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9 毫秒
1.
目的:为了调查和研究颈椎病患者在临床诊断中使用X线平片、CT诊断以及MRI诊断的临床应用研究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放射科在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6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此次调查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都进行了X线平片、CT诊断以及MRI诊断,并对X线平片、CT诊断以及MRI诊断三种不同的诊断方式在颈椎病方面的临床使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通过诊断对三种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其中有8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约占(13.33%)、15例混合型颈椎病患者,约占(25.00%)、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约占(13.33%)、1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约占(16.67%),19例神经型颈椎病患者约占(31.67%)。MRI诊断的准确率高于CT诊断和X线平片诊断,X线平片对颈椎曲度和椎间隙狭窄的诊断确诊率高于CT诊断,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平片、CT诊断以及MRI诊断的临床应用,能够有效的减少医院颈椎病的错诊、误诊以及漏诊的情况,在进行检查时CT诊断和MRI诊断的准确率要高于X线平片,对于X线平片诊断难度较大的患者可以结合CT诊断、MRI诊断,可以有效的提高诊断的有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颈椎病的诊断水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分析对颈椎病患者早期诊断中分别施以X线平片、MRI以及CT诊断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整群选取颈椎病病人80例,均为我院于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接收,对上述所有病人均进行X线平片、MRI以及CT诊断。统计这三种不同诊断方法的检出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X线平片、CT和MRI诊断法对80例颈椎病患者的诊断率经评定显示分别为83.75%、95.00%和97.50%,CT法和MRI法诊断率无明显差异,但二者诊断率均明显高于X线平片法;MRI诊断除颈椎曲度异常外其他各项定位诊断检出率均显著高于X线平片,MRI对于椎间隙狭隘(63.75%)、骨性椎管狭窄(57.50%)以及颈椎曲度异常(62.50%)的检查结果相较于CT检查均明显较高;CT对于骨性椎管狭窄(40.00%)和钩突增生(78.75%)的检查结果经评定均显著高于X线平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和CT检查的诊断率均明显高于X线平片法,可以将X线平片联合MRI或者CT进行诊断,提高诊断率,为病人的后续治疗提供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2):2840-2841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颈椎病患者,均分别行X线平片、CT及MRI检查,比较检查结果。结果 MRI椎间隙狭窄、骨性椎管狭窄诊断率分别为65.0%、58.3%,与X线平片、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钩突增生诊断率80.0%,MRI钩突增生诊断率85.0%,均明显高于X线平片的53.3%(P<0.05)。x线平片独立观察征象为椎间孔狭窄、颈椎双边征;CT为黄韧肥厚;MRI为寰枢椎半脱位、纤维性椎管狭窄、脊髓水肿及变性。X线平片、CT、MRI诊断各有优缺点,其中MRI相对更好,临床建议联合检查以早期诊断出颈椎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X线片和CT诊断颈椎病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9年1月-12月在本院就诊的42名颈椎疼痛病例为研究对象,先行X线片再行CT检查,以MRI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方法检查结果。结果:X线诊断敏感度80.65%、特异性63.64%、准确率78.57%;CT敏感度96.77%、特异性81.82%、准确率92.86%,CT敏感度高于X线片,P<0.05。结论:X线片和CT均可作为颈椎病的诊断技术,但CT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诊断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CT及腹部X线平片检查。以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腹部X线平片、CT检查诊断肠梗阻类型、肠梗阻病因的诊断准确度。比较腹部X线平片、CT检查的临床应用效果[图像清晰度、患者舒适度]。结果 腹部X线平片检查诊断肠梗阻类型的准确度为76.67%,CT检查诊断肠梗阻类型的准确度为95.00%,CT检查诊断肠梗阻类型准确度均显著高于腹部X线平片检查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X线平片检查诊断肠梗阻病因的准确度为68.33%,CT检查诊断肠梗阻病因的准确度为88.33%(53/60),CT检查诊断肠梗阻病因的准确度均显著高于腹部X线平片检查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的图像清晰度、患者舒适度均显著高于腹部X线平片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诊断肠梗阻在诊断肠梗阻类型、肠梗阻病因中均具有极高准确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X线平片、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57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X线平片、CT及MRI检查。以ASAS临床诊断为金标准,比较X线平片、CT、MRI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结果。结果57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43例发生骶髂关节病变。MRI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X线平片与CT(P<0.05);CT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高于X线平片(P<0.05)。MRI对Ⅰ级、Ⅱ级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符合率高于X线平片与CT(P<0.05)。MRI对关节面侵蚀、关节面下骨质囊变、关节软骨囊肿的诊断符合率高于X线平片与CT(P<0.05)。结论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MRI的诊断准确性优于X线平片和CT,其不仅能够有效检出骶髂关节病变,而且能对不同分级、不同类型骶髂关节病变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CT检查和腹部X线平片检查在诊断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肠梗阻患者80例,均进行CT检查与腹部X线平片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应用价值并进行分析。结果:肠梗阻患者CT检查图像清晰占比为93.75%显著优于腹部X平片检查的77.50%,差异显著(P<0.05);CT检查在诊断是否是肠梗阻、肠梗阻位置以及肠梗阻原因等方面与手术检查相符度显著高于腹部X平片检查,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肠梗阻诊断中,CT扫描成像清晰度高于腹部X平片,其诊断正确率也高,对肠梗阻诊断、肠梗阻位置和原因的分析均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讨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脊柱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75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术前均经过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与X线平片检查,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扫描前柱骨折、中柱骨折、后柱骨折的脊柱骨折部位检出率高于X线平片检查方式,P<0.05。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扫描小关节滑脱、椎管狭窄、骨碎片、椎体骨折的脊柱损伤显示率高于X线平片检查方式,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脊柱骨折的诊断更加准确,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选取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36例(56髋),分别采用X线、CT与MRI进行检查,对三种方法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MRI检查阳性率显著高于CT与X线平片,CT检查阳性率显著高于X线平片,均差异显著(P0.05)。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MRI诊断率最高,故而其临床应用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RI对四肢肌肉骨骼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病理(手术或穿刺)证实的四肢肌肉骨骼肿瘤40例,所有患者均行X线平片、CT检查及MRI扫描,比较X线平片、CT图像和MRI对病变的诊断符合率.[结果]MRI准确显示病变形态特征、判断肿瘤内多种组成成分及坏死或出血、周围软组织的侵犯情况及其他重要特征, MRI对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95% (38/ 40) 显著高于X线平片70% (28/40)和CT图像75% (30/40)(P〈0.05).[结论]MRI可全面、准确地显示四肢肌肉骨骼肿瘤特征,有助于四肢肌肉骨骼肿瘤的准确诊断,是最佳的四肢肌肉骨骼肿瘤检查技术.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5):947-949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食管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E组各20例。A组行钡餐造影诊断,B组行CT扫描诊断,C组行X线平片检查,D组行食管内窥镜检查,E组行MRI诊断检查,详细观察不同诊断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钡餐造影,可对患者压迹位置进行详细观察,且不会损伤食管壁,CT扫描可用于了解患者椎间盘突出情况,X线平片检查有助于临床医师掌握椎间盘狭窄程度,食管内窥镜,操作存在难度,易出现误诊现象。MRI诊断可准确掌握患者椎节局部的病理改变。针对食管型颈椎病,相较于其他影像诊断方式,钡餐造影诊断,准确率高,且安全、可靠,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膝关节韧带损伤的X线,CT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次给予X线、CT、MRI检查,对其3种影像学表现以及诊断价值进行总结。结果:将关节镜结果作为"金标准",在3种诊断方式中,CT诊断准确率81.11%;X线诊断准确率68.88%;MRI诊断准确率93.33%;3种诊断方式诊断准确率具有明显差异,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在膝关节韧带损伤诊断中,X线、CT、MRI检查影像表现均不相同,其中MRI检查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CT检查,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腹部X线平片和CT在肠梗阻临床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肠梗阻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均经手术确诊。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腹部X线平片、CT检查,对100例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总诊断符合率:CT的诊断符合率为94.0%,腹部X线平片的诊断符合率为82.0%,经统计学分析,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肠梗阻类型的临床诊断结果:在绞窄型梗阻、动力型梗阻两种类型肠梗阻的诊断准确率上,CT明显高于腹部X线平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在机械型肠梗阻的临床诊断上的准确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肠梗阻原因的临床诊断结果:在肠粘连、肠麻痹病因、肿瘤、肠套叠诊断准确率方面,CT明显高于腹部X线平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影像学优势:CT在图像清晰度评分和检查舒适度评分上明显高于腹部X线平片,而腹部X线平片在操作简便度评分上明显高于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肠梗阻的临床诊断上,腹部X线平片和CT均具备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腹部X线平片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操作简便,但相对而言,CT的诊断准确性更高,可以确定肠梗阻的发病原因和具体类型,并且图像的清晰度和患者检查过程中的舒适度均相对较高,故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肠梗阻应用超声、CT和X线检查对诊断符合率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的选取时间为2019年4月—2020年5月,68例入选肠梗阻患者均于我院就诊治疗。所有患者选择性接受超声、CT和X线检查诊断,统计分析超声、CT和X线检查的诊断肠梗阻的准确性、耗费时间、耗费金额及安全性。结果:CT检查的诊断准确性为98.53%,高于超声检查89.71%及X线检查85.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诊断89.71%和X线诊断85.29%的诊断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诊断耗费时间(8.69±1.25)min长于超声检查(5.52±1.44)min及X线检查(2.61±0.37)min,耗费金额(470.93±36.24)元高于超声诊断(121.85±23.46)元及X线诊断(80.45±20.59)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检查的诊断准确性高于超声诊断及X线诊断,但耗费的时间及金钱更高,超声检查的安全性优于CT、X线检查,临床上可根据患者情况灵活选用检查方式,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检查诊断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多体位投照X线平片应用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主体为2016年12月—2019年12月间来院治疗的73例(195处)肋骨骨折患者。根据诊断方法分为A组和B组,A组行多体位X线平片诊断,B组行常规X线平片诊断。对比诊断效果。结果:A组的隔上肋骨与隔下肋骨的骨折检出率均高于B组;A组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与特异度均高于B组(P<0.05)。结论:为肋骨骨折患者行多体位X线平片诊断可有效检出骨折部位,且不易出现漏误诊情况,诊断精准度更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X线平片与MR影像诊断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价值分析。方法:在本研究中,我们筛选本人所在医院从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医治的88例患有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接受了X线平片和MR影像的诊断,其中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最可靠的评判标准。我们将比较这两种诊断方式的准确性。结果:对关节面不平整、间隙狭窄、软骨下囊变、骨赘等诊断的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没有显著差异(P>0.05);对关节软骨的变化、软组织的肿胀以及关节内的积液情况、半月板变性等诊断的准确率,X线平片比MR影像低(P<0.05);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X线平片诊断均比MR影像诊断低(P<0.05)。结论:X线平片与MR影像诊断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MR影像诊断结果更为准确,适用于早期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诊断,效果更理想,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因、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结果本组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X线平片提示诊断23例,占38.33%(23/60);CT诊断52例,占86.67%(52/60);彩色多普勒发现椎动脉供血不足48例,占80.00%(48/60)。结论X线平片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不如CT和彩色多普勒,CT和彩色多普勒检查准确性高,且为无创性检查,是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较为理想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16层螺旋CT后重建技术在诊断小肠肠梗阻(SBO)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9月经手术证实的小肠肠梗阻患者52例。所有手术前均实施腹部X线片及16层螺旋CT检查,且CT检查后对图像数据实施薄层重建及多平面图像重建(MPR),统计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判定小肠肠梗阻存在情况、定位诊断情况,并诊断小肠肠梗阻病因。结果:16层螺旋CT检查后重建技术诊断为小肠肠梗阻准确率为100%(52/52),明显高于腹部X线平片诊断准确率69.23%(3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909,P0.05);16层螺旋CT后重建技术定位准确率为96.15%(50/52),明显高于X线平片梗阻定位准确率44.23%(23/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502,P0.05);16层螺旋CT后重建技术诊断小肠肠梗阻病因准确率为92.31%(48/52)。结论:16层螺旋CT后重建技术可较准确判定小肠肠梗阻分布位置、梗阻原因,具有较高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X线、CT与MRI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的7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X线、CT、MRI检查,观察并比较3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结果:MRI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检出率97.14%明显高于X线、CT检查的检出率51.43%、82.86%,CT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检出率82.86%明显高于X线检查的检出率5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X线、CT检查相比,MRI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检出率更高,可作为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颅面骨骨纤维异常增生症(fibrous dysplasia of bone,FDB)患者的X线平片和CT的影像学特征,比较两者在颅面骨FDB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面骨FDB患者均行普通颅面骨X线平片检查,其中4例同时行CT扫描,对其X线平片和CT图像表现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10例FDB患者中,单骨型4例,多骨型6例;根据影像学表现又可分为致密型2例、磨玻璃型3例、囊型2例和混合型3例;其中1例X线平片与CT诊断间定位及FDB分类均相符合;2例X线平片与CT诊断间定位不符合,FDB分类相符合;1例X线平片与CT诊断间定位及FDB分类均不相符合,CT在病变定位和FDB类型诊断方面更准确。结论:X线平片检查虽能较好地诊断颅面骨FDB,而CT对于多骨型FDB可准确定位,并可利用高分辨率的图像进行分型,较普通X线平片检查更有诊断价值,同时也更有助于FDB与骨化性纤维瘤间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