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我国三种不同职业群体公务员、企业员工和警察的心理压力状况。方法三种职业群体样本分别为公务员1547人,企业员工8672人,警察样本1555人。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压力相关数据,并用t检验、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对三种职业群体的压力评估结果及在性别和年龄上的差异进行了检验。结果三种职业群体在压力反应总均分及情绪、认知、行为维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性别的公务员群体在生理、情绪、行为维度及总均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年龄的公务员群体在情绪和行为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性别、年龄的企业员工群体在压力评估各个维度及总均分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性别的警察群体在行为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年龄段的警察群体在生理及行为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三种职业群体的压力状况存在较大差异,建议压力管理中根据职业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环境中,一定的经济条件是影响生活方式的。因而不同经济状态的人群反映出的不同人群的健康水平和健康需求。由于群体对个人生活、行为有着巨大的影响,而群体又作为整体在社会中起作用。所以要使健康教育达到预期的目的,必然要探讨群体的活动规律。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全国的经济形势不断好转,社会上三大经济群体已自然形成。根据经济状况所形成的三大群体如下:  相似文献   

3.
人格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格(Personality)是个体基本和稳定的心理结构和过程,是个体心理特征的统一。这些特征决定人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它们与别人的行为有稳定的差异。现代人才心理学研究表明:影响成才的主要因素是环境教育因素和人格心理因素,其中人格心理属于成才的内因,是个体行为内在的驱动力,是成才的重要动力因素。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甚至不同民族的人才,其人格特征既有共性的一面,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有关临床医学学科带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人格心理特征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旨在调查研究临床医学学科带头人人格心理特点,为选拔、培养和管理临床医学学科带头人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与方法 见Ⅰ。实际完成人格量表测评的研究对象58对共116人。 1.2 人格心理测量 采用华东师范大学戴忠恒1988年修  相似文献   

4.
采用职业心理测验图册对外资企业中不同的职业群体(制鞋厂、玩具厂、电子厂和照相机厂工人)共839人的职业体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外资企业工人的职业满意度和工作生活质量均降低(P〈0.01);制鞋厂、玩具厂、电子厂和照相机厂工人的职业满意度和工作生活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但不同工龄外资企业工人的职业体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职业群体中以照相机厂工人的职业满意度和工作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研究证明,一个人的健康状况与四大因素有关:环境因素、生活行为方式、生物遗传因素及卫生服务水平.其中,环境因素、生活行为方式及卫生服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所掌握的卫生知识.因此,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活动,使人们掌握更多的卫生知识,增强健康意识,改善生活环境,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促进人们的健康,成为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健康活动.为此,提出"健康智商"(简称"健商")的概念,对人类群体和人体的健康活动和健康事业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卿文华 《现代保健》2010,(4):130-130
护患纠纷虽然不是医疗纠纷的主要部分,但又很普遍。因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差别,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件事就会有不同的看法。患者又是一个有特别需求的群体,所以护理工作中不可避免的有分歧和纠纷。  相似文献   

7.
龋病与社会环境及人的行为因素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研究龋病的发生转归与社会环境、人的生活行为的关系方法:通过对安徽省第一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分析。结果:社会环境及人的行为因素与龋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人们对于龋病的知信行不同,龋患率、龋病充填率有很大的变化。结论:健康干预是对龋病进行预防的重要措施,应注重口腔健康教育,转变旧的口腔健康概念。消除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不健康行为,建立健康的口腔行为。  相似文献   

8.
同伴教育者的选择和培训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同伴教育是具有相同年龄、性别、生活环境和经历、文化和社会地位或由于某些原因使其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的教育形式。同伴教育已被广泛应用于艾滋病预防和性健康教育领域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确认同伴项目是改变人们行为特别是青少年行为的有效方式 ,是全世界艾滋病预防的主要措施之一。同伴教育者的选择1 从受教育群体中选择骨干 亚文化理论和革新沟通理论都从一定的角度支持从受教育群体中选择同伴教育者。亚文化理论的代表Cohen[1] 认为特定的群体会拥有自己特殊的亚文化。因此 ,某些健康促进项目可以在某些…  相似文献   

9.
正环境保护部近日公布中国人群环境暴露行为模式研究工作情况,这是我国在该领域首次开展的全国性、大规模研究。环境暴露行为模式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人体生理特征,如身高、体重、呼吸量等;二是人接触空气、水等环境介质中污染物的时间、频率、途径和方式;三是人居环境中污染源分布情况;四是人对暴露风险的防范行为。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不仅与环境污染物的浓度和毒性相关,还与人的环境暴露行为模式密切相关,了解我国人群环境暴露行为模式特点,对于提高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准确性,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驻刚果(金)华人不同群体幸福感指数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提高其幸福感指数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工作性质及生活条件不同,将驻刚果(金)华人分为公派、中资机构和商户3个群体共515人,采用幸福感指数量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资机构人员幸福感指数最高[(109.96±8.49)分],公派幸福感指数最低[(91.97±6.75)分],商户居于二者之间[(97.53±9.07)分]。相关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公派幸福感指数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精神紧张度、业余娱乐生活(P<0.001);中资机构幸福感指数主要影响因素为婚姻与家庭、睡眠与精力(P<0.001);商户幸福感指数主要影响因素为住房、生活环境、社会支持、人际交往能力(P<0.001)。结论刚果(金)华人幸福感指数受多因素影响,根据不同群体需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食品安全是保护人类健康、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基础,也是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1-2].医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其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不仅关系到自身健康,还将对其将来服务的人群产生广泛影响[3].因此,本研究于2009年10月-2010年7月对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医学院不同专业大学生984人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认识水平及日常生活的饮食行为调查,为大学生食品安全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陈洁瑜    赵晓山    王嘉莉  梁国骏  孙晓敏  杨乐斌    姬彦兆    罗仁   《现代预防医学》2016,(11):1987-1990
亚健康状态是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健康低质量状态,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处于这种状态。目前认为,亚健康状态具有既可回归健康,又可进展为疾病的双向性转化特点,但亚健康的发生及其进展机制尚不清楚。因此,研究亚健康状态相关影响因素,可以识别高危群体或个体,对亚健康的预防、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吸烟、饮酒、营养不良、压力及应激性生活事件、运动锻炼不足或久坐、睡眠问题等)、环境因素(自然地理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生物因素(年龄、性别、学历、体重、中医体质)等方面对亚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格格 《大众健康》2012,(3):86-87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扮演不同的角色,在独处的时候,我们面对着自己,在群体生活中,我们扮演着团队的一份子,要遵循团体活动的规则,但是有时我们会发现身边有一些人,他们不愿同他人频繁接触,对群体生活感到无聊与厌烦,甚至出现不耐烦、逃避的行为,  相似文献   

14.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和过程。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在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下.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直接影响整体护理的工作质量。而且也是整体化护理工作成败的关键。本人就多年的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卫生新闻宣传是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目标是向群众传播卫生工作中的重要信息,使群众了解国家及当地的卫生工作重点及其相关的内容。健康教育以传播、教育、干预为手段,以帮助个体和群体改变不健康行为和建立健康行为为目标。卫生新闻与健康教育既有区别又密切相关。由于医疗卫生与大众传媒分属不同学科领域,长期以来存在交流障碍。如何结合重大卫生新闻事件,强化防病知识的宣传;结合突发性传染病的及时报道,引导公众正确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结合慢性病患病率的升高,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内容,是目前从事卫生新闻报道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ICU护士是护士中较为特殊的群体,环境隔离,患者病情重,工作量大,对护士要求高,导致护士长期处于应激状态甚至产生某些心理障碍。研究表明,不同的职称,不同的学历,不同的婚育情况,ICU护士的心理健康有差异,过大的工作压力会引起身心疾病,如身心耗竭综合征、工作疲惫感,焦虑等。现就影响ICU护士的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及对策进行综述,以改善ICU护士的心理状况,以提高ICU护士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韩萍  赵丽娟 《健康》2010,(7):79-79
日常生活中,人们都有各自的生活习惯,包括饮食、穿着、运动、作息及嗜好等。我们一般将人们个体或群体日常生活的行为称之为生活方式,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生活方式,但也彼此影响着。生活方式与我们的健康有何关系呢?  相似文献   

18.
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和过程。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在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下,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直接影响整体护理的工作质量,而且也是整体化护理工作成败的关键。本人就多年的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上海市金山工业区肢体残疾人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情况,提升康复工作水平。方法自拟问卷对金山工业区9个行政村和4个居委的447名肢体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健康行为及生活方式情况进行调查。结果金山工业区肢体残疾人日常习惯方面健康行为形成,在早晚刷牙、规律锻炼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责任在定期体检及时就医遵医嘱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人际与心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级和四级残疾人的健康行为及生活方式形成率普遍高于一级和二级残疾人。结论金山工业区不同残疾等级肢体残疾人健康行为及生活方式水平存在差异,需结合群体特点,继续开展个性化康复服务,实现合理干预。  相似文献   

20.
高校精神(心理)卫生工作健康促进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高校是一个特殊的社区,这一社区人群具有不同的层次特点.具有各自的生活成长背景、广泛的区域来源、活跃的思维方式以及高度的群体聚集性质,是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的高发人群。高校学生心理问题或精神疾病的预防控制正被逐渐认识,但尚未被充分实践,而在实践中又迫切需要建立实施模式。笔从初级卫生保健的定位、保护个人权益和维护学校环境的角度出发,探讨此项工作对个人、学校管理、疾病预防控制的做法及相应工作层面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