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伟 《生命世界》2010,(3):8-17
维生素的命名一、按发现历史顺序,以英文字母顺次命名,如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等。二、按特有功能命名,如抗干眼病维生素、抗癞皮病维生素、抗坏血酸维生素等。三、按化学结构命名,如视黄醇、硫胺素、核黄素等。维生生素C等等  相似文献   

2.
维生素C和E与哺乳动物生殖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维生素在哺乳动物各个系统的生长发育中和正常的生理功能发挥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调节代谢、调节渗透压、调节免疫力、维持酸碱平衡等功能。同样,维生素对哺乳动物的生殖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维生素E(生育酚)和维生素C(抗坏血酸),在抗氧化、抗自由基、抗不育、抗衰老、抗癌变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水生生物学集刊》1975,5(3):354-359
维生素E族中活力最高的是α-生育酚。关于维生素E的医疗效用,目前的看法认为它不仅是抗不孕药物,而且是治疗其它疾病如肝炎、高血压等的辅助药物。我们为了探索淡水藻类在医药上的应用,选择了鱼池中大量繁殖的血红裸藻作为材料,提取α-生育酚。本文介绍了血红裸藻中α-生育酚的提取和测定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血红裸藻中有较丰富的α-生育酚(0.6—1.0毫克/克),可供维生素生产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食补维生素     
维生素也称维他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素,由波兰科学家丰克命名,丰克称它为“维持生命的营养素”。维生素位列人类六大营养素之一,命名虽晚,但意义重大,随着人类的认识,它已成长为一个大家族。绝大部分维生素是人类自身无法合成的,必须通过食物获取。  相似文献   

5.
食补维生素     
<正>维生素也称维他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素,由波兰科学家丰克命名,丰克称它为"维持生命的营养素"。维生素位列人类六大营养素之一,命名虽晚,但意义重大,随  相似文献   

6.
杨凡 《生命世界》2007,(3):64-65
人类从食物中取得赖以生存的物质,这些物质可以分为六大类:水、蛋白质、脂类、糖类、矿物质、维生素类。正常人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必须均衡地摄入这六类物质,也就是说不能有任何一类有所过量。但是对于不同疾病患者,这六类物质的比例就必须进行调整。如维生素缺乏的病人,就必须增加食物中维生素的比例,脱水的病人则必须增加饮食中水的比例。  相似文献   

7.
摘要:心血管疾病(CVD)目前是人类面临的重大健康问题之一,也是全球人口死亡的首要原因。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维生素K2对于防治许多心血管疾病发挥着重要作用。维生素K2主要由人体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生,人类也可以通过细菌发酵类食品如纳豆和奶酪等获得,这反映出细菌与人共生关系的重要性。大量临床试验和基础医学实验表明,维生素K2参与羧化维生素K依赖蛋白(VKDPs),具有防治骨质疏松症、改善血管钙化、减少炎性因子释放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等功能。本综述主要分析维生素K2在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和前景。  相似文献   

8.
《植物杂志》2010,(10):30-31
1.黄瓜:黄瓜原产于印度,又叫青瓜、胡瓜、刺瓜等,其性平、味甘,具有明显的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等功效。黄瓜中富含蛋白质、糖类、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尼克酸、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同时还含有丙醇二酸、葫芦素、柔软的细纤维等成分,是难得的排毒养颜佳品。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研究维生素A缺乏和铁缺乏的相互作用来探讨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机制。方法:第一阶段,将4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Fe+维生素A+Ⅰ组、Fe-维生素A+Ⅱ组、Fe-维生素A+Ⅲ组、Fe-维生素A-Ⅳ组;实验动物喂养2个月后处死,测定视黄醇(血清)、血红蛋白(HB)、维生素A、视黄基酯(肝脏),并采用RT-PCR法测定视黄醇结合蛋白mRNA(RBP mRNA)的表达。第二阶段,将SD大鼠按称重结果随机分4组,分别为Fe+维生素A+Ⅴ组,Fe+维生素A-Ⅵ组,Fe+维生素A-Ⅶ组,Fe-维生素A-Ⅷ组。大鼠喂饲2个月后处死留取肝脏,用半定量PCR的方法测量铁调节蛋白2(IRP2)、铁蛋白(Fn)、转铁蛋白受体(TFR)转录mRNA的表达量。结果:第一阶段制造铁缺乏动物模型,造模后大鼠的血清视黄醇,肝脏维生素A储备量开始降低,同时RBP储备含量也有下降走势,经测肝脏RBP表达量下降明显;第二阶段实验原代肝细胞缺乏维生素A时,肝脏IRP2 mRNA、TFR mRNA表达同时增强,而Fn mRNA却表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索A和铁相互缺乏时,可相互影响彼此的代谢和营养状况,在得到补充后,相互造成的很多利用障碍的影响(如贫血)都显著减轻。  相似文献   

10.
含维生素A功能稻紫宝香糯1号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宝香糯1号是江西省玉山县特种水稻研究中心利用紫香糯诱变产生的突变体与地方品种八月香糯杂交配组选育而成的新型水稻品种。糙米中富含钙、硒、维生素E、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等功能营养成分;且糙米中维生素A含量为11 IU/100g,是目前世界上第一个栽培稻内源基因型含天然维生素A的水稻品种,对人类具有较高的营养及保健功能,2006年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赣晚糯6号。  相似文献   

11.
吴乔 《生物学通报》1998,33(5):21-22
1维生素A与癌症维生素A具有生物活性的分子形式是视黄醛、视黄醇和视黄酸(即维生素A酸入视黄酸主要由环乙烯、侧链和极性基团组成,由于双键构型的不同,可分为反式视黄酸和顺式视黄酸。视黄酸及其衍生物统称为维生素A或视黄素。维生素A在许多生命活动过程中,如视觉产生、生长、发育、分化、代谢,以及形态形成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体中的维生素A主要来源于食物,特别是胡萝卜。早在1926年,Fllji-malei等人就观察到食物中缺乏维生素A可导致大鼠胃癌。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人体从食物中吸收维生素A的多少与癌症的发生率呈负相关。研…  相似文献   

12.
介绍蔬果中常见种类的营养成分及对人体的保健作用,如水果及绿叶蔬菜富含维生素C,对儿童智商的发育有密切关系,对心血管疾病和防癌有一定作用。黄或红色果蔬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能加快儿童的生长发育、促进智力的发展。果蔬中含大量的维生素,能增强肠道的蠕动,加快体内多余和有毒物质的排出。文中例举的蔬菜和水果,其营养成分各有所长,保健作用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原代大鼠肝细胞培养和动物实验模型的对比来研究维生素A对贫血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13只,分别为Fe+维生素A(Ⅰ组)、Fe+维生素A(Ⅱ组)、Fe+维生素A(Ⅲ组)、Fe+维生素A(Ⅳ组)。实验动物喂养10周后处死并分离肝脏;原代大鼠肝细胞按Seglent二步消化法分离后,分为严重缺乏组(A)、边缘缺乏组(B)、正常组(C)、治疗组(D),依次给予0、0.5、1.0、50 μmol/L 的视黄酸(全反式)培养96 h。用Western-Blot法测量转铁蛋白受体(TFR)、用ELISA方法测量铁蛋白(Fn)蛋白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肝TFR mRNA、Fn mRNA的表达。结果:当维生素A缺乏时,大鼠肝TFR mRNA表达上调,使TFR蛋白增加,而Fn mRNA表达下调,Fn蛋白表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A补给可显著减轻铁缺乏造成的利用障碍干扰。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制药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罗明典   《微生物学通报》1998,25(1):61-62
一微生物生产维生素类药物维生素是六大生命要素之一,为整个生命活动所必需。卜胡萝卜素是强力抗氧化剂,有抑制癌细胞增殖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它还是VA的前体,食用有益于视力保健,有抗“三C”保健功能之称,即所谓抗癌、抗心血管疾病和抗白内障。VC和VE均系抗氧化剂,前者可阻止、破坏自由基形成,还具有激活免疫系统细胞的活力,刺激机体产生干扰素以抵御外来侵染因子。至于VE可产生抗体,增强机体免疫力。对卜胡萝卜素功能具保护作用,使之免遭破坏。常服用VE有益于抗衰老和防治前列腺癌及痴呆症等。上述这“三素”均有协同…  相似文献   

15.
采用黄鳝肾脏白细胞微核试验方法,研究了五种物质对除草剂精克草星诱变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维生素B2、维生素C、β-胡萝卜素、生姜和大蒜均能使精克草星诱发的微核率明显降低,且降低的能力基本相同。说明该五种物质具有抗除草剂精克隆草星诱发遗传物质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不同浓度维生素C对亚油酸微团的促过氧化和抗过氧化作用于颖彦(河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病理科石家庄050000)冈田茂(日本冈山大学医学部病理学教室700)关键词亚油酸,脂质过氧化,铁离子,维生素C维生素O(简称Vc)在人体内除了参与激素、神经传导介质和...  相似文献   

17.
赫子瑞 《生物学通报》1991,(12):23-23,26
维生素并不是补品,人体每天需要有一定的范围,若使用不当,反而会导致疾病。下面浅谈一下维生素D和A过多症。 (一) 维生素D过多症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佝偻病是小儿四大常见病之一,然而补充维生素D制剂常出现偏差,补充不足无效,但如过量引起维生素D中毒,对婴幼儿的健康威胁颇大,因为维生素D是一种蓄积性药物,可长期贮存于体内脂肪和肌肉中,短期超量误用或长期大量使用,尤其是在长期大量口服鱼肝油的基础上注射维生素D,更容易发生中毒现象。维生素D中毒时,首先动员骨胳中的钙进入血液,引起血液中钙浓度升高。当血清钙超过2.8毫摩尔/升时,可发生高钙血症,导致钙磷代谢紊乱。骨胳中的钙  相似文献   

18.
黄健 《生物学通报》1998,33(12):22-22
维生素B1又称抗神经炎素、硫胺素或噻嘧胺。维生素B1有多种生理功能,与人类的健康有密切关系。1维生素B1的生理功能主要以辅酶方式参加糖的分解代谢。硫胺素的衍生物焦磷酸硫胺素(TPP)是羧酶、丙酮酸脱氢酸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的辅酶。在醇发酵过程中,它作...  相似文献   

19.
钰霖 《植物杂志》2010,(3):34-37
自从维生素的功能被人们认可,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就不断研制出更简便也更便宜的生产技术以分离和合成维生素,从而吸引了一批批的厂商不断地涌入维生素市场,如施贵宝、派克-戴维斯、麦尔斯实验室等。  相似文献   

20.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神经科学领域研究最热点的问题之一,同时也是老年痴呆的最常见类型之一。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老年人血清中维生素D普遍缺乏,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中维生素D也普遍缺乏,这可能是老年人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老年人皮肤合成维生素D前体的能力下降,活动能力下降导致接受日光照射减少,进而影响血清中维生素D含量。近年的研究表明,维生素D具有保护神经元的潜在功能和调节多种大脑靶组织,如提高神经生长因子水平、神经保护作用、提高其抗氧化酶活性、增加抗氧化及水平、降低自由基含量、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及影响APOE基因多态性等,这些功能与AD的病理生理改变相关。这些研究为AD的发病机制及其早期预防和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