水温在5—27℃内,pH值在7.8—8.2为宜。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浙江象山西沪港(属内湾性混水区)与大陈海区(属外海性清水区)的皱纹盘鲍养殖情况进行了报道,结果表明:1.浙江海区可以进行皱纹盘鲍的养殖,且养殖大规格苗种(〉2.5cm)具比小苗更快的生长速度和更高的养成成活率,2.海区养成鲍存在着两个快速生长期;3.皱纹盘鲍在浙江海区可以渡过夏季近30℃的高温,但成活率与养管理关系十分密切,尤其5cm以上商品鲍渡夏更需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5.
鲍属海产珍品 ,早在 1 943年日本的学者就开始对鲍的生长和生理方面进行了研究[1 ] 。随后 ,进一步对鲍的生态、苗种生产、放流增殖等方面进行了较广泛的研究[2 - 5] ,七十年代日本养鲍产业到达了鼎盛期 ,年产量达到 640 0多吨。后来 ,由于陆上养鲍业的挫折 ,使鲍的产量大幅度下降。我国鲍的人工育苗和养殖开展于 1 980年前后 ,养殖的主要品种是我国北方的皱纹盘鲍 ,随着对皱纹盘鲍人工育苗技术的突破[6 ,7] ,使皱纹盘鲍的养殖从海区笼养、底播增养发展到陆上全人工养殖[8,9] 。但是 ,陆上全人工养殖的不少厂家存在着经济效益差 ,甚至亏损现…  相似文献   

6.
鲍属海产珍品 ,早在 1 943年日本的学者就开始对鲍的生长和生理方面进行了研究[1 ] 。随后 ,进一步对鲍的生态、苗种生产、放流增殖等方面进行了较广泛的研究[2 - 5] ,七十年代日本养鲍产业到达了鼎盛期 ,年产量达到 640 0多吨。后来 ,由于陆上养鲍业的挫折 ,使鲍的产量大幅度下降。我国鲍的人工育苗和养殖开展于 1 980年前后 ,养殖的主要品种是我国北方的皱纹盘鲍 ,随着对皱纹盘鲍人工育苗技术的突破[6 ,7] ,使皱纹盘鲍的养殖从海区笼养、底播增养发展到陆上全人工养殖[8,9] 。但是 ,陆上全人工养殖的不少厂家存在着经济效益差 ,甚至亏损现…  相似文献   

7.
一、网箱制作  制作网箱材料选用聚乙烯无结节网片,制成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养殖网箱。  养龟网箱面积为20平方米~50平方米,高2米,网面四周加盖。养鳝网箱规格为3米×2米×1米或10米×3米×1.5米,在网箱口上方周围伸出6厘米宽的檐。养胡子鲶网箱选用网目1.3厘米的封闭式网箱,规格7×4×2米或5×5×2米,用这种网箱可不换箱直接将鲶鱼种养成0.5公斤~2公斤的成鱼。  二、网箱设置  选择避风向阳、环境安静、水质清新、无污染物、无障碍物、日照条件好、常年水深3米~6米、溶氧量4毫克/升以上的水域作网箱养殖水域。网箱约为被设置…  相似文献   

8.
通过开展30 d的皱纹盘鲍幼鲍工厂化养殖试验,进一步分析山东省威海金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3种鲍配合饲料(饲料Ⅰ、饲料Ⅱ、饲料Ⅲ)的养殖效果。结果表明:长期投喂饲料I能够有效降低皱纹盘鲍在夏季高温时期的死亡率。因此,就本试验结果,笔者得出结论,相比于传统的鲍鱼饲料(高动物蛋白、低植物蛋白),高植物蛋白、低动物蛋白的饲料能够显著提高鲍鱼夏季高温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9.
一、场址选择和网箱设置1.养殖条件。要求养殖区水域面积大,水深6米以上,溶解氧含量6~9毫克/升,pH值7~8.4,总硬度为20~40毫克/升,氨氮含量0.02~0.06毫克/升,亚硝酸盐含量0.0015~0.01毫克/升,水质良好。2.网箱结构和设置。网箱设置方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2019,(12)
<正>罗非鱼是一种养殖效益较高的经济鱼类,非常适宜水库网箱养殖。1.养殖条件(1)养殖环境罗非鱼是一种热带鱼类,适宜水温为22~30℃。库区宜选择气流畅通,水质清新,无污染,交通便利。水体溶氧量大于5毫克/升,透明度大于80厘米,微流较好,网箱设置区域的水深应大于5米。(2)网盒制作网盒尺寸为6米×6米×2.5  相似文献   

11.
在福建省莆田市南日东岱海区,利用现有海藻养殖设施,进行海藻与皱纹盘鲍混养周年试验.结果表明:海区筏式单养、混养生长率无显著差异,但混养的成活率、肥满度比单养分别高8%、2.24%;2种养殖模式的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1.62、1∶1.9.同时,鲍和海藻处在海洋生态系统的不同生态位,互利共生,促进海洋生态系统物质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2.
为通过杂交育种解决南日鲍种质退化问题以促进鲍养殖效益,分别选取2012年10月份开展的南日鲍(♀)与皱纹盘鲍大连群体(♂)、盘鲍日本群体(♂)杂交所得的苗种以及南日鲍自交所得的3种苗种,于2013年3月份在海区水质情况良好的同一渔排吊笼养殖进行对比试验,试验分为3组,每组2 500个鲍苗,试验390d左右,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测定鲍的体长、体重,分别统计每组鲍的数量。结果表明:分苗前,杂交鲍苗的生长速度、度夏养殖成活率均显著高于自交所得鲍苗(P0.05);而南日鲍(♀)×盘鲍(♂)杂交所得鲍苗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成活率略高于南日鲍(♀)×皱纹盘鲍(♂),但差异不显著(P0.05);当年秋季分苗后,养殖鲍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成活率依次为:南日鲍(♀)×盘鲍(♂)南日鲍(♀)×皱纹盘鲍(♂)南日鲍(♀)×南日鲍(♂),且3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说明在鲍养殖生产中,采用杂交育种改良和优化鲍种质是切实可行的,可显著提高鲍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成活率。  相似文献   

13.
<正>黄颡鱼是一种小型名优淡水经济鱼类,具有肉多刺少、肉嫩味美、腴而不腻、市场畅销和价格较高等特点。一般面积为20平方米的网箱,养殖产量在360公斤、纯利2500元左右。1.水域条件选择湖泊、水库避风向阳的区域进行网箱养殖。要求最低水深3米以上,透明度100厘米左右,溶氧量大于5毫克/升,pH值7~8,有机物耗氧量小于10毫克/升,氨氮低于0.02毫克/升,  相似文献   

14.
在福建莆田进行了不同密度皱纹盘鲍和刺参与海带筏式混合养殖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皱纹盘鲍的放养密度为10个/箱时,其养殖平均产量和产值均最高;当刺参的放养密度为3头/箱时,其养殖平均产量和产值也最高。以皱纹盘鲍和刺参的养殖产量为指标,建立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显示:皱纹盘鲍和刺参的最适放养密度分别为11.3个/箱和3.4头/箱。  相似文献   

15.
在福建莆田进行了不同密度皱纹盘鲍和刺参与海带筏式混合养殖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皱纹盘鲍的放养密度为10个/箱时,其养殖平均产量和产值均最高;当刺参的放养密度为3头/箱时,其养殖平均产量和产值也最高。以皱纹盘鲍和刺参的养殖产量为指标,建立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显示:皱纹盘鲍和刺参的最适放养密度分别为11.3个/箱和3.4头/箱。  相似文献   

16.
<正> 1 自然条件及设备 苗种场地理位置优越,海区水流畅通无阻,年平均盐度为31.05,PH值为0.6~8.22,水温为10~29℃之间。 养鲍场设有育苗池、养成池和沉淀池10余口,并备有鼓风机、抽水泵、鲍鱼笼以及附鲍苗片等多量。 2 黑鲍的养成技术 采用台湾养鲍法——深水池塑料笼养殖,该种方法是台湾陆上养鲍发展改进的第三代。具体做法是采用重叠5~6层黑塑料笼养,形成高密度、充气、流水的精养方式。该方法的优点是基建成本低廉,单位面积产量特高;但存在缺点是饲养过程的管理较困难。 2.1 放养密度。养鲍笼子规格为40cm×32cm×13cm,笼面积为0.62m~2,分为5~6层,每层投放鲍苗25~30个(2~4cm规  相似文献   

17.
金鳟,是日本从虹鳟的突变种选育出的金黄色品系。是兼具观赏、游钓、美食于一体的优良品种。1996年引进我国后根据其体色特征命名为“金鳟”。现已成为我国养鳟业继虹鳟后第二个重要养殖品种。一、金鳟的生物学特征金鳟具有冷水性鱼类的生物学特征。正常生长上限水温为22℃,超过22℃,生理机能、抗病力下降,达到25℃便会很快死亡。生长最适水温是12℃~18℃,没有明显的下限,接近0℃水温时,仍能少量摄食,正常生存。养殖金鳟的水体溶氧要求在6毫克/升以上。当溶氧5毫克/升时金鳟呼吸频率加快,降到3毫克/升时会出现大批死鱼。养殖水体的pH值应…  相似文献   

18.
翘嘴红鲌     
<正>翘嘴红鲌具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价格较高等特点。一般面积为24平方米的网箱,养殖产量为400公斤、纯利3000元左右。1.水域条件宜选择避风向阳、风浪较小的湖汊、库湾进行网箱养殖。要求水面开阔,水深4米以上,pH值6.8~8,透明度1米,溶氧量5毫克/升以上,水质良好无污染。  相似文献   

19.
白鹏  刘红英  薛长湖  丛海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448-16449,16451
[目的]为米曲霉应用于鲍鱼肉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实验室诱变的米曲霉为出发菌株,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米曲霉发酵鲍鱼肉过程中制曲湿度、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及接种量对鲍鱼肉中氨基酸态氮含量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米曲霉发酵鲍鱼的最佳条件。[结果]米曲霉发酵鲍鱼的最佳条件为制曲湿度70%,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60 h,接种量0.5×108个/g。在此条件下,发酵后的鲍鱼肉中氨基酸态氮含量达到3.148%,比未发酵时增加了2.7倍。[结论]研究结果为今后使用其他发酵微生物发酵鲍鱼肉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为鲍鱼高值化生产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由大连水产学院(邮码:116000)王子臣教授等人承担的"863"计划重大项目"皱纹盘鲍多倍体育种项目"日前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 鲍鱼是我国传统的海珍品,价格昂贵,被誉为"软黄金",是我国最主要的海水养殖出口创汇贝类之一,在国际市场上十分畅销.由于其成活率低、生长速度较慢及病害严重等原因,制约了其快速发展. 据介绍,"鲍多倍体育种技术"又称"细胞工程技术",是通过增加其染色体的倍数,达到生长速度快、抗病性强和口感好的目的.目前根据这项技术培育出的鲍鱼种苗已在大连、山东、广东等地生产,进入产业化阶段,并已累计生产三倍体鲍400多万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