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雷仕湛 《物理》1992,21(9):518-524
激光光谱技术有很高的光谱分辨率和分析灵敏度,利用它可以深入地研究生物分子反应动力学及某些生物分子的光化学反应机理,把激光生物学的研究提高到分子水平,有助于阐明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揭示生命现象的奥秘.本文介绍了激光皮秒光谱、荧光光谱、反射光谱、透射光谱等技术,在研究生物分子、生物细胞、各种生物过程以及诊断癌症等方面的进展及应用前景;同时也介绍了几种生物光谱仪器.  相似文献   

2.
稀土元素的原子/离子荧光光谱分析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次系统地评述了离子元素原子/离子荧光分析的研究进展。主要讨论了稀土元素原子/离子荧光分析的实验装置、应用和特点,展望了其发展趋势。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发展不同的激发光源和原子/离子化器以提高分析的灵敏度,克服干扰,作为激发光源,染料激光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空心阴极灯也深受关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是常用的原子/离子化器之一。原子/离子ICP荧光光谱分析了光谱干扰,线性范围宽,是稀土元素分析的有效方  相似文献   

3.
污染气体红外光谱鉴别器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污染气体红外光谱特征分布的复杂性,结合几种线性分类器的特点,通过对每个环节的深入分析,设计出一种混合多叉树状光谱鉴别器。实验结果表明:此光谱鉴别器不仅结构简洁,设计合理,具有很高的分类能力和判别准确率,而且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完全满足快速识别的需要,是一种高效的光谱鉴别器。  相似文献   

4.
纳米材料科学中的谱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谱学分析方法是研究纳米体系结构和性能3的重要手段之一,对纳米材料进行深入研究离不开各种谱学方法的表征,本文综述了常用的谱学方法,如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穆斯堡尔谱,正电子湮没及光声光谱等在纳米材料研究中的最新进展,结合典型实例,对各种谱学方法的原理,特点以及在纳米体系研究中所能提供的重要信息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展望了谱学分析方法在纳米科技研究中进一步的应用前景,以及在纳米材料研究中建立纳米尺度分辨的谱学检测方法和发展新的谱学技术等重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杨氏实验远场的光谱位移和光谱开关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潘留占  吕百达 《光学学报》2003,23(6):07-711
从部分相干光的传输定律出发,研究了杨氏双缝实验远场的光谱变化。指出杨氏实验中光谱开关在远场也会出现.缝的衍射和光的空间相干性是产生光谱开关的物理原因,增大缝参量ε和源的空间相关度△光谱开关效应越显著。作了详细的数值计算以说明远场光谱位移和光谱开关的特性,并与已有的工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微藻富含类胡萝卜素、维生素、蛋白质、多不饱和脂肪酸等多种人体和动物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同时在水生态系统的维持和保护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开展微藻生物学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传统的微藻成分的检测分析需要经过微藻细胞研磨破碎、有机溶剂分离提取、液(气)相检测等一系列的繁琐的操作步骤,有费时、需要高昂的仪器设备、操作过程复杂等缺点,因此需要发展更加快速高效的微藻细胞组分检测分析技术。红外光谱作为一种高效的物质检测和分析手段可以实现对微藻样品中的蛋白、脂类、核酸、多糖、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多种成分同时分析,具有简单、快速和无损检测等优势,特别是结合显微镜技术的红外光谱成像可以在微空间尺度上研究单一细胞或组织中各组分的变化。近年来,尤其是随着同步辐射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红外光谱仪器提供质量更好、能量更高的同步辐射光源,使得红外光谱显微光谱及成像检测技术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空间分辨率,实现了能够在细胞和亚细胞尺度上对个体进行高空间分辨的原位观测,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许多常规的检测分析技术不能同时兼顾高通量测量和高空间分辨率观察之间的矛盾。首先介绍了红外光谱技术的原理及其特点并分析了显微红外光谱及成像技术在生物样品检测中的独特优势,特别介绍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的分析方法在生物学研究领域的应用。接下来综述了此项技术在分类鉴定、生长代谢监测、育种、水环境、食品医药等与微藻相关领域国内外的应用研究进展。比如,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红外光谱能够进行微藻的快速鉴定、判别和分类。利用红外光谱多组分快速检测的优势,可以实现微藻生长代谢的研究。基于红外光谱无损、高效检测的特点,可以实现油脂、β-胡萝卜素、虾青素等高产藻株的快速筛选。另外,微藻还可以有效地吸附废水中的重金属和有机活性染料,利用红外光谱可以对其吸附和降解环境污染物的机理进行研究。红外光谱还能够快速高效地实现微藻成分的分析和鉴定,因而可以用于微藻食品药品质量的检测和真伪的鉴定。然而,红外光谱在微藻的研究和应用方面还处于发展阶段,尚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和不足,对此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对红外光谱在微藻的规模化养殖、高产藻株的筛选、微藻的生理、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等领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邓杰 《物理》1999,28(5):276-281
时间分辨光谱技术是研究原子、分子和凝聚态物质的激发动力学,特别是研究发光动力学的有力工具,文章主要介绍以同步辐射为激发光源研究时间分辨光谱的两种方法-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法和相移调制法,并比较了两者的优缺点。还讨论了同步辐射光源与其他激发光源相比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高温高压下电解质溶液谱学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温高压下电解质溶液研究在理论和工业应用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拉曼光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中子和X射线衍射、以及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方法都已经用于它的研究。随着温度升高,溶液的结构发生了变化,离子的缔合度增加,内层配位水的数目减少,出现了离子的多核簇组成。除了静态结构的研究外,也用拉曼光谱进行溶液的动力学探讨。水热金刚石压腔装置是高温高压电解质溶液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进步,在水热金刚石压腔装置中,拉曼光谱和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两种方法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界面激基复合物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ITO/TPD/PBD/Al双层器件中,电致发光光谱相对于TPD和PBD的荧光光谱有明显的红移。根据对TPD、PBD和TPD:PBD等量混蒸膜的PL激发光谱及电致发光光谱的研究,认为在TPD和PBD的界面产生了激基复合物。另外,该器件发射光谱既有TPD的成分也有激基复合物的成分,并且随着电流的改变,两者的相对强度发生变化。在电流密度增大时,峰值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器件发光颜色由白光变为黄绿光。根据器件能级关系,说明了相关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了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激光喇曼光谱、荧光和磷光等多种光谱分析方法。通过紫外、红外和激光喇曼光谱分析,由吸收峰的位移来判断油分子结构的变化:实验已证明吸收峰基本上无位移,从而证明油分子的官能团未因磁场作用而产生变化。通过荧光和磷光光谱分析,由其发射光谱强度的变化来判断磁场作用使油分子状态变化的情况,以及油分子由激发单态窜跃到三重态的情况;实验结果证明,荧光和磷光发射光谱强度基本上无变化。这证明磁场(100mt数量级)并使油分子处于激发状态,也不能有与自旋S=1相联系的磁矩存在。  相似文献   

11.
几种芳香胺类化合物E-12、E-13、E-14和E-15均为性能良好的有机电致发光(EL)和光致发光(PL)材料·采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用RHF/AM1方法优化其构型,用RHF/CIS方法计算其电子光谱,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2.
基于小波变换的解相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许庆红  钟约先  由志福 《光学学报》2000,20(12):617-1622
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频域解相技术。对调制栅线图像进行小波变换,生成被测物体背景图像,两幅图像相减得到相对变形栅线图像,分析基频谱,由于背景成分基本消除,利于有用频带的提取,可以实现大梯度变化曲面和复杂形面的自动轮廓测量。  相似文献   

13.
粟智 《光谱实验室》2005,22(3):571-574
通过对《结构化学》教学中传统媒体教学的不足及MCAI课件优点的对比分析,依据教学设计的原理,提出了《结构化学》MCAI课件的设计模式,系统论述了运用各种多媒体工具软件与著作软件相结合进行《结构化学》MCAI课件开发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以皮秒脉冲激光抽运的光参量放大器为宽带可调谐激发光源,直接测量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双光子吸收谱的方法。光参量放大器不但可调谐谱带很宽,而且可用一对尼科尔棱镜很容易地实现全波段功率足够强和相等,使此方法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用此方法研究了一个新有机化合物的双光子吸收谱。实验结果表明所测的新有机化合物在很宽的波长范围内呈现出很大的双光子吸收截面。  相似文献   

15.
单色仪的定标实验中汞光谱两条谱线的补充标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讨论了普通物理光学实验有关教材中单色仪定标实验中定标所依据的汞光谱谱线标定问题,通过实验确定了实验可以明显观察到而未能标定的谱线,对原有教材有关内容给出了必要的补充。  相似文献   

16.
基于燃烧化学自发光的诊断技术对发动机诊断、监控有重要意义.针对碳氢燃料燃烧中OH*,CH*激发态物质的生成机理,及其与释热率、当量比的关系进行了实验与模拟探究.首先,利用提出的辐射标定手段对当量比0.7~1.33范围内甲烷-空气预混火焰进行了化学发光量化测量,通过波长分辨的光学收集系统,同时获得各发光组分的浓度,具有很强的便利性.然后采用一维燃烧反应模拟,对与实验工况相同条件下的发光辐射进行定量计算,并对比了释热分布与激发态物质(OH*,CH*,C2*,CO2*)的相互关系,计算结果表明,在甲烷-空气层流火焰中,OH*,CH*最合适标识释热率,C2*次之,CO2*与释热率分布几乎无相关性.通过实验与计算的对比结果,分析了现有OH*,CH*的各反应通道和常数的准确度,并评估了两自发光组分的主要生成反应路径.   相似文献   

17.
便携式红外甲烷浓度测试仪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红外吸收原理,研制一种测量1.33um波段甲烷浓度的测试仪,该仪器的特点是测量时不受其他气体成份影响,体积小,精度高,采用数字显示,操作简单,适合野外条件下使用。  相似文献   

18.
级联双稳系统的随机共振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两个双稳系统级联的随机共振特性,由于第一级双稳系统的作用是将白噪声转变为色噪声,因此它是整个级联系统中最重要的环节,以后各级系统近似按洛伦兹分布将噪声能量不断向低频区域集中,从而减弱高频抖动,突出波形的基本轮廓.频谱中信号谱峰随噪声强度的变化规律表明,级联双稳系统只在有限的低频范围内,通过一定量的噪声强度来增强信号频率处的谱峰高度,如果前一级系统未达到随机共振状态,那么其后一级并不能对前一级的输出进行“优化”而形成随机共振.级联双稳系统级数的增加,会使噪声能量集中的低频区域变窄,信号谱峰易被压缩和受到噪声干扰.虽然可以用二次采样方法进行改善,但其改善程度有限.因此对于信号检测而言,使用单级双稳系统即可. 关键词: 级联双稳系统 随机共振 频谱 噪声  相似文献   

19.
A range of coprecipitated Fe(III)-Me(II) (Me(II) = Ni, Cu) hydroxides and of the products of their thermolysi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the IR spectroscopy method. The basic absorption bands has been assigned, and the chemistry of the process of formation of coprecipitated hydroxides has been discussed from the standpoint of generation of heteronuclear hydrococomplexes.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甄选10个代表乳腺组织拉曼活性成分的基谱,在国内首次构建一种乳腺组织拉曼谱的线性回归模型。用2 000多个正常和非正常乳腺组织拉曼谱对该模型进行统计检验,模型显著性F检验的置信度全部为1,多元决定系数的平均值为0.95,表明线性模型假设成立、拟合效果良好。10个基谱代表脂肪、细胞质、细胞间质、DNA、血液、β-胡萝卜素、胆固醇等的拉曼谱,基谱的归一化拟合系数间接反映出这些成分的相对含量。用该模型拟合正常和肿瘤乳腺组织的拉曼宏观谱,病变前后细胞质和DNA的拟合系数增大、脂肪拟合系数减小,这反映出它们相对含量的增减,与已知的病理学结果一致。该研究有助于理解乳腺肿瘤组织的生化变化,并可能为分析该变化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