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摘 要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复合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在髋部骨折手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 2020 年 4 月至 2021 年 4 月在福鼎市医院骨科接受髋部骨折手术的 89 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 其中对照组 44 例均实施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观察组 45 例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比较两 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麻醉结局指标及其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髋关 节 Harris 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段 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 2 h 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于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采取右美托咪定复合超声引导下腰 骶丛神经阻滞,麻醉、镇静效果良好,患者手术后无严重的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对于接受剖宫产的产妇采用右美托咪定进行治疗,观察减少其寒颤发生的效果。方法:选取新兴县人 民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6 月收治的 150 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75 例。对 照组采用盐酸曲马多,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寒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针对剖宫产 产妇椎管内麻醉期间采用右美托咪定可有效预防寒颤发生,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比较颈浅丛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与全身麻醉在甲状旁腺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南阳 市中心医院 2020 年 12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期间 74 例接受甲状旁腺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应用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 观察组,每组 37 例。治疗过程中予以对照组全身麻醉,予以观察组颈浅丛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比较两组 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麻醉效果、动脉血气指标、镇静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 97.30 %,高 于对照组的 83.7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术后 30 min 心率高于术后 5 min,舒张压、收缩压均 低于术后 5 min,且观察组术后 30 min 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 察组切皮时、腺体分离时、缝合切口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术后动脉血氧 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2.70 %,低于对照组的 16.2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在甲状旁腺切除术中应用颈浅丛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的效果明显优于全身麻醉,可稳定动脉血气指标,且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9 年 1 月 至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 120 例,按随机编号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60 例。对照组予以右美托咪定干预, 观察组予以布托啡诺和右美托咪定联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疼痛程度、镇静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术后再出血 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干预 24 h 后,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收缩压、舒张压、心率(HR)和术后再出 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Ramsay 镇静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布托啡诺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脑出血患者围术期镇痛、镇静和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效果良好,可有 效降低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研究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目标导向镇静中应用右美托咪定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襄城县人 民医院 2018 年 2 月至 2019 年 3 月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 60 例,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 = 30)、观察组(n = 30)。 对照组患者选用咪达唑仑进行常规镇静,观察组则选用右美托咪定行镇静。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镇静有效性、安全性。 结果:镇静后,观察组患者的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量表(RA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接受镇静后,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起效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早期目标导向镇静中应用右美托咪定治疗相较常规镇静的效果及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重型颅脑损伤患儿镇静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 年 3 月至 2019 年 8 月河南 科技大学附属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儿 72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6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进行镇静,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镇静。比较两组患儿生命体征及镇静效果。结果:治疗前, 两组患儿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心率、 平均动脉压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12 h、治疗 24 h、治疗 48 h、治疗 72 h,观察组镇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采用右美托咪定对重型颅脑损伤患儿进行镇静可以改善患儿生命体征,维持镇静效果, 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7.
摘 要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引导的经皮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手术的效果。 方法:选取 2018 年 3 月至 2021 年 2 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 ASD 患者 90 例,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 和对照组,每组 45 例。对照组予以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予以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患者镇静、苏醒质量、不 同时间点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氧化应激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 者清醒镇静评分(OA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苏醒评分高于对照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同时间点 BIS 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毕(T4)时, 观察组患者 HR、MAP 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1 d,观察组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 平高于对照组,丙二醛(MD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咽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 TEE 引导的经皮 ASD 封堵手术,可达到与全麻相似 的镇静效果,有助于抑制氧化应激,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苏醒质量,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摘 要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 方法:选取 2018 年 4 月至 2021 年 3 月周口市中医院行骨科手术的 110 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5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 尼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 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苏醒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变化。 结果:麻醉用药后 30 min(T3)、清醒后(T4) 时,观察组患者 HR、MAP 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麻醉用药后 10 min(T2)、T3 时,观察组患 者 RR、SpO2 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20 min 和术后 30 min,观察组患者 Ramsay 镇静量表(R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 > 0.05)。 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在行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可改善围手术期呼吸、血流动力学, 患者苏醒质量良好,并且对认知功能并未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摘 要目的:分析持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对小儿七氟醚面罩吸入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方法:选取 2018 年 7 月 至 2020 年 6 月于佛山市顺德区北滘医院行外科手术的 50 例患儿,分为观察组(25 例)与对照组(25 例)。对照组患儿行 持续静脉泵注 0.9 % 氯化钠注射液,观察组患儿持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患儿拔管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 (MAP)、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小儿麻醉后苏醒期躁动(PAED)评分〕、各项术后时间指标、以及不良反应。 结果:观 察组患儿 HR、MAP 水平及 PAED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苏醒时间、拔 管时间、送离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 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患儿采用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能有效降低患儿经七氟醚 麻醉后苏醒躁动发生率,缩短患儿拔罐时间,提高对患儿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多模式镇痛对老年人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3 月期间收治的 100 例结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所有患者采用随机分组 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50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镇痛,观察组接受右美托咪定多模式镇痛,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 果以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 4 h、8 h、12 h、24 h、48 h 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前 24 h 两组患者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术后 24 h、72 h 观察组的 MMSE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老年人行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采用右美托咪定多模式镇痛,镇痛效果较好,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摘 要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对静吸复合麻醉患者围手术期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 2022 年 5 月至 2023 年 5 月瑞金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 72 例开展静吸复合麻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6 例。观察组行 右美托咪定静吸复合麻醉干预,对照组行常规静吸复合麻醉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手术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 结果:麻醉后,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诱导时间、苏醒时间、 拔管时间及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插管时、插管后及拔管后,观察组患者舒张压、 收缩压和心率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右美托咪定对静吸复合麻醉患者围手术期术后 认知功能具有积极影响,有利于优化手术指标,优化术中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摘 要目的:探讨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应用右美托咪定麻醉诱导对血清 C 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 死因子 –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 年 2 月至 2022 年 2 月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 100 例高龄人 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依据诱导麻醉方法分为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诱导)、对照组(采用咪唑安定诱导),各 50 例。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炎症反应、镇静程度、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 者麻醉前(T0)、手术时(T1)、完成手术即刻(T2)、完成手术后 6 h(T3)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 T1、T2、T3 时的血清 CRP、TNF–α 水平均低于对 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 T3 时的 Ramsay 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 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 诱导较 0.9 % 氯化钠注射液麻醉诱导更能降低患者的血清 CRP 及 TNF–α 水平。  相似文献   

13.
摘 要目的:观察在对下肢骨折患者硬膜外穿刺过程中进行低剂量右美托咪定鼻内给药对于患者疼痛症状改善的 作用。 方法:选取厦门市同安区中医医院 2022 年 3 月至 2023 年 3 月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的 76 例下肢骨折患者,采用随机 数字表划分对照组(常规方案进行连续硬膜外穿刺麻醉)和观察组(常规连续硬膜外穿刺麻醉+低剂量右美托咪定鼻内给药 麻醉),每组 38 例,评估两组患者在硬膜外穿刺过程中疼痛程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穿刺过程中、穿刺后疼痛程度低 于对照组,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在穿刺后、术中、术后的心率、收缩压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在对下肢骨折患者开展连续硬膜外麻醉过程中采用低剂量右美托咪定鼻内给药,可以有效降低患者 在穿刺过程中疼痛感,并增加患者在麻醉过程中镇静程度,减少硬膜外穿刺过程中的紧张情绪,减少手术过程中患者血流 波动,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临床麻醉中应用右美托咪定的疗效。方法:选择偃师市人民医院 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2 月收治的 100 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 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全身麻醉联合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 对照组患者采取全身麻醉联合等量 0.9 % 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泵注。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结束时的 C 反应蛋白、血糖应激指标 水平;不同时间食管癌手术患者白细胞介素 –2(IL–2)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结束时的 C 反应蛋白、 血糖、IL–2 水平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 < 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对于食管癌手术患者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的生理应激,控制 手术创伤应激,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摘 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在全身麻醉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 80 例于 2017 年 2 月至 2018 年 2 月 间入住郑州大桥医院的全身麻醉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产妇所用麻醉药物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产妇用舒芬 太尼,予以观察组产妇右美托咪啶,对两组产妇的麻醉成效进行比较。 结果:麻醉后,观察组产妇的血压和心率均明显 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产妇的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动脉二氧化碳分 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麻醉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右美托咪啶在剖宫产全身麻醉中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麻醉对三踝骨折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8 年 9 月至 2020 年 6 月濮 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三踝骨折患者 120 例,均行硬膜外麻醉,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 1 ~ 3 组及对照组,每组 30 例。 观察 1 ~ 3 组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剂量分别为 0.4 μg·kg-1 、0.5 μg·kg-1 、0.6 μg·kg-1,对照组用药罗哌卡因。比较 四组患者术中心率(HR)、呼吸频率(RR)、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不良反应。结果:四组术中不同时间 HR、RR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给药 30 min(T2)、术毕(T3)时,观察 2 组 VAS 评分低于观察 1 组、 观察 3 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 2 组术后镇痛时间较观察 1 组、观察 3 组、对照组短,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 1 ~ 3 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应用于三踝骨折手术患者硬膜外腔麻醉,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且选择 0.5 μg·kg-1 剂量可进一步减轻疼痛, 缩短术后镇痛时间。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在下肢骨折患者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6 月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 48 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 和观察组各 24 例。对照组行舒芬太尼、昂丹司琼、0.9 % 氯化钠注射液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右美托咪 定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 4 h(T1)、8 h(T2)、24 h(T3)、48 h(T4)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 Ramsay 镇静评分、应激反应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观察组相比较,T1 ~ T4 时,对照组患者 VAS 评分较高, 且 Ramsay 镇静评分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前(T0),两组患者血清皮质醇(Cor)、肾上 腺素(EPI)、去甲肾上腺素(N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T1 ~ T4 时,两组患者血清 Cor、EPI、 NE 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但观察组血清 Cor、EPI、NE 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 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8.33 %)与对照组(25.00 %)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舒芬太尼与右 美托咪定联合应用在下肢骨折患者中镇静效果理想,有利于减轻疼痛程度及应激反应,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烧伤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患者炎症因子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7 年 11 月至 2020 年 10 月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烧伤 SAE 患者 116 例作为研究 对象,基于不同的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58 例,对照组接受烧伤重症监护病房监护与治疗,观察组在对 照组基础上加用右美托咪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 NSE 水平、Richmond 镇静程度评估表(RASS)评 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 48 h、96 h,观察组患者的 RAS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 3 d、7 d、14 d,观察组患者的血清 NSE 水 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 –6(IL–6)、C 反应蛋白 (CRP)、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 者的 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药物能够显著地将烧伤 SAE 患 者临床症状改善,给其充足的镇痛与镇静作用,对患者的脑功能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可明显降低全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9.
〔摘 要〕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心脏手术患者神经相关肽、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 第七人民医院 2017 年 6 月至 2019 年 1 月收治的全身麻醉下进行心脏病手术的患者 98 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 49 例与 对照组 49 例。对照组患者麻醉诱导前经静脉给予瑞芬太尼,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右美托咪定。 比较两组患者神经相关肽及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插管后(T2)、手术中(T3)、拔管后(T4) 时间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 蛋白水平均较同组麻醉诱导前(T1)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且观察组患者 T2、T3、T4 时间点 NSE、S–100β 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相同时间点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两组患者在 T3、T4 时间点的一氧化氮(NO)水平较 T1 时间点明显降低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内皮素 –1(ET–1)水平明显升高,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心脏手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进行全麻处理后能有效减少血管内皮功能及神经系统损伤,保障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探讨七氟醚联合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2019 年 10 月至 2021 年 3 月期间收治的 100 例女性乳腺癌手术患者,根据 用药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50 例。对照组给予右美托咪定全身麻醉维持;观察组给予七氟醚联合 右美托咪定全身麻醉维持,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不同时间的免疫球蛋白 G(IgG)、分化簇 3+(CD3+ )、CD4+、CD8+ 水平、CD4+ /CD8+ 比值、一氧化碳(NO)、收缩压(SBP)、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平均动脉压(MAP)、 心率(HR)、血氧饱和度(SaO2)。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 IgG、ACTH、CD8+、NO、CD3+ 水平和 CD4+ /CD8+ 比值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3 d 观察组患者的 IgG、CD8+、CD3+ 水平和 CD4+ /CD8+ 比值高于对照组,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CTH、NO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麻醉诱导前(T0) 两组患者的 SBP、HR、MAP、SaO2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麻醉维持后(T1)1 min 观察组患者的 SaO2、MAP 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麻醉维持后(T2)30 min 观察组患者的 SBP、HR、 SaO2、MAP 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全身麻醉乳腺癌根治术中采用七氟醚联合右美 托咪定进行麻醉维持的效果良好确切,可有效维持患者术中循环稳定性,减轻手术应激及手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