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介绍了美国Carlsbad天然气管道事故的调查结果,指出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管道内腐蚀控制出现疏漏,暴露出在管道设计、改造、运行、维护以及执法部门的安全管理等几个环节中的问题,值得在国内天然气管道的安全管理中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江苏省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化工园区的大量涌现带来的环境风险不容忽视。通过资料收集,分析了江苏省化工园区环境风险的现状以及目前化工园区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存在的不足,并从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园区环境风险应急管理、园区对企业的环境风险管理、提高园区环境风险应急响应能力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化工园区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建设的主要对策与措施,可为化工园区环境风险应急机制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更全面地评估长输油气管道突发事故的应急管理能力,减少事故发生后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基于物元可拓理论建立了长输油气管道突发事故应急管理能力综合评估模型。首先,根据突发事故应急管理的理论知识,构建了包含事故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响应、应急恢复4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和15个三级指标的长输油气管道突发事故应急管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然后,引入层次-熵权法确定评估指标的权重,建立各评估指标的经典域与关联函数,计算关联度,进而得出长输油气管道突发事故应急管理能力水平等级;最后,应用所建立的模型对某L段管道的突发事故应急管理能力进行了评估,定量计算得出该L段管道的突发事故应急管理能力水平等级为Ⅱ级,说明该管道企业的总体应急管理能力较强,所构建模型的评估结果与实际运行情况相符,能较准确地反映长输油气管道突发事故的应急管理能力水平等级,表明该模型适用于长输油气管道突发事故应急管理能力的评估。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液化天然气(LNG)气化站全作业周期内天然气泄漏的动态风险概率进行评估,基于贝叶斯网络及模糊集理论,提出了LNG气化站全作业周期内天然气泄漏的动态风险概率评估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某气化站天然气泄漏的动态概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无人为干预的情况下,气化站在运行过程中LNG泄漏的概率处于中等和偏低之间,应急阶段LNG泄漏的概率较大,储存阶段LNG泄漏的概率较小;通过贝叶斯网络的逆向推理功能,闪蒸气加热器质量、储罐质量、其他气化设备质量、储罐区管线质量、闪蒸气输送管线质量是导致应急阶段天然气泄漏的主要因素。该方法可以克服传统静态分析方法的不足,预测LNG气化站全作业周期内天然气泄漏风险概率的动态演化过程。可为LNG气化站的风险控制和安全管理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对含硫化氢天然气管道泄漏风险进行定量评估,建立一种基于事故树、事件树结构的模糊Bow-tie模型。按照风险客观原因与控制失效建立事故树,转化为Bow-tie可视化表达,通过模糊逻辑得到定量结果。以某含硫化氢天然气管道为例开展定量评价,结果与运用中国石化安全风险矩阵评估得出的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内最大的高酸气田普光气田投产,中国石油罗家寨高酸气田的开发、高含硫化氢天然气的开发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由于天然气中含高浓度的硫化氢有毒气体,集输管道阀室密封点较多,发生泄漏难以避免,同时又具备密闭空间的特点,在应急处置上要高度重视,防止应急处置不当引发安全生产事故和人身伤害事故,笔者对管道阀室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进行探讨。1阀室简介依据集输管网所在地等级和管线发生泄漏后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的报道,截至2012年底,中国天然气管道约4.86万千米。随着我国天然气消费步入快速增长通道,配套运输管道建设也将迎来高峰。在本文中,笔者就影响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质量的相关因素和相关的质量控制原则进行分析,从天然气长输管道的法规标准体系和工程设计、材料选型、安装施工、运行管理等方面具体提出了施工和监督检验中的技术要求,力求能更规范地对提高工程质量的方法做出总结。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突发性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进入高发阶段,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风险点分析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保证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时做到最佳状态,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分别从“人”“物”“环境”“管理”四个方面入手,重点阐述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各环节中的风险点,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预控措施和一些加强质量管理的建议,对提高各类污染事件应急监测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9.
以某天然气管道工程为例,模拟天然气管线断裂导致断裂口天然气泄漏事故的情景。根据事故中易燃气体甲烷的理化性质以及事故发生的环境条件,采用美国的ALOHA软件对易燃气体甲烷泄漏产生窒息、喷射燃烧、爆炸事故进行模拟计算,对其进行影响程度及影响范围分析。结果显示:ALOHA软件进行的风险预测,能够客观地预测出易燃气体泄漏后的事故影响范围,可以为天然气管道泄漏事故救援、企业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基于国内天然气输送管道西气东输、海气登陆、就近供应的现状,统计了2018年天然气事故,针对发生频率最高的输送管道事故,从事发省份、事发月份以及事发原因等方面进行初步分析,从完善各建设部门联合规划与信息共享机制、制定管道巡线方案和员工培训制度、提高天然气输送管道防腐检测能力以及规范天然气管道建设中承包商的HSE管理等角度提出防范措施,为预警预防国内天然气输送管道事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长输油气管道沿线河沟道水毁灾害调查为基础,详细叙述了管道河沟道水毁灾害的发育及危害特征,拟定了河沟道水毁冲刷深度计算方法;构建半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长输油气管道河沟道水毁灾害的气象风险预警模型,设计了基于WebGIS的长输油气管道河沟道水毁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系统.该风险预警系统基于B-S架构计算机程序,实现了最少人机...  相似文献   

12.
天然气管道失效分析与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天然气管道事故的统计和分析,归纳出天然气管道常见的失效模式和主要失效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并指出推行天然气管道完整性管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国内外天然气管道黑色粉末(也称粉尘)的相关研究分析表明:受气体组分、净化处理、管内防腐、输气工艺以及施工质量等影响,粉尘来源多样且在管道内的运动规律和分布形式也不相同。粉尘成分以铁的硫化物、氧化物和碳酸盐等腐蚀产物居多,气体介质成分控制、内腐蚀防护和清管作业是在役管道粉尘控制的重要途径,对于新建管道应在设计阶段考虑并采取有效的粉尘防治手段。  相似文献   

14.
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风险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新建管线几乎都是长距离输送油气,施工地质条件相当恶劣.本文针对油气长输管道的组成及其施工分类和特点,探讨了对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进行动态全过程风险管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对油气长输管道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安全预评价,加强对新建管道工程的风险管理,针对油气长输管道工程的特点,分析了此类工程常用的评价方法及适用性,提出了安全预评价的重点、主要内容及依据等,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城市输气管线火灾事故的风险定量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燃气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在输送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管线失效从而导致燃气泄漏,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笔者对输气管线的失效概率及失效后引发火灾的可能性进行估算,求出了管线的泄漏流量,利用喷射火热辐射模型并依据不同的热毁伤阈值计算事故的伤害破坏半径,为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和疏散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高含硫天然气净化装置高温高压管廊蒸汽管道由于不能停车,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无法开展全面检验,存在安全运行的风险。简述了基于风险的检验技术的基本理念。讨论了蒸汽管道开展基于风险的检验的合规性、损伤模式及机理、风险评估方法和程序。通过综合考虑失效可能性和失效后果,制定最优检验策略并实施,解决了高温高压管廊蒸汽管道到期不能检验的问题,及时发现隐患并整改,确保管道合法合规安全运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基于风险的检验技术,既能节约大量的停车和检验维修费用,又能有效地提高重点设备管线的安全性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落实油气管道定期检验工作,确保管道安全平稳运行,方法通过对西南管道公司所辖某天然气管道进行外腐蚀直接检测,包括管线敷设环境调查、防腐层状况不开挖检测、管道阴极保护有效性评价检测以及开挖直接检验。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合于使用评价,包括应力分析计算、剩余强度评估、管道剩余寿命预测等。结果管道允许使用,再评价间隔5年。结论直接检测方法采用多种检测手段对管道外腐蚀情况和防腐保护系统进行管道全面检验,并出具合于使用评价,是一种综合的完整性评价方法,符合法定检验的要求,其评价结果可作为管道完整性管理的可靠依据,可据此制定管道的维修方案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根据油气管道建设与管理的相关标准与规范或导则,针对目前油气田在役管道,明确了其高后果区识别的划分及其在不同标准中的差异以及识别的原则和时间间隔,分别介绍了在管道的相关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开展地质灾害和第三方破坏造成的管道风险评价方法,管道内外腐蚀的直接评价以及包括剩余强度、剩余寿命和材料在内的管道适用性评价方法,同时给出了这些评价工作所涉及到的相关内容项,对油田管道的完整性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