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合成了新配体 2 -苯基 ( 5 -氟 )咪唑 [f]邻菲咯啉 (简称PIP(Ⅴ ) ) ,并合成配合物Ru(bpy) 2 PIP(Ⅴ ) ,研究了该配合物与DNA作用的荧光光谱 ,观察到 5 89nm( λex =4 71nm)处产生很强的荧光峰 ,优化了分析DNA的最佳条件 ,该方法简便快速 ,灵敏度高 .对合成样品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新配体2-苯基(5-氟)咪唑[f]邻菲咯啉(简称PIP(Ⅴ)),并合成配合物Ru(bpy)2PIP(Ⅴ),研究了该配合物与DNA作用的荧光光谱,观察到589nm(λex=471nm)处产生很强的荧光峰,优化了分析DNA的最佳条件,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对合成样品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二维层状钒氧化合物Co(bpy)(H2O)V2O6的水热合成和晶体结构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水热合成法合成了组成为Co(bpy)(H2O)V2O6(bpy=bipyridine)的钒氧化合物,并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化合物的晶体属于正交晶系,Pca21空间群,a=0.922 3(10)nm,b=1.054 8(12)nm,c=1.439 7(16)nm,V=1.401(3)nm3,Z=4,R1=0.016 4.单晶结构解析表明,化合物具有由钒-氧锯齿链{V2O6}2nn-和n个Co(bpy)(H2O)2 单元通过氧原子共价连接而形成的二维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4.
本文合成了铕-联吡啶的二元配合物Eu(bpy)2(NO3)3(H2O)2,用元素分析、红外及紫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用Nafion将Eu(bpy)2(NO3)3(H2O)2修饰于金电极上的电化学发光行为.讨论了介质、pH对该体系电化学发光性质的影响,推测了Eu(bpy)2(NO3)3(H2O)2电化学发光的机理.结果表明:在没有共反应试剂存在的条件下,Eu(bpy)2(NO3)3(H2O)2在pH 8.0的硼砂缓冲溶液中可以产生较强的电化学发光,其发光体可能为Eu*(bpy)2(NO3)3(H2O)2.  相似文献   

5.
合成一种由氢键连成的三维网状Cu()配合物[Cu(bpy)2(ox)]·4H2O(bpy=2,2′-bipyridine,ox=oxalateion)并进行了结构表征.重复单元[Cu(bpy)2(ox)]·4H2O通过由氢键连成的四边形和八边形的环交替连接形成三维网状结构.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胞参数:a=0.9483(5)nm,b=1.7447(7)nm,c=1.6131(7)nm,β=117.94(2)°,V=2.3578(19)nm3,Z=4,F(000)=1108,μ=0.982,偏离因子R(int)=0.0625.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2种草酰胺桥联的新异双核配合物[Cu(Me2oxpn)Mn(tment)2]ClO4)2(I)和[Cu(Me2oxpn)Zn(bpy)2](ClO4)2(Ⅱ),其中,trnen和bpy分别代表N,N,N′,N′-四甲基乙二胺和2,2′-联吡啶,Me2oxpn为N,N′-双(3-氨基-2,2-二甲基丙基)草酰胺根阴离子,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摩尔电导及磁性测量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配合物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个一维配位聚合物[Co(H2O)4(bpy)]n(fum)n(4H2O)n1(bpy=4,4’-联吡啶,fum=反丁烯二酸).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晶胞参数a=0.71680(17)nm,b=0.77557(19)nm,c=0.9863(2))nm,α=79.275(2),β=87.808(2),γ=71.294(2)°,z=1,V=0.5101(2)nm3,Dc=1.547g/cm3,F(000)=249,μ=0.905mm-1,R1=0.0298,ωR2=0.0662.  相似文献   

8.
用Cu(2,2′—bpy)_2(ClO_4)_2和Ru(2,2′—bpy)_2Cl_2,以及4,4′—联吡啶进行合成。通过熔点测定、元素分析、扫描电子微区分析、红外光谱分析以及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根据实验条件的不同,分别得到墨绿色的结晶[Cu(2,2′—bpy)_2Cl Cl(2,2′bpy)_2Cu](ClO_4)_2·2H_2O(Ⅰ)以及一种兰色的结晶Cu(2,2′—bpy)_2(ClO_4)_2(Ⅱ)。在反应过程中,Ru(2,2′—bpy)_2Cl_2虽然起着促进作用,但並未参与配位。  相似文献   

9.
通过自组装制得 [Zn(4,4′- bpy) (CH3COO) (NO3) ]n(配合物 1)和 [Y(bpy) 2 ](NO3) 3(配合物 2 ) .其中 ,4 ,4′-bpy为 4 ,4′-联吡啶 ,bpy为 2 ,2′-联吡啶 .对配合物进行了 X-射线衍射结构表征 .配合物 1是聚合物 ,锌离子为 6配位 ,4 ,4′-联吡啶作为双齿桥联配体使配合物呈线性一维链 ,而醋酸根作为双齿桥联配体和链间的 π- π堆积作用 ,又使配合物形成一维网状的结构 .配合物 2中 Y( )是 10配位 ,2个 2 ,2′-联吡啶各提供 2个氮原子 ,3个硝酸根各提供 2个氧原子参与配位 .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在铟锡氧化物(ITO)电极上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促进[Ru(bpy)3]2+(bpy = 2,2′-联吡啶)对次黄嘌呤(Hx)的电催化氧化作用. 结果表明,Tris的加入明显地增强了[Ru(bpy)3]2+对Hx的电催化氧化,扫描速度、溶液pH和Hx浓度对Hx电催化氧化均有明显的影响,Hx电催化氧化产物能与Tris发生后续的化学反应,[Ru(bpy)3]2+对Hx的催化氧化是基于后续化学反应增强均相电催化反应(EC′C)的机理. 在10 mmol/L Tris/50 mmol/L NaCl (pH 7.2)缓冲溶液中,Hx的电催化氧化电流在0.10 ~0.15 mmol/L区间随Hx浓度线性地增大,相关系数为0.991,检测限为0.12 μmol/L (S/N = 3).  相似文献   

11.
Cu(Ⅱ)、Cd(Ⅱ)、Co(Ⅱ)、Pb(Ⅱ)的薄层色谱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无机阳离子 Cu(Ⅱ)、Cd(Ⅱ)、Co(Ⅱ)、Pb(Ⅱ)的薄层色谱特性,提出了分离和测定它们的薄层分析方法。以0.2mol/L HAC—0.2mol/LNaAc 为展开剂,在硅胶 H 板上分离 Cu(Ⅱ)、Cd(Ⅱ)、Co(Ⅱ)、Pb(Ⅱ)的混合物,用双硫腙喷雾显色,它们的 R_f 值分别为0.39,0.54,0.69,0.19;检测下限可达10~(-9)g;对这四种离子的混合水溶液进行五次平行测定,其变动系数依次为2.7%、4.5%、3.8%、2.4%,回收率均在96%~104%之间。用本法对地面水及电镀废水进行了定性、定量测定,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参照文献制备了三维超分子配合物[Co(hmt)2(SCN)2(H2O)2][Co(SCN)2(H2O)4](H2O)2, 测试了该化合物在5~300 K范围内的变温磁化率.结果表明,其磁行为在测定的温度范围内遵守Curie-Weiss定律, 金属离子之间存在弱的反铁磁偶合.  相似文献   

13.
14.
15.
利用Sehiff碱配体N-(2-羟苄基)水杨醛亚胺(H2L)合成了两个双核配合物[Zn2(L)2(py)2](1)和[Cu2(L)2(py)2](2).单晶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配合物(1)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a=1.014 5 nm,b=1.380 6 nm,c=1.267 1 nm,β=102.063°,V=1.735 5 nm3,Z=2,F(000)=760,μ=1.43 mm-1,R1=0.036 1,wR2=0.084 0,中心离子采取三角双锥的配位构型;配合物(2)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a=0.821 06 nm,b=1.071 5 am,c=1.786 4 nm,β=99.365°,V=1.550 7 nm3,Z=2,F(000)=756,μ=1.422 mm-1,R1=0.038 6,wR2=0.074 6,中心离子采取四方锥的配位构型.  相似文献   

16.
[Et4N]2[Fe2S2(Sph)4]的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t_4N]_3[Fe_1S_2(Sph)_4]的合成与晶体结构已有报道,本文给出从金刚烷铁硫簇Fe_4(Sph)_(10)作为起始裂解原料,合成得到[Et_4N]_2[Fe_2S_2(Sph)_4]的单斜晶相的结构。从反应后的乙腈溶液得到片状黑色晶体,选取0.3×0.3×0.1mm~3的单晶在氮气氛  相似文献   

17.
介绍 CPA法测定多种组分的原理 ,并应用该原理 ,对用双硫腙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混合样品中 Zn2 、Cd2 和Pb2 的质量浓度进行了研究 ,取得了较为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在水溶液中用硫酸钴与邻苯二甲酸氢钾反应得到了分子式为Co(H2O)4(μ2-H2O)2K2(H2O)4(Hpht)4的配合物,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研究了其结构.该配合物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胞参数a=10.430 7(2),b=6.857(3),c=29.577 5(5),β=97.987 0(10)°,V=2094.90(5)3,Z=2,Dc=1.550g/cm3,Mr=977.77,F(000)=1010,μ(MoKα)=0.702 mm-1,R1=0.0723,wR2=0.1875(I>2σ(I)).晶体分析表明钴与6个水分子的氧原子配位,其中两个氧原子作为桥联原子和两个K原子配位;K原子是五配位的,其他的配位原子来自两个水分子和两个Hpht,分子通过氢键构成沿ab面的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19.
利用Sehiff碱配体N-(2-羟苄基)水杨醛亚胺(H2L)合成了两个双核配合物[Zn2(L)2(py)2](1)和[Cu2(L)2(py)2](2).单晶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配合物(1)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a=1.014 5 nm,b=1.380 6 nm,c=1.267 1 nm,β=102.063°,V=1.735 5 nm3,Z=2,F(000)=760,μ=1.43 mm-1,R1=0.036 1,wR2=0.084 0,中心离子采取三角双锥的配位构型;配合物(2)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a=0.821 06 nm,b=1.071 5 am,c=1.786 4 nm,β=99.365°,V=1.550 7 nm3,Z=2,F(000)=756,μ=1.422 mm-1,R1=0.038 6,wR2=0.074 6,中心离子采取四方锥的配位构型.  相似文献   

20.
采用代数的方法,讨论了群L(3,2)的GF(2)模,特别对于L(3,2)的GF(2)模的可分解性作了比较详尽的研究.该法也可用于更加复杂的有限群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