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在临床冠心病检查过程中使用64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应用情况.方法 整理我院10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检查的过程中使用64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进行检查,之后进行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对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使用64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为观察组,确诊患者病症为对照组,两组结果之间的比较差异不大,临床符合率为98%,符合率非常高,两组结果的差异比较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检查的过程中,使用64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进行检查的效果非常显著,可以准确的对患者的临床病症进行确诊诊断,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提高患者的临床检查效果,降低患者的检查项目及费用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在临床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患者的诊断检查过程中使用超声检测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25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期收集120例正常体检患者,在检查的过程中均使用超声检测,对患者的临床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观察在临床诊断过程中使用超声检查的有效性.结果 使用超声检查可以准确的对患者的病变区域、软、硬斑等情况进行检测成像,在临床检查的效果当中非常理想.结论 在临床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患者的检查过程中使用超声检查可以有效的对患者的病症进行诊断,临床效果显著,在临床诊断当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结核性胸膜炎CT诊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42例结核性胸膜炎的CT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2例中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单纯性局限性胸膜炎11例、单纯渗出性胸膜炎21例、慢性胸膜病变4例、渗出及局限胸膜病变共存6例.结核性胸膜炎的CT符合率明显高于X线片,其诊断符合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结论 由于CT的特殊诊断价值,已被临床广泛应用来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但由于其价格比较高,所以不推荐临床将CT检查作为常规检查,应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合理的选用CT检查作为有利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4.
38例结核性胸膜炎的CT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对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泸县第二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收治的3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CT诊断的影像学资料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 38例中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CT表现主要分为四型:单纯渗出性胸膜炎19例、单纯性局限性胸膜炎10例、渗出及局限胸膜病变共存5例、慢性胸膜病变4例。CT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X线片诊断符合率,两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T诊断由于它的特殊诊断价值,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但CT设备比较昂贵,检查费用偏高,所以不宜将CT检查视为常规诊断手段,应在了解其优势的基础上,合理的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可弯曲电子内科胸腔镜在临床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0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诊断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可弯曲电子内科胸腔镜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完成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得到了较好的诊断效果,但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9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检出率80%,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2%,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通过使用可弯曲电子内科胸腔镜能够更加及时有效的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CT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收治的结核性胸膜性患者7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胸部X线检查以及CT断层扫描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确诊率。结果 76例患者的CT检查表现,38例患者为单纯渗出性胸膜炎,20例患者为单纯性局限性胸膜炎,10例患者为局限性胸膜病变和渗出,8例患者为慢性胸膜病变。结核性胸膜炎的CT检查确诊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的确诊率(P<0.05),并且CT检查和卫星病灶检出率、空洞检出率、胸膜增厚检出率、支气管播散检出率、胸腔积液检出率以及淋巴肿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X线检查(P<0.05)。结论 CT检查结核性胸膜炎具有很高的确诊率,但其费用较高,可以用于X线检查怀疑为结核性胸膜炎的确诊检查,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结核性胸膜炎的 CT 诊断。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80例应用 B 型超声与 CT 分别进行检查,分析比较2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干性胸膜炎、渗出性胸膜炎2种方法检查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壁层胸膜炎、胸腔积液2种方法检查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 型超声对肺内结核、叶间及心包积液、胸膜钙化诊断率低于 CT 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T 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具有较高准确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提高结核性腹膜炎诊断水平。方法我院于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接收25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实验室、影像学等各项检查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腹痛、腹胀,其中部分患者腹部有柔韧感;患者主要伴随其他脏器的结核,肺结核有9例,肠结核5例,结核性胸膜炎10例,盆腔结核1例,腹腔结核2例;实行T细胞斑点实验检查,阳性率为68.0%,血清结核抗体阳性率为36.0%,结核菌素实验阳性率为40.0%,差异明显(P<0.05);腹部CT检查中,80.0%的患者大网膜与腹膜增厚;采取抗结核治疗,患者的血沉与癌抗原125指标出现明显下降。结论诊断结核性腹膜炎,腹部CT可师表大网膜与腹膜增厚,组织病理诊断病症价值相对较高,根据血沉与癌抗原125指标可判断患者临床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结核性胸膜炎以及癌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差异,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相关资料。方法收集我院45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设置为A组,另收集10例癌性胸膜炎患者,设置为B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治疗方法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以及治疗和转归均有着较大差异。结论在对胸膜炎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需要对其进行全面性的诊断,明确其是结核性还是癌性,并对其实施相应治疗。  相似文献   

10.
刘明山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518-519
目的对结核性腹膜炎的CT检查进行分析研究,提高临床诊断结核性腹膜炎的水平。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6年10月至2010年2月进行结核性腹膜炎的患者60例且做CT扫描,观察CT检查结果并作出相关分析。结果 CT检查可见腹腔内不规则软组织块影,小肠位置固定或分布不规则,网膜或系膜增厚(多呈饼状或星芒状),肠系膜淋巴结多有肿大,囊实性病灶坏死液化可与肠管沟通而形成气液面,块影一般强化不明显,腹水中蛋白含量较高,CT值多在25~35Hu。结论 CT检查结核性腹膜炎可以帮助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但表现特征缺乏特异性,需要结合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腹腔镜活检等手段做出综合分析,以避免发生误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4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5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共钩取组织413块,1次活检阳性43例(95.6%),2次活检阳性仅2例(4.4%)。结论床检查结核性胸膜炎时,需排除禁忌证,对符合适应证的患者行胸膜活检,胸膜病理检查未发现干酪样坏死或肉芽肿等特异性结核性病变,胸腔积液的病因学诊断需与结核菌素(PPD)试验、临床表现、血清腺苷脱氨酶(ADA)检查、胸水、胸水癌胚抗原(CEA)检查、胸水蛋白质定量、胸水培养、多次胸穿抽液等检查及抗结核治疗后的效果结合,对其他原因造成的胸腔积液进行排除,并对结核性胸膜炎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在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应用内科胸腔镜检查并确诊的8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在镜下主要包括以下表现:胸膜弥漫性充血合并粟粒样改变的有6例(7.50%),胸膜单发或多发结节37例(46.25%),纤维苔素沉积及粘连带34例(42.50%),胸膜肥厚3例(3.75%);术中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内科胸腔镜检查较安全,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在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经过多种检测未能确诊的胸腔积液患者应尽早进行内科胸腔镜检查。  相似文献   

13.
摘要: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和实验室检查方法局限性,儿童结核诊断较难明确。如果患儿病情复杂,在无病原学检查结果支持情况下,临床常采取覆盖多种病原菌的抗感染经验性治疗。本文介绍1例合并使用多种抗感染用药的结核性胸膜炎患儿的抗感染诊治过程,分享临床药师协助临床优化治疗方案的会诊体会,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众多学者研究出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次研究以期通过荟萃分析来确定腺苷脱氨酶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系统评价英文文献资料,采用随机模型汇总各种研究中关于腺苷脱氨酶对结核性胸膜炎的灵敏度、特异度与其他的各项指标,将各种研究结果汇总出来。结果在经过对70项的研究进行荟萃分析发现,腺苷脱氨酶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总体灵敏度可以达到0.93,特异度为0.94,阳性似然比为8.83,阴性似然比达到0.12,在诊断发现其存在的优势比就已经超过了100,即104.62。结论在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过程中,腺苷脱氨酶的灵敏度、特异度显示结果都比较高,胸积液中的腺苷脱氨酶对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具有良好的效果。在诊断中需要将腺苷脱氨酶的测定结果与临床其他的各项检查结果相互结合来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在临床不典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检查过程中使用超声的效果.方法 整理我院1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在临床检查的过程中患者均使用临床超声检查,之后对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学检测,比较分析两种检查结果的差异性,为临床超声检查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超声检查患者阳性患者13例,患者的瓣膜等病变情况检查结果较为准确,2例患者在临床检查过程中没有发现病变情况,但临床患者的所有病变区域在超声检查过程中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反流情况,临床特异性较为明显.结论 在临床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检测过程中,可以通过超声检查进行诊断,在临床当中的检查效果较为理想,准确率较高,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的主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早期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于我院进行诊断治疗的肺部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共计4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CT动态增强扫描,将CT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将早期肺癌患者的CT检查参数与肺炎、肺结核患者的检查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CT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早期肺癌患者CT检查的各项参数与肺炎、肺结核患者的各项参数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临床早期肺癌的诊断中,使用CT动态增强扫描的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相似且早期肺癌患者的CT检查参数与肺炎肺癌患者差异明显,显示CT动态增强扫描能够对早期肺癌患者进行有效的诊断,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94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例数均为47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实行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与治疗费用均少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对照组患者护理质量合格率低于观察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治疗的过程中,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明显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度,并且还能够减少治疗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林平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4):3812-3813
近年来传染性疾病发生率有明显增高趋势,结核性胸膜炎作为结核病中的第Ⅳ型,其发生率也明显增高。结核性胸膜炎是胸腔积液常见的原因之一,选择合适的、快速的、有效的诊断方式,做到及早诊断、及早治疗、预防传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通过对疑似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以探讨结核胸膜炎的CT诊断。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使用3d-CPA超声进行诊断乳腺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35例乳腺肿瘤患者,在检查的过程中使用彩色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测,与患者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临床上使用超声检查乳腺肿瘤的临床效果。结果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相比较,良性符合率90%,恶性94%,临床检查效果较为理想。结论在乳腺肿瘤的确诊检查过程中可以使用超声检查进行协助检查,提高患者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20.
<正>结核性胸膜炎是指来自近胸部原发病灶的结核分枝杆菌直接侵入胸膜,或结核分枝杆菌从淋巴血管播散到胸膜,进而引发的一种渗出性炎症性病症,发热、咳嗽、胸腔积液且同时伴有患侧胸痛为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1]。临床治疗过程中,通常在常规抗结核治疗与胸腔抽液的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但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等问题尚未有统一的认识。为观察糖皮质激素在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中的作用,笔者将8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泼尼松定量递减疗法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加用泼尼松定量递减疗法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效果较为满意,但易出现不良反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