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唐宋园林的造园手法及风格与明清园林差别巨大,目前对于唐宋园林理水手法的研究仍有欠缺。文章选择唐宋园记作为研究材料,运用文本分析法,指出唐宋园林理水具有自然灵动、野趣盎然的特征,强调水在唐宋园林中的主体地位。并以履道里宅园为例,探寻早期园林水景审美意趣和园林造境的奥妙,以期为传统造园精髓对现代景观实践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从园林设计的学科视角出发,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结合明清园林史,总结和分析《履园丛话》书中的造园观点,深入剖析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思想和基本方法,阐述了钱泳在《履园丛话》中提出的造园观点对当代景观设计的价值。认为中国当代的景观设计师必须结合新技术,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的造园智慧。  相似文献   

3.
指出引进江南园林的技艺是明清皇家园林的重要特色,从造园手法、园林主题、景观结构、园林意境等方面对明清皇家园林的部分实例进行分析,同时也从多角度探讨了园林创作的特点,以提高宫廷造园的技艺水平.  相似文献   

4.
声景观最早由西方国家提出,但是纵览我国造园历史,声景观的理念很早就运用在中国古典园林和岭南园林造园实践之中。该文通过对广东岭南古典园林的理解,对声环境中的声音要素进行了阐述,为岭南园林的建设提供新的研究内容,拓宽了园林景观设计的视角,为园林整体环境的构筑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对古典园林的研究大多聚焦在造园艺术领域,而从叙事学角度开展的研究比较少。本文通过对古典园林空间的结构、形式、组合、路径等方面的研究,探寻其在叙事中的空间语言、信息传递、叙事逻辑、时间线索等方面的规律,增强人与园林空间的情感联系,丰富和补充造园的理论体系,以期在现代风景园林的营建中,更好地做好景观叙事的大文章。  相似文献   

6.
对古典园林的研究大多聚焦在造园艺术领域,而从叙事学角度开展的研究比较少。本文通过对古典园林空间的结构、形式、组合、路径等方面的研究,探寻其在叙事中的空间语言、信息传递、叙事逻辑、时间线索等方面的规律,增强人与园林空间的情感联系,丰富和补充造园的理论体系,以期在现代风景园林的营建中,更好地做好景观叙事的大文章。  相似文献   

7.
何雅莉 《安徽建筑》2013,(4):25+106
园林之诗情画意即诗与画的境界在实际景物之中。文人园林造园的手法是写实和写意相结合,诗词和绘画的艺术手法影响了园林的形成,园林与山水画、山水诗文互相启导,互相发展。中国文人园林将文化理念和艺术思想融入每一个景观要素中,将景与情合而为一。  相似文献   

8.
音乐与造园     
刘阳 《中国园林》1991,(1):41-45,53
本文着重探讨了音乐、自然山水以及园林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把音乐的结构与表现手法运用于造园之中,在园林素材选择与组织、园林总体布局、景观表现手法等方面捉出了一些大胆而富有新意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何佳 《中国园林》2007,23(6):18-22
写仿名胜是中国传统园林的重要特色,到清代成为皇家园林造园的主要内容之一。从类型学的角度看,这种写仿可以认为是一种对景观原型所形成的类型根据环境特点,使用典型化的景观处理方法进行还原,建立起典型化环境特征的园林创作方法。对传统园林写仿名胜的实例从景观要素、景观结构、景观意境的写仿等方面进行分析,在对传统园林进行分析描述的同时,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中国传统园林创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古典园林崇尚自然的审美观念和以及朴素灵巧的造园方法,将人为的物质环境与自然风景相融合。在环境越来越受到关注的今天,人们渴望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现代住宅景观应从中汲取有益的造园要素和造园手法,使得博大精深的园林文化根植与于现代住宅景观设计中。现阶段,我国住宅景观审美需求越来越高出现多元化的发展,提倡古典的景观设计风格,创造古典、舒适、宜人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风格,更是今后设计理念的一个新趋势。我们在设计中要分析古典造  相似文献   

11.
李楠 《山西建筑》2015,(10):193-194
通过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对古典园林水体空间、滨水建筑空间、山石植物空间的造园手法进行了详细阐述,总结了现代景观空间值得借鉴的设计思路,以继承和发扬传统的造园理念。  相似文献   

12.
王立峰  常俊丽 《山西建筑》2022,(5):143-146,181
多元文化融合的伊斯兰园林是世界造园三大体系之一,几何对称的"四重花园"布局具有视觉特色和象征含义.简要介绍了伊斯兰园林在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发展,探讨了水和植物两种造园要素在伊斯兰园林中的具体应用,最后结合实例,对伊斯兰园林造园艺术进行了解析,可将这种独特的风格特征运用到实际景观项目设计中,达到古为今用,丰富设计手法的...  相似文献   

13.
李先军  张丽梅 《规划师》2010,26(5):91-96
与其他艺术一样,景观拥有自己的语言。其作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拥有自己的语言符号、语法和文本。由于在语言应用方面存在问题,现代景观设计中出现设计作品雷同、精品数量偏少的现象。设计师应在深入研究传统园林优秀造园手法的基础上,从现实生活中挖掘设计的语言,创造出属于时代、符合现代人生活需要的现代景观作品。  相似文献   

14.
苏州明清园林作为中国古代造园的典型,在园林空间营造、园林生境创造、审美情趣塑造等方面,蕴含着丰富的中国造园生态智慧。苏州明清园林空间生态智慧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园林空间的嵌套组合、自然片段的切取、建筑空间的围合,以及人的空间感知。对苏州明清园林空间生态智慧进行探索,目的在于对苏州古典园林进行更多角度的认知,并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现阶段,在生态危机的背景下,为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图式语言是以空间单元作为基本语汇,研究和描述空间单元之间内在逻辑关系的重要工具。运用空间图式语言的研究方法解读苏州明清园林造园空间生态智慧,探索古典园林生态智慧传承和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9,(5)
明代话本戏剧和小说演义中有关流沙河的故事地域可能受宋元明文献中四川汉源流沙河与三藏的传说的影响,也可能受明代文献中将西北唐代大流沙沙漠、沙河戈壁荒漠演变成流沙河的影响。明代西北和西南的火焰山见于记载,但将其与唐僧取经联系起来的首先是在明代戏曲、话本之中,并不是在历史文献之中。火焰山与唐僧取经联系起来,反而是受《西游记》等明清戏剧话本、小说演义的影响才附会到景观上的。通天河的地名出现较早,曾特指有三条河流,早期并没有与唐僧取经联系起来,更没有晒经石的传说和遗存,在西南地区反而是早在明前期就出现唐僧取经的晒经石的传说和遗迹。历史上很早就有白马驮经的历史与传说,后来在元明以来文学叙事中开始出现白龙马的传说,而在历史叙事与民间景观附会中,明代前期以来白马同时也演变成白马和尚山和白马护经的故事。《西游记》的白马和白龙马故事,可能受此影响。《西游记》女国主要是受汉唐历史语境的葱岭以南的东女国和文学语境的宋代女人国的影响而来。通过唐玄奘取经历史的演绎个案,发现中国古代的景观附会呈现"地域泛化"和"情节神化"两个特征,其中"地域泛化"对中国古代文本叙事、景观附会的影响很大。历史事实的"源文化"会直接衍生出真实的历史景观、民间口述传说、民间附会景观三种"前文化",进而影响到文本叙事,而文本叙事又会产生新的景观附会和口述传说,形成"后文化",反过来又会再影响文本叙事。  相似文献   

16.
王少锐  韩怡 《重庆建筑》2005,(10):18-20
中国历代的造园师们在师法自然的观念指导下,以千姿百态的山川林泉为源泉,创造了以山水为景观骨干的造园风格。明清私家园林小巧精致,为了在一个有限的人工环境里展现无限的大自然,造园家们合理组织,使其空间层次极富变化,空间序列曲折多变,园林内向而又开放,富有意境之美。  相似文献   

17.
<正>近现代以来,中国园林对西方园林进行了全面的学习与模仿,导致中国城市园林建设出现千城一面的局面,缺乏地方特色。上个世纪末,一些园林设计师与理论家呼吁应该重视向传统园林的学习,主张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造园艺术,其中的假山造景艺术几乎是应用于中国每一个古典园林。假山是中国园林的独特创造,是协调自然与人工的一种造园要素。灵活布置的假山石可与建筑、街道、水系和园林植物组合成变化丰富的景观,将人工的景观和谐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恰逢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在徐州举办,是向公众展示徐派园林的好机会。【方法】徐派园林展园(即徐州园)设计以徐派园林发展的3个重要历史时段为切入点,展现出徐派园林的起源期、鼎盛期和定型期的造园艺术特色。【结果】总体设计采用三段式的空间布局形式,形成台地城苑、汉代庭园、山水诗园3个叙事篇章:第一篇章采用高台筑园的形式来表现徐派园林起源于“台地城苑”的概念;第二篇章采用中国传统“一池三山”的造园模式,展现徐州汉代庭园堂榭高悬的景观特色;第三篇章以叠石假山结合摩崖题刻的形式,展现徐州宋代园林的天然与雅致之美。徐派园林展园造园艺术特色鲜明,园林建筑采用新汉风风格,叠石理水技艺高超、富于变化,植物配置古朴写意,园林小品极具徐文化特色。【结论】徐派园林展园旨在溯源徐派园林根脉,展示其不同时期的独特造园艺术特色。希望吸引更多的专家学者加入徐派园林的研究中来,让更多的人知晓这类地域性代表园林。  相似文献   

19.
浅谈中国早期古典园林的成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静 《中国园林》2000,16(3):40-42
中国古典园林汇萃了古代艺术与哲学的数理化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园林多为明清所建,但其造园思想和造园手法的确立则可追溯到魏晋或秦汉等更早的朝代。本文试就魏晋以前的早期造园成就做一些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王瑞 《园林》2016,(8):36-39
正假山置石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被广泛应用在园林景观工程中,是造园的重要元素。近几年室内造园日渐兴起,大多在高纬度地区建筑高架玻璃温室,在控温、控光、控水等温室条件下营造景观环境,在有限的空间中利用园林营造的手法展示瀑布、溪涧、高山、丛林等层次丰富的景观。小空间的景观营造需要精细化的造园手法,而组成山水骨架的假山置石正是园林营造的重要景观元素,并融合建筑、植物等其他园林要素,建造出具有独特气质的现代园林景观。2014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植物馆温室内景观打造,正是从设计理念、选材、叠山造景、植物配置等多方面完美解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